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韩中著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本类榜单:体育/运动销量榜
中 图 价:¥19.4(4.3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3968381
  • 条形码:9787563968381 ; 978-7-5639-683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内容简介

  体育教学是推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和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体育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形成,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新型优秀体育人才是现阶段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改革与创新成为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此,笔者特撰写《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一书,旨在为新时期推动和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以体育教学的基本知识为基础,以体育教学模式思想为切入点,重点对体育教学所包括和涉及的诸多要素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这些要素分别为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手段、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管理以及体育教学评价。各类体育教学要素的研究均以理论分析为指导,突出了科学性。  此外,《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还对现阶段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目录

**章 高校体育教学概述
**节 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学体制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第二章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与发展
**节 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概述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第三章 高校体育教学设计与课程规划
**节 高校体育教学设计与计划的制订
第二节 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计
第三节 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方法研究

第四章 高校体育教师培养及体育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
**节 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现状及改进建议
第二节 高校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节 高校体育经费保障机制

第五章 体育教材研究
**节 体育教材概述
第二节 体育教材的编定
第三节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与健康教材

第六章 体育教学方法的革新与发展
**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
第三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第四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研究

第七章 体育教学手段的革新与发展
**节 体育教学手段模式研究
第二节 体育教学手段的运用
第三节 体育教学手段的创新

第八章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节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理论
第二节 体育游戏的教学价值
第三节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九章 合作学习体育教学模式
**节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概述
第二节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育中的应用
第三节 合作学习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

第十章 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
**节 体育教学俱乐部理论
第二节 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现状
第三节 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节选

  《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一、高校体育经费保障的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经费的来源有高校财政拨款、与其他单位合作得到经费、自筹资金几种途径。调查统计显示,完全由高校财政拨款来保障体育经费的高校达66.73%,有26.01%的高校在高校财政拨款外通过自筹获得一定的资金作经费补充,仅有7.26%的高校靠高校财政拨款和与其他单位合作得到少量经费。由此可以看出,财政保障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经费保障的主要途径。除个别有条件的高校外,一般高校财政划拨的体育经费每年15万元左右,而这有限的体育经费既要保证正常高校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又要用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可见,经费保障途径的相对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体育经费紧张的状况。  (一)我国高校体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但由于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模式和体制的影响,行政指令性管理在我国教育运行中仍发挥着主导作用。缺乏激励、竞争等机制,造成高校体育经费的保障机制沿用的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高校体育经费过度依赖财政保障,高校很少积极主动地借助于市场化的运作和社会的支持进行自我补给。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性、竞争性、创造性、灵活性在当前高校体育经费保障机制中还没有充分体现,非常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1.以财政保障为主,资金缺口较大  从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经费保障的途径可以看出,经费保障途径相对单一,以财政保障为主、以自我补给保障为辅,财政承担了保障经费的主要责任。应该说财政保障对于保证高校体育经费的来源及稳定增长,对于政府部门有计划地统一和集中使用体育资金,加快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财政保障投入资金有一定的计划性,所需经费是由财政预算保障的,而且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的预算经费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拿出巨大的资金投入高校体育这一项工作中来。因此,在经费保障途径比较单一的情况下,就造成了资金缺口较大的局面。  2.体育资源经营不善,经费难形成增量  当越来越多的人对体育产生兴趣时,高校体育部门应认真考虑以开发丰富的体育资源筹集资金的可行性,为经费自我补给开辟一条重要途径。目前,高校体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准公共产品,确保其公益属性的同时,应有的产业属性并未得到很好体现。不少可以引用市场机制进行企业化运作的体育资源,因收益微薄或者根本无收益,再加上高校对开发体育资源并不重视,体育部门缺乏开展市场性经营的内在冲动,而陷入经营不善的尴尬境地,使我们在经费保障不足的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体育存量资源整体浪费、利用效率和效益不高等问题。从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资源经营的情况来看,其基本形式也就是体育场馆设施开放,被动接纳周边社会单位、团体人士和校内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适当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种被动等待的经营方式显然缺乏自我补给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并不能有效激发人们参与体育健身娱乐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培养出稳定的体育消费群体,从而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繁荣,也就不能逐步提高收益率、盘活存量,使经费形成增量。  3.赛事未有效开发,获取经费甚微  大量成功的体育赛事案例说明,充分挖掘赛事的市场潜力,不仅可以解决筹办赛事的全部费用,还能成为体育组织经费的重要来源。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企业(含个人)参与投融资活动是以市场的动态变化为投资取向的,投资动机是追求投资回报,实现企业经济活动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企业投资的动机要求体育竞赛活动应为企业的合理利润追求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否则,企业介入投融资活动的可能性就很小;同时,虽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人们对竞赛活动的观赏需求将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群体也会越来越大,但是如果赛事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顾客花了钱而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潜在的增长趋势也就难以变为现实。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水平较低,观赏价值不高,竞赛不系统,比赛少,也没有充分与媒体合作对赛事进行包装和宣传,导致社会影响力低,关注程度低,目标市场规模小,不利于企业实现提高公众对其产品的意识、塑造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促进销售、提高市场地位和获得竞争优势等目标,同时也缺乏投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参与赛事营销策划和运作,造成赛事不能有效地开发,也就不能从出售媒体报道权、门票、商品、特许和赞助等方法中获取更多的经费。  (二)推动高校体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发展所需经费除积极争取财政保障外,缺口还要各高校体育部门自己解决。因此,在完善高校体育经费财政保障增长机制的同时,还必须努力构建高校宏观政策调控和发挥市场对高校体育经费的配置作用相结合的高校体育经费自我补给保障机制。这种自我补给保障机制既能克服过多的高校行政干预或过度的市场化带来的弊病,又能使高校宏观政策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自我补给活动的良性发展。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建立较完善的高校体育经费自我补给保障的激励、约束和竞争等机制,以制度进行有效合理的宏观调控,进一步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规范自我补给活动的市场行为,处理好为高校服务与为社会服务的关系,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促进自我补给活动与市场结合的进一步活跃,从而实现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促进高校体育经费的自我补给。自我补给保障机制的运作要求高校应加强对自我补给活动的政策性引导,加大财政投入,以财政保障为主带动市场自我补给保障;同时,高校体育部门也要主动为自我补给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改善现有的自我补给渠道,积极探索新的自我补给途径,有效动员社会资源投入进来,并积极高效地使用所配置的资源,逐步提高自我补给活动的市场化程度,增强经费自我补给能力。  1.充分利用体育资源优势,努力使经费形成增量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型体育消费者群体日趋壮大,单靠社会力量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娱乐的需求。高校体育部门应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提高体育资源的经营水平,改变被动等待的经营方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体育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以达到盘活体育存量资源的目的。因此,高校体育部门可合理利用体育场馆设施较完善、体育师资专业水平较高、体育项目齐全等优越条件,积极兴办各类经营性健身娱乐俱乐部,承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各种体育竞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以富有内在吸引力的服务产品为市场新的卖点,促进顾客市场的发展,努力使经费形成增量。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