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名提之真相小组

名提之真相小组

作者:吕铮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76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35.2(6.4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名提之真相小组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461872
  • 条形码:9787559461872 ; 978-7-5594-618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名提之真相小组 本书特色

☆陈建斌、于和伟、张译、冯唐、全勇先、五百、董润年由衷推荐。 ☆国内影视公司都在疯抢的顶流IP作者、中国警察作家、知名编剧吕铮的《三叉戟》姊妹篇“名提”系列全面升级! ☆古有侦查办案的四大名捕,今有预审攻心的两大名提。在公安系统内部,只有预审界的精英才能被称为——名提。 ☆一桩贪腐大案的卷宗被盗,监控显示无外人来过;一个芭蕾舞女舞者被强奸,跳崖自杀,而后又神秘出现;响当当的“名提”卷入行贿案,被审讯,上演巅峰对决;逃窜的犯罪嫌疑人*终却躺在床上,赤身裸体,没了呼吸;迷雾层层,谎言之下,真相何去何从? ☆看懂《名提》,教你和预审员一样识人、辨人,戳穿谎言,探悉人心。

名提之真相小组 内容简介

警务改革大幕徐徐拉开,昔日名震一时的预审警种被撤销。同时,一起贪腐大案的重要卷宗被盗,相关办案记录员失联,案件主要负责人、预审“名提”那海涛为自证清白,只得接受测谎。昔日“名提”面临职业危机。
连锁反应不断产生,重要嫌疑人因证据不足被释放,关键证人翻供,证据链断裂,调查一度陷入瓶颈。
正在此时,重要嫌疑人因一起性侵案再次进入警方视线,隐藏在背后的连环盗窃案、贪腐案,甚至杀人案都浮出水面。那海涛临危受命,携手测谎专家方小罗、“大喷子”潘江海组成“真相小组”,深挖犯罪……

名提之真相小组 目录

目录

预审 001

案卷 024

被害人 038

窝案 067

贪官 088

证人 118

内鬼 142

练兵 160

大盗 175

测谎 215

被告人 237

断线 257

深挖 282

交锋 308

收网 341

希望 366


展开全部

名提之真相小组 节选

试读 预审 初秋,下着一场不大不小的雨,天色灰蒙蒙的,雨滴打在雾蒙蒙的玻璃上,划出一道长长的抛物线。审讯室的铁门紧闭着,坚硬、冰冷,隔绝着外面的嘈杂和喧嚣。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身穿制服的警官缓步而来。他三十多岁的年纪,中等身材,相貌端正,浓眉下的一双眼睛略带疲惫。他是预审支队的副支队长,行里人称“那三斧子”的那海涛。 他没马上推门进去,而是伫立在门口,摸出一支烟,缓缓地点燃、吸吮,看着烟雾升腾又散去。他静静地抽着烟,看似不着急,实则在心里梳理着嫌疑人的情况、审讯思路和发问重点。**个亮相怎么给,**个眼神怎么露,**句话怎么说……审讯室就是预审员的舞台,推门进入的一刻,大幕便徐徐拉开,再无路可退。好的预审员被称为“名提”,名提都是“角儿”,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唱念做打,嬉笑怒骂,该扮得扮上,要演就演好。遇到“彬”着的得捧杀,碰到“扛”着的得智取,要不懂“三十六计”不会“七十二变”,还真应对不了三教九流,拿不下魑魅魍魉。这些年,那海涛在这三尺审讯台后看尽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在这密不透风的十平方米空间里,每天都在发生*激烈的人性碰撞,上演着浓缩的人生大戏,而那海涛则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同时也早成了戏中人。 “啪”,他果断地推开了大门,缓步走了进去。 嫌疑人是个魁梧的中年人,四十出头,皮肤黝黑,脸上冒着油光,头上的乱发黏在一起,显然已经熬了不短时间。他的双手被铐在审讯椅上,警惕地看着那海涛,满脸戒备。那海涛没正眼瞧他,冲着墙上的《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然后一拽椅子,离了歪斜地坐在上面,将手中未燃尽的香烟有节奏地在烟缸里捻灭。 审讯台上摆着预审**的笔记本电脑、打印机、钢笔、A4纸和印油,当然,还有那海涛**的茶杯、烟灰缸和中南海香烟。记录员赵利已经等候多时了,他刚过四十,人长得规规矩矩的,一看就是个老实人。 那海涛似笑非笑地撇撇嘴,懒散地问赵利:“哎,昨晚的球儿看了吗?” “啊?”赵利一愣,“太晚了,没看。” 那海涛下意识地皱眉,这显然不是计划中的台词,“嘿,那你可吃亏了,这场球味儿可大了,比‘王致和’还臭。8比1,都快赶上篮球了。”他笑着摇头。 “哦。”赵利点头,显得不在状态。 那海涛有些不满,但并没露在表面上。他这才转过头,上下打量起嫌疑人,“怎么茬儿,这位还扛着呢?”他冲嫌疑人抬了抬下巴。 “一问三不知,说自己比窦娥还冤。”赵利搭话。 一场好的审讯是不能光靠预审员的,记录员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红白脸”“唱双簧”,有逗哏就得有捧哏,不然孤掌难鸣。那海涛这一系列操作,是在构建着一个预审的开场意象,那就是“放松”。对待面前的这名绑架重犯,是不能拍山震虎、以硬碰硬的,而得从细节入手、随风潜入夜,找到其“七寸”。现在那海涛首要的工作就是,尽快让他紧绷的神经放松,以搭建沟通的桥梁。 他清了清嗓子,拿起桌上的《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念起了开场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侦查期间,犯罪嫌疑人有如下诉讼权利和义务……”他抑扬顿挫地念着,盯着对方的眼睛。嫌疑人与他对视了几秒,便错开眼神低下了头。 “哎,听明白了吗?”那海涛加重语气,用手指节敲击着桌面。这一场眼神的交锋,奠定了审讯者与被审者的高低态势。 “听明白了。”嫌疑人低声回答。他嗓子很粗,但语气很弱,内心充满了惶恐不安。 “昨晚看球儿了吗?”那海涛问。 “啊?”嫌疑人一愣,下意识地抬头,“我……没看。”他作出肯定的回答。 “为什么没看?你不是球迷吗?昨天转播的时候没在家?”那海涛连发三问。 “我……我累了,很早就睡了。” “睡了?睡了还在十点钟抢微信红包?”那海涛一语点破。 “这……”嫌疑人语塞,眼神茫然。 “陈大力,你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也知道你在干什么,但我们不知道你自己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那海涛说得有点绕。 “我……真的什么都没干!我就是一个拉货的,什么都不知道!”陈大力极力辩解,语速加快。 “哼……我也希望你真的什么都没干。”那海涛语气放缓,把节奏又带了下来。 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用余光瞥了一下笔记本屏幕,却发现赵利并没有记录。“嘿,干吗呢?也什么都没干啊?”那海涛心里没好气儿,瞥着赵利。 “哦。”赵利如梦初醒,赶紧在键盘上敲打:我累了,很早就睡了。 “不是这句。记上,‘我什么都没干,什么都不知道’。”那海涛提醒。 “哦。”赵利点头,噼里啪啦地打起来。 这句话看似无意义,实际上是那海涛给陈大力挖的“坑”。预审就是这样,只要一搭话,近距离的较量就立即开始。那海涛手上的“子弹”不多,每一次都得用在裉节儿上,无奈之下必须得提前“挖坑”,让对方自相矛盾。而作为记录员,是要理解预审员每一句发问意图的。 那海涛缓缓地呼了口气,靠在椅背上。审讯室没了声音,时间仿佛停止了,只有陈大力背后的电子时钟在悄然走动着。与此同时,在楼道另一端的监控室里,气氛却大不相同。十几个警察围在监视器前,他们表情凝重、如临大敌,为首的副局长郭俭不时抬起手腕,看着不停走动的秒针。

名提之真相小组 作者简介

吕铮作家、编剧、词曲作者,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理事,全国公安作协签约作家。出版有《三叉戟》《三叉戟之纵横四海》《藏锋》《无所遁形》《谜探》《猎狐行动》等多部长篇小说,多部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小说作品多次获得金盾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优秀奖、燧石文学奖、全国侦探小说奖等荣誉,编剧作品获得第27届白玉兰奖ZUI佳编剧提名、第29届华鼎奖ZUI佳编剧提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