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语文名家散文读本:故乡不是风景画

新语文名家散文读本:故乡不是风景画

作者:张金厚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2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9(7.0折) 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语文名家散文读本:故乡不是风景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7862288
  • 条形码:9787537862288 ; 978-7-5378-622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语文名家散文读本:故乡不是风景画 本书特色

专为中学生量身挑选的优质散文,这些散文或写人、或写景、或记事、或抒情、或说理,全面指导中学生发现美、抒发情,写出好文章。

新语文名家散文读本:故乡不是风景画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二十八部作品,作者探索山西独特的地域风情、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博大的人文内涵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一片情深。本书稿共分三辑:“留着记忆作名片”“叩问大地他是谁”“穿破尘埃一米光”。

新语文名家散文读本:故乡不是风景画 目录

**辑

留着记忆作名片

003 一根拐棍

013 我和王保忠的生死聊

022 檀树

028 听夜

032 槐子沟

037 酸枣

043 故乡不是风景画

052 那一张债单

060 读山

065 这老头

第二辑

叩问大地他是谁

071 泥土的灵魂

078 六岁那年我已经长大

086 诀别

095 我妈有了手机后

104 六叔要“逃亡”

113 一个女人和一口铁锅

129 我和那棵老槐树

138 六叔返乡记

146 寻找缺失的父爱

第三辑

穿破尘埃一米光

153 唯有碛口

157 那一袭长长的红色道袍

165 安国,安国,何以安?

170 石窟背后有座山

177 孟门,千年不衰的气场

187 还你一个更年期

192 别太把自己当主体

195 四祖思富

198 吃遍中国也不难

201 散文的灵魂

——关于张金厚散文的六个关键词/ 马明高


展开全部

新语文名家散文读本:故乡不是风景画 节选

一根拐棍 我这里说拐棍而不说拐杖,是因为在我们乡下拐棍和拐杖是不一样的。拐杖选料讲究,做工也精细,雕个花纹,刻个龙头,有的还要上一层黄漆,这么一拨弄,你就不敢叫它拐棍了,得叫拐杖。拐杖精致,也贵,一般人拄不起,就拄拐棍。拐棍就简单了,随便在树上砍 一根一头带弯的树枝,剥了皮,略为打磨一下就能用了。遇上粗鲁不讲究的,连皮也不剥。拐棍不值钱,用着了它是一个物件,用不着它就是一根柴火。拄坏了,随手一扔,再弄一根,谁也不会觉得可惜。在村里,拐棍也有三种。一种是盲人用的,这种拐棍其实不“拐”,就一根直棍,要细,要长,木质弹性要好,盲人的拐棍一般不是用来拄的,是伸在前面点点划划探路用的,盲人的拐棍其实是当眼睛用的。另一种就是在一根粗木棍一端加嵌一根短木棍,这是专供严重残疾不能独立行走的人用的,走路时横木顶在腋下,整个身子的重量全由这根棍来支撑。因此,木质需坚硬,要粗,要结实。这种拐棍才是真正当腿用的。村里人用得*多的就是我开头说的那种廉价拐棍,用它的人大都是老年和腿脚轻度不灵便的人。在我的记忆中,爷爷的手里就没有离开过拐棍,开始拄的是那种嵌横短木的粗拐棍,那是因为爷爷得了一场大病,几乎瘫痪。后来听人们说,爷爷得病是因为我们家死了人,而且是不到两年连死带走一连失去四口人。 先死的是我的爹,那年爹三十三岁,爷爷五十四岁。爹从小耳聋,后来神经又有些问题,爷爷说爹的病是给耽搁了,因此爷爷总觉得自己对不起他的儿子。那年我虚六岁。爹死的场景不是记得很清楚,只记得有不少人在哭,也有不少人忙着,一个个都拉着脸。爷爷没有哭,只是盘坐在炕沿上抽烟。爷爷两眼盯着地,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口水顺着烟袋杆流了下来,烟锅里的火也灭了,爷爷只是抽,不见冒烟。这一切爷爷浑然不觉。 到了父亲要入殓的时候,爷爷扔掉烟袋,噌地站起来,几步跑到我爹的棺材前,爬在棺材上用身子挡住将要合上的棺材盖。爷爷慢慢地拉展我爹寿衣上的皱褶,用手轻轻地抚平。然后又抖抖地揭开覆盖在我爹脸上的麻纸,用他那粗糙的手抚摸着他唯一的儿子的脸。从左脸摸到右脸,从上额摸到下巴,摸着摸着两只眼里涌满了泪花,但爷爷始终没有让它流出来。当人们把他拉起来时,只见爷爷上齿紧紧咬着下唇,牙齿下渗出了淡淡的血印,但爷爷硬是没有哭出声来。爷爷刚站起来身体就晃了几下,众人慌忙把他扶进屋里,爷爷打发走众 人,又独自抽起烟来。 父亲死后,我们家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声,大家没事很少出门,说话轻声闷语,窝在家里小心翼翼地活着,就这样也没有逃脱厄运的再次袭击。 赏析 张金厚的不少散文采用的是一种冷色调的描绘,以此形成了他的作品突显现实的某种强烈的底色。本文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篇。 一个半疯半癫的儿子在他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用他人性的本能倾注心力给自己的父亲打造了一根拐棍,为了这根拐棍的一个护手,他冒险打蛇取皮,疯癫中还要给父亲制造一个自己的替身。这种人性深处天然的善良居然没有被疯癫泯灭,而这一切又被人视为疯癫的失 常,这是一种多么震撼人心的笔力。而爷爷呢,他把拐棍看作自己的儿子,在他看来拄这根拐棍就是“拄”着儿子,就有了活下去的理由,活下去的支撑。他把对儿子的不舍、思念、疼爱都倾注在一根拐棍上,一个失子老人的情感和血泪叫人刻骨铭心,潸然泪下。 张金厚说,他写这个悲剧绝不是要责问谁,也不是为了散文,“只是去体味一下我的父亲死的有多苦,我的爷爷活得有多难。父亲是如何在那种苦中死去,爷爷又如何在那种难中活着。”一根拐棍浓缩了三代人的情感和血泪,以及人性的光芒,人生的信仰,这是作者 从岁月长河中打捞出来的经验之谈,因而自然而然有了穿透世道人心的力量。 如此说来,好的散文与这主张那主张无关,与文坛的流向亦关系不大,全在一颗心与世界那坦诚的一撞。 (张永红) 张永红,男,1984 年生。2007 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阳县**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坚持“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偏重对学生写作的系统性指导和训练。业余时间偶有文学创作。

新语文名家散文读本:故乡不是风景画 作者简介

张金厚,1957年生,山西省中阳县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中阳文学协会主席。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