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濛垭崖上-人物传记选编

濛垭崖上-人物传记选编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18.2(3.8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濛垭崖上-人物传记选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1133121
  • 条形码:9787541133121 ; 978-7-5411-331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濛垭崖上-人物传记选编 本书特色

本书里的人物,大都耳熟能详,然而几百年后,它就如同《世说新语》《东京梦华录》《封氏闻见录》一样,以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屹立在文化历史中了。试想一下,如果今天能读到一部清朝之前的乡村平民的传记文学,一窥他们当年的生活及社会状况,该是快活如之?本书是一部既要传之子孙又要束诸高阁的书,等待它几个世纪之后的再版。谁能长久地保留它,谁就是懂得这本书价值的人,智者和文化守护者,所以,世代收藏此书是濛垭子孙的责任和幸事。

濛垭崖上-人物传记选编 内容简介

本书由作者陈世桢(克强)所著,内容主要分为**章开拓者,第二章继承者,第三章跟上新时代,尾声等。以朴素亲切的语言,勾勒出二十多个鲜活的人物。

濛垭崖上-人物传记选编 目录

**章 开拓者
陈依式——博武——创业维艰守成亦不易
第二章 继承者——承先启后,瓜瓞绵绵
法官松乔——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杏坛棠棣(上)
长兄毓雄——利时
杏坛棠棣(下)
小弟毓麒——用宏
全科太医陈玉堂——救死扶伤,为老百姓造福
“世”字辈的领头雁——瑾瑜——群雁飞翔,头雁领航,南来北往,不迷方向
他从“陈记客栈”起步——学力根深方蒂固,功名水到自渠成
又一财会强手——三思而后行,虑后而能得
白衣战士——玉英——玉有英华之色,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第三章 跟上新时代
“陈老黑”——“老黑”不黑,勤奋一生,心安理得
农家兄妹仨——三隽一门,金友玉昆,才德并美
人大副主任与建筑师——田舍郎、登庙堂,泥瓦匠、修楼房,奋发有为好榜样
“团拜会”的主事们——任劳任怨,为家族亲人服务,不亦乐乎!
辛勤耕耘的老园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乐也!
八姐和八妹!——银行姐妹花,才艺人人夸!
又一曲园丁之歌——春风催桃李,博识育英才
历尽劫波的才子——和鸣——凤凰于飞,和鸣锵锵。女皇城下,大块文章
“领头雁”的小雁们——青出于蓝,三洲两洋,飞得更高更远
乡村小院曹家河——春光明媚,山美水美人更美
尾声
春节团拜会
附录
傲霜野菊——致五舅
后记
展开全部

濛垭崖上-人物传记选编 节选

陈依式——博武——创业维艰守成亦不易 綦江县东北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二三十里长,像横躺着的一头超级肥猪,人们叫它横山。腹部向东,较平缓,多良田,“横山米”闻名全县。西侧为背部,甚为陡峭。著名的“望十坡”,从山脚爬到山上寨门,足有十层坡,你以为爬完了吧,慢着,进了寨门还有几重坡才能到达山顶哩! 濛垭崖上坐落在望十坡脚,背靠横山,起伏的岭岗从南北两面包抄,中间这几平方公里的小平坝,靠细水长流的山溪滋润,成了旱涝保收的米粮川。 源自偏崖子的山溪流量较大,再接纳猫洞沟青冈林几处小溪,形成“大河沟”,流到平坝西边的“洞崖口”,直落百余米,流入“崖底下”又一小平坝。这远近闻名的洞崖口瀑布,发出“訇訇——潺潺、潺潺——訇訇”的声响,像擂鼓,像拨弦,像交响乐,长年不断。飞溅的水花和深潭升起的水沫飘浮在崖口上空,从西面大路沿皂桷嘴垭口进村的人,常感到云雾蒙蒙,加之林木葱茏,岚烟缭绕,看不清垭内平坝的真面目,“濛垭崖上”的称号就这样逐渐形成。 康熙中叶。有一天,濛垭坝子来了一个壮年汉子,高高的个子,蓝布长袍,腰间扎一根玄色丝帕,两目炯炯有神。他从洞崖口进村,沿着大河沟往上漫步,走到猫洞沟合流处,在河边一礅大石上坐下来,慢慢裹上一杆烟,摸出打火石点燃,深深地吧一口,吐出一圈青烟,散开,散开……他甚为惬意,报嘴笑了。 歇了一会儿,他掬起一捧清亮河水,喝一口:好凉爽呀!这溪河是宝啊!他站起身,沿着山脚小路朝南缓步前行。平坝四周有不少人家,有瓦房,也有草房,田间有人劳作,水田里鹅鸭成群。一条黑狗汪汪汪奔来,这汉子嘴一嘘,招招手,黑狗就摇着尾巴走开了。 好地方呀!名不虚传,洞天福地呀!比喧嚣的县城里清爽多了。那壮汉古铜色的脸庞洋溢着兴奋。他同村民们拉话,这儿站站,那儿坐坐,后来他干脆送上一两银子,在老农李银山家住了下来。 这汉子是谁呀?他就是家住桥河飞鹅石的陈依式——博武。 不出一个月,由李银山做中人,陈依式在这里置下**份产业:“水地坝”三十亩田土;“老房子”破旧房屋一处。他一边把水田出租,一边大兴土木,拆掉老房子,在房基上新盖大府第。李银山为他张罗奔走,村民积极参与,一座雕梁画栋的豪宅,两年工夫就大功告成了。 这时,博老爷可以在濛垭安营扎寨了。他把老家自己名下的不动产全部给三个弟弟,接上妻子和独子陈侣——焕斗,正式迁到濛垭定居。临别时,老母毛老安人流着眼泪,拍着他宽厚的肩膀动情地说:“汝存此心,天必佑汝,子孙世世,永发长房!” 焕斗是一个年方弱冠的小伙子,比其父个头更高,更壮实,也很精干。他到濛垭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带着新婚妻子刘氏从大朝门外起步,仔细观赏父亲的杰作——濛垭大厦。 大厦系清代民间典型的三重堂结构,坐东向西。从路口正方形石坝起上十五步石阶,为**重。正中为大朝门,门台约两丈长,五尺宽,八字形,左右各设两张考究的条凳。进入大门是一过厅,正前一道中门,不常开,平时从左右耳门出入。**重为一般用房,中间为正方形石坝,左右天井中有花坛。插谷、磨面、编织、养蚕等都在这一重,长工杂工也住这里。 上九步石阶,就是第二重。正中为厅房(大厅),大约有200平方米。中间有四根合抱大的木柱,承载横梁房架;左右为木板壁,又各拥六根巨大木柱。正面三道门,必要时才打开中门,平时也是从耳门进出。 厅房两侧各有两个厢房。右侧的内厢房比较讲究,挂有楹联字画,配有客房,使用率高;外厢房有花园,也有两间客房,门虽设而常关,由于房室充裕,平时难于用上。大厅左侧的内厢房简单平常,重点在外厢房。外厢房两边也有客房,平时做书房用。正中靠墙设一张五米长几案,案前是一张大木榻(又叫平床),中有小茶几,搁果盘茶具,木榻两边设四套檀木靠椅,几案上陈列着动物根雕,鹤、鹰、猴、鹿,栩栩如生。几案上方墙上,是巨幅墨龙,吞云吐雾,若隐若现,正在凌空翻腾。伫立仰望,令人热血涌流,创业兴家之感更加浓烈。步出厢房,股股清香扑鼻而来。在园中排列有序的柱型石礅上尽是各种图案——或渔、或樵、或耕、或读——的陶瓷花钵,内植芍药、牡丹、各种兰菊;地上还有海棠、金竹,色、香、形态,美不胜收! 迈过厅房耳门,又是正方形石坝,两边的天井也铺有石板。九步石阶之上就是第三重正房。马口①宽阔,左右两头前边有空花木质栏杆,两端耳门进内室,正中大门内为“堂屋”。堂屋竖长方形,约40平方米,正面镂空,扇隔后设神龛,神主牌上写着“陈氏堂上历代昭穆考妣神位”。扇隔外正中靠后设长大几案,两边各摆四套楠木靠椅,整个堂屋空阔而肃穆,置身其间,可以净化凡思杂念,催人内省。祖宗看着你哩,能不好自为之?! P3-5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