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书--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中国文论九集(精装)

新书--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中国文论九集(精装)

作者:茅盾 著
出版社:黄山书社出版时间:2014-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59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99.0(6.0折) 定价  ¥1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书--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中国文论九集(精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6131146
  • 条形码:9787546131146 ; 978-7-5461-311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书--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中国文论九集(精装) 本书特色

《茅盾全集(中国文论九集26)(精)》一书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作品集。新版《茅盾全集》由茅盾之子韦韬先生授权,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茅盾研究会理事钟桂松主编。新版《茅盾全集》由韦韬先生新增多幅珍贵照片,在原版《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上加以充实、补订而成的,目的是使《茅盾全集》更全、更完美。18至27卷为中国文论,这是规模*大、收集*全的总集,是研究茅盾著作的十分完备的参考材料。

新书--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中国文论九集(精装) 内容简介

  《茅盾全集》由茅盾之子韦韬先生授权,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茅盾研究会理事钟桂松主编。全集共41卷,再加一卷附集。1至9卷为小说;10卷为剧本、诗词、童话;11至17卷为散文,其中13卷为“游苏见闻”专集;18至27卷为中国文论;28卷为中外神话研究专集;29至33卷为外国文论;34卷为“古诗文注解”;35至36卷为回忆录;37至39卷为书信;40至41卷为日记;附集卷收有关资料。这是规模大、收集*全的总集,是研究茅盾著作的十分完备的参考材料。  《茅盾全集26:中国文论九集》收作者茅盾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间所作长篇论文、文艺短评、序跋、讲话等共三十一篇。其中大部分文章曾由作者分别编入《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一九六〇年十月人民文学出版社)、《茅盾文集》第九、十两卷(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一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鼓吹续集》(一九六二年十月作家出版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作家出版社)、《茅盾评论文集》(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和《茅盾文艺评论集》(一九八一年二月文化艺术出版社)等书。  篇目排列基本上按写作时间先后为序。所收作品均据上述结集编入本卷。

新书--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中国文论九集(精装) 目录

《茅盾文集》第九卷后记
《茅盾文集》第十卷后记
关于阿Q这个典型的一点看法——给一位论文作者的信
为实现文化艺术工作的更大更好的跃进而奋斗
在《鲁迅传》顾问团会议上的讲话
和《鲁迅传》创作组的谈话
谈“人情味”——读《共产主义的人情味》偶感
不断革命,争取文化艺术工作的持续跃进——在文教群英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关于童心论
《斯洛伐克文版(林家铺子)及其他短篇小说》序言
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一九六〇年七月二十四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杭州大学一次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九六〇年短篇小说漫评
〔附〕《一九六〇年短篇小说漫评》按语
六〇年短篇小说读书笔记
六〇年少年儿童文学漫谈
六〇年儿童文学读书笔记
五个问题——一九六一年八月三十日在一次座谈会上的讲话
联系实际,学习鲁迅——在鲁迅先生诞生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
对《子夜》一些问题的解答
《力原》读后感
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谈起
《关于历史和历史剧》的后记
关于历史剧的笔记
从历史到历史剧——关于“卧薪尝胆”的杂记
读“卧薪尝胆”剧本的笔记
为周信芳演剧生活六十年纪念的题词
祝愿——在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学然后知不足
在大连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读《老坚决外传》等三篇作品的笔记
我阅读的中外文学作品
展开全部

新书--茅盾全集第二十六卷.中国文论九集(精装) 节选

  《茅盾全集26:中国文论九集》:  其问我也曾尝试找找“性灵”这微妙的东西,不幸“性灵”始终不肯和我打交道;但我却也以为“个人笔调”是有的,而且大概不能不有的,只是此所谓“个人笔调”倒和“性灵”无关,而为各个人的环境教养所形成,所产生;我的随笔写来写去总不脱“俗”的议论的腔调,恐怕就是一例罢!  到了一九三四年十月,我所写的随笔居然又可以集成一册了;于是就以《话匣子》这名儿在“良友文学丛书”内占居了一册。  其实在《散文集》和《话匣子》里大部分的东西,虽然我称之为随笔,实非通常所谓随笔而是评论体的杂感。本年(一九三五)上半年,——或者竟是一九三四下半年,文坛上发生了“杂文问题”的时候,有好几位先生指出“杂文之产生与发展,是因为有特殊的社会需要”,这使我想起了我在《散文集》自序所说的“特殊的时代常常会产生特殊的文体”这句话,而且颇自喜没有说错。但是在《散文集》自序写下以后,我一天一天的自觉得“不济事”,我觉得我写的杂感太像硬梆梆的短评了。  从《太白》发刊以后,我就打算——借郁达夫先生的一句话,“利用他的所长而遗弃他的所短。”(见《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序》)我打算写写通常所谓随笔,以及那时很风行的速写。一年以来,不知不觉也写了不少,大部在《太白》和《申报月刊》上发表。  可是虽在“利用”我的“所长”,成绩还是不好。  现在因为开明书店拟刊印一种文学丛书,要我也凑一本。我把一九二八年到现在所写的随笔和杂感,再读一遍,从《散文集》里选了十来篇,又从《话匣子》里选了八九篇,再加上去年到现在的已经陆续发表过的,也有十多篇,略依年月先后,分为三部,取了个《速写与随笔》的书名。  这算是我所写的随笔(照这词的通常的意义)的选集——或**次的整理。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日茅盾记。  抗战期间,杂文一类的东西,我写得不多;八年之内,大约一共写了六、七十篇。先后以《见闻杂记》和《时间的纪录》二名印了两本集子。现在把《时间的纪录》的《后记》也抄在下面:  此集所收凡二十余篇,除《风景谈》而外,都是香港战后回到“大后方”的两年半内所写的。其中有杂文,有追悼怀念之文,也有仍然不免是“赋得××”的应时纪念文。杂文之类,也许还不止此集所收这一点,但既无底稿,一时也想不起来曾发表于何处,反正都不过是那么一回事,就此撩开完事。  这两年半的时期中,全世界发生了空前的大变动。纳粹德国崩溃了,从斯大林城开始反攻的苏维埃红军于两年之内愈战愈强终于胜利地占领了柏林;法西斯意大利也完蛋了,墨沙里尼受意大利人民的审判,明正典刑;被奴役的欧洲国家的人民翻了身了,到处叫出了解放的呼声。世界的民主潮流是这样的汹涌澎湃,然而看看我们自己这国家,却那么不争气。贪官污吏,多如夏日之蝇,文化掮客,帮闲篾片,嚣嚣然如秋夜之蚊,人民的呼声,闷在瓮底,微弱到不可得闻。在此时期,应当写的实在太多,而被准许写的又少得可怜,无可写而又不得不写,待要闭目歌颂罢,良心不许,搁笔装死罢,良心又不安;于是而凡能幸见于刊物者,大抵半通不通,似可懂又若不可懂;美国女作家赛珍珠*近有一封信述及美国读者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之好尚,谓“杂文”之类,美国人*不感兴趣,因其似懂非懂。呜呼,岂但美国人,我们中国人亦只能从字缝中猜猜而已!中国的作者多少年来是不得不在夹缝中写字的,中国的读者多少年来是不得不从字缝中猜度的,外国人不会懂得我们的特别国情!  诸如此类的话,反正说不完,姑且打住。我写这后记,用意不在借此喊冤,我的用意只在申明这一些小文章本身倒真是这“大时代”的讽刺。沉默是伟大的讽刺,但“无物”也可以成为讽刺。这些小文章倘还有点意义的话,则*大的意义或亦即在于此。命名日《时间的纪录》者,无非说,从一九四三——四五年,这震撼世界的人民的世纪中,古老中国的大后方,一个在“良心上有所不许”以及“良心上又有所不安”的作家所能记录者,亦惟此而已。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