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逐梦之路: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对目标追寻的影响

逐梦之路: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对目标追寻的影响

作者:王国霞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B5 页数: 21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0.3(7.9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逐梦之路: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对目标追寻的影响 版权信息

逐梦之路: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对目标追寻的影响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各级各类心理学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心理学专业中致力于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研究的科研人员、学生,对人类目标追寻过程感兴趣的读者本书介绍了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的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考察了自发形成及诱导形成的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及其特征对不同类型目标追寻的影响

逐梦之路: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对目标追寻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将首先系统介绍MCII策略的相关理论。然后聚焦于如何进一步优化MCII策略对目标达成的效果,具体包含自发MCII策略的作用、MCII策略特征对学业目标、身体锻炼目标、暑假目标的促进作用。很后介绍个体如何在生活中通过手机软件来使用MCII策略,达成梦想与目标。

逐梦之路: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对目标追寻的影响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 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的理论 1
**节 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理论的产生背景 2
第二节 心理对照的理论 4
第三节 执行意向的理论 7
第二章 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的研究概述 11
**节 心理对照的研究概述 12
第二节 执行意向的研究概述 17
第三节 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MCII策略)的研究概述 28
第三章 自发形成的心理对照与目标追寻 31
**节 自发形成的心理对照的研究进展 32
第二节 研究1:自发形成的心理对照与暑假目标追寻 33
第三节 研究2:自发形成的心理对照与学业目标追寻 42
第四节 集体主义文化下的自发形成的心理对照与目标追寻 48
第四章 自发形成的执行意向与目标追寻 51
**节 自发形成的执行意向的研究进展 52
第二节 研究1:自发形成的执行意向与月目标追寻 52
第三节 研究2:自发形成的执行意向与体育锻炼目标追寻 60
第四节 自发形成的执行意向的使用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66
第五章 不同视觉视角下的心理对照与目标追寻 69
**节 视觉视角与心理对照 70
第二节 研究方法 73
第三节 结果分析 77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82
第六章 不同类型的执行意向与目标追寻 87
**节 执行意向的具体性对情绪调节目标的影响 88
第二节 执行意向的合作性对英语学习目标的影响 97
第七章 MCII策略对目标追寻的影响 105
**节 研究1:MCII策略对外源性目标的影响 106
第二节 研究2:MCII策略对不同领域自主目标的影响 119
第三节 研究3:MCII策略对相同领域自主目标的影响 133
第四节 MCII策略及其特征对目标达成的影响 148
第八章 MCII策略对目标达成作用的元分析 153
**节 MCII策略对目标达成的效果以及调节因素 154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56
第三节 结果分析 160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162
第九章 不同类型的MCII策略与目标追寻 167
**节 书籍阅读与MCII策略 168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69
第三节 结果分析 173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176
第十章 MCII策略与目标追寻关系的反思及应用 181
**节 自发形成的MCII策略对目标追寻的影响 182
第二节 诱导形成的MCII策略及其特征对目标追寻的影响 184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188
第四节 在生活中使用MCII策略 190
参考文献 193
展开全部

逐梦之路: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对目标追寻的影响 节选

**章 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的理论 本章介绍了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研究的背景、概念以及重要的理论基础。励志类书籍倡导人们通过对未来进行积极美好的幻想来促进梦想的实现,科学研究却发现积极幻想对目标达成具有消极作用。梦想实现理论背景下的心理对照策略能改变这一现状,将美好的梦想转变为可达成的目标。然而,仅有目标意向也不足以保障目标达成。行动阶段模型下的执行意向策略能有效帮助人们将目标转变为行动,有效提升目标达成率。 **节 心理对照与执行意向理论的产生背景 解释和预测人类的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20世纪颇受学术领域关注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模型是Ajzen(1991)在理性行为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一、计划行为理论 该理论主要解释了决定行为意向的因素,即人类的行为是由三种不同的信念驱动的:一是行为信念,是指对行为结果可能性以及对这些结果的评估的信念;二是规范信念,是指他人的标准期望以及服从他人标准期望的动机的信念;三是控制信念,是指对利于或阻碍行为表现的因素以及对这些因素的控制感的信念(图1-1)。行为信念会产生行为态度,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规范信念会导致社会压力或主观规范的出现;而控制信念会产生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会共同作用于行为意向。若有积极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以及知觉到的高行为控制,个体的行为意向就越强。行为意向越强,个体就越有可能表现出期望的行为。例如,一个有身体锻炼意向的人觉得每天徒步可以起到锻炼的作用,而且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行为态度),同时他的好朋友也觉得他应该加强锻炼(主观规范),他觉得自己可以做到每天徒步(知觉行为控制),那么这个人就会形成通过徒步锻炼身体的意向(行为意向),未来他更有可能每天坚持徒步(行为)。 图1-1 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模型 资料来源: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2):179-2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在教育、体育、医学等实践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Cooke & French,2008)。Armitage和Conner(2001)的元分析发现,计划行为理论不仅能解释行为意向39%的变异,还能解释行为27%的变异,其中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行为意向和行为的*显著因素。 二、计划行为理论的局限 计划行为理论仅仅探讨了决定行为意向(态度)形成的因素,却没有分析如何有效地将行为意向转换为行动。同时,很多研究发现,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例如,社会心理学典型的有关歧视的研究发现,虽然绝大多数美国旅店和餐馆的老板表示他们不愿意接待亚洲人(美国当时对亚洲人的歧视较为严重),但实际上,当亚洲客人来到他们的旅店和餐馆时,90%左右的老板都会接待亚洲客人(LaPiere,1934)。 同时,一系列有关意向和行为的元分析发现,意向与实际行为之间确实存在鸿沟。Sheeran(2002)对探讨目标意向与行为相关关系的10个元分析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目标意向能解释28%的行为变异。但是由于目标意向和行为都会受到过去行为的影响,相关分析会高估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Sutton和Sheeran(2003)对有过去行为、目标意向和未来行为的51项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过去行为是未来行为的有效预测因素,当控制过去行为后,目标意向仍然是未来行为的有效预测因素,但是效应量减小(从高等程度的效应量降为低到中等程度的效应量)。不过,即使在统计上控制了过去行为,也无法消除其对意向-行为相关的影响,而通过在实验中操纵目标意向的强弱,然后考察操纵的目标意向对目标达成的影响,则能消除过去行为的影响。因此,Webb和Sheeran(2006)对47个有关目标意向对目标行为达成的实验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发现实验者操纵的目标意向能导致目标达成上的差异,但是效应量仅为0.36,相当于R2=0.03。因此,目标意向与目标达成之间确实存在鸿沟。 此外,Sheeran(2002)还根据行动意向(有行动意向vs. 无行动意向)与行为表现(行动了vs. 未行动)将被试分为四组,各组的人数比例见图1-2。 图1-2 有行动意向者和无行动意向者的行动结果 资料来源:Sheeran P. 2002. Intention-behavior relations: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 In W. Stroebe & M. Hewstone(Eds.),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Vol. 12,pp. 1-36). Chichester:Wiley. 由图1-2可看出,有93%的无行动意向者*终未采取行动,而有行动意向者中仅有53%的被试真正行动了,还有47%被试根本没有行动。 综上所述,仅通过加强意向并不能保障行为的出现。即使个体形成了强烈的意向,也可能在将意向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掌控生命中的挑战,不能仅靠意向和空想,而是要靠实际的行动。Gollwitzer(1999)提出的执行意向可以有效地帮助个体解决行动过程中的意志问题,能促进意向转化为行动,减小意向与行为之间的鸿沟(Gollwitzer & Sheeran,2006)。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执行意向能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目标成就,与此同时,计划行为理论的提出者Ajzen也认为,在计划行为理论干预的基础上增加执行意向干预,能有效地减小目标和行为之间的鸿沟(Ajzen,2006;Ajzen et al.,2009)。 执行意向是目标追寻阶段的自我调节策略,若与目标设定阶段的自我调节策略—心理对照(mental contrasting)相结合,则能更加有效地减小意向与行为之间的鸿沟(Adriaanse et al.,2010)。因此,本书将侧重介绍并研究心理对照和执行意向对目标追寻的作用。 第二节 心理对照的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个体有46.9%的时间都在自由思维(Killingsworth & Gilbert,2010),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自由思维是由个体内部的刺激物产生的,其内容主要是有关未来定向的思考或当下的关注点(Baird et al.,2011;Berntsen & Jacobsen,2008;D’Argembeau et al.,2011)。对未来的思考有两种方式:期望(expectation)与自由幻想(free fantasy)(Oettingen & Mayer,2002)。期望是个体基于自身过去的经验和表现做出的对未来某事件或行为发生与否的判断,多数研究表明,期望是预测目标意向的形成与判定未来事件和行为发生与否的重要指标。而自由幻想则是不基于过去经验产生的对未来可能性的自由想象,个体可以在头脑中自由想象可能的未来(不管这种未来实现的可能性有多低,也不管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未来)。而对当下的关注则主要思考当前生活中的事情。那么,这种经常出现的基于过去经验的对未来的期望、对未来的自由幻想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思考是如何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人们行为的呢?德国心理学家Oettingen及其同事在一系列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梦想实现理论(fantasy realisation theory)解释了三者对人们目标相关行为的作用。 一、积极幻想的消极作用 一些励志类书籍经常给读者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如果经常想象美好的未来,那么这些美好的未来就有可能变为现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德国心理学家Oettingen与其同事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对未来的自由积极幻想不但对目标达成没有积极效果,反而会降低目标达成的可能性。Oettingen和Mayer(2002)以大学生为被试,在人际关系(恋爱)、学业成就和健康等领域的研究均发现,对未来的自由幻想越积极,个体对目标的投入程度以及目标的成功率就越低;特别是对于社会处境不利的学生,有关未来的积极幻想对其目标达成有消极作用(Kappes et al.,2012c;Oettingen et al.,2016)。另外,研究还发现,政府领导人对未来的积极幻想会负向预测国家的经济发展。研究者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933—2009年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如果总统就职演讲中对未来发展描述的积极性越高,那么在该总统就职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的下降率就越高,这一研究还发现,“今日美国”经济版新闻对未来经济发展情况的描述越积极,一周后和一个月后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反映美国整个工商业股票的价格水平)则会呈下降趋势(Sevincer et al.,2014b)。 这些反常识的结果表明,仅对未来进行自由积极幻想不利于目标追寻。因为对未来的自由积极幻想会使个体更关注事件的正面,忽视事件的反面,从而无法在接下来的目标追寻过程中做出正确决定(Kappes & Oettingen,2012);同时,对未来期望情境的积极幻想会让个体产生目标已经实现的错觉,因此,个体就会放松进而减少对目标的相关投入(Kappes & Oettingen,2012;Oettingen & Mayer,2002)。为了减少积极幻想的消极作用,个体应该将对未来的积极幻想与现实生活中的障碍相对照(即心理对照),由此便能督促个体为了实现期望的未来目标而在现实中努力克服困难和障碍,直到达成目标(Oettingen,2000)。 二、梦想实现理论 心理对照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心理学家Oettingen(2012)提出的梦想实现理论,该理论从个体对待未来的自由幻想和当下自由幻想的方式出发,阐释了四种设定目标的自我调节思维策略:心理对照(mental contrasting)、空想(indulging)、驻足(dwelling)和逆向心理对照(reverse mental contrasting)(图1-3)。 图1-3 自我调节思维策略模型 资料来源:Oettingen G. 2012. Future thought and behaviour change.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23(1):1-63. 心理对照是指个体首先想象目标实现后的成功情境(如考上理想中的大学),然后思考现实生活中阻碍目标实现的障碍(如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很枯燥)的自我调节思维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