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现代化:世纪的追逐与思想

现代化:世纪的追逐与思想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451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82.6(7.0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现代化:世纪的追逐与思想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71893
  • 条形码:9787208171893 ; 978-7-208-1718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现代化:世纪的追逐与思想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本稿主线清晰,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化问题研究起步于对于“器物—制度—文化”的思考。经过“四个现代化”,到当下新时代的“五位一体”现代化理论,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的,对现代化的探索亦是没有止境的。本稿再现了现代化探索从不经意认识到全面认识的一个轮回,实属不易。

现代化:世纪的追逐与思想 内容简介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研究丛书”由上海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分专题撰写,力求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充分反映贯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历史进程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作用,为以史育人、以史咨政做有益的工作。本书是其中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逻辑发展的专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力求将众多具有原创性、代表性,富有时代特色和重要理论贡献的成果展示给读者。 本书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以此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同时突出重点进行分析,对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现代化:世纪的追逐与思想 目录

前言


**章 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

**节 作为世界潮流的现代化思想和运动

第二节 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轨迹与逻辑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心路历程与思想结晶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现代化思想

**节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的缘起

第二节 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现代化理念分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论的现代化之维

第四节 中共早期现代化思想的意蕴和价值


第三章 “四个现代化”构想的历史坐标

**节 “四个现代化”构想的演进与形成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乐章下的现代化旋律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目标和全党工作重心的现代化战略

第四节 “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


第四章 “两个文明”向“三大文明”的思想拓展

**节 现代化思想的新突破:“两个文明”建设的提出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概念

第三节 “三大文明”框架的现代化意义

第四节 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五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现代化的大格局

**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

第二节 “生态文明”概念的确立

第三节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现代化逻辑

第四节 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理论格局


第六章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节 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

第二节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第三节 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

第四节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第七章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统一

**节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分割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内涵与逻辑:现代化的取向

第三节 改革开放再出发与新时代现代化强国建设

第四节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现代化的大视野


第八章 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节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空战略

第二节 走向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

第三节 通往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

第四节 中国现代化的空间布局


第九章 现代化建设与中国共产党领导

**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第二节 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设计

第三节 发挥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

第四节 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党的自我革命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现代化的思想贡献

**节 现代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思想贡献了什么

第三节 在现代化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重要活动和文献节点


后记


展开全部

现代化:世纪的追逐与思想 作者简介

胡伟,1964年1月出生,复旦大学法学博士(政治学专业)。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上海市公共政策研究会会长、长三角产业与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级人选。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级精品课程、国*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上海市精品课程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