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作者:肖光文等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08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38.0(7.3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348132
  • 条形码:9787507348132 ; 978-7-5073-481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伟大斗争的历史百年历史进程,分析了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论述了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党的建设以及其它领域的表现,系统总结了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多样性、复杂性和时代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基本要求和时代价值意义。

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目录

绪论

**章 伟大斗争的历史进程
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第二章 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时代背景
一、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三、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化发展

第三章 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科学内涵
一、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思想渊源
二、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基本内涵
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实质

第四章 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存在的领域及表现
一、经济领域的伟大斗争
二、政治领域的伟大斗争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斗争
四、党的建设领域的伟大斗争
五、其他领域的伟大斗争

第五章 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基本特征
一、伟大斗争的长期性
二、伟大斗争的复杂性
三、伟大斗争的艰巨性
四、伟大斗争的多样性
五、伟大斗争的时代性
六、伟大斗争的价值性

第六章 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加强理论武装
三、弘扬斗争精神
四、增强斗争本领
五、推进党的建设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七章 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意义
一、伟大斗争在“四个伟大”中的独特作用
二、伟大斗争在增强中国力量中的作用
三、伟大斗争在彰显“四个自信”中的重大意义
四、伟大斗争在贡献中国智慧中的重要作用

后记
展开全部

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节选

  《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二)世界经济重心出现转移  发达国家长期占据着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地位,是世界经济无可争议的主导力量。但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重大变化。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新兴经济体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领头羊,而且也将进一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金融危机从美国爆发后,迅速向世界各地扩散和蔓延,欧洲和日本受其影响,经济表现也黯然失色。在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双重压力下,世界经济版图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率先走出衰退并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量。全球金融危机为新兴经济体国家重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新兴经济体国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兴起。近几十年来,国际贸易发展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对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十分明显,尤其是在美国表现得*为明显,并且呈现出向全球扩散的趋势。根据WTO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近年来反倾销案例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仅2017年上半年全球就发生309项贸易保护措施。必须客观地指出,全球化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国际分工与合作、全球市场开放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但是,由于过去的全球化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平等的现象,全球化的反对者日益增加,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内部,由于上一轮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产业转移、产业空心化等问题,造成国内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突出,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这就必然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反对全球化的声音和力量,全球化发展正在遭遇曲折和困境。当然,必须看到,也正因为当前全球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新时期,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化重要特征和内在规律,因此任何国家或地区试图阻止全球化发展,甚至逆转全球化发展趋势,都是不可能、也行不通的做法。面对逆全球化思潮,需要各国注意的是,必须要冷静地思考如何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包容、公平、普惠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我们需要的全球共同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而不是反对全球化。  其次,国际经济秩序不公平。对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来说,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秩序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各经济体发挥与自身实力相符的影响力。这种不公平不仅体现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在国际货币金融和贸易体系中处于受支配的地位,而且还体现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在全球治理机制中的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在近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深受发达经济体需求下降的拖累,同时,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复苏和经济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巨大贡献。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变迁给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兴经济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它们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旧的国际机构和组织并没有做相应的调整来反映这些变化。发生在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导致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遭到明显削弱。发达国家迫切需要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和支持来获得世界经济的再平衡。而新兴经济体中产阶级队伍的迅速扩大有力地提高了国内的消费需求,并且,新兴经济体拥有相对健康的财政金融体系,有助于应对未来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这使得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主要推动者,而发达国家对新兴经济体的这种诉求为新兴经济体推动构建新的全球治理结构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尽管新兴经济体近年在经济增长方面有突出表现,但其还面临内部和外部的挑战。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衰退,复苏乏力,这种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受到很大限制,普遍面临出口萎缩、经济增速放缓等问题。而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力度,贸易保护和投资壁垒出现逐步增强的势头,这进一步恶化了新兴经济体的外部经济环境。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和发达经济体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从人均收入水平来看,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七国集团(G7)各国人均名义GDP都在3.5万美元以上,其中美国达到4.69万美元,而绝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包括金砖国家的人均名义GDP在1万美元以下。中国的人均名义GDP为3403美元,而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仅为1101美元。到了2012年,七国集团(G7)平均人均名义GDP达到4.3万美元,而金砖五国为8280美元,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巨大。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解除,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压力使得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外部环境难以好转。另外,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对资源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这使得全球资源价格有上涨的压力。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新兴经济体成为热钱套利的主要目标。而且,新兴经济体还面临诸如中等收入陷阱、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如何应对好挑战,更好地利用机遇是摆在新兴经济体国家面前的现实问题。简言之,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对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国际格局趋于均衡起到了巨大作用,使得多极化成为国际不可逆转的潮流大势。但是,必须看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还属于量变积累的过程,前方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