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们这样走向精彩

我们这样走向精彩

出版社: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35.4(6.0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们这样走向精彩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431339
  • 条形码:9787569431339 ; 978-7-5694-313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们这样走向精彩 本书特色

本书选收了多位杰出人物的小传,他们中有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建筑学家,还有平凡而富有光彩的普通人,涉及面很广,大多都是中学生有所接触,又有兴趣更多了解的杰出人物。主要有徐霞客、冰心、屠呦呦、袁隆平、陈寅恪等,在触摸这些成功人士独特的生活轨迹时,感受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意志,思索他们的经验、智慧和求索,细察各种人生的况味和魅力,是一次心灵的美妙旅行。书稿洋溢着文化的清香,充盈着智慧的雨露。

我们这样走向精彩 内容简介

本书的阅读对象主要是中学生,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本书主要选收了中国当代一些杰出人物的传记。他们中有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有杰出人物、青年才俊,还有平凡而富有光彩的普通人,涉及面很广,大多都是中学生有所接触,又有兴趣想更多了解的杰出人物。选文时间跨度也很大,既有历史上杰出的探险家,也更关注改革开放的杰出人物,同时也涉及了当下的热点人物,选文特别注重这些人物的思想、智慧和人格魅力,注重他们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境界能否激励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能否从他们身上汲取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成长力量。同时还考虑青少年写作需要的素材元素,因而选材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作者以多种传记文本为蓝本,精心选材,重组重建,努力体现这些人物真实的生命历程和鲜明的启迪色彩。

我们这样走向精彩 目录

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
那个孤独而伟岸的身影
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
文艺复兴式的智者
*是痴心在读书
一代名师,智慧女神
中国**位物理学女博士
有趣,让生活昂扬多姿
幸福,从不靠别人成全
有一种专业叫祖国需要
古典诗词的传播者
敦煌的女儿
一声诺奖震寰宇,呦呦鹿鸣响天地
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当代的神农
健康加勤奋,一生不虚度
把所有不可能变成可能
病毒中的逆行者
用技术改变世界
他创造了真实的桃花源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我们这样走向精彩 节选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照亮了当世,也光泽了万代,在时间的长河中站成了永恒。早在1900多年前的东汉,就有这样一位璀璨的明星,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他就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张衡。他不仅对中国乃至对世界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在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竖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公元78年,张衡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张衡幼年时家境已经败落,有时还要靠亲友的接济。失去了祖荫人仕的条件,张衡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才能改变贫困的家境。所以他刻苦学习,十几岁就通晓了五经和辞赋,但他的心思并不都用在这上面,他很关心农业生产、山川河流、商旅往来……他还喜欢仰望星空,数着满天灿烂的星斗,常常痴迷到一望就是几个小时。在仰望星空的时候,张衡还特别喜欢问一些为什么,如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发光?为什么有的星星明亮,有的星星暗淡?为什么有时星星像圆圆的铜镜,有时却像一把梳子?当然,在当时没有人能回答出这些问题。张衡在10岁那年看到一本叫《鹖冠子》的书。他被书中利用北斗星判定季节的四句话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他在仰望星空时又观察北斗星的变化,日积月累,他发现北斗星在围绕着一个中心转,一年转一圈儿,他豁然开朗:我终于明白了北斗星移是怎么回事了。 南阳的中心城市叫宛,距张衡的家乡不远,宛城北通新都洛阳,南通旧都长安,东通黄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带,可谓商遍天下,富冠海内。张衡曾去那里参观游览,宛城人口密集,南北杂货,应有尽有。铁器铺里,刀剑戈矛,琳琅满目。张衡看得流连忘返,他不禁问道:“这打铁的原料是什么呢?”别人告诉他铁锭。他又追问:“铁锭从哪里来呢?”“城外炼铁炉炼出来的。”有人说。他到城外找到了炼铁炉,看到一排排炼铁炉里装着铁矿石,每个炉子有几只风箱鼓风,炉火熊熊,工匠们忙着运送铁矿石和木炭,却没有人拉风箱,张衡很诧异,就想仔细探个究竟。原来,这里的水流很急,急流中装了一个平放的水轮,被水冲得转个不停。水轮的铁轴很长,轴的上端装了个大齿轮,这齿轮套着另一个齿轮,那个齿轮又带动别的机件,*后带动一根铁杆一来一回地拉风箱。一排几十个风箱,不用一个人,就能自动鼓风,使炉火熊熊,矿石熔化,铁水奔流。张衡看得惊呆了,机械的巧用居然可以代替人力而且效率还这么高!后来他还知道了发明水力鼓风方法的是几十年前的南阳郡太守杜诗,他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他的学习方法和所走的道路与众不同。那时的仕宦人家子弟六七岁便开始入学,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后,就外出投奔名师进一步攻读。而张衡到了十六七岁时才告别家人,只身外出游学。当时洛阳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急于仕进的读书人,都愿意到那里学习。在洛阳经郡太守的推荐成为博士子弟以后,才能进太学受业。太学是当时的*高学府,士子在那里学习一年后,通过太学官的考试便可被任命为小官。以张衡的才学和其祖父的功德而论,他当可被推荐为博士子弟,但张衡十分重视在实践中学习,以此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他并未直接去洛阳,而到长安京畿之地三辅地区考察了3年。 张衡在三辅地区考察期间,走遍了广阔的渭河平原,游历观览了太华、终南山等名山的风景,考察了当地的民情风俗,特别对长安的宫廷建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观察得更为仔细。通过游览,张衡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素材,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衡游历完三辅后经过灞桥,于永元七年(公元95年)来到骊山。在骊山停留的时候,他被骊山温泉的美丽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写了《温泉赋》,这是他流传至今的*早的文学作品。其中观温泉、浴神井、风中峦的激情表达,正是他饱览山水的体验,后世柳宗元的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有关体验,正是与此一脉相承。张衡在这几年的考察中提笔作赋,随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既表达了对山河的热爱,也锻炼了自己的文思,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张衡在洛阳的五六年博览群书,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他不仅虚心求教,听他们讲学,还读遍了各家流派的著作,结识了很多和他志趣相投的朋友,如后来成为东汉儒学大师的马融,写下东汉政论名著《潜夫论》的王符,后来成为东汉数学家、天文学家的崔瑗。他们在一起研究文学、音乐、数学、天文历法。当时太学的学生学习“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毕业时每人也不过通晓一经一艺,但张衡已经达到了通“五经”、贯“六艺”的地步。张衡还学习了天文、地理、气象、历算等方面的知识,他的好友崔瑗评说张衡:“焉所不学,亦何不师,盈科而进,成章乃达;一物不知,实以为耻,闻一善言,不胜其喜。” P2-4

我们这样走向精彩 作者简介

王翠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教师,校学科带头人、乌鲁木齐市骨干教师,新疆中语会理事,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培计划”讲座专家,全国语文十大领军人物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全国部编版教材审读委员会专家,在全国教学大赛和论文大赛中多次获奖,主编、参编8本教学用书,发表教学论文30多篇,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作文大赛特等奖、一等奖120多人次。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