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清华校长给教师的建议

清华校长给教师的建议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203
中 图 价:¥27.9(7.0折) 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清华校长给教师的建议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6125500
  • 条形码:9787556125500 ; 978-7-5561-2550-0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清华校长给教师的建议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教师及师范院校师生1.跟随清华老校长、知名教育家,“亲历”如何治身、治学与治校 2.校园文化x学术管理x教育改革,高屋建瓴式中国教育行思录 3.23堂教师修行进修课,承载着清华老校长们的教育理念、人生阅历与读书感悟 4.指导领袖人才之养成,分享清华之教育方针 5.笔墨酣畅,生动披露清华大学与中国教育的黄金时代; 6.32开小开本,现代简约装帧,封面烫金,打造质感典藏。

清华校长给教师的建议 内容简介

融合清华老校长们教育智慧和人生体悟的真诚建议。 本书精选清华校长曹云祥、罗家伦、梅贻琦关于教育、教学、读书等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以及3位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时的演说词等一些关于教育的演讲词,集中反映了他们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治学治教理念,饱含对教育、治学、治校的深度洞察,再现清华校长与中国教育黄金时代。

清华校长给教师的建议 目录

曹云祥

体、智、德三育并重(1924年)

领袖人才之养成(1925年)

教育的宗旨(1925年)

清华之教育方针(1926年)

清华大学将来之发展(1927年)

制度与人才(1934年)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与现代教育问题(1935年)

罗家伦

杜威博士的《学校与社会》(1919年)

杜威博士的《德育原理》(1919年)

学术独立与新清华(1928年)

读标准的书籍,写负责的文字(1932年)

中国大学教育之危机(1934年)

知识的责任(1938年)

学问与智慧(1938年)

文化的修养(1939年)

目的与手段(1939年)

《文化教育与青年》自序(1942年)

梅贻琦

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1927年)

大学的目的(1931年)

大学的意义(1932年)

教授的责任(1932年)

在总理纪念周上的讲话(1934年)

大学一解(1941年)


展开全部

清华校长给教师的建议 节选

教育的宗旨(1925年) 导读:这是曹云祥在1925年9月发表的开学演讲词,他在演讲中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教育理念:一是不要盲目照抄西方观念,要建立中国自己的教育体系和方法;二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只会背诵的书呆子,而是要培养高尚的人格,为进入社会做准备。 今日为本校开学日。忆去年暑假后开学之日,因有水灾及战事,交通阻隔,教员学生不能如期到校者,颇不乏人;而本年则交通便利,师生戾止,即可继续课业。今日欢聚一堂,非常欣幸。本校于暑假前因沪案问题发生,全国学界有爱国运动之举,本校学生亦热心参加,故在六月十七日仅行*简单之毕业礼,以告上学年之结束。又于暑假期内一切工作,依旧进行,如派送毕业生,考送专科生女生,招考大学部新生、研究院学员等均次第办竣。兹鄙人有发表之意见六项,特分析言之: (一)本学年为新计划开办之纪元,本应筹备典礼,敦请名人来校演讲。但于事实上略有窒碍,当另择日期,开正式新大学成立大会。 (二)十四年前中美所议定办法,设立清华学校,仅预备学生留美。唯因时局变迁,中国教育界眼光,亦随之而转。是以前年议定改设大学部以冀清华为中国大学之一,去年筹备一年,今日始告成立。自今而后,派送留美学生,逐渐减少,新大学学生,陆续增加。故今年招收新大学学生一百三十二名,研究院学员三十名。曩时每年仅能招收三十名至五十名而已。四年之后,公开留美考试。并非专派清华学生。凡国立大学毕业之学生,成绩优良,并本所习学科,在社会服务二年者,均可应试,每次考送以三十名为限。曾经当代学界名流讨论决定,故此种计划,为中国智识界所赞许。 (三)新计划之大目的能使新教育在中国有自动的能力,而后有生活气象。譬如栽培树木,使其日见繁荣。故研究各科学,不必专恃外国书籍,即研究中国书籍,亦可发展,如地质学、生物学、农学之成绩,协和医院治病之宗旨,研究中国之物质病源,足见有自动之能力,其收效亦颇宏大。希望清华学校将来亦使其能有自动之能力。否则,如民国现时状况,但有名目而无精神。 (四)预备课程大旨,**步先有完满之普通知识以为基础,第二步有二三年之专门知识能有彻底之研究,第三步注重独立而有系统之思想,不致仅习皮毛毫无实益,俾养成处世之态度,或曰人生观。其课程详细情形,由教务主任说明之。 (五)巩固新大学之根本。现在中国所谓新教育,大都抄袭欧美各国之教育,欲谋自动,必须本中国文化精神,悉心研究,所以本校同时组织研究院,研究中国高深之经史哲学,其研究之法,可以利用科学方法,并参加中国考据之法。希望研究院中寻出中国之国魂,犹如日本武士道之魂,新意大利之魂,及各国之国魂,其研究院之详细情形,由研究院主任说明之。 (六)所谓教育,并非专事诵读记忆而已,是欲养成高尚完全之人格,为立足社会之准备。否则,教育失其本旨。因现时社会批评留学生或某学校之学生,谓其善于捣乱,从未悉心研究学问,举止傲慢,不受约束,为众所厌弃,此关于人格问题。欲养成人格,于功课之好坏无甚关系,是人与人之接触。故欲求为人之道,大都在课外作业中养成之,如运动、军操、组织团体之会社,唯对于功课有余力之学生,方能为课外之作业,倘学生精力仅能对付功课,将来立身社会,仅能为一守分之国民,其他一切公益事务,均无暇顾及。所以本校极注重学生课外作业,特设一部以提倡指导之,庶几谋学业及课外作业之并进。其详细情形,由课外作业部主任及学监说明之。 以上六项,希诸生注意。尚有人格上一极小问题,鄙人每年提及,因章程上并未规定,即师生间之感情及普通之礼貌。如途遇师长或同学,行脱帽、鞠躬、握手等礼,亦希诸生留意焉。 (载1925年9月11日《清华周刊》第350期)

清华校长给教师的建议 作者简介

曹云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21年任北洋政府外交部参事。1922年10月至1928年1月任清华学校校长,被誉为“清华之父”。 罗家伦,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者,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梅贻琦,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年至1948年,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