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纸面留鸿

纸面留鸿

作者:李敬白
出版社: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18.0(3.6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35.9(7.2折)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纸面留鸿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2214835
  • 条形码:9787512214835 ; 978-7-5122-148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纸面留鸿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丹青有道”“翰墨真味”“虚构主义”“此中滋味”“谈吃论喝”“读书行走”“文史印记”七辑,收录了《花鸟清音胜管弦》《生活和艺术的融合》《不朽的抗战图腾》《父爱的另一种可能》《水乡风物旧曾诘》《人生之路读行乐》《丈量“天下一高”的高度》等艺术评论文。

纸面留鸿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所写的书画、艺术评论和书评等,约一百余篇,其中大半为泰州人士多写,文章多数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各大报刊上。文章是作者在观赏艺术和阅读后的所思所想,而“留鸿”正是这思想的印记,或者说是作者在文艺创作中一种后续工作,借助它们来倾诉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也是很值得投入的事情,同时当诸多读者看到这样的文字,会有一些启迪和思考,或能对今后的欣赏与阅读有些帮助,这也是能让作者感到欣慰的。

纸面留鸿 目录

**辑 丹青有道
花鸟清音胜管弦
诗意的锦绣花园
墨润生灵见精神
山浪漫,花烂漫
以写入笔 形神为宗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虎虎生威,大有作为
开门见山山有情
微画大义 画里有话
秀逸清婉文人风
艺术生活禅之味
理想国的钥匙
涵养生动
同一梦想,万般姿态
雾里看花前尘梦
江海际会
载舟寄梦,自我争鸣
远近风景不陌生
梦有妙笔化金鳞
虚心有节节节高
山水清音或山水知音
山谷回音非绝响
家常之鱼不寻常
愚者终有得
第二辑 翰墨真味
生活和艺术的融合
翰墨求变学者书
水到渠成真性情
生动的笔墨表达
大气者,必远行
鑫光汇聚万重辉
书法的写法教法
清醒的翰墨书写
书法中的生活刻画
游于艺,艺于乐
典雅的大千气象
和书法保持初恋
小胜大胜皆是胜
云烟散去是真味
日益精进展宏图
生怕情多累美人
第三辑 虚构主义
不朽的抗战图腾
护工世界里的别样春天
乡村叙事的警醒价值
无法复制的远去爱情
古树之下众生相
个体经历中的家国记忆
爱情盲目该慎重
盲童的理想不卑微
童话小镇的爱心传递
济世安民一明君
表达黑土地的善意和良知
文字精短有隽哧
血脉相连故乡情
第四辑 此中滋味
父爱的另一种可能
铭记流年的真情
银杏树下修正果
牵系故土的槐树
梅花香远天下春
长乐未央,诗花永芳
村庄是乡愁的驿站
时光深处的镜像
回归生命的源头
直达春天的回响
隐世作家的梦想之书
光阴记录者的简约写作
器物上的温情包浆
鲜活而又饱满的生活B面
慰藉生命的暖香
第五辑 谈吃论喝
水乡风物旧曾诘
纸间挥写食中趣
凡俗饮食有真味
真情食光永存在
舌尖上的楚天印记
舌尖弥漫情感味
至真苏味当流传
寻茶品茗不独乐
蟹不只是一种食材
闽地饮食里的万种风情
诗意禅思茶有道
银屏上的舌尖风情
经典菜谱中的舌尖芳华
第六辑 读书行走
人生之路读行乐
人生风景忆难忘
旧闻掌故是新知
不失原意的新解
开卷有益亦有缘
《诗经》的浪漫解读
闲书闲话古雅气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域外书海寻乡音
光亮生辉的足迹
乐活的生活方式
古迹胜景的人物拓片
闲逛河山展叙述
第七辑 文史印记
丈量“天下一高”的高度
江畔古镇历史脉络
缘来未去,静心漫笔
文字里的乡情
古郡前世歌舞盛
苏式文化舒适味
西出阳关有故事
城市深层的闪光记忆
诗意成都的人文韵脚
时光深处的南京
破解扬州城脉的基因密码
走马观花游宋朝
穿越时空的心灵告白
展开全部

纸面留鸿 节选

山浪漫,花烂漫 梅德君是书画院的专业画家,放在过去,差不多也是镖局的镖师了,是靠手头功夫吃饭的。梅德君精于山水、花鸟,当自然景物在他的笔下生成后,旁观人士多少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几乎可以说是他闯荡画坛的拿手技艺了。 山水和花鸟两画种表达内容和观察角度各不相同,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梅德君在两个画种之间不停跳跃,寻找艺术的新鲜感和灵感。画山水累了,他会退避到花丛中观赏鸟雀;画花鸟累了,他会蛰伏到深山中聆听泉音。他认真审视着作品,从中窥见自己作品的亮点,思考着前行的道路,把画种之间可以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地方进行提炼,这样的互补关乎技巧,当然更与情思有关,思想的绚烂火花让艺术面貌轻描淡写地浮出水面。 三十多年前,绘画只能算是梅德君的玩乐项目。上小学时,梅德君被油印课本上的插图所吸引,就用白纸蒙在课本上,用指甲反复刮着白纸,没多时,图画就通过油墨拓印到纸上,一张图画出现在了面前。梅德君兴趣陡增,后来发展到用笔临摹。画笔一拿,之后就没有放下,后来他靠着这门技艺考上了师范。毕业后他本该回农村小学做教师,靠着这门技艺,他出乎意料地留在城市重点中学,给年龄相差无几的高中生上起了美术课。若是没有教书育人的阅历,梅德君的人生也许就会拐个弯,即便从事绘画,大概也会缺少生动气韵,跃然于绘纸之上的,还有画家踏踏实实的平和经历。 而不惑之年后的梅德君,很多时候是孤独的存在,他孑然一身,栖身画室,一块面包、一杯清茶,就能让他打发一天的光景。有限的斗室约束不了他情怀里的万丈激情,意象的造型在脑海里翻腾,胸中的丘壑在纸面上聚焦,他把人格背影投射到变幻的笔墨里,静态的平面随即有了生命的注脚。挂上这样一件作品于家中后,很多人会在客人面前故作谦虚、又沾沾自喜地说道“蓬荜生辉”。 我还想再补充一个叫作“高山仰止”的成语。这是看了梅德君近年来所作山水画的感觉,对于所评的“高山仰止”,我更多是从情感角度出发,因为让我动容的是梅德君画面里的变化,探索和改变是任何文艺门类前行的马达。梅德君早年创作的山水画,更多倾向于八大笔法,萧冷清疏,别有隽味。如果就着这样的笔法绘画,同样会获得艺术市场的认可,但梅德君脱下了冷酷的风衣,更新了自己再熟悉不过的笔墨语言,他穿梭在神州的山水间,拜在王蒙、倪瓒等前贤的门下,在当代美术史的书页里遨游,北上京华,求学于山水画名家何加林。何加林在继承绘画大师李可染的路线上,以不断追求山水表达语言的唯美性而享誉画坛。梅德君在老师的教导下,视野更为开阔,境界更多高逸,笔墨把控更加严密,形成了当下淡雅空灵的风格。简达有味的美学意趣通过他的线条、色彩、外廓层层释放,天地被净化地分外纯粹,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已并不重要。 山浪漫,遍布山野的花儿同样烂漫。截取某段山水画意,用艺术的笔触把它放大,这也可以说是花鸟画的场景了。国画大师潘天寿满怀激情地称赞花鸟画是“极乐天国中一株灿烂的奇葩”。言中之“奇”,当属清丽出奇,此也可视为花鸟画的创作真谛。梅德君画花鸟时,保持着和画山水一样的无私情感,但他面对可爱灵妙的花鸟,似乎又多了一份对待幼儿般的关爱,他用工笔、写意、工写结合的方式丰富自己的绘画创作体验,但他又不是溺爱的,放手让他们自在成长,这样的孩子,五官端正,品行良好,兴趣广泛,可以说放在任意一个学校都是优秀生。所以,当梅德君亮出没骨花鸟作品《初雪》后,顺理成章地在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入选,风风光光地被浙江美术馆收藏。 山水画也好,花鸟画也罢,让我们为之心动的,不是磅礴壮观、活色生香的表面文章,而是内在的质朴天然,这份踏实的感动源自画家的本质初心,在梅德君慷慨无私地奉献出这份珍藏多年的心灵财富时,我会想到幼时祖母伸出颤颤巍巍的右手,从布袜改制的钱包里掏出几分钱给我买冰棍的情形。艺术质感和亲情温度,同样可以在流水的日子里铭记追忆。 虽然我似懂非懂地看过一些美术论著,但谈起绘画来还是难免似是而非,这跟袁枚不会做菜,偏偏写出《随园食单》的行为有点类似。尽管我的文学高度距离袁枚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我会努力下去,若能疏通文学与艺术的隔阂,我就先把梅德君当作借鉴和学习的对象吧。 P8-10

纸面留鸿 作者简介

李敬白,本名李晋,80后,栖居苏中泰州,爱美食,喜文艺。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以美食散文居多,深得读者好评。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