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西北传统村落

西北传统村落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26cm 页数: 219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78.6(7.0折) 定价  ¥3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西北传统村落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730182
  • 条形码:9787550730182 ; 978-7-5507-3018-2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西北传统村落 本书特色

1.本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十三五”出版规划,入选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2.本项目的出版,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中国传统村落进行抢救性保护的一种方式,更是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之“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一种方法。 3.每册图书前面附有一幅《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区总图》的拉页地图,全面具体呈现中国传统村落各个文化区的分布现状,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 4.丛书作者均为中国村落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和高校教师,该套丛书是高校村落文化研究方向不可或缺的研究参考图书,有助于推动“传统村落学”学术框架的形成。 5.传统村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地理环境、人口迁移和社会经济交互作用的结果。但在快速城镇化、现代化和某些不当措施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村落正在面临生存的挑战。传统村落的消失不仅意味着村落建筑的消亡,更严重的是意味着传统村落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消亡。因此本套丛书试图对中国传统村落进行一次科学的梳理、抢救性记录和提出保护建议,通过深度挖掘传统村落的价值,重新唤起社会关注,重振乡居生活方式。

西北传统村落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西北文化区内的地理环境、人口变迁、物质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重点保护村落概述等内容, 多角度分类解读区域内的传统村落文化, 书末附本文化区内所有的传统村落名录、地理信息及价值评估表等。该书是学院派专家与“古村之友”志愿者强强联合打造的通俗易懂又不失学术价值的经典读物, 试图对中国传统村落进行一次科学的梳理、抢救性记录和保护性活化, 通过深度挖掘传统村落的价值, 唤起社会关注, 重振乡居生活方式。

西北传统村落 目录

**章 概述 001

**节 西北文化区成因与地理分布 / 002

一、甘肃文化亚区 / 003

二、宁夏文化亚区 / 005

三、新疆文化亚区 / 007

第二节 自然环境基础与传统村落分类 / 008

一、甘肃地理特征与聚落发展 / 010

二、宁夏地理特征与聚落发展 / 011

三、新疆地理特征与聚落发展 / 013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传统村落景观形成的影响 / 016

一、甘肃聚落基本特征 / 018

二、宁夏聚落基本特征 / 019

三、新疆聚落基本特征 / 022

第二章 甘肃典型传统村落 025

**节 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传统村落 / 026

一、绿洲灌溉农业典型村落:高台县罗城乡天城村 / 026

二、荒漠草原农牧典型村落:肃北县石包城乡石板墩村 / 037

第二节 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村落 / 041

一、河谷川道农业典型村落:榆中县青城镇城河村 / 041

二、黄土塬坡农业典型村落:正宁县永和镇罗川村 / 046

第三节 青藏高原边缘农牧交错区传统村落 / 055

一、陇南山地典型村落:文县哈南古村 / 055

二、土司文化典型村落:永登县连城镇连城村 / 063

第四节 少数民族文化副区传统村落 / 069

一、肃南裕固族典型村落:肃南县康乐镇大草滩村 / 069

二、东乡族典型村落:临夏回族自治州坪庄乡韩则岭村 / 079

第三章 宁夏典型传统村落 087

**节 银川平原灌溉区传统村落 / 089

典型村落:永宁县杨和镇纳家户村 / 089

第二节 山地及鄂尔多斯台地农牧交错区传统村落 / 095

一、山间河滩式典型村落:中卫市沙坡头区香山乡南长滩村 / 095

二、荒漠草原式典型村落:盐池县花马池镇东塘村 / 101

第三节 宁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 / 105

一、山地窑洞式典型村落:固原市彭阳县王洼镇崖堡村 / 105

二、丘陵山区集村式典型村落:固原市隆德县奠安乡梁堡村一组 / 111

第四节 回族地区民族传统村落 / 120

回族典型村落: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回族印象村 / 120

第四章 新疆典型传统村落 125

**节 沙漠绿洲农业文化区传统村落 / 126

喀什典型农业村落:喀什古城 / 126

第二节 盆地农耕文化区传统村落 / 131

吐鲁番典型农业村落:吐峪沟乡麻扎村 / 132、

第三节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 / 147

维吾尔族典型村落:乌鲁木齐二道桥 / 147

第五章 西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 157

**节 西北典型传统村落生存发展趋势 / 158

一、甘肃传统村落生存发展趋势 / 158

二、宁夏传统村落生存发展趋势 / 162

三、新疆传统村落生存发展趋势 / 166

第二节 典型传统村落活化概述 / 181

一、甘肃传统村落活化现状 / 181

二、宁夏传统村落活化案例:固原市隆德县城关镇红崖村一组 / 189

三、新疆传统村落活化建议和典型案例 / 195

参考文献 / 210

附录:西北传统村落名单 / 214

后记 / 218


展开全部

西北传统村落 节选

我国西北部自然环境复杂,文化类型多样,在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中尚无公认的、准确的西北文化区空间边界。本书遵从“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丛书中文化区的划分,以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三省区的行政辖区为整体区域,以此定义西北文化区的地理空间。西北文化区在中国历史上是中原文化西去,西域、西方文化东来,以及藏蒙文化交融的地方,故区内既有相对独立的中原文化、藏蒙文化等文化亚区,又有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过渡区。 汉建元二年(前139)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抗击占据河西走廊的匈奴人,华夏文明开始对西域诸国乃至中亚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原文化开始在西北文化区持续发展和扩散。隋唐之后,西北文化区民族变迁频繁。从河西走廊开始的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一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地区,也常是地方政权风云变幻的地区,但无论怎样变化,中原文化对河西走廊及沿线地区的影响始终存在,并持续发展。 明代开发河西走廊,从乌鞘岭沿长城至嘉峪关一线,大量移民垦殖,使河西走廊及沿线地区的广阔土地得到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传统的西北部游牧文化区,农业经济规模逐渐超过畜牧业经济,并形成了稳定的传统农业区和中原文化亚区。 清初,平定噶尔丹、大小和卓叛乱以后,蒙古部落的统治退出新疆和青藏高原。清末民初,河湟谷地、宁夏平原中的回族兴起,以“大分散、小聚居”形式与其他民族杂居,基本形成西北文化区内各民族分布格局与文化区现状。大致格局为:中原农业文化以河西走廊为轴,乘“张掖”之势向西延伸进入游牧文化地区,形成南瞰羌藏,北望大漠,西及葱岭之态。 甘肃东部、宁夏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地区,高山沟壑区主要以旱作农业为主,河谷川道平原主要以灌溉农业为主。耕地破碎,土地利用管理以家庭为主,传统农业特征清晰,应被视为中原文化亚区中完整的黄土高原文化副区。 甘肃乌鞘岭、青海日月山以西至新疆的诸多内流河流域,荒漠辽阔,绿洲稀疏,但从绿洲上发展起来的农业经济繁荣。绿洲经济以灌溉农业为支柱产业,土地平整,集约化、机械化发展程度高,现代农业特征显著,应被视为中原文化亚区中斑块状的绿洲农业文化副区。 西北文化区内高山高原、荒漠草原地区仍然以畜牧经济为主,继续保留了传统的游牧文化特征,应被视为西北游牧文化亚区。 本书因按照西北三省区行政辖区范围分区梳理、描述传统村落,故文化亚区按照行政区划分为甘肃文化亚区、宁夏文化亚区、新疆文化亚区,在各自文化亚区内又细分出副区,并对应传统村落类型和典型案例。

西北传统村落 作者简介

本丛书由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清华大学罗德胤副教授、复旦大学张晓虹教授、“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发起人汤敏担任主编。 吴必虎,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学会秘书长,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顾问,国土资源部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著有《中国景观史》《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等学术专著,并发表多篇地理学权威论文。 罗德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的研究工作,2012 年起担任住建部传统村落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全国范围内的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数十个,其中包括: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申报地环境整治,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河南新县西河村保护发展规划与落地实施等项目。 张晓虹,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2002—2003 年度哈佛燕京学者。主要从事历史城市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著有《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万民所依:建筑与意象》等。 汤敏,“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发起人,北京大学硕士。“古村之友”为全国三十个省(区市)、近千个县市共计数万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志愿者社群搭建平台,共同推动传统村落的全面保护与活化。汤敏获得“哈佛大学社会创新领袖”称号、2014—2015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并带领“古村之友”获得深圳市创意设计七彩奖设计之都特别贡献奖、中国慈展会项目大赛金奖、中国城市化影响力机构等荣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