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论语通译

作者:徐志刚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7-12-01
开本: 32开 页数: 29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8.8(7.2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论语通译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116546
  • 条形码:9787020116546 ; 978-7-02-01165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论语通译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人文传统经典”丛书,版本完善,校勘精良: 《论语通译》为徐志刚先生所译注,注释简要,译文通达,初版发行20多年来,已销售160万册。 与同类书相比,本书的优势很多。目前被认为*权威的一种版本,的确是质量很高,值得大家阅读。但是,人文社版本有后来居上的优势。以下略加比较,供读者参考: 一、人文社版本有些注释更精准。如: 《子罕》**章,“与命与仁”,某权威版本统计《论语》讲“命”8-9次,从而认为孔子讲得少;人文社则统计到21次,认为讲得不少,更为准确。某权威版本认为此处的“与”是和的意思,而人文社认为是赞同的意思,更贴近孔子的实际和《论语》的本意。 人文社版本第112页 某权威版本 二、人文社版本注释更为全面翔实。 例一:《公冶长》*后一章,“十室”,某权威版本无注释,人文社则注释翔实。 人文社版本第65页 某权威版本 例二:《先进》第25章,某权威版本没有注释,人文社版本却有4条注释,更有助于读者学习理解。 人文社版本第157页 某权威版本 三、人文社版本翻译更为到位。 如 《卫灵公》第16章,末尾“而已矣”,为感叹语气词,起到强调的作用。某权威版本翻译为“了”,过于平淡;人文社则注释为“啊”,则更为近乎孔子的语气,也更有利于学生对其心情有真切的体会。 人文社版本第223页 某权威版本 四、人文社版本更为体贴,方便读者参阅。如: 《子路》第16章,“叶公”,某权威版本没有注释;而人文社版本不仅注释了,还友情提醒可以参阅《述而》第十九章。 此外,此处人文社版本作“近者说”,文字上更近古本原貌。 人文社版本第183页 某权威版本

论语通译 内容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论语》较全面地记录孔子(前551-前479)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及有名门徒的言行,语言简练晓畅、雍容和顺、迂徐含蓄,内涵丰富,用意深远。研读经典,了解传统,吸收传统的精粹,很好有价值。此次收入“人文传统经典”,吸收新近研究成果,做了细致的修订。

论语通译 目录

目 次

前言

学而篇**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展开全部

论语通译 节选

子禽问于子贡曰〔1〕:“夫子至于是邦也〔2〕,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3〕?”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4〕?” 【今译】 子禽问子贡:“我们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一定会了解那一国的政事,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也可以说是求来的,但是,〕老师求得的方法,大概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kànɡ抗),字子禽。一说,即原亢。陈国人。孔子的弟子(一说,不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三十一岁,生于公元前520年,卒年不详。 〔2〕夫子:孔子的弟子敬称孔子。古代凡做过大夫官职的人,可称“夫子”(孔子曾任鲁国司寇)。邦:诸侯国。 〔3〕抑与之与:“抑”,连词,表示选择,“还是……”。“与之”,给他。*后的“与”,同“欤”,语气词。 〔4〕其诸:或者,大概。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1〕,可谓孝矣。” 【今译】 孔子说:“〔看一个人,〕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三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准则,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做到了孝。” 【注释】 〔1〕三年:按照周礼的规定,父亲死后,儿子要守孝三年。这里也可指一段较长的时间,或多年以后。 有子曰:“礼之用〔1〕,和为贵。先王之道〔2〕,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3〕,亦不可行也。” 【今译】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遇事做到〕和谐为可贵。古代贤王治理国家的方法,可贵之处就在于此。小事大事,都依着这个原则。如果有的地方行不通,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调节和约束,那也是不可以的。” 【注释】 〔1〕礼:指周礼。周代先王留下的仪礼制度。 〔2〕先王:指周文王等古代的贤王。 〔3〕节:节制,约束。 有子曰:“信近于义〔1〕,言可复也〔2〕。恭近于礼,远耻辱也〔3〕。因不失其亲〔4〕,亦可宗也〔5〕。” 【今译】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这种符合于义的信约诺言,才能去实践、兑现。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做,〕就能避免耻辱。所依靠的,应当是亲近自己的人,〔只有这些人〕才是可尊崇而靠得住的。” 【注释】 〔1〕近:符合,接近。义:合理的,有道理的,符合于周礼的。 〔2〕复:实践,实行。 〔3〕远:避免,免去。 〔4〕因:依靠,凭借。 〔5〕宗:尊奉,尊崇,可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1〕,可谓好学也已。” 【今译】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注释】 〔1〕就:靠近,接近。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1〕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2〕。” 【今译】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奉承,富裕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仍然快快乐乐,富裕而爱好礼义的人。”子贡说:“《诗经》说:‘要像加工骨头、牛角、象牙、玉石一样,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端木赐呀,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已经发生的事,你就可以知道未来的事。” 【注释】 〔1〕“如切”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篇。“切”,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磋(cuō搓)”,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琢(zhuó浊)”,雕刻玉石,做成器物。“磨”,把石头加工成器物。 〔2〕“告诸”句:“诸”,“之于”的合音。“往”,已发生的事,已知的事。“来”,尚未发生的事,未知的事。这里孔子是夸子贡能举一反三。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1〕,患不知人也。” 【今译】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好处〕,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的好歹〕。” 【注释】 〔1〕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句。“知”,了解,理解。

论语通译 作者简介

徐志刚,曾经参加过济南战役,抓捕过惯匪“燕子李三”; 现在是济南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是古典文学,主要是四书五经以及诗词韵律学。除教学外,还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以及研究。徐志刚著有《诗词韵律》、《论语通译》、《论语精选综译》(译成日语、英语)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