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少年地球护卫队:潜入重力城

少年地球护卫队:潜入重力城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207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23.1(5.5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少年地球护卫队:潜入重力城 版权信息

少年地球护卫队:潜入重力城 本书特色

科幻大师专门写给9—14岁少年的科幻经典德国国家青少年文学奖、英国《卫报》儿童小说奖获奖作家代表作荣获美国儿童图书中心价值选择奖、美国图书馆青少年借阅榜Top3、全美众多学校指定读物面对人生中的每一次抉择,都要做自己的判断,找到守护自我的勇气! 1.故事内容精彩,为青少年成长赋能。引进中国后十分畅销,并被改编为多种连环画,总销量达百万,成为影响几代青少年成长的科幻启蒙经典。 2.作者在儿童文学领域有很高的地位,备受推崇。曾获英国《卫报》儿童小说奖,德国国家青少年文学奖等众多殊荣,作品被选入企鹅现代经典文库。 《三体》走向世界的推手和编辑、《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推荐阅读。 让孩子一读到底、紧张刺激的科幻小说! ——《书单》杂志未来世界被想象到极致,科学构想清晰严密,故事悬念丛生,大师手笔! ——美国童书中心公告栏少年人一定要读科幻,而且要从小开始。9岁,10岁,不能晚于11岁! ——阿西莫夫(科幻作家,作品入选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推荐阅读书目) 不要因为这个系列是写给青少年的就低估了它!为你的孩子买单,但你自己一定要读!——亚马逊读者在我当年读过的**批科幻小说里,它无疑是*棒的,而且没有之一。——亚马逊读者这本书是我小学六年级时的挚爱,而现在我已经25岁了,仍然记忆犹新。——美国亚马逊网读者评论这本书我25年前在新华书店淘到了**集,狂喜欢。——读者评论为什么要看科幻? 美国的天文学家卡尔·爱德华·萨根是研究天文生物学的先驱,也是搜寻地外智慧生物项目的创始人之一。他曾荣获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特别科学成就奖,两次获得公共服务奖和航空航天局颁发的阿波罗成就奖。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上携带的一张唱片就是出自他的设计。他*早对科学产生兴趣却因为看了一部关于火星的科幻小说。这绝不是个案,科幻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西方成为共识。因为科学教育,重在科学探索意识的培养。探索,意味着以不同的目光去发现事物,发现它的不足、发现它的不普通、发现它发展之后的万种可能。科幻小说正是以文学特有的想象力作为材料,探索性地构建出一个能逻辑自圆、令人惊奇的世界——这也成为它与其他文学区别的*显著标志。 《少年地球护卫队》好在哪儿? 1)德国青少年图书奖获得者*畅销作品。原作者是英国人,他的作品经过翻译后还获得了这个德国唯一的国家级青少年图书奖,可见其深厚的写作功力。几十年来,《少年地球护卫队》在世界各地不断再版,尤其是美国,始终出现在各地图书馆的书目中。 2)这是部科学幻想小说,是部历险小说,但更是关于人的成长的小说。威尔并不是完美的英雄,他莽撞、有些虚荣,会嫉妒,但他始终勇敢地面对着自己,爱护同伴,思考什么是人类不能失去的自由,思考着人类的未来。因此这是部难得的、具有极高文学性的科幻小说,这也是它经久不衰的道理。 如果有地外生命,它们可能是友好的,也可能是侵略性的;我们在对抗战中可能会胜利,也可能会失败。如果人类失败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如果人类失去了对文明的记忆,人类习惯了当奴隶,怎么办呢?如果地外生命的科技比我们发达,人类有重新崛起的可能吗?孩子们的这些问题,与其问科学家,不如问科幻作家。因为这些答案都是开放性的,看了作家的答案之后,孩子们就会生发出自己的答案。 德国国家青少年文学奖、英国《卫报》儿童小说奖获奖作家代表作荣获美国儿童图书中心价值选择奖、美国图书馆青少年借阅榜Top3、全美众多学校指定读物让孩子一读到底、紧张刺激的科幻小说! ——《书单》杂志未来世界被想象到极致,科学构想清晰严密,故事悬念丛生,大师手笔! ——美国童书中心公告栏少年人一定要读科幻,而且要从小开始。9岁,10岁,不能晚于11岁! ——阿西莫夫(科幻作家,作品入选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推荐阅读书目)不要因为这个系列是写给青少年的就低估了它!为你的孩子买单,但你自己一定要读!——亚马逊读者在我当年读过的**批科幻小说里,它无疑是*棒的,而且没有之一。——亚马逊读者这本书是我小学六年级时的挚爱,而现在我已经25岁了,仍然记忆犹新。——美国亚马逊网读者评论这本书我25年前在新华书店淘到了**集,狂喜欢。——读者评论

少年地球护卫队:潜入重力城 内容简介

外星机甲降临,摧毁了人类文明!外星机甲通过给人类“加冠”来控制其思想,加冠者生活的专享目标,就是服侍外星“主人”。人类就这样被“圈养”了100多年! 但是,自由人并未消失。一群正在秘密集结的少年,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命运! 少年威尔抵达自由人类基地后,立即被选中执行一项特殊任务。这一次,他将与科学小子竹竿儿、短跑高手弗里茨一起伪装成加冠者,参加外星人选拔人类奴仆的运动大会。威尔和弗里茨赢得优选,顺利潜入外星人的老巢——重力城。他们一边假装服侍外星“主人”,一边暗中破解了重力城的科技之谜。 然而,外星人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少年们能带着情报逃出重力城吗?

少年地球护卫队:潜入重力城 目录

《潜入重力城》

**章 被选中的三人

第二章 大坑里的囚徒

第三章 木筏漂流

第四章 孤岛上的隐士

第五章 运动大会

第六章 金与铅之城

第七章 “主人”的猫

第八章 美少女金字塔

第九章 千钧一发

第十章 金色高墙之下

第十一章 归乡


展开全部

少年地球护卫队:潜入重力城 节选

**章 被选中的三人 我们抵达白色的群山时正值夏季,但从主隧道的上游地段往外看,山中银装素裹,一片冰雪茫茫。不过,在主隧道的下游,也就是山势较低的地方,你仍能看到岩石和青草。当然,这里也有冰川,只是冰块上点缀着褐色的泥浆。融化的水滴汇成小溪,从高高的山间坠下,直落入山谷。九月份,山里下了一场雪,但很快就融化了。十月上旬,第二场雪翩然而至,规模比上次大得多。积雪久久不化,仿佛寒冬之神的巨掌将我们紧紧攥住。至少再过半年,他才会松开白骨般的手指,将暖意送还给白色的群山。 为了应对大雪封山的局面,我们早早就做好了准备。我们存储了大量食物,还把牲畜和草料带进山洞深处,让大山保护我们。我们不用考虑保暖的问题,几十甚至上百码厚的岩层足以抵御严冬。我们居住的洞穴可谓冬暖夏凉,十分舒适。只有走出隧道时,我们才需要穿上毛皮大衣,平时只要穿普通的衣服就足够了。 山里的生活很单调,但并不空虚无聊。我们加入了一个训练小组。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号会准时把我们叫醒,一天的生活就此开始。首先是半个小时的晨练,然后吃一顿简单的早餐,饭后开始上课。三个小时的课程过后,我们继续锻炼身体,直到吃午饭。下午,除了一般性的锻炼,还有专人负责特定的项目。如果天气很好,我们会到洞外去,在雪地里训练,否则就在主洞里练。晚饭之前,我们还要上一会儿课,饭后则要同大人们一起参加讨论会。一般来说,我们只是听他们讨论,因为我们根本插不上嘴。讨论的主题只有一个:三脚机器人。目的也只有一个:如何推翻它们。 三脚机器人已经统治世界一百多年了。它们使用的手段很简单,但行之有效,就是靠一顶小小的金属帽子支配人类的大脑。帽子由银色的金属丝编织而成,可以严丝合缝地扣在一个人的脑袋上,嵌进那人的头皮。每个人到了十四岁都要参加“加冠礼”,戴上金属帽子。这也是一个标志,说明你从此不再是个孩子,而是一个大人了。每次举行“加冠礼”时都要大摆筵席,全村欢庆。所有人对此都已习以为常,甚至十分期待。 我有个表兄叫杰克,比我大一岁。几个月以前,我亲眼见证了他的“加冠礼”,可从那以后,他整个人都变了。明年我也要加冠了,所以我开始担心,害怕自己也变成另外一个人。但这种事,我不能对任何人讲——没有人会主动谈起有关三脚机器人与“加冠礼”的事,当然,更不会有人质疑加冠的“合理性”,直到流浪者奥兹曼迪亚斯来到我所在的小村庄。 所谓“流浪者”,也是加过冠的人,只是他们的加冠过程并不顺利,他们的大脑会抵触金属帽子,拒绝接受三脚机器人发出的指令,久而久之,脑子就被烧坏了。流浪者会四处游荡,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永远无法安顿下来。其他加过冠的人会照顾他们,同情他们,但并不喜欢他们。可我则对流浪者越来越感兴趣了,尤其是那个自称为奥兹曼迪亚斯的人。他身材高大,长着红头发和红胡子,总是唱着莫名其妙的歌,还喜欢吟诵诗句,说起话来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我和杰克在村外有个秘密“洞府”,于是我背着父母,约奥兹曼迪亚斯在那里见面。他给我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 其实,他根本就不是流浪者,只是装成流浪者的样子周游世界,这样别人就不会注意他或找他的麻烦了。他戴的金属帽子是假的。他对我讲,三脚机器人绝不是人类的恩人,相反,它们是敌人,甚至有可能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入侵者,它们利用金属帽子控制人类的思想,让人类对它们顶礼膜拜。他还对我说,尽管三脚机器人统治了这个世界,但在少数地方,依然有不少自由人幸存下来。只要我离开英格兰,渡过大海,去遥远的南方,就能在白色的群山中找到他们。他问我有没有毅力,敢不敢踏上一段艰难而危险的旅程,成为自由人的一员。我回答:当然! 由于奥兹曼迪亚斯还要继续“流浪”,寻找像我一样的新人,我只能独自去寻找白色的群山。我还有个堂弟叫亨利,我们俩是死对头,从上学时起,我们就经常打架。我出走那一天,不小心被他发现了,他跟了上来。我们俩一起渡过海洋,登上了一块叫作“法国”的土地,在那里遇到了第三个伙伴让-保罗——因为他长得又瘦又高,我们干脆叫他“竹竿儿”。我们三个决定一同前往南方。正如奥兹曼迪亚斯所说,这段旅程充满了艰险。快到目的地时,我们与一个三脚机器人狭路相逢。幸好,我们曾在一座古代都市的废墟里找到一件武器,靠着它,我们炸毁了三脚机器人。 *后,我们终于抵达了白色的群山。 为了向三脚机器人发起**拨反击,我们三人加入了一个训练小组接受训炼。这个小组共有十一名成员。我们每天艰苦训练,身体和心灵都在不断成长。因为我们明白,试炼很快就要开始了。我们不清楚前方有什么,只知道战争一旦打响,我们生还的概率微乎其微。现在的艰苦训练虽然无法保证我们一定能活下来,至少会有所帮助。 我们——或者说我们当中有些人——的主攻方向是“侦查”。我们对三脚机器人几乎一无所知,不清楚它们到底是拥有智慧的机器,还是外星生物的交通工具。要想战胜它们,我们首先要了解它们,而要了解它们,只有一个办法:我们几个人——至少有一个——必须混进三脚机器人的城市刺探情报,并将情报平安地带回来。 计划是这样的:在白色群山的北方,有一片叫“德国”的土地,那儿就有一座三脚机器人的城市。每一年,一些刚戴上金属帽子的孩子会被选中,进入那座城市,服侍三脚机器人。被“选中”的方式有很多,我在红塔城堡时就曾亲眼见过一种。红塔伯爵的女儿艾露华丝在比武大会上被选为王后,可她的“王后生涯”只有短短的几天,*后,她成了机器人的奴隶。她被带走了,可她本人心甘情愿,还将其视为一种荣誉,让我十分震惊。 在“德国”境内,每年夏天人们都会举办一场大型运动会,来自整个大洲的青年人都会参加。人们会为胜利者举办好多场盛宴,随后送他们前往三脚机器人的城市。我们希望在下一次大赛中,我们的人可以取得胜利,赢得进入机器人之城的资格。没有人知道进城之后会发生什么。进去之人只能随机应变,既要探听有关三脚机器人的消息,还得把情报送出来。相对来说,后者才是*困难的。每年进入机器人城市的人有很多,有时超过几百人,但据我所知,还没有一个人出来过。 主隧道下方有一块场地,我们经常在这里训练。有一段时间天气晴朗,训练场上的积雪开始渐渐融化。一周过后,积雪已所剩无几,青草钻出地表,紫色的藏红花点缀其间。天空一片湛蓝,阳光透过纯净稀薄的空气,洒落在周围的雪山峰顶,好似燃烧的火焰,晒得我们的皮肤暖洋洋的。休息时间,我们躺在草地上看着山下。半英里外,有几个人正小心翼翼地下山,我们居高临下可以看见他们,山谷里的居民看不到我们。山下住着一些加过冠的居民,他们占据了大片肥沃的土地。每年春季,我们都会派出突击队,去他们那里采集“战利品”。这是今年的**支。 我、亨利和竹竿儿坐在一起休息。住在山里的自由民都是一家人,只是我们三个的关系更加亲密。我们之间曾有过不愉快,有过猜疑、嫉妒和敌意,但那一切早已随风而去,如今只剩下兄弟情谊。小组里的孩子们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三人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 这时,竹竿儿阴郁地说:“我今天又没跳过一米七。” 他说的是德语。我们正在学这种语言,为了迅速掌握它,我们平时就用德语对话。 我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你可以慢慢提高嘛。” “可我的成绩一天比一天差。” 亨利说:“罗德里格也输了。我今天赢得特别轻松。” “恭喜你啊。” 亨利正在练习长跑,罗德里格是他*大的竞争对手;竹竿儿练习跳远和跳高;我和另一个孩子练习拳击;其他人则练习短跑——运动大会一共就这四个项目,只有*具竞争力的人才有机会获胜。亨利很擅长长跑,一开始就状态不错。我呢,也很有信心,至少在对手面前不会落下风。我的对手叫托尼奥,是个黑人男孩,他来自南方,个子比我高,手臂也很长,但速度不如我。唯独竹竿儿一天比一天消沉,他觉得自己机会不大。 亨利叫竹竿儿不要灰心,他说,听教练讲,竹竿儿的成绩正在稳步上升。不知道亨利说的是真话还是鼓励竹竿儿的话,我希望是前者。 我说:“我向约翰打听过,问他有多少人会被选中。” 约翰是我们的指导教练之一,长得矮墩墩的,体壮如牛,孔武有力,一脑袋黄发,看起来脾气很差,其实心地特别好。 亨利问:“他怎么说?” “他也不清楚。但他估计只选四个人—— 一个项目一个,要*好的。” “就是说,除了我们三个,还要再选一个人。”亨利说。 竹竿儿摇摇头:“我不会被选上的。” “你会的。” 我说:“至于第四个……” “应该是弗里茨。” 弗里茨大概是我们当中*棒的短跑选手了,至少我们是这么认为的。他是德国人,家住在东北方一片森林的边缘。他*大的对手是个法国男孩,名叫艾迪安。我更喜欢艾迪安,因为他总是很乐观,很喜欢跟人说话。至于弗里茨,他又高又壮,却闷得像块石头。 我说:“就看我们能不能通过了。” “你们俩肯定没问题。”竹竿儿接道。 亨利跳了起来:“吹集合哨了。快起来,竹竿儿。你该加油训练了。” 在山里,大人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有些人是我们的教练,有些人组成突击队,保证大家的饮食供给,还有一些人专门研究古代人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书籍,试图学会我们祖先的神奇科技。竹竿儿一有机会就跑到他们那里,有时听他们谈话,有时还提出自己的见解。记得我们刚见面时,他就爱讲些疯言疯语,比如用一种巨大的蒸汽水壶代替马匹拉动火车车厢什么的。没想到,书里真有这样的记载,有些设备甚至被重新发掘了出来。当然,它们目前还没法工作。他们现在正在着手准备一个更加惊人的计划——用一种叫作“电”的能源为人们照明、供热。 在所有大人当中,有一个人堪称领袖,他一手掌管所有的计划,他的决定无人质疑。他叫朱利叶斯。 朱利叶斯将近六十岁,身材不高,还是个残疾人。他小时候掉进一个冰窟窿里摔断了大腿,伤得很严重,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在那段日子里,白色群山中的生活和现在完全不一样。那时人们没有生活目标,只要活着就够了,人口在急剧减少。这时,朱利叶斯站了出来,他说:“我们要从外面的世界吸纳新人,要派人出去寻找尚未加冠的孩子。”他坚信,总有一天人类要向三脚机器人发起反击,彻底打败它们。在他的领导之下,抱有这种决心的人越来越多了。 朱利叶斯还制订了打进三脚机器人内部的计划,所以我们才会接受训练。*终我们当中谁会被选中,同样取决于朱利叶斯。 有一天,朱利叶斯来看我们训练。他须发皆白,面膛红润——山里环境虽艰苦,但空气清新,在这里生活一辈子的人,身体向来十分健康。当然,他还拄着一根手杖。我看了他一眼,立刻集中精神继续比赛。托尼奥左手虚晃一拳,随即用右拳猛攻。我闪开他的进攻,右手出拳猛击他的肋部,等他再次靠近,又用一记左拳打中他的下巴。托尼奥四肢摊开,重重地倒在地上。 朱利叶斯叫我过去。我跑到他身边,他说:“你进步了,威尔。” “谢谢夸奖,先生。”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谁会去参加运动大会?” 我点点头:“有点儿等不及了,先生。” 他看着我:“当三脚机器人抓住你时——你还记得当时的感受吗?你是不是很害怕?” 我当然记得。我回答:“很害怕,先生。” “这还只是被它们抓住,如果进了它们的城市——你会更害怕吗?”我犹豫了一下,他继续说,“你知道的,任何选择都有利有弊。我们这些老家伙可以评判你的速度与技巧,还有身体与意志,但我们无法看穿你的内心。” “是的。”我承认,“我确实很害怕。” “你不是非去不可,留在山里也能发挥余热。”他的蓝眼珠紧紧地盯着我的眼睛,“如果你想留下,可以告诉我,我不会对其他人讲。” 我说:“不,我想去。就算会再次被它们抓住,我也不想像个缩头乌龟似的现在就退出。” “很好。”朱利叶斯笑了,“毕竟,你曾干掉过一个三脚机器人——这可是其他人想都不曾想过的壮举。你很清楚,它们并非不可战胜。威尔,拥有这样的经历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先生,你是说……” “该说的我都说了。我还要跟其他人谈谈。你一定要刻苦训练,好好准备,万一你真被选上了呢!” 后来,我看到他跟亨利也谈了话。我猜,应该是同样的内容吧。但我没问亨利,同样,亨利也没对我提起过。

少年地球护卫队:潜入重力城 作者简介

约翰·克里斯托弗,英国著名科幻作家。曾获得1971年英国《卫报》儿童小说奖,1976年德国国家青少年文学奖。《少年地球护卫队》系列被公认为他的巅峰之作,让他成为20世纪后半叶非常重要的青少年科幻作家之一。 《少年地球护卫队》系列经常出现在美国图书馆的热门借阅榜单上,至今仍是美国众多学校的指定读物;曾被英国BBC改编为电视剧,风靡欧洲各国;在中国出版后十分畅销,并被改编为多种连环画,总销量超100万册,成为无数中国少年的科幻启蒙作品,与《星球大战》《外星人E.T.》等一起被誉为“影响中国青少年的科幻经典”。2012年,美国派拉蒙影业以重金购得本书的影视改编权,计划将其搬上大银幕。 邹运旗,资深科幻文学译者。其译笔简洁、生动,精于还原故事中的场景和画面。译有《神的九十亿个名字》《陶偶》《少年地球护卫队》等作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