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临床执业医师内部讲义 2021版(全2册)

临床执业医师内部讲义 2021版(全2册)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时间:2016-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224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9.3(3.5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临床执业医师内部讲义 2021版(全2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205966
  • 条形码:9787519205966 ; 978-7-5192-059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临床执业医师内部讲义 2021版(全2册) 本书特色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中公版·2021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临床执业医师内部讲义(上下册)》是由中公教育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组织专业师资,依据考试大纲,对历年考试真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精心编写而成。本书将考点化繁为简,返璞归真,使考生在紧张的冲刺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与提高。本书由中公教育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院团队依据近几年真题进行科学研发,涵盖历年高频考点、近年热门考点、冷门趋势考点等,使广大考生在备考阶段查漏补缺,有的放矢。

临床执业医师内部讲义 2021版(全2册)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1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临床执业医师内部讲义(上下册)》本书依据2021年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新大纲和考试要求编写,深入分析了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甄选高频考点,进行整理。使用本书,能在短时间内帮助考生梳理考试重点强化记忆。此外,双色印刷、重要知识表格呈现等特点,可给考生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临床执业医师内部讲义 2021版(全2册) 目录

**篇解剖学3
**章运动系统3
第二章消化系统12
第三章呼吸系统21
第四章泌尿系统24
第五章生殖系统26
第六章腹膜28
第七章脉管系统30
第八章感觉器42
第九章神经系统45
第十章内分泌系统60
第二篇生物化学61
**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61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64
第三章酶66
第四章糖代谢69
第五章生物氧化76
第六章脂质代谢78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83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89
第九章遗传信息的传递91
第十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94
第十一章基因表达调控96
第十二章细胞转导99
第十三章重组DNA技术101
第十四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103
第十五章血液生化104
第十六章肝生化106
第十七章维生素110
第三篇生理学112
**章绪论112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14
第三章血液119
第四章血液循环127
第五章呼吸138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145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151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153
第九章神经系统的功能158
第十章内分泌166
第十一章生殖172
第四篇 医学微生物学174
**章微生物的基本概念174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75
第三章细菌的生理177
第四章消毒与灭菌178
第五章噬菌体179
第六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80
第七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81
第八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84
第九章病原性球菌185
第十章肠道杆菌188
第十一章弧菌属190
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191
第十三章分枝杆菌属192
第十四章动物源性细菌193
第十五章其他细菌195
第十六章放线菌196
第十七章支原体197
第十八章立克次体198
第十九章衣原体199
第二十章螺旋体200
第二十一章真菌201
第二十二章病毒的基本性状203
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和免疫204
第二十四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206
第二十五章呼吸道病毒207
第二十六章肠道病毒208
第二十七章肝炎病毒209
第二十八章虫媒病毒(黄病毒)210
第二十九章出血热病毒211
第三十章疱疹病毒212
第三十一章逆转录病毒213
第三十二章其他病毒213
第五篇医学免疫学215
**章绪论215
第二章抗原216
第三章免疫器官219
第四章免疫细胞220
第五章免疫球蛋白223
第六章补体系统226
第七章细胞因子227
第八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228
第九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230
第十章免疫应答231
第十一章黏膜免疫233
第十二章免疫耐受234
第十三章抗感染免疫236
第十四章超敏反应237
第十五章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239
第十六章免疫缺陷病242
第十七章肿瘤免疫244
第十八章移植免疫245
第十九章免疫学检测技术247
第二十章免疫学防治249
第六篇病理学251
**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251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257
第三章炎症261
第四章肿瘤264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271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275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280
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286
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289
第十章内分泌系统疾病290
第十一章乳腺及生殖系统疾病292
第十二章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296
第十三章艾滋病、性传播疾病300
第七篇病理生理学302
**章疾病概论302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304
第三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308
第四章缺氧313
第五章发热315
第六章应激316
第七章缺血-再灌注损伤318
第八章休克319
第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23
第十章心功能不全325
第十一章呼吸功能不全328
第十二章肝性脑病329
第十三章肾功能不全330
第八篇 药理学334
**章绪论334
第二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物338
第三章麻醉药344
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345
第五章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352
第六章钙通道阻滞药353
第七章心血管系统药物355
第八章利尿药362
第九章其他类药物364
第十章化学治疗药373
预防医学383
**章绪论383
第二章医学统计学方法385
第三章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395
第四章临床预防服务406
第五章社区公共卫生417
第六章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428
**篇医学心理学435
**章医学心理学总论435
第二章医学心理学基础437
第三章心理健康442
第四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443
第五章心理评估445
第六章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449
第七章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452
第八章患者的心理问题454
第二篇医学伦理学456
**章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456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原则与规范457
第三章医疗人际关系伦理459
第四章临床诊疗伦理461
第五章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462
第六章公共卫生伦理与健康伦理463
第七章医学科研伦理464
第八章医学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伦理465
第九章医务人员医学伦理素质的养成466
第三篇卫生法规468
**章 卫生法基础知识468
第二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69
第三章艾滋病防治条例473
第四章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474
第五章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476
第六章执业医师法478
第七章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480
第八章医疗纠纷、医疗损害和医疗事故481
第九章精神卫生法485
第十章人体器官移植条例487
第十一章放射诊疗管理规定488
第十二章处方管理办法489
第十三章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491
第十四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492
第十五章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493
第十六章 职业病防治法495
**篇呼吸系统498
**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98
第二章肺动脉高压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01
第三章支气管哮喘505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508
第五章肺炎510
第六章肺脓肿518
第七章肺结核520
第八章肺癌523
第九章肺血栓栓塞症526
第十章呼吸衰竭528
第十一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32
第十二章胸腔积液534
第十三章气胸539
第十四章肋骨骨折542
第十五章纵隔肿瘤543
第二篇心血管系统545
**章心力衰竭545
第二章心律失常552
第三章心脏骤停558
第四章原发性高血压560
展开全部

临床执业医师内部讲义 2021版(全2册) 节选

    **篇解剖学 **章运动系统 本章在临床执业医师历年考试中所占分值在2分左右,以A1型题为主。考查重点为关节学和肌学。 **节骨学 打卡自测 A1型题 胸骨角是计数肋序数的重要体表标志,其两侧平对 A.第1肋 B.第2肋 C.第3肋 D.第4肋 E.第5肋 【答案】B 成人有206块骨(包括3对听小骨)。按部位,骨可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中轴骨包括颅骨、躯干骨;附肢骨包括四肢骨。按形态,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一、骨的分类及构造 1.骨的分类及特点 骨的分类及特点,见表1-1-1-1。 表1-1-1-1骨的分类及特点 分类 特点 举例 长骨 一体两端,有骨髓腔 四肢骨 短骨 形似立方体,起连接作用 腕骨、跗骨 扁骨 呈板状,主要构成骨性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颅盖骨(如额骨、顶骨、枕骨)、肋骨、肩胛骨、胸骨 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 椎骨、上颌骨 2.骨的构造和特点 (1)骨质:按结构可分为表面的骨密质和内部的骨松质。骨密质结构致密,抗扭曲性强。骨松质结构疏松,呈海绵状,由骨小梁排列而成。骨小梁的排列方向平行于骨所承受的压力或张力方向,因此骨可承受较大的重量。 (2)骨膜: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于除关节面外的新鲜骨表面,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 (3)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包括红骨髓和黄骨髓。5岁以前,骨髓均为红骨髓;5岁以后,无造血功能的脂肪组织逐渐代替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称为黄骨髓。黄骨髓可在机体重度贫血或失血过多时转化为红骨髓,参与造血。在髂骨、椎骨、胸骨、肋骨、股骨和肱骨等长骨骨骺内,红骨髓终生存在,临床上可在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等处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 (4)骨的血管:滋养动脉为长骨的主要动脉,经骨干的滋养孔进入骨髓腔。多数动脉有同名静脉伴行。骨膜动脉或滋养动脉分出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动脉。 二、躯干骨 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骨。它们分别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 1.各部脊柱骨的形态特征 (1)颈椎(7块):椎体较小,横突有横突孔,内有椎动脉及椎静脉通过。第1颈椎又称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第2颈椎又称枢椎,有一特殊结构称为齿突;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活体易触及,为计数椎骨的重要标志。 (2)胸椎(12块):横断面呈心形。横突末端的前面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胸椎棘突较长,各相邻棘突呈叠瓦状排列。 (3)腰椎(5块):横断面呈肾形。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呈矢状位。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其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于此处行腰椎穿刺术。 (4)骶骨(1块):由5块骶椎融合而来。骶管向上通椎管,下端的裂孔称为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突出的骶角是骶管麻醉的标志。 (5)尾骨(1块):由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 2.胸骨(1块) 胸骨为长方形扁骨,自上而下可分为柄、体和剑突三部分。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为胸骨角,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部位还相当于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主动脉弓下缘水平,心房上缘及上、下纵隔交界部。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3.肋骨(12对) 肋骨共12对。第1~7对肋的前端直接与胸骨相连,称为真肋;第8~10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为假肋;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称为浮肋。 三、颅骨 (一)颅骨的分类及组成 颅骨的分类及组成,见表1-1-1-2。 表1-1-1-2颅骨的分类及组成 (续表) 分类 组成 分类 组成 脑颅骨(8块) 成对:顶骨、颞骨 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面颅骨(15块) 成对:鼻骨、泪骨、颧骨、上颌骨、下鼻甲和腭骨 不成对:犁骨、下颌骨(大的面颅骨)和舌骨 TIPS 中耳有3对听小骨,分别是锤骨、砧骨、镫骨。听小骨不属于颅骨。 (二)颅的整体观 1.成人颅骨 (1)颅顶面观:颅顶呈卵圆形,前窄后宽。顶骨中央隆凸处为顶结节。两侧顶骨与额骨连接形成冠状缝;矢状缝为两侧顶骨连接形成的结构;枕骨与两侧顶骨连接成人字缝。 (2)颅后面观:颅后面可见人字缝和枕鳞。其中枕外隆凸为枕鳞中央突出的部分。枕外隆凸向两侧的弓形骨嵴为上项线,上项线下方有与其平行的下项线。 (3)颅内面观:上矢状窦沟为颅盖内面正中线上的一条纵行浅沟,蛛网膜颗粒的压迹为上矢状窦沟两侧的许多颗粒小凹。颅底内面自前向后有三个呈阶梯状加深的陷窝,分别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4)颅底外面观:舌下神经管外口在枕髁前外侧稍上;枕髁后方有不恒定的髁管开口。枕髁外侧,颞骨岩部与枕骨交界处有颈静脉孔,颈静脉孔前方的圆形孔是颈动脉管外口。 (5)颅侧面观:由顶骨、颞骨、额骨、蝶骨及枕骨构成,还可见面颅的上、下颌骨和颧骨。侧面中部有外耳门,外耳门前方为颧弓,后方为乳突,颧弓与乳突在体表可摸到。 2.新生儿颅的特征 (1)颅囟:前囟(额囟)大,呈菱形,位于矢状缝与冠状缝相接处;后囟(枕囟)位于矢状缝与人字缝会合处,呈三角形。前囟一般在1~2岁闭合,其余各囟于出生后不久闭合。 (2)新生儿颅顶面观呈五角形。 (3)面颅与脑颅之比为1∶8(成人为1∶4)。 四、上肢骨 1.上肢带骨 (1)锁骨:呈“~”形弯曲,其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锁骨位置表浅,易发生骨折,骨折部位多位于内、外侧交界处。 (2)肩胛骨: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可分二面(腹侧面和背侧面)、三缘和三个角。腹侧面为一大浅窝,与胸廓相对,称为肩胛下窝。背侧面有一横嵴,称为肩胛冈。冈上、下方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向外侧伸出的突起,称为肩峰。 2.自由上肢骨 (1)肱骨:上肢大的管状骨,分为肱骨体及上、下两端。肱骨体中部外侧有三角肌粗隆;后面中部有桡神经沟,其间有桡神经和肱深动脉通过。肱骨中部骨折可伤及桡神经。 (2)桡骨:位于前臂外侧。 (3)尺骨:位于前臂内侧。 (4)手骨:①腕骨共8块,均为短骨,基本排成近、远两列。近侧排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是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排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是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②掌骨共5块。③指骨共14块,均为长骨。 五、下肢骨 1.下肢带骨(髋骨) (1)髂骨:两侧髂嵴高点的连线约对应第4腰椎棘突,可用于计数椎骨。髂嵴前端和后端分别称为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腰椎穿刺点为两侧髂嵴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腰椎穿刺部位:成人一般在第3~4腰椎棘突之间,小儿在第4~5腰椎棘突之间。 (2)耻骨:上、下支相互移行处的内侧面,称为耻骨联合面。两侧联合面借纤维软骨相连接,构成耻骨联合。 (3)坐骨:坐骨结节为坐骨低部,可在体表扪及,为坐位时体重的承重点。 2.自由下肢骨 (1)股骨:人体长、结实的长骨。 (2)髌骨:人体大的籽骨。 (3)胫骨:位于小腿内侧,是小腿主要承重骨。 (4)腓骨:位于胫骨外后方。 (5)足骨:①跗骨共7块,属于短骨。后列位居上方的是距骨,下方为跟骨。中列为位于距骨前方的足舟骨。前列为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跟骨前方的骰骨(近似立方体)。②跖骨共5块。③趾骨共14块。 第二节关节学 打卡自测 A1型题 踝关节薄弱的韧带是 A.胫腓外韧带 B.胫腓内韧带 C.外侧副韧带 D.内侧韧带 E.外侧韧带 【答案】E 一、总论 骨连结按照骨连结方式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1.直接连结 直接连结包括纤维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三类。 2.间接连结(关节或滑膜关节) (1)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2)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 TIPS (1)具有关节盘的关节是颞下颌关节、胸锁关节、腕关节(桡腕关节)、膝关节(半月板)、肩锁关节、桡尺远侧关节。 (2)具有关节唇的关节是肩关节和髋关节。 二、躯干骨的连结 (一)椎骨间的连结 1.椎体间的连结 (1)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连接上、下两个椎体。当纤维环破裂时,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邻近的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牵涉性疼痛,称为椎间盘脱出症。 (2)前纵韧带:附着于椎体和椎间盘前面的纵行韧带,可防止椎间盘向前脱出及限制脊柱过度后伸。 (3)后纵韧带:位于椎管内,与椎间盘纤维环及椎体上、下缘紧密连结,而与椎体结合较为疏松,可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及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2.椎弓间的连结 (1)黄韧带:连结相邻椎弓板间的韧带,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2)棘上韧带:附着于各椎骨棘突尖端的纵行韧带,可限制脊柱前屈。 (3)棘间韧带:位于相邻的棘突之间,向前与黄韧带相连,向后与棘上韧带相连。 (二)脊柱的整体观 (1)脊柱前面观:第2骶椎水平为宽。 (2)脊柱后面观: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且倾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3)脊柱侧面观:成人脊柱有4个生理性弯曲,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的这些弯曲有助于维持人体的重心稳定及减轻震荡。 (三)胸廓的整体观 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胸廓有上、下两口。胸廓上口较小,由第1肋、第1胸椎体和胸骨柄上缘围成。胸廓下口由第11及12对肋前端、肋弓、剑突和第12胸椎围成,由膈肌封闭胸腔底。 三、颅骨的连结 1.颞下颌关节(下颌关节)的组成 颅骨的滑膜关节为颞下颌关节(下颌关节),由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与下颌骨的下颌头构成。 2.特点 关节囊的前部较薄弱,所以下颌关节易发生前脱位。颞下颌关节属于联合关节,所以两侧必须同时运动。下关节腔可发生下颌骨的上提和下降运动,上关节腔可发生前进和后退运动,侧方运动是一侧的下颌头围绕关节盘做旋转运动,而对侧的下颌头和关节盘一起对关节窝做前进运动。 四、附肢骨的连结★ (一)上肢骨连结 1.上肢带连结 (1)胸锁关节:躯干骨和上肢骨连结的唯一关节,由锁骨的胸骨端、胸骨的锁切迹和第1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