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现代麻醉学(上下第5版)(精)

现代麻醉学(上下第5版)(精)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28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48.5(7.5折) 定价  ¥5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现代麻醉学(上下第5版)(精)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7304443
  • 条形码:9787117304443 ; 978-7-117-3044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现代麻醉学(上下第5版)(精) 本书特色

30多年来,《现代麻醉学》作为国内麻醉学领域标志性的权威著作,累计发行数十万册,伴随着几代中国麻醉科医师的成长,见证了中国麻醉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与辉煌历程。在几代麻醉学大家们的努力下,《现代麻醉学》在我国麻醉专业人员心目的地位与影响力,已无可争辩地居国内众多麻醉学专业书籍之首,堪称我国影响力大的麻醉学鸿篇巨制,已成为麻醉科医师成长的良师益友,为我国麻醉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第5版的出版将在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基础上,继续为中国麻醉事业的创新发展打造学术经典,开创新的未来,创造新的辉煌!

现代麻醉学(上下第5版)(精) 内容简介

新版《现代麻醉学》参考前4版的编排目录,除了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和补充以外,结合现代医学,尤其是现代麻醉与危重症医学的近期新进展以及临床与科研的需求,对全书的篇目结构和章节作了较大的调整。全书由第4版的7篇共118章增至本版的10篇共128章。本书的篇目内容包括:绪论、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临床监测、麻醉方法与麻醉管理、专科麻醉、合并疾病患者的麻醉、危重症医学、临床疼痛学、麻醉治疗学,共10篇。新增的10章内容为:第四章“麻醉科护理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第八章“人工智能与麻醉”、第十二章“意识、记忆与麻醉”、第七十五章“胎儿手术的麻醉”以及第十篇“麻醉治疗学”的全部6章,分别为“睡眠医学与麻醉”“药物依赖患者的麻醉相关管理与治疗”“姑息医学”“中医药在围手术期的应用”“麻醉技术在疑难杂症中的治疗作用”“麻醉治疗学的未来发展”。并对第4版5个章节的名称进行了更改。当然,由于新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据不断出现,书籍的编写、出版难免有时间的滞后性,因此我们并非一味求新,而是与时俱进,重点介绍学科的新理念、新药物、新方法,充分体现“现代麻醉学”的进展。

现代麻醉学(上下第5版)(精) 目录

上册

**篇绪论/1

**章麻醉学的发展史/2

第二章麻醉学教育/19

第三章麻醉科的组织结构、任务与管理/33

第四章麻醉科护理队伍的建设与管理/50

第五章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66

第六章麻醉科信息管理系统/77

第七章模拟患者教学/95

第八章人工智能与麻醉/108

第九章麻醉学领域的科学研究/121

第十章麻醉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140

第十一章麻醉学科的前沿问题/152

第二篇麻醉生理学/169

第十二章意识、记忆与麻醉/170

第十三章麻醉与自主神经系统/188

第十四章麻醉与中枢神经系统/201

第十五章麻醉与呼吸/234

第十六章麻醉与循环/259

第十七章麻醉与肝脏/286

第十八章麻醉与肾脏/306

第十九章麻醉与内分泌/323

第二十章麻醉与应激反应/342

第二十一章麻醉与免疫/369

第二十二章麻醉与遗传/402

第二十三章神经肌肉兴奋传递/416

第二十四章体液与电解质平衡/432

第二十五章酸碱平衡及其失常/462

第三篇麻醉药理学/493

第二十六章麻醉药理学基础/494

第二十七章全身麻醉原理/529

第二十八章吸入麻醉药/563

第二十九章静脉麻醉药/594

第三十章阿片类药物及其拮抗药/645

第三十一章非甾体抗炎药/671

第三十二章肌肉松弛药及其拮抗药/701

第三十三章局部麻醉药/730

第三十四章自主神经系统药理学/753

第三十五章作用于心血管的药物/775

第三十六章麻醉期间药物的相互作用/814

第四篇临床监测/843

第三十七章监测仪的基本原理/844

第三十八章麻醉深度监测/876

第三十九章心电图/902

第四十章血流动力学监测/926

第四十一章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960

第四十二章呼吸功能监测/981

第四十三章肾脏功能监测/1010

第四十四章神经功能监测/1024

第四十五章神经肌肉兴奋传递功能监测/1043

第四十六章体温的调节与监测/1061

第五篇麻醉方法与麻醉管理/1079

第四十七章病情评估/1080

第四十八章术前准备与麻醉选择/1104

第四十九章麻醉机和麻醉工作站/1140

第五十章气道管理技术/1161

第五十一章吸入全身麻醉/1248

第五十二章静脉全身麻醉/1269

第五十三章局部麻醉与神经阻滞/1283

第五十四章椎管内麻醉/1339

第五十五章麻醉期间呼吸管理/1372

第五十六章麻醉期间循环管理/1387

第五十七章控制性低血压/1406

第五十八章输血与自体输血/1422

第五十九章体外循环/1452

第六十章手术患者的体位及其相关并发症/1481

第六十一章麻醉及麻醉恢复期间严重并发症/1493

第六十二章麻醉后监护治疗室/1538

第六十三章手术室安全与污染的防治/1551

下册

第六篇专科麻醉/1573

第六十四章神经外科手术麻醉/1574

第六十五章眼科手术麻醉/1615

第六十六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麻醉/1632

第六十七章口腔颌面部手术麻醉/1649

第六十八章胸内手术麻醉/1672

第六十九章心脏手术麻醉/1714

第七十章血管手术麻醉/1755

第七十一章腹部与泌尿生殖系统手术麻醉/1776

第七十二章器官移植麻醉/1791

第七十三章矫形外科手术麻醉/1831

第七十四章产科麻醉/1849

第七十五章胎儿手术的麻醉/1875

第七十六章小儿麻醉/1885

第七十七章老年患者的麻醉/1919

第七十八章内镜手术麻醉/1932

第七十九章机器人手术麻/1945

第八十章日间手术麻醉/1965

第八十一章手术室外患者的麻醉/1978

第八十二章特殊环境下的麻醉/2003

第七篇合并疾病患者的麻醉/2029

第八十三章高血压患者的麻醉2030

第八十四章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2045

第八十五章休克患者的麻醉/2070

第八十六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2098

第八十七章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麻醉/2113

第八十八章糖尿病与胰岛素细胞瘤患者的麻醉/2139

第八十九章肾上腺疾病患者手术的麻醉/2150

第九十章肝功能障碍患者的麻醉/2160

第九十一章肾功能障碍患者的麻醉/2190

第九十二章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2205

第九十三章病态肥胖患者的麻醉/2225

第九十四章精神疾病患者的麻醉/2242

第九十五章创伤患者的麻醉/2253

第八篇危重症医学/2277

第九十六章重症监护治疗病房/2278

第九十七章急性肺水肿/2300

第九十八章急性呼吸衰竭/2311

第九十九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325

**百章心律失常/2338

**百〇一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385

**百〇二章急性心力衰竭/2403

**百〇三章休克/2417

**百〇四章术后脑功能障碍/2450

**百〇五章急性肝功能衰竭/2473

**百〇六章急性肾损伤/2488

**百〇七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503

**百〇八章心肺脑复苏/2517

**百〇九章新生儿复苏/2545

**百一十章急性药物中毒/2564

**百一十一章氧疗和高压氧治疗/2584

**百一十二章呼吸机与呼吸功能支持/2597

**百一十三章循环功能支持/2644

**百一十四章危重病患者的营养代谢支持/2664

**百一十五章危重患者的镇静与镇痛/2686

**百一十六章危重患者感染的防治/2706

第九篇临床疼痛学/2729

**百一十七章疼痛解剖与生理基础/2730

**百一十八章疼痛的临床评估与治疗基础/2757

**百一十九章术后疼痛治疗/2784

**百二十章分娩镇痛/2821

**百二十一章慢性疼痛治疗/2838

**百二十二章癌症疼痛诊疗/2868

第十篇麻醉治疗学/2885

**百二十三章睡眠医学与麻醉/2886

**百二十四章药物依赖患者的麻醉相关管理与治疗/2901

**百二十五章姑息医学/2921

**百二十六章中医药在围手术期的应用/2949

**百二十七章麻醉技术在疑难杂症中的治疗作用/2977

**百二十八章麻醉治疗学的未来发展/3001


展开全部

现代麻醉学(上下第5版)(精) 节选

1983 年6 月,《现代麻醉学》第1 版**次编委会召开,拉开了我国麻醉学领域里一部标志性学术巨著编写的序幕。30 多年来,《现代麻醉学》作为国内麻醉学领域标志性的权威著作,经3 次再版,累计发行数十万册,伴随着几代中国麻醉科医师的成长,见证了中国麻醉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与辉煌历程。在几代麻醉学大家们的努力下,《现代麻醉学》在我国麻醉专业人员心目的地位与影响力,已无可争辩地居国内众多麻醉学专业书籍之首,堪称我国*权威、影响力*大的麻醉学鸿篇巨制,已成为麻醉科医师成长的良师益友,为我国麻醉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现代麻醉学》第1~3 版凝聚着我国麻醉学专家的心血和自主知识产权,其中主编刘俊杰、赵俊、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教授为此书的编撰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与毕生的心血。前辈们的重托以及广大麻醉学同道的期望,让本书第4 版新一代的主编与编委们深感责任重大。自2011 年8 月始至2014 年7 月,历时近3 年的编撰与修订,《现代麻醉学》第4 版终于正式出版。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与5G 时代来临,精准医学和智慧医疗纷至沓来,麻醉学理论与实践亦日新月异。《现代麻醉学》第4 版距今出版虽仅5 年,但诸多内容已有进一步修订的必要,许多新内容也亟须增加,广大读者对《现代麻醉学》再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了顺应麻醉学科发展的需要,延续经典书籍的辉煌,特此修订。 本次再版编委是从国内麻醉学界知名度较高、学术造诣较深的众多专家中遴选产生,经过专家以及单位推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主编聘任。本届编委成员都是临床一线业务骨干,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敏锐、基础理论扎实、临床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均主持或参与编写过多部大型专业书籍。编委会可谓人才济济,精英荟萃。2018 年6 月,主审、主编、全体编委及主编助理在深圳市召开了“《现代麻醉学》第5 版编写工作会议”,会议详细讨论确定了修订编写原则、各章节内容、编写进度、交叉审稿方式与流程等,以保证成书各部分内容的编写质量。 新版《现代麻醉学》参考前4 版的编排目录,除了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和补充以外,结合现代医学,尤其是现代麻醉与危重症医学的*新进展以及临床与科研的需求,对全书的篇目结构和章节作了较大的调整。全书由第4 版的7 篇共118 章增至本版的10 篇共128 章。本书的篇目内容包括:绪论、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临床监测、麻醉方法与麻醉管理、专科麻醉、合并疾病患者的麻醉、危重症医学、临床疼痛学、麻醉治疗学,共10篇。新增的10 章内容为:第四章“麻醉科护理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第八章“人工智能与麻醉”、第十二章“意识、记忆与麻醉”、第七十五章“胎儿手术的麻醉”以及第十篇“麻醉治疗学”的全部6 章,分别为“睡眠医学与麻醉”“药物依赖患者的麻醉相关管理与治疗”“姑息医学”“中医药在围手术期的应用”“麻醉技术在疑难杂症中的治疗作用”“麻醉治疗学的未来发展”。并对第4 版5 个章节的名称进行了更改。当然,由于新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据不断出现,书籍的编写、出版难免有时间的滞后性,因此我们并非一味求新,而是与时俱进,重点介绍学科的新理念、新药物、新方法,充分体现“现代麻醉学”的进展。 2019 年1 月在重庆市召开了“《现代麻醉学》第5 版定稿会”,本书主审、主编、编委代表及主编助理围绕着已提交书稿,从结构和层次上宏观把关,细节上仔细推敲,既突出定稿稿件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又强化内容的与时俱进、现代观点及指南更新,杜绝重大错误和遗漏,概念、定义是否准确,对药物名称、剂量进行严格审核。定稿之后,我们还专门组织人员对全书内容,尤其有关数据和单位等再次进行仔细校对,规范书中涉及的医学名词,消除编写过程中的笔误现象。确保编写质量,维持《现代麻醉学》一贯以来的精准性和权威性,不辜负广大麻醉学同道的关心和信任。尽管主观努力,但由于编撰工作量大、全书内容浩瀚繁杂、参编人员学识水平所限等原因,书中难免仍存在诸多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为满足人民群众舒适化医疗需求的关键学科,麻醉学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18 年8 月8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七部委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21 号)以及2019 年12 月9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84 号)为麻醉学科发展指明了新方向,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近两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接连颁布文件,支持麻醉学科的发展。我国麻醉学科已步入新的里程碑式的转折点,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现代麻醉学》第5 版的出版恰逢其时,将对我国麻醉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我们深信,中国麻醉学科必将传承创新,砥砺前行,迈向一个崭新的平台。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本书的修订也是麻醉学科为新中国70 周年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谨此,在《现代麻醉学》第5 版问世之际,我们对麻醉学前辈特别是第3 版主编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教授的鼓励和大力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对本书修订编写的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编写团队的精诚合作和共同努力,保障了本书的质量。感谢倪文、尚游、薛庆生及申乐4 位主编助理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用于本书修订的审稿与校对;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包睿教授和王晓琳、盛颖、樊玉花医师等对全书稿件的审订与校对;感谢邹文漪老师负责整理整个稿件,并负责与诸位作者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联系交流。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对本书修订再版的大力支持,正是出版社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编辑工作才使本书更趋圆满。*后感谢所有一直关心本书再版的前辈、专家和广大读者们! 邓小明 姚尚龙 于布为 黄宇光 2019 年10 月

现代麻醉学(上下第5版)(精) 作者简介

邓小明,1963年1月生于江西省吉安市。1984年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本科毕业后留校在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工作,先后师从王景阳教授、朱诚教授,获得麻醉学硕士与外科学博士学位。1998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海涅大学麻醉学研究所任访问教授。现为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学部、麻醉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兼麻醉学护理学组组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学校麻醉学专业第四届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麻醉学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总编辑、《中华麻醉学杂志》副总编辑、《临床麻醉学杂志》副总编辑等。 姚尚龙,安徽省芜湖市人。1982年于皖南医学院本科毕业,同年留校于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工作,先后师从刘俊杰和金士翱教授,分别于1987年和1990年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获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工作,1992年被评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8年被评为教授、主任医师。现任湖北省麻醉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与危重病研究所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于布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院长、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会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麻醉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第一届与第二届委员会会长。 黄宇光,1960年7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麻醉学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培训学院麻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二任会长、世界麻醉医师学会联盟常务理事兼亚澳区常务理事、国际麻醉药理学会前主席、世界知名生物医学文献评估系统Faculty of 1000(F1000)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理事、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副主席。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及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及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专家组成员,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