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巨人重生:大战中的苏联军队:1941-1943

巨人重生:大战中的苏联军队:1941-1943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4-01
开本: 23cm 页数: 2册(908页)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03.9(5.2折) 定价  ¥19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巨人重生:大战中的苏联军队:1941-1943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451637
  • 条形码:9787559451637 ; 978-7-5594-516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巨人重生:大战中的苏联军队:1941-1943 本书特色

《泥足巨人》和《巨人重生》这两部著作不仅正本清源地再现了苏联红军的发展历程,而且将这个历程放在学说构造、国家建设、军事转型的大框架内进行了深入检讨,对我国今日的军事改革和军事转型研究均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王鼎杰,《东线文库总序》

巨人重生:大战中的苏联军队:1941-1943 内容简介

《巨人重生》先是按照时间顺序考察战争进程,揭示1941—1943年在传统军事历史著作中“被遗忘的战役”,然后以1943年12月31日的视角回顾苏联军事学术和军兵种的发展,介绍战略层面的指挥控制、中央军事管理机关、指挥人员和普通战士的变化,以及苏联红军积累战斗经验的过程。分析其不断发展的作战手段,极其复杂的指挥控制和行政管理机构,以及教育训练制度和方法。

巨人重生:大战中的苏联军队:1941-1943 目录

导言

**部分 战争中的苏联红军,1941—1943 年

**章 战争**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

第二章 战争第二阶段,1943年

第三章 苏联军事学术

第二部分 军队

第四章 军队实力和主要成分

第五章 隐形军队: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队

第六章 步兵和空降兵

第七章 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及骑兵

第八章 炮兵和空军

第九章 专业兵

第三部分 首长和部属

第十章 战略领导层和监管部门

第十一章 中央军事管理机关

第十二章 军官团和指挥干部

第十三章 红军战士

第十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部分苏联专有名词列表


展开全部

巨人重生:大战中的苏联军队:1941-1943 节选

苏德战争通常被西方人称为德国的东线战争,从 1941 年 6 月 22 日持续到 1945 年 5 月 9 日,时间跨度近四年。为了研究和分析这场战争,自从战争结束以来,苏联和俄罗斯的军事理论家和历史学家根据战争总体进程和军事行动的战略特征,把这长期的军事斗争划分成三个不同阶段。1 这些理论家和历史学家又进一步把战争的每个阶段细分成若干个不同的战局,每个战局对应一年中的一个或几个季节。 按照这种划分方式,战争**阶段从 1941 年 6 月 22 日希特勒发动德国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一直持续到 1942 年 11 月 18 日德国结束“蓝色”行动(即德国国防军进军斯大林格勒)的当天。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近18 个月, 涵盖希特勒*著名和气势恢宏的两场战略进攻 :1941 年的“巴巴罗萨”行动和 1942 年的“蓝色”行动尽管苏联红军付出巨大努力和惊人的人力物力代价之后,1941 年 12 月制止了国防军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和罗斯托夫推进,并能组织起 1941—1942 年冬季己方的战略进攻,但纵观整个战争**阶段, 战略主动权还是主要掌握在德国人手里。国防军在战役战术方面的军事技能远比红军优越,连续战斗、广袤战区和恶劣气候带来的种种考验还远未顿挫德国军事力量的锋芒。 战争**阶段期间,苏联战前的军队和武装力量结构几乎遭到彻底破坏, 迫使苏联军事首长为红军设计一套更简化,也更脆弱的军队结构,一边培养各级司令员和指挥员,一边发展能有效抗衡更有经验之敌的更成熟军队结构。红军尽管面临重重困难,还是在 1941—1942 年冬季的莫斯科造就这场战争的**个转折点。简而言之,红军的 1941 年 12 月莫斯科反攻和随后 1942年 1 月至 2 月的冬季总攻宣告“巴巴罗萨”行动失败,并确保德国人不能再按照希特勒*初规定的方式赢得这场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开始于 1942 年 11 月 19 日,即红军发动斯大林格勒反攻的当天,一直持续到 1943 年 10 月至 12 月底红军成功突破德国人设在第聂伯河沿岸的防御,攻入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是红军不可阻挡和无法逆转地夺取战略主动权的转折阶段,从*终作战结果的角度来看,也是整场战争*重要的阶段。经过这个阶段几乎不间断的战斗,红军通过自我重建成长为一支现代化军队,可以更有效地抗衡并*终击败国防军。 红军的 1942—1943 年冬季战局开始于 1942 年 11 月中旬的两场大规模方面军群进攻战役,即勒热夫地区的“火星”行动和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天王星”行动 ;结束于德国第六集团军 a1943 年 2 月上旬在斯大林格勒投降, 以及接下来 1943 年 2 月和 3 月红军沿几乎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整条战线(即德国的东线)实施大规模进攻。尽管红军未能彻底实现斯大林制定的宏伟目标,但其 1942—1943 年冬季战局还是成为这场战争的第二个,也是*具决定性的转折点。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战败之后,显然也会输掉整场战争。有待确定的只是他们会在多大范围内,按照什么条件接受战败。 接下来的 1943 年夏秋战局期间,红军的进攻造就了这场战争的第三个主要转折点 :苏联在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从红军在库尔斯克获胜的那一刻起,德国的彻底失败显然已经不可避免,有待确定的只是失败来临之前,还要花费多长时间和多大代价。红军在库尔斯克获胜之后,又策划以数个方面军同时沿维捷布斯克至黑海的宽大正面发起一场成功的战略进攻。到 1943年 12 月下旬,红军已乘胜进抵并渡过第聂伯河,攻入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1944 年 1 月 1 日直到 1945 年 5 月的战争第三阶段期间,苏联几乎始终掌握着战略主动权。构成这个阶段的几个战局都包含着红军几乎不间断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进攻战役,只有苏联的战争机器为了继续前进而补充所需兵力和兵器时,才暂时出现战役间隙。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德国的军事实力和命运都在不可避免地持续走下坡路 ;而红军在领导能力、军队结构、战役手段和战术手段等方面都趋于成熟。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后,德国东线各集团军的实力和战斗力几乎长期持续衰退。周期性补充大批新征召士兵和新装备之后,遂行防御的德军虽然有能力发动一系列局部的反冲击和反突击,但是这些反击越来越软弱无力,实际效果也越来越差,因为苏联军人的训练水平和经验日益提高,而德国军人的训练水平和战斗力却持续下降。 红军的战略进攻能力在战争的这个阶段日渐成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精明老练,可以沿从巴伦支海到黑海的整条战线同时或先后逐次发起数场进攻战役。1944 年冬季战局 期间,红军同时和先后在列宁格勒地区、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发起数场进攻战役。尽管白俄罗斯进攻战役未能达成预期目的,红军还是将德国守军赶出了列宁格勒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和克里米亚半岛,并在乌克兰向西进抵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国界。 1944 年夏秋战局期间,红军先后针对防御白俄罗斯、波兰南部、罗马尼亚、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以及匈牙利和巴尔干地区的几个德国集团军群,成功实施一系列规模宏大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到 1944 年 12 月上旬,这些进攻战役已经波及从波罗的海到布达佩斯和贝尔格莱德的整条战线,红军乘胜长驱直入东普鲁士和波兰境内,并深入多瑙河冲积平原。接下来的 1945 年冬季战局期间,红军在东普鲁士、波兰、匈牙利西部和奥地利东部粉碎德国的几个集团军群,兵锋直抵距柏林仅 36 英里的奥得河和维也纳附近的多瑙河。 红军 1945 年 4 月和 5 月在柏林和布拉格同时发起两场进攻战役,登上战争第三阶段也是*后一个阶段的胜利顶峰,为这场只用不到四年时间便彻底终结希特勒所谓“千年”第三帝国的战争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作为战胜纳粹德国的结局,应美国要求,红军 1945 年夏季向远东地区 变更部署近 100 万人,1945 年 8 月和 9 月发起一场短暂但激烈的进攻战役, 歼灭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满洲)的日本关东军,促成太平洋战争提前结束。

巨人重生:大战中的苏联军队:1941-1943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戴维·M. 格兰茨:苏德战争史学巨擘,俄罗斯联邦自然科学院成员。曾任美国陆军战争学院苏联陆军作战研究处主任、美国陆军外国军事研究办公室主任、《斯拉夫军事研究杂志》主编。独立撰写或合著了20余部商业出版著作、60余本自费出版的书籍和地图册,发表100多篇文章,其研究涵盖苏联红军的军事战略、战役法、战术、情报和欺骗等众多领域。主要代表作有《泥足巨人》《巨人的碰撞》《巴巴罗萨脱轨》《库尔斯克会战》《列宁格勒会战》《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等。 译者简介 孙渤:1973年生,山东人,1994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工程系。高工职称,曾从事家用电器研发、品管和企业管理,199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集体二等奖。现居广东。军事历史爱好者,业余时间长期研究苏德战争史等领域的文章和书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