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西南考古--新石器时代至西汉

中国西南考古--新石器时代至西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26cm 页数: 16,528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42.2(7.9折) 定价  ¥1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中国西南考古--新石器时代至西汉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35310
  • 条形码:9787030635310 ; 978-7-03-06353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西南考古--新石器时代至西汉 内容简介

本书是**部全面、系统介绍并闸述20世纪以来中国西南考古的发现与研究的著作, 并根据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区划与文化区域, 按时代先后重点介绍和阐述了新石器时代至西汉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的情况。

中国西南考古--新石器时代至西汉 目录

目录
绪论(1)
**节中国西南考古的特点(1)
一、研究对象与时空范围(1)
二、研究意义(1)
三、研究方法(3)
第二节中国西南的地理生态环境(4)
一、地理单元(4)
二、立体分布(7)
三、地貌特征(7)
第三节文献记载中的上古时期族群(9)
一、传说与古史中的巴蜀(10)
二、传说与古史中的西南夷(12)
**章西南考古的发现与现状(16)
**节**阶段(1877~1949年)(16)
一、史前时期(16)
二、历史时期(18)
三、小结(19)
第二节第二阶段(1950~1990年)(20)
一、旧石器时代(21)
二、新石器时代(24)
三、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25)
四、历史时期(28)
第三节第三阶段(1991~2019年)(31)
一、旧石器时代(32)
二、新石器时代(33)
三、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36)
四、历史时期(39)
第四节西南考古现状(42)
一、旧石器时代(42)
二、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44)
三、历史时期(48)
四、文化格局(50)
五、专门考古(53)
第二章四川盆地的新石器文化(66)
**节四川盆地东部早期的新石器文化(67)
一、玉溪下层文化(67)
二、玉溪上层文化(71)
第二节玉溪坪文化(73)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73)
二、分布与重要遗址(73)
三、文化特征(76)
四、分期与年代(76)
第三节中坝文化(78)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78)
二、分布与重要遗址(80)
三、文化特征(82)
四、分期与年代(86)
第四节四川盆地中西部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文化遗存(88)
一、盆地北缘的新石器文化遗存(88)
二、盆地西部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桂圆桥遗址(94)
第五节宝墩文化(97)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97)
二、分布与重要遗址(98)
三、文化特征(102)
四、分期与年代(109)
第三章横断山地与青藏高原腹地的新石器文化(113)
**节岷江上游的新石器文化遗存(113)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113)
二、分布与重要遗址(115)
三、汶川姜维城遗址(116)
四、茂县营盘山遗址(118)
五、茂县波西遗址(122)
六、茂县沙乌都遗址(124)
第二节大渡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遗存(125)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125)
二、分布与重要遗址(127)
三、丹巴罕额依遗址(129)
四、马尔康哈休遗址(130)
五、金川刘家寨遗址(134)
六、汉源狮子山遗址(135)
七、汉源麦坪遗址(136)
八、石棉三星遗址(140)
第三节卡若文化(142)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142)
二、分布与重要遗址(142)
三、文化特征(143)
四、分期与年代(151)
第四节曲贡文化(151)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151)
二、分布与重要遗址(153)
三、文化特征(155)
四、年代(161)
五、生业方式(161)
第五节藏北高原的新石器遗存——当雄加日塘遗址(162)
一、发现简史(162)
二、遗址环境(163)
三、文化特征(164)
四、年代与文化性质(168)
第四章云贵高原的新石器文化(172)
**节贵州高原的新石器遗存(174)
一、牛坡洞第三、四期遗存(174)
二、孔明河第二期遗存(178)
三、打儿窝第二期遗存(181)
四、飞虎山第二期遗存(183)
第二节云南高原的新石器遗存(186)
一、银梭岛**期遗存(186)
二、白羊村类型(189)
三、新光类型(193)
第三节大墩子文化(198)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198)
二、分布与重要遗址(200)
三、文化特征(201)
四、分期与年代(208)
五、文化因素与生业方式(210)
第五章四川盆地及周缘的青铜文化(213)
**节巴蜀文化的发现与主要文化特征(213)
一、巴蜀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简史(213)
二、巴蜀文化的年代、分期和主要文化特征(215)
第二节三星堆文化(218)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218)
二、分布、分区与重要遗址(219)
三、年代与分期(222)
四、墓葬(226)
五、城址(227)
六、祭祀坑与主要出土遗物(229)
七、渊源(232)
第三节十二桥文化(233)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233)
二、分布与重要遗址(233)
三、分期与年代(238)
四、墓葬(242)
五、建筑(242)
六、早期巴蜀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247)
第四节晚期巴蜀文化(249)
一、上汪家拐遗存(249)
二、晚期巴蜀文化墓葬(251)
三、晚期巴蜀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交流(266)
第五节巴蜀文化的社会与经济(272)
一、巴蜀社会(272)
二、巴蜀经济(273)
第六节三峡地区与清江流域的早期青铜文化(281)
一、朝天嘴文化(282)
二、楠木园遗存(291)
三、路家河文化(292)
第七节秦巴山地的青铜文化(308)
一、城洋铜器群(308)
二、宝山文化(322)
三、小结(335)
第六章横断山地的青铜文化与早期铁器时代文化(337)
**节撮箕山文化(337)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337)
二、分布与典型墓地(339)
三、文化特征(341)
四、分期与年代(344)
五、文化因素与生业方式(348)
第二节佳山文化(349)
一、分布与典型墓地(349)
二、文化特征(351)
三、分期与年代(354)
四、文化因素与生业方式(356)
第三节扎金顶文化(358)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358)
二、分布与典型墓地(359)
三、文化特征(363)
四、分期与年代(367)
五、文化因素与生业方式(370)
第四节卡莎湖文化(374)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374)
二、分布与典型墓地(375)
三、文化特征(375)
四、分期与年代(379)
五、文化因素与生业方式(381)
第五节青衣江上游的青铜文化遗存(384)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384)
二、汉塔山类型(385)
三、老场类型(393)
第六节安宁河流域的青铜文化遗存(398)
一、安宁河流域早期青铜遗物(399)
二、大石墓的类型、分期与年代(400)
三、大石墓的族属(408)
四、大石墓的消亡(409)
五、安宁河流域近来新发现带来的新思考(409)
第七节川西南山地的青铜文化遗存(411)
一、盐源盆地(411)
二、滇西高原北部雅砻江流域(415)
三、大凉山区(418)
四、金沙江沿岸地带(420)
第七章云贵高原的青铜文化(425)
**节鸡公山文化(425)
一、发现与研究简史(425)
二、分布与典型遗址(426)
三、文化特征(427)
四、分期与年代(432)
五、生业方式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432)
第二节云贵高原的其他早期青铜文化遗存(433)
一、滇西高原地区(433)
二、云南高原西南边缘区(438)
三、滇中地区(443)
四、黔西北地区——毕节瓦窑遗址(449)
五、黔北、黔东北地区(451)
六、湘西地区——芷江四方园遗址(452)
七、小结(453)
第三节滇文化(456)
一、滇文化的发现(456)
二、类型与文化特征(457)
三、滇文化的社会与经济形态(482)
四、与其他考古学文化的关系(488)
第四节滇西的晚期青铜文化遗存(491)
一、滇西横断山区(491)
二、滇西高原东部——楚雄万家坝墓地(495)
三、苍洱地区(499)
第五节贵州与滇东北的晚期青铜文化遗存(503)
一、黔西北地区——赫章可乐墓地(503)
二、黔西南地区(509)
三、滇东北地区(510)
结语秦汉扩张与土著文化解体(518)
一、秦汉的双轨统治(518)
二、秦代:两种文化并存(520)
三、西汉:从文化并存至土著文化解体(522)
四、历史时期文化格局的确立(525)
后记(527)
插图目录
图0-1中国西南地形与地理单元(5)
图0-2秦汉帝国统治前西南族群集团分布图(9)
图2-1四川盆地东部主要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68)
图2-2玉溪下层文化陶器(69)
图2-3玉溪下层文化石器、骨器(70)
图2-4玉溪上层文化陶器(72)
图2-5玉溪坪文化石器、骨器(77)
图2-6玉溪坪文化陶器分期(78)
图2-7中坝文化房址(83)
图2-8中坝文化窑址(84)
图2-9中坝文化墓葬(85)
图2-10中坝文化石器、骨器和动物骨骼(86)
图2-11中坝文化陶器分期(87)
图2-12四川盆地北缘主要先秦遗址分布示意图(89)
图2-13中子铺遗址出土石器遗存(91)
图2-14通江擂鼓寨遗址陶器分期(92)
图2-15通江擂鼓寨遗址出土石器(93)
图2-16什邡桂圆桥遗址主要遗迹(95)
图2-17什邡桂圆桥遗址陶器分期(96)
图2-18什邡桂圆桥遗址出土石制品(97)
图2-19成都平原主要遗址分布示意图(99)
图2-20宝墩文化城址(104)
图2-21宝墩文化房址(106)
图2-22宝墩文化墓葬(107)
图2-23宝墩文化石器(108)
图2-24宝墩文化陶器分期(**、二期)(110)
图2-25宝墩文化陶器分期(第三、四期)(111)
图3-1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主要遗址分布图(115)
图3-2汶川姜维城遗址房址(117)
图3-3汶川姜维城遗址出土陶器(118)
图3-4汶川姜维城遗址出土器物(119)
图3-5茂县营盘山遗址主要遗迹(120)
图3-6茂县营盘山遗址出土陶器(122)
图3-7茂县营盘山遗址出土器物(123)
图3-8茂县波西遗址出土器物(124)
图3-9茂县沙乌都遗址出土器物(125)
图3-10大渡河流域主要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示意图(129)
图3-11丹巴罕额依遗址**、二期遗物(131)
图3-12马尔康哈休遗址出土陶器(132)
图3-13马尔康哈休遗址出土器物(133)
图3-14金川刘家寨遗址调查采集遗物(135)
图3-15汉源狮子山遗址调查采集遗物(137)
图3-16汉源麦坪遗址主要遗迹(138)
图3-17汉源麦坪遗址出土陶器(139)
图3-18汉源麦坪遗址出土器物(139)
图3-19石棉三星遗址F5(141)
图3-20石棉三星遗址出土陶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