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百部国学传世经典:大学·中庸(典藏版)

百部国学传世经典:大学·中庸(典藏版)

作者:曾参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480
中 图 价:¥24.8(5.5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百部国学传世经典:大学·中庸(典藏版) 版权信息

百部国学传世经典:大学·中庸(典藏版) 本书特色

《大学》《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蕴藏丰厚的宝藏,在书中,古代圣哲以无比的智慧揭示了修身立世治国平天下的准则,至今仍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等等,如今生活中使用的大量名言警句都来自这两部经典著作,它所蕴含的真知和灼见仍然直击内心,切实帮助人们端正思想,提升境界,指导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百部国学传世经典:大学·中庸(典藏版) 内容简介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后成为“四书”中的两部经典,记载了儒家先贤的思想和智慧,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本书将《大学》《中庸》辑为一册,并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和解读了这两部经典。书中在对原文逐句逐段注释和翻译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内容,分别对每段文字作了评析,并用生动的历史故事、生活中的事例作了精微的阐释,从先贤的道德伦理思想延伸开去,使读者汲取到更深奥、更广博的做人、处世、治国等方面的知识和智慧,提升修养,引领读者抵达生活的美好境界。

百部国学传世经典:大学·中庸(典藏版) 目录

大学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中庸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展开全部

百部国学传世经典:大学·中庸(典藏版) 作者简介

曾参即曾子,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名参,字子舆。孔子学生。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犯而不校”等主张。《大戴礼记》记载有他的言行,相传《大学》是他著的。后被尊为“宗圣”。 子思(前483—前402),战国初期哲学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曾受业于曾子。他把儒家的道德观念“诚”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中庸》)。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孟子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将其学说加以发挥,形成了思孟学派。现存《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等相传是他的著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