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呼兰河传

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中 图 价:¥21.0(7.0折) 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呼兰河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3963422
  • 条形码:9787533963422 ; 978-7-5339-634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呼兰河传 本书特色

★充分考虑了阅读的舒适感和用眼卫生 ★紧扣新教材的编写理念,针对小学中高年龄段学生的阅读特点,通过设置辅助阅读板块,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对全书的自主阅读,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中国现代诗性小说扛鼎之作,民国四大才女萧红的经典作品。 ★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呼兰河传 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是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全书描绘了东北边陲小城呼兰的风土人情,展示了萧红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是其代表性的作品。全书共分为七章,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讲述了发生在她身边的种种:不断给人带来灾难的大泥坑,跳大神、放河灯、唱野台子戏等带给人们精神享受的“盛举”,小团圆媳妇、有二爷、冯歪嘴子一家等的悲惨遭遇……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作者表达出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本书是“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小学版)”之一,为专色印刷,配有多幅双色插图,充分考虑了阅读的舒适感和用眼卫生。本书紧扣新教材的编写理念,针对小学中高年龄段学生的阅读特点,通过设置“点击名著”“阅读建议与指导”“旁批与点注”“阅读拓展”等辅助阅读板块,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对全书的自主阅读,从而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呼兰河传 目录

**章 /001
第二章 /034
第三章 /056
第四章 /084
第五章 /100
第六章 /142
第七章 /165
尾 声 /191
阅读拓展 /192

展开全部

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呼兰河传 节选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子踢飞了。 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冒了芽了。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地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 “这是什么?” 我说: “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 “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 “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 “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 “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

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呼兰河传 作者简介

萧红,原名张廼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等,“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萧红出身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与萧军相识后,开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其代表作品有《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1942年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