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南明那段日子 上卷 帝国余辉卷

南明那段日子 上卷 帝国余辉卷

作者:小院之观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4.9(7.0折) 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南明那段日子 上卷 帝国余辉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875840
  • 条形码:9787500875840 ; 978-7-5008-758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南明那段日子 上卷 帝国余辉卷 本书特色

朝代兴替之际的惨烈角逐,时代洪流之中的命运抉择,全程讲述南明诸政权*后的抗争与无奈。 本书行文流畅,通俗易懂。作者在广泛阅读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将复杂的历史事件一一理出头绪,并有精彩分析,极具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南明那段日子 上卷 帝国余辉卷 内容简介

本书本书以1644年明朝灭亡为铺垫,讲述清军入关后,大顺军战败西撤,南明诸政权相继出现。在与咄咄逼人的清军对抗中,南明诸政权一味内斗,无法团结形成合力,被清军逐一击破。光复大明,遥遥无期……

南明那段日子 上卷 帝国余辉卷 目录

目录:

**章 天崩地陷 001

第二章 从北京到山海关 019

第三章 南京!南京! 047

第四章 从京师到陕西 063

第五章 朱由崧的历史机遇 099

第六章 张献忠入川 126

第七章 清军定江南 161

第八章 隆武帝继位 200

第九章 云南的形势 220

第十章 湖广之变局 242

第十一章 从江西到福建 281

第十二章 两广攻略 297


展开全部

南明那段日子 上卷 帝国余辉卷 节选

天崩地陷 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人说是1644年,也有的人说是1645年。 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是在什么时候结束,有的人说是1662年,也有的人说是1683年。 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有几位皇帝,有的人说是五位,也有的人说是四位。 有这样一个朝代,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它是一个朝代,但之后偏偏又不被承认是一个朝代。 它——就是南明。 南明自己也不服气呀。 我的地盘、人口都要比东晋、南宋大得多,多得多,这俩巴掌大地方的王朝都被认为是正朔,凭啥我不是? 我的时间往少了说有十八年(1644—1662年),往多了说有三十九年(1644-1683年)。看看短命的南北朝,南齐和北周也只有二十三年,西魏和北齐也只有二十一年,东魏更是只有十六年,人家都被认为是南北朝正朔,凭啥我不是? 汉朝有西汉、东汉,晋朝有西晋、东晋,唐朝有后唐,宋朝有北宋、南宋,连元朝都有北元,凭啥我南明就不被承认?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五龙现世 1644年,天上出现了 “五条龙”。 龙这种生物,只存在于传说之中。但在现实中,却据说有它们的子 孙,也就是代言人一真龙天子,即皇帝。 1644年是大明崇祯十七年。 1644年是大清顺治元年。 1644年是李自成大顺永昌元年。 1644年是张献忠大西大顺元年。 1644年是南明弘光政权建立。 乱了,全乱了,让我们来捋一捋。 **条龙,年龄不大,却是资历*老的一条,君临天下已十七年,他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明帝国的第十七位皇帝。1644年,正是崇祯十七 年,但这条龙已经归天。 1644年正月,李自成大军攻克襄阳,张献忠部攻克蓟州。二月初八,太原失陷;三月初一,重镇大同总兵姜瓖不战而降;三月十七日,李自成部围攻京城。第二天,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边只有一位太监王承恩陪 同上吊。 或许有人问,偌大明朝,就无可战之兵,可勤王之将,任由大顺军长 驱直入,直捣京师吗? 很遗憾,确实是没有了。 明朝*后一支能战之师,督师孙传庭所部已经在1643年的十月初三在陕西全军覆没。孙传庭本人阵亡,死后尸骨难寻。 这是崇祯皇帝*后一支能指挥得动的军队。 《明史》中记载:“传庭死,而明亡矣。” 孙传庭兵败后,崇祯皇帝反应也很快,他迅速下令刻了一枚“荡寇将 军印”。给谁呢?给孙传庭的部下白广恩。 “荡宼将军印”有多大的分量?其实很重。 在明朝,将军印不是随便给的,将军之上加以名号,更是属于难得的荣典,一般只给功勋战将,比如正统年间名将杨洪挂“镇朔将军印”出镇宣府、王骥佩“平蛮将军印”远征麓川。 到了明末,仅有一位将领被赐将军印,他就是左良玉。他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被授“平贼将军印”。 左良玉是什么分量?他在明末掌握的是首屈一指的重镇,手下的兵力多过孙传庭,坐镇武昌,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然在*后几年,左良玉已 出现拥兵自重的苗头,无论是崇祯皇帝还是孙传庭,都已经难以直接指挥他了。 白广恩,何许人也?《明史》中无传,只在他人传记中出现。他虽也身居总兵高位,但终究是“流贼”出身,孙传庭爱其骁勇,才让他统领火车营。但汝州之战,正是白广恩的火车营首先招架不住,高喊“师败已", 引发明军崩溃。此后白广恩又因私怨不救高杰。如果追究罪责,白广恩至少应被革职、下狱。 白广恩显然无法与左良玉相提并论。崇祯皇帝为什么要把不可轻易与人的朝廷名器赐给一个败军之将呢?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崇祯皇帝已经慌了手脚。 到了崇祯朝*后几年,朝廷威信几乎扫地。崇祯十三年(1640年), 朱由检可以处死“剿贼无功"的总理熊文灿,还可以把讳败为胜、杀良冒功的左良玉贬官三级。然而没多久,崇祯皇帝就意识到不妥,杀熊文灿不要紧,他只是个空头司令,贬斥左良玉带来的后果则难以预料,于是赶紧再加以笼络,赐予“平贼将军印”。 到了崇祯十六年(1643年),朱由检连追责白广恩的勇气也没有了, 他寄希望于白广恩能收集孙传庭部败兵,重整旗鼓,成为朝廷藩屏。 确实,孙传庭虽亡,余部还有不少,白广恩、高杰、陈永福等素称悍将,如果能收拢残部,则还有一定实力。 孙传庭部败阵的消息传到北京,崇祯皇帝迅速下令封授白广恩并铸成印信。但印信制铸总要时间,白广恩的动作比崇祯皇帝更快。就在当月,白广恩在固原投降了李自成,两人握手共饮,白广恩被封为桃源伯。 这枚罕见的印信自然就没能送到白广恩手中,可能是落到了白广恩在北京的亲属或部下手里。 1964年,“荡宼将军印”在南京玉带河底的淤泥中被发现,玉带河正是当年留都南京的御河。 此印为银质,伏虎纽,方形,纵横10.4厘米、全高7. 5厘米,重3. 2 公斤,与明代规定的将军印信的规格完全相符。 印文铸“荡宼将军印”柳叶篆文一行五字。印上方左侧刻阴文楷书 “崇祯拾陆年拾月日礼部造”,印左边缘刻阴文楷书“崇字捌佰染拾号”。 “荡宼将军印”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成为当时天下大乱的一个历史见证。 从兵力上看,即使孙传庭兵团覆灭了,明朝在纸面上还有将近百万的军队,几十位总兵,关外更有吴三桂的四万关宁铁骑,尚堪一战。关键是,大明朝人心散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 年),天下大多数人认为明朝撑了二百七十六年,气数已尽了,该是改朝换代的时候了。这种时刻,谁站队稳谁就得利。于是大家纷纷依附李自成的大顺军,许多地方即使有兵,也已不作抵抗,只需要“传檄而定”。 千百年来,这种事在改朝换代之时也是屡见不鲜。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大顺军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席卷了包括京师在内的整个黄河流域,到处是一派望风归附的景象。 崇祯皇帝在先后错失了与清朝议和、南迁、送太子去南京、调关宁军勤王、答应李自成的裂土封王要求等如此之多的机会后,*后选择了自缢。 有骨气,没脑子。 事实证明,一根筋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崇祯皇帝对大臣们说: 议和是不会议和的,这辈子也不会议和的。 南迁是不会南迁的,这辈子也不会南迁的。 承认李自成的合法性是不可能的,这辈子也不会承认的。 撤守关外是可以撤的,但不到*后一刻也是不会撤守的。 太子是不能送走的,除非我先跑。 那你倒是跑啊! 其实,说归说,做归做,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动作,只是不肯承认而已,这是他性格上的一个缺点一死要面子。这些方案,除了裂土封李自成为王被崇祯皇帝立马拒绝,其他方案都有大臣提议过。崇祯皇帝也切实考虑过,议和、迁都甚至都已经提到了执行层面。 崇祯十五年(1642年),一直作为崇祯皇帝的代理人同皇太极秘密议和的兵部尚书陈新甲,由于保密工作失误,走漏了风声,崇祯皇帝为了甩锅,将陈新甲九月二十二日斩于市。 议和大门从此关闭。 崇祯十七年(1644年),新年刚过,面对一路前推的大顺军,朝中大臣提出了三种意见:南迁、撤守、出击。 南迁和撤守都是相对比较理性的选择,如果综合来看,南迁*为稳妥。 但崇祯皇帝选择了出击…… 他同意了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李建泰的请命,以*高规格给他送行,并调集*精锐的士兵给他,连西洋人汤若望都随军出征,负责火攻水战。 为了便宜从事,崇祯皇帝赐他兵部尚书一职及尚方宝剑,还亲自给他斟酒三杯,然后下敕令:“代朕亲征。” 明朝由此搁置了其他方案。 被崇祯皇帝寄予厚望的李建泰,于正月二十六日出征,攻下了自家军队驻守的广宗县城,然后躲到了保定府。二月,保定被攻破,李建泰被活捉。 崇祯皇帝火速发勤王诏,召天下兵马进京勤王。问题是,已经来不及了。 吴三桂那回事儿,大家都知道了。但相对来说,他的表现还算是好的。 刘泽清则比吴三桂更牛,拥兵自重,拒不奉诏。 三月十七日,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 崇祯皇帝就这样不争气地死了,甚至连个接班人都没安排,三个儿子被一网打尽。这一点将在随后的日子给依然存续的明朝势力带来巨大的麻烦。 其余几条小龙,在崇祯皇帝面前都是小字辈。崇祯皇帝但凡有一口气在,还是名义上的大明天子,大半壁江山还在他手,清军入关估计不会如此顺利,老朱家也不会闹成一锅粥。 可惜,崇祯皇帝还是不争气地死了。 第二条龙,大顺政权的开国和亡国皇帝一李自成。 李自成,陕西榆林米脂人,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李自 成不是纯粹的汉人。李家世代居住的地方叫李继迁寨,正是以西夏先祖李 继迁的名字命名。 李自成,简直就是上天派来给大明朝捣乱的。如果按照《封神演义》的说法,他可能就类似女蜗派下的狐狸精,专门对付崇祯皇帝,不然无法解释李自成跟崇祯相爱相杀、高度重合的一生。 崇祯皇帝登基第二年,李自成在陕西举旗造反,两人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你来我往,打了十六年之久。 其间,原本实力明显占优的崇祯皇帝有几次机会把李自成打到形神俱灭,但李自成愣是缓过来了,不但缓了过来,还实现了反杀。 李自成推倒了崇祯皇帝,推翻了大明,然后……当了四十二天的皇帝…… 1645年,李自成意外死亡……据说是在湖北九宫山死于一个当地农民的手里。 李自成与朱由检之死,仅仅相差一年。 李自成,生来就是为了推翻大明朝的。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两人就 是“一生之敌”。 第三条龙,是条吃人的龙,大西政权的首任和末任君主一张献忠。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定边县人。 张献忠跟李自成一样,原来也是给崇祯皇帝打工的。他当过捕快,从过军,但都很失败,只得流落民间。 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发动暴动,自号“八大王”。跟李自成一样,张献忠也几度濒临绝境,通过假投降才得以保全。 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再起。 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攻克重镇襄阳;崇祯十五年(1642 年),攻陷泸州;崇祯十六年(1463年),攻占武昌。在武昌,他自称“大西王”,建立起了大西政权。 有意思的是,大西政权的年号叫“大顺”,据说这是张献忠诚心为了压李自成一头而决定的。 严格来说,李自成不应该被称为大顺皇帝,大顺是他的国号,他的年号叫作永昌,大顺永昌皇帝才是正确的叫法。 张献忠和李自成经常被拿来相提并论。两人是老乡,又都是农民军领袖,轨迹也多有重合。如果说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短时间内还算名正言顺,他至少当过龙的话,那张献忠只能称为毒蛇,而且是吃人的那种。 张献忠屠川的说法由来已久。

南明那段日子 上卷 帝国余辉卷 作者简介

小院之观,本名王旭,江苏无锡人,爱好历史研究,擅长以通俗的语言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解读,内容深入浅出,坚持以史实说话,立场客观公正,活跃于各媒体平台。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