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的宁夏时光

我的宁夏时光

作者:王庆同著
出版社:阳光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24cm 页数: 234页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28.9(4.3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57.8(8.5折)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的宁夏时光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2555486
  • 条形码:9787552555486 ; 978-7-5525-5548-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的宁夏时光 本书特色

一段美好的宁夏时光之旅,一次刻骨铭心的回忆!《沙海劳力》《山村雨景》《住房轶事》《保命食材》《善人妙手》《苦命狗狗》《油坊梁人》《长忆离别油坊梁》《青山六年》《风雨放晴》《怀念丁生兰》《好人张红年》……本书是一部讲述了作者从北京大学毕业到宁夏工作数十年经历的文章选集。

我的宁夏时光 内容简介

本书分“日报社”“边外”“青山”“宁夏大学”“诗词 (新韵) ”五辑, 内容包括: 塞上春秋 ; 我的行走 ; 一碗稠稠的米汤 ; 能工巧匠展初心 ; 批评性报道顶压力 ; 忆顾页 ; 有情有义黄德淑等。

我的宁夏时光 目录

**辑 “日报社”
塞上春秋
我的行走
一碗稠稠的米汤
能工巧匠展初心
批评性报道顶压力
忆顾页
有情有义黄德淑
“明白人”徐世祥
第二辑 边外
沙海劳力
山村雨景
住房轶事
保命食材
善人妙手
苦命狗狗
油坊梁人
长忆离别油坊梁
第三辑 青山
青山六年
风雨放晴
未曾谋面的牛犊,你在哪里
怀念丁生兰
侯堰印象
好人张红年
盐池人
盐池尾声:县城两年
第四辑 宁夏大学
回归专业教书味道
点滴在心
教书育人
专业论文自己“生”的
未曾远去的狗狗
老年模样
第五辑 诗词(新韵)
述志
观图
沁园春·述怀
诉衷情·宁夏甲子
鹧鸪天·耄耋自画
附录
我的童年和少年
我的大学
我的父亲母亲和家族
王庆同印象(侯凤章)
留在心中的敬重(庄电一)
云外青山是我家(王庆同张强)
——王庆同教授访谈录
后记
展开全部

我的宁夏时光 节选

塞上春秋 (宁夏日报采编生活琐记)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我二十二岁。那年夏天,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的我,自愿到即将成立自治区的宁夏工作。8月下旬,我和几位同学乘火车硬座(客货混列),经兰州到达银川。 迎接我们的是个一二百平方米的类似仓库的火车站,有一些牛肋巴长条木椅,门外还有两个帐篷。火车到站后,长条木椅坐满了人,我们就到帐篷里,坐在自己的行李上,等待宁夏工委的车来接。大约两个钟头后,一位干部模样的人在帐篷门口问: “谁是北大的?”我们几个一起站起来说:“我们是北大的。”他说了一个字“走”,我们提着行李走出帐篷,爬上一辆卡车。 卡车有篷,我们看不清车外的景色,只觉得车行走在一条弯弯曲曲的沙石路上,有时要停在路边会车。走了大约一个钟头,来到一个有几排平房的大门口,那位坐在车头的干部说: “到啦,下车。”我们分别被领进几个小房间,把铺盖放在单人木床上,服务员提来一暖瓶水、一桶冷水,让我们洗脸。一位同学问: “这是什么地方?”服务员说: “这达是工委招待所。”当晚,我们吃了宁夏**顿饭:白面蒸馍加小米稀饭、蔓菁丝拌辣子。 第二天上午,来了一个人,自我介绍是宁夏工委组织处的,向我们宣布谁到哪个单位。我和七个同学到日报社。我那时耳朵不聋,但还是听不明白,就径直问:“日报社是什么单位?”他说:“日报社就是宁夏日报社。你到羊肉街口一问就知道了。” 我们几个人踏着土路去找羊肉街口。没走多久,问一位行人: “羊肉街口在哪里?”他指着前方不远处说: “对直子走,那达就是。”原来羊肉街口是个十字路口,没有交警、没有红绿灯。未见羊肉店,只有一家理发店、一家杂货铺,东南方有一个灰色墙面的邮电所:一年多后,我从这个地方取出多位南方亲友邮寄来的罐头食品,以“平息”由于饮食短缺所导致的脸庞、小腿日益水肿。西南方有一座小小的灰色砖楼,是银川市委党校。顺着市委党校这边的路往南走二三百米,路西有几排灰瓦起脊平房,看起来气派,就是日报社。我被分配到工交部当编辑。 我从这里起步,开始了波澜却并不壮阔的五年(1958一1963年)报纸采编生涯。 白天,在路西的宁夏日报社办公室上班,晚上过马路到路东,在报社单身宿舍睡觉。它是一座用木头盖起来的两层小楼。楼下住单身女职工,楼上住男的。楼梯在院子里,不遮风雨且很陡,刚开始走有点害怕。楼上几个小间一个大间,住着十几个人,每人拥有两条凳子支一块床板的床,每个房间有一张类似课桌的小桌子。多数人是全国各地分配来的大学生,性格各异,但都比较克制,未发生你要睡他要唱之类的事。 冬天,房里有砖砌炉子,单位拉来煤,倒在院子走廊,我们自个儿用簸箕往楼上搬。小木楼外墙、隔墙用的是木板,不密封,再加上那时银川比现在冷,冬天房里很冷。早上不愿离开被窝,要睡到可能的*后一刻,譬如早晨7点半,急急忙忙穿好衣服,套上鞋,用湿毛巾糊弄一下脸,蹿下楼梯,跑步到羊肉街口杂货铺,买个优粉面包,边吃边跑,跑进办公室,不迟到一分钟。干事(每个部都有干事)已把取暖炉子捅开,架上开水壶,一会儿水开了,我们边喝热开水边办公。忙忙碌碌一天,晚上又过马路爬楼梯上房睡觉。 瞌睡轻的人睡不好。小木楼临街,只要街上有卡车驶过,就会感到床和着汽车发动机的频率抖动。 一个时期我们只有三种娱乐:一是在街上散步,二是到小木楼西南方的灯光球场看球,三是看电影——灯光球场边上有家电影院,硬邦邦的木头座椅,还有一些木柱子,如果视线正好叫柱子挡着,就得偏着头看电影。 小木楼*大的不好是无法会客。有时女朋友来了,也只好到街上“踏马路”。*早成家搬离小木楼的是某某,此后一个接一个结婚搬离。小木楼有报社一代男单的难忘岁月。P3-5

我的宁夏时光 作者简介

王庆同,1936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退休)。出版《新闻写作基础二十讲》《桥梁与手杖——外国新闻写作技巧评析》《公关传播基础》《岁月风雨》《边外九年》《毕竟东流去》《话一段》《好了集》等,发表论文数十篇。个人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宁夏优秀新闻工作者、感动宁夏人物(2009年度)等荣誉称号。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