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迈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迈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24cm 页数: 230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5.0(7.5折) 定价  ¥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迈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版权信息

迈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书特色

1.中国制造业如何搞上去?如何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本书给出了答案! 2.国家高端智库,权威成果发布!本书是国家高端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重点课题成果之一,已纳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2020”。 。 本书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逻辑清晰、论证严密、内容丰富,不仅有理论支撑,还有鲜活的实践案例,且专门建立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政府决策、企业发展以及学者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迈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内容简介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科学谋划和准确锚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方向,对推动“十四五”及更长一个时期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梳理总结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目标要求,专题剖析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产业链创新、智能制造、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全球价值链合作、提升市场主体能力等主要问题,系统提出了科学规划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全书不仅有坚实的理论支撑,还有鲜活的实践案例,对政府决策、企业发展以及学者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迈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目录

目录

总报告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内外部形势变化的战略要求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和目标要求

三、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总体评价、面临问题和关键制约

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

五、营造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文化环境

专题报告一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经验研究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指标体系设定

三、主要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及得分情况

专题报告二

以产业链创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坚持产业链创新

二、从华为看中国产业链创新成功实践

三、促进产业链创新的政策建议

专题报告三

智能制造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制造业的演进趋势及智能制造的内涵

二、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阶段、现状及关键问题

三、智能制造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及产业变革的影响

四、打造智能制造时代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体系

专题报告四

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

一、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典型方式

二、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现状、问题与难点

三、促进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目标与路径

四、促进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

专题报告五

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合作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跨国产业转移推动全球价值链的重构

二、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主导性力量

三、全球价值链深化背景下跨国产业转移的新特征

四、全球价值链将重拾深化发展进程

五、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对策

专题报告六

提升市场主体能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制造业发展环境变化对市场主体能力提出迫切要求

二、市场主体能力水平建设进展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政策建议

案例一

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上海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态势

二、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

三、上海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部分案例分析

四、推动上海制造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举措

案例二

绍兴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绍兴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

二、绍兴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

案例三

东莞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东莞市制造业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优势

二、东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三、东莞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案例四

铜陵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与建议

一、铜陵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二、铜陵市具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优势

三、铜陵市可积极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模式

四、铜陵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激发区域创新体系活力

五、相关建议

国际经验研究篇

日本经验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一、日本制造业发展缓慢,但保持高端高品质形象

二、日本制造业发展经验丰富可为我国提供重要借鉴

三、我国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差距及原因分析

四、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四点建议



展开全部

迈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节选

总报告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并明确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战略支撑。为此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准确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目标要求、主要问题和关键制约,科学规划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政策。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内外部形势变化的战略要求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符合工业化后期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 从主要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经验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贯穿了整个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制造业一般都会经历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这时只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终都顺利进入了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比如历史上的美国、日本、韩国等;也有一些产业升级不成功或过早去工业化的国家,尚徘徊在高收入国家之外,甚至有些达到高收入国家标准后又出现了反复,比如巴西、阿根廷等。因此,从根本上说,制造业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系到一国经济持续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和现代化的全局。我国自2012年前后进入工业化后期,2013年以来的几年中,中央结合我国经济形势变化先后提出“三期叠加”(2013),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201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推动高质量发展(2017)等重大判断和战略部署,这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按照世界银行2019年修订的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超过12375美元的属于高收入国家,2019年我国GNI约为9949美元,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向高收入国家的跨越。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迈向工业化新阶段的必由之路。

迈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赵昌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组bu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长期从事产业政策、国企改革、科技金融、中长期经济增长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30余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