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天下掉下个林妹妹

天下掉下个林妹妹

作者:李岫泉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5.9(7.2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天下掉下个林妹妹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6874625
  • 条形码:9787506874625 ; 978-7-5068-746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天下掉下个林妹妹 内容简介

  十几年来,潞河的校本课程丰富多彩,硕果累累,教师们废寝忘食之激情,打造了几十门精品课程。李岫泉老师继校本课《魏晋名士嵇康》讲稿出版之后,又推出《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红楼人物赏析课程,经两轮授课实践,现将讲稿整理付梓,给潞园文学课堂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学著作浩如烟海,红学论坛名家辈出。李岫泉老师这部评述性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主人公林黛玉与作者曹雪芹以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运用符号意识解读十二钗的形象意义,提出了以林黛玉为核心形象、钗黛一体、群钗皆为黛影的鲜明观点,论证了林黛玉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性格与命运的化身的新鲜命题。语言生动活泼,文白相间,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显示了丰厚的文学修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李老师做教育做学问深得王国维“三境界说”之意趣,他提倡的中学生作文之“眼界与境界”说在语文教师群体中产生广泛影响,实现了“文学课堂与人格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

天下掉下个林妹妹 目录

引子
**章 黛玉之美
第二章 黛玉的性情
**节 曹雪芹不厚道:以宝钗之长比黛玉之短
第二节 我以我眼看黛玉
一、乖巧伶俐
二、刁钻俏皮
三、多愁善感
四、率性真诚
五、孤高傲世
六、崇尚自由

第三章 黛玉的才情
**节 大观园代笔才华初显
第二节 《咏白海棠》冠绝群钗
第三节 《秋窗风雨夕》易安再世
第四节 《题帕三绝》黯然销魂
第五节 “寒塘冷月”入梦惊心
第六节 一曲《葬花吟》千古绝唱
第七节 林黛玉诗词艺术特色
一、林黛玉独立创作的诗歌
二、林黛玉诗歌问句现象分析
三、林黛玉的诗词所散发出的哲学思考

第四章 宝黛爱情
**节 木石前盟
第二节 爱的轨迹
第三节 共读西厢
第四节 七嘴八舌说是非
第五节 宝黛爱情之我见
一、宝钗残缺的婚姻
二、黛玉完美的爱情
三、关于爱情与婚姻

第五章 黛玉之死
**节 黛玉之死情节回放
第二节 黛玉死因观点述评
第三节 黛玉之死之我见

第六章 《红楼梦》的解读密码
**节 符号意识
一、整体意识
二、主体意识
三、符号意识
第二节 从“十二钗判词”看群钗命运
一、钗黛判词
二、元春判词
三、迎春判词
四、探春判词
五、惜春判词
……
第七章 黛玉形象意义探究
第八章 钗黛关系——矛盾的一体两面
第九章 裙钗皆为黛影
第十章 林黛玉形象就是曹雪芹本人心灵印迹的投影
展开全部

天下掉下个林妹妹 节选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三是“纯洁”。宝黛爱情之所以可贵,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情感之间的纯洁性。正如郑佩芳先生说:“黛玉虽然和宝玉情感很好,却从来严谨守礼,从不和宝玉胡来,更常言辞斥责,这是她的可敬之处。”  四是“不懈地追求”。在封建时代,女孩子敢爱就已经是“出格”的了,然而林黛玉不仅仅敢爱,还在不懈地追求。自从和宝玉之间萌发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所以王增斌先生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以贯之的思想是什么呢?那就是对爱情永存的希冀和不懈的追求。”  第二,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  林黛玉的爱情是动人的,因为她爱得那么浓烈,爱得那么哀婉,爱得那么撕心裂肺。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八九,黛玉*终还是以无缘婚姻而告终,是谓悲剧。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评论者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人为原因”。所谓人为原因是指因为他人的阻碍或阴谋,*终导致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发生。那么这里的“他人”是谁?红学家们的观点不一,有认为是贾母的,例如蒋和森先生说:“*后摧毁了这一纯洁美丽的爱情,偏偏不是那个使一切感到窒息的封建政治暴君——贾政,却仍然是这个曾经如此为贾宝玉祈求幸福,并且又是对林黛玉如此‘口头心头,一刻不忘’的贾母。”有认为是王熙凤的,例如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中,就是王熙凤设计的“掉包计”导致了宝黛爱情的悲剧。有认为是贾元春,例如徐恭时先生说:“拆散宝黛婚姻的是谁?原来是皇妃元春。”还有认为是赵姨娘的,例如周汝昌先生曾在他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中就提出了这一观点。  二是“自身原因”。所谓自身原因是指爱情悲剧应该由宝黛二人自己负责。评论者们认为,在宝黛二人身上有传统思想的烙印,这种烙印形成了他们致命的弱点。例如刘世德先生说:“*鲜明的是贾宝玉、林黛玉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都不能坚强有力地维护自己的爱情。这又在林黛玉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林黛玉在封建势力下显得软弱,那么贾宝玉呢?陈节先生说,贾宝玉也是这样,而且还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封建的家礼,所以“宝玉的不能彻底和封建观念决裂,也是原因之一。”  三是“阶级与家庭原因”。所谓阶级与家庭原因是指,宝黛爱情的悲剧归根结底是因为那个罪恶的封建阶级和礼教森严的家庭环境造成的。例如郭预衡先生说,宝黛爱情的悲剧,不是哪一个人造成的而是“家族的神圣势力,也就是政治势力,宝黛爱情悲剧,归根结蒂,还是个政治问题”。  四是“伦理与世俗原因”。所谓伦理与世俗原因是指除了政治因素以外,还有些世俗的观念导致了宝黛爱情的悲剧。早在清代周春的《红楼梦约评》中就指出了这一点,例如四大家族联络有亲,婚嫁成了他们一荣俱荣的资本。周春指出世俗嫁娶,没有不重财的,此时的林黛玉已经孤身一人,而薛宝钗家私丰厚,所以贾府的家长们*后选择了薛宝钗。  从评论林黛玉的文章来看,虽然上述四点是导致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源,但是评论者们往往不会单一地支持一种说法,而是将四方面融合起来分析。  第三,宝黛爱情悲剧的意义。  孙伟科先生曾经在《(红楼梦)美学阐释》一书中说:“悲剧问题,是《红楼梦》美学的中心问题,不仅涉及结构,而且还与作品美感有关。”正如孙先生的解析,宝黛爱情的悲剧不仅仅是两个青年男女之间情感的悲剧,还是一个爱情悲剧与家族悲剧、青春悲剧与人生悲剧、历史意义的悲剧与哲学意义的悲剧的多位合一。  在众多的评论文章中,红学家们是怎么看待宝黛爱情悲剧的意义的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宝黛爱情悲剧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例如李中华先生说,宝黛的爱情闪烁着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民主主义思想,“透过这一悲剧,可以看到一对觉醒青年正当的爱情是怎么被扼杀、被埋葬的”。另外一方面是从哲学命意上看,例如李庆之先生认为,十全十美只是人们的希望或者期盼,尽善尽美也是由人的主观愿望构成的假象,客观现实中并没有尽善尽美。“曹氏正是在这个*高的理性层次上来思考爱情的归宿问题,所以他不满足世人看到圆满结局的愿望,而示人以‘美中不足’造成的遗憾”。  ……

天下掉下个林妹妹 作者简介

  李岫泉,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语文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名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学术委员,“北京普通教育名师研究会”会员,“北京市小作家园地”辅导员,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计划”领军人才。  出版著作《文言实词精解》《魏晋名士嵇康》《三闲集》《尝试像风一样思考》《帮你做个受欢迎的人》《指导孩子学会生活》等。核心期刊发表《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站讲台》等教学论文数十篇,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三十余篇(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