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当代艺术史

中国当代艺术史

作者:高名潞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95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78.6(7.0折) 定价  ¥3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当代艺术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137943
  • 条形码:9787567137943 ; 978-7-5671-3794-3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当代艺术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不是以编年为叙事主线的历史,也不是按照事件编辑的历史——当然,编年史是必要的,比如,吕澎、香虹等人所著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和中国当代艺术史都是很有价值的著作。同时,本书也不是一本以资料编纂为主的历史文集。 本书试图通过历史陈述来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全球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无论是从整体还是从个体的角度看,它的当代性价值在哪里?中国当代艺术在形态以及方法论方面形成了什么特点?抑或只是拿来和模仿,或者,不过是本土自然发生的全球化附属现象?如果它有自己的特点,那么它对当代艺术(无论是国际的还是本土的)有什么价值? 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这本书主要以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方法和作品样式的演变为主线展开对这段历史的陈述,并把这些讨论放到一个国际当代艺术语境中检验它的本土逻辑以及它自己的原创性元素。

中国当代艺术史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国艺术的当代性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文化启蒙和“美术革命”,由此展开了在百年来文化现代化的背景以及优选化语境中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梳理。作者以40年来的亲身见证,全面宏观地呈现了中国艺术家如何通过创作对地缘政治、优选化、都市化等世纪变迁做出主动反应,同时避免把艺术图像和现实对象简单地画等号,相反时时关注和挖掘中国艺术家的独特思维方式,并从众多艺术倾向和作品案例中总结出如变形、虚拟、仪式、“极多”、互象等诸多特定概念。本书的很终目的不是仅仅是为这些激动人心的历史过程和艺术现象留下印迹,更重要的是尝试梳理出一个在优选语境中属于中国当代艺术自己的叙事逻辑,并在叙事当中体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代性价值。

中国当代艺术史 目录

**部分 当代前史 **章 中国现实主义的大众逻辑 **节 从“美术革命”到“革命的美术” 第二节 从艺术“化大众”到“大众化”艺术 第三节 大众艺术的学院化到波普化 第四节 革命现实主义的怀旧和回潮 第五节 伤痕绘画 第六节 乡土写实 第二章 现代唯美和“业余前卫” **节 从“尽术尽艺”的唯科学到“去政治化”的唯美:20世纪的“中西合璧”之路 第二节 学院唯美主义 第三节 沙龙画会和“业余前卫” 第四节 “星星”和“无名” 第二部分 文化转向(1985—1989) 第三章 文化时间:“'85美术运动”的当代性 **节 为什么是“'85美术运动” 第二节 东部:理性文化批判 第三节 中部:平民文化的现代性 第四节 西部:逆现代的乡土生命主义 第五节 不是现代流派,而是文化转向的艺术运动 第四章 殿堂的角逐和出场 **节 发起、夭折、进场 第二节 1988年:“黄山会议”和前卫转向 第三节 *后一堵墙——经费 第四节 69小时狂欢纪实 第五节 两声枪响、两种叙事 第五章 文化时间模式:“理性绘画”和“生命之流” **节 理念、理性和“理性绘画” 第二节 苹果·书·钟:思想者的自画像 第三节 极地——冻土、黄土 第四节 宇宙——“软几何”山水 第五节 红土和浮云——乡土形而上学 第三部分 去主体性神话(1986—1996) 第六章 反观念的观念 **节 “反艺术”的本土逻辑和国际合法性 第二节 “达达”——空的能指 第三节 禅和日常:空手而来,空手而归 第四节 反艺术和泛日常 第七章 规则和实录:对表现性的凌迟 **节 洗情的“理性绘画” 第二节 烦琐和重复 第三节 解析:主体性失语的格式 第八章 字象互文 **节 无论真假,重复即空 第二节 图说 第三节 “一加一等于一”和“一加一等于三” 第四节 “赤字”和“亏空” 第五节 审美代替陈述 结论 “字象”的本体性、策略性和日常性转型 第四部分 全球和在地,身份和张力(1989—2017) 第九章 拼贴现实、表情现实和快照现实 **节 从“理性绘画”到“政治波普”:语言挪用和修辞来源 第二节 从“乡土”到“玩世”:个人表情如何成为国民符号 第三节 快照现实和二手现实 结论 第十章 布道身体和仪式行为 **节 从“盲流”到艺术村 第二节 行为艺术的”身体”概念 第三节 公共身体 第四节 私有身体 第五节 以艺术的名义死亡 第六节 中国行为艺术的仪式化特征 第十一章 “公寓艺术” **节 1994年:“公寓艺术”的重要节点 第二节 家物纠缠 第三节 女红:细腻的力量 第四节 纸上展览:不用钱、不用地、不用关系 第十二章 海外艺术的第三空间攻略 **节 从本土到国际,从艺术批判到文化挑战 第二节 动物的人性 第三节 至大同:来自东方的东方主义 第四节 天梯:来自外空的目光 第五部分 虚实间图和世纪奇观(1994—2019) 第十三章 水泥乌托邦(上):别样纪实 **节 变形纪实 第二节 身份纪实 第三节 行为纪实 第四节 符号纪实 结论 第十四章 水泥乌托邦(下):另类虚拟 **节 女人即都市 第二节 从录像到拟像,从重复到散点 第三节 游荡和游戏:谁的乌托邦 结论 第十五章 乡村托梦(异托邦)和介入艺术 **节 长征计划的拓扑学 第二节 从乡建、乡土到介入 第三节 乡村大美术?碧山、许村、石介子、羊磴 第四节 被介入的产业狂欢 结论 第六部分 当下和回望(1993—2019) 第十六章 “极多主义” **节 日常的仪式 第二节 日常的定量 第三节 日常的形状 第十七章 互象而非抽象 **节 写意代抽象:意象风景 第二节 宇宙代抽象:从“软几何”到“实验水墨” 第三节 “极多主义”和“时间水墨” 第四节 抽象和互象:波洛克和吴大羽 第五节 理一分殊 第六节 天工开物 第七节 按图索骥 第十八章 长城的现在时 **节 记忆遗忘:现代意义的诞生 第二节 记忆哀悼:反思民族魂 第三节 记忆修复:重塑全球身份 附录 中国当代艺术大事记(1976—2019)
展开全部

中国当代艺术史 作者简介

高名潞 著名艺术批评家及策展人,曾任《美术》杂志编辑。曾任“‘85美术运动’”这一前卫艺术运动的介绍、批评和策划工作,并策划“中国现代艺术展”等多个重要的中国现代、当代、前卫艺术展览。现执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艺术史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