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上下册)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上下册)

作者:李忠杰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840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89.6(7.0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上下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3564543
  • 条形码:9787503564543 ; 978-7-5035-645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上下册) 本书特色

1.建党100周年重磅献礼,党史学习读本,一本书读懂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 本书分上下两册,共十五章。上册十章,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全民族抗日战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大规模的社会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和教训”、“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下册五章,分别是“伟大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潮流的兴起”、“进入新阶段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套书写的是党史,但同时也是一本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因为无论写党史,还是学党史,这四个方面都是难以分开的。将它们贯通起来,便于读者统一学习和掌握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2.内容系统权威,史论结合,穿插讲述生动党史故事、说理透彻、通俗易懂 本书作者李忠杰,系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本书的写作以作者长期从事党史工作的积累和成果为基础,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系统性、理论性和可读性。本套书的写作,遵循党的历史决议的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本质和主流,牢牢把握史实、评价、表述、口径的规范性。这套书坚持史实的准确性和观点的权威性的同时,内容深刻简明、鲜活生动,可读性和实用性很强。便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学生、社会各方面的人士,比较系统、全面地学习和研究100年的中共党史,畅谈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道路的故事,献礼建党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上下册)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多方面多角度介绍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系统回答了一些党史的重大历史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详细阐述了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分为上册、下册。《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上册,主要介绍1921年至1978年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下册,主要介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本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把作者本人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党史学界的新史料和新成果紧密结合,在撰写过程中采用多种写作手法,生动还原历史事实,夹叙夹议,立场鲜明,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视角独特,是一本让人能读、爱读、耐读的党史学习教育读物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上下册) 目录

**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001

一、近代中国的两大矛盾和社会状况 / 003

二、震荡中的社会变迁 / 006

三、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009

四、民族觉醒的五四运动 / 013

五、星火初燃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 017

六、中共一大宣告党的诞生 / 021

七、党的原生态初心和使命 / 026

八、党的二大与**个章程 / 030

九、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 033

第二章 大革命运动 / 039

一、早期的工农运动 / 041

二、党的三大与国共合作 / 045

三、党的四大与“到群众中去” / 049

四、世所罕见的黄埔军校 / 053

五、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 059

六、暴风雨来临时的五大 / 062

七、党章规范的多个“**” / 066

八、大革命的惨痛失败 / 072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 / 077

一、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镇压 / 079

二、冬宫与井冈山的差别 / 083

三、党的六大和领导机构的变化 / 087

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 092

五、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096

六、斗智斗勇的反“围剿”斗争 / 100

七、“左”倾错误的危害 / 103

八、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 108

九、在大起大落中成长的党 / 113

第四章 全民族抗日战争 / 119

一、日本侵略中国的野蛮暴行 / 121

二、艰苦卓绝的局部抗战 / 124

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29

四、开辟和坚持敌后战场 / 134

五、堪称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 138

六、党在国统区的工作和南方局的贡献 / 142

………………………………

………………………………

第七章 大规模的社会改造 / 255

一、暴风骤雨式的土地改革 / 257

二、社会各方面的民主改革 / 261

三、抗美援朝战争 / 264

四、恢复国民经济 / 269

五、**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 273

六、一届人大与新中国**部宪法 / 278

七、社会主义改造 / 283

八、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 287

九、初步形成一元化领导格局 / 292

十、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造 / 296

十一、奠基立业的建设工程 / 303

十二、苏联东欧援助项目的实施 / 307

十三、初登国际舞台 / 311

………………………………

………………………………

第十五章 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 755

一、不忘初心登高望远的十九大 / 757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 760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763

四、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 768

五、将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 771

六、修改宪法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 775

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 780

八、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 783

九、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斗争 / 788

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792

十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 796

十二、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立法和决定 / 802

十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809

十四、历史交汇点上的战略谋划 / 815


展开全部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上下册) 节选

历史已经记住了7月1日这个日子,它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纪念日。历史同时也要记住7月23 日这个日子,这是中共一大真正开幕的日子。当然,我们也应该关注,一大闭会的日子*有可能是8月3日。 历史也要记住两个地点:一个是上海的兴业路76 号,一个是浙江嘉兴的南湖。中国共产党这艘红船,在北京孕育,在上海制造,在南湖起航,一路搏风击浪,驶到了今天。 让我们首先回到100年前,看看是什么样的矛盾运动和内外条件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看看这一“作始也简,将毕也钜”的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一、近代中国的两大矛盾和社会状况 江苏镇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曾出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笔下。 1840 年—1842 年的**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远征军从广东一路北上。1842 年夏天,从吴淞口沿长江进逼南京。一路顺利,但在镇江却遇到了激烈的抵抗。 英军用炮火轰击城门,并蜂拥爬梯登城。守军顽强堵击攻城的英军,战斗非常激烈。城破后,就在城楼上利用城垛为掩护,步步为营,与登上城楼的敌人肉搏,有的抱着英军一同跳下城去。 守将海龄的妻子为激励丈夫与敌血战到底,以及表示与城共存亡的决心,竟带着孙子一起跃入烈焰之中自尽。悲痛欲绝的海龄顾不得埋葬亲人,挥泪召集残部,要求全体将士“宁可战死沙场,也不在侵略者面前苟活”,率部与英军“腾掷街巷”作殊死一战。在*后关头,他下令部下将公文纸和木柴一起堆在他的周围,又亲手点火自焚,壮烈殉国。 城内多处进行了激烈的巷战。1500 名官兵用土炮、鸟枪、大刀、长矛与拥有精良武器的7000 名英军血战街巷,在每一寸土地上争夺。 这一事件发生15 年后的1857 年,恩格斯还专门写了一篇《英人对华的新远征》,用很大的篇幅具体描述了镇江保卫战的过程,高度赞扬了镇江军民的英勇顽强精神。恩格斯认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镇江保卫战是这次鸦片战争中的*后一次战斗。镇江失守后,英军溯江到达南京。随后于1842 年8 月29 日,逼迫清王朝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以此为开端,中国被迫与外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们掠夺和强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尤其是沙皇俄国,一共侵占了中国超过150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近代以来从中国强占领土*多、获益*大的一个国家。恩格斯明确指出,俄国是一个一心想称霸世界的国家。 它通过不断的对外扩张,“来达到它的从不改变、从不忽视的目的——俄国的世界霸权”。而且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的战争”,竟好像“只是让俄国得到了好处”。 除了割地,中国还被勒索了大量赔款。这些赔款,靠正常的财政收入根本无法偿还,所以,大多以海关税、常关税、盐税等作抵押,使中国的财政不仅濒临破产,而且受制于列强。中国长期陷于贫困和灾难之中,迈向近代化的步伐也受到了严重阻滞。 如此境遇,不能不使许许多多的志士仁人仰天长叹。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经创造出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专制君主统治的腐朽,中国却逐渐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种基本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一个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一个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各种矛盾中*主要的矛盾。这两大矛盾,也就决定了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现也称人民幸福)。更为复杂的是,这两大矛盾处于交错的状态,给认识和解决这两大矛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以致马克思、恩格斯都将其称作为“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或“离奇的悲剧”。 ……………………………… ……………………………… 二、震荡中的社会变迁 在这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中,中国的志士仁人和一些开明势力试图以不同的方式解救和发展中国。 1851—1964 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但由于自身弊病和客观原因,不可能解救中国,所以*终归于失败。 19世纪60—90 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一批较为开明的官员,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引进西方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创办中国的近代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等。同时,开设新式学校,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派遣青年学生出国留学,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先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沉睡的中国开始开眼看世界。 甲午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提出中国的命运问题。1895 年,康有为、梁启超等1000 多人“公车上书”,请求变法,拉开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 年6 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令,宣布变法。百日之内一共颁发了200 多件诏令和批示。但9 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只持续103 天,*终失败。 19 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但其“扶清灭洋”的口号和愚昧落后的行为观念,同样决定了不是中国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上下册) 作者简介

李忠杰,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现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著名的理论家和历史学家。 在任时直接组织领导了对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史的一系列研究、纪念工作,推动了 1949 年前党代会遗址和其他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建设工作。主持编写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组织编撰了许多重要著作和档案资料。 在从事领导工作的同时,致力于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成果丰硕,著述涉及党和国家基本理论、党史党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国际政治、领导艺术等众多学科和领域。对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是典型的学者型领导和领导型学者。多次给外国政要、智库、记者讲课。曾受中央派遣到美国加拿大等介绍中国党代会和改革开放情况。很多著作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党的十九大后新出版了《共和国之路》《共和国识别码》《领航——从一大到十九大》《党章内外的故事》《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从百年征程看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关键词——中国改革开放历史通览》等著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