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21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理论法学·司法制度】理论法学·司法制度——2021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2021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理论法学·司法制度】理论法学·司法制度——2021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本类榜单:考试销量榜
中 图 价:¥23.7(4.3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2021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理论法学·司法制度】理论法学·司法制度——2021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版权信息

【2021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理论法学·司法制度】理论法学·司法制度——2021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本书特色

推陈出新——万国二十余年培训经验结合*新大数据科技,带给考生全新备考体验 名师指导——法考名师叶晓川/赵逸凡全新编写,中国法制出版社、北京万国学校联合推荐 智能学习——智能扫码随时视频学习, “深蓝法考APP”大数据收集分析学习数据 命题点拨——紧扣考试大纲及命题立场,精准剖析命题规律,完整反映命题趋势 专题讲解——专题框架建立学科思维,准确锁定必考重点难点

【2021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理论法学·司法制度】理论法学·司法制度——2021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内容简介

2021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万国专题讲座理论法学·司法制度分册,涵盖法考客观题试卷一的理论法学·司法制度内容,作者为叶晓川、赵逸凡。新版万国学校专题讲座系列丛书,适应法考改革的趋势,为满足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生的需求,在全书的正文之前设置了两个旨在从不同角度进行提示的导读,即“考点导读”“案例索引”。“考点导读”包括“高频考点”与“命题特点”两个部分。“案例索引”是用一个较具概括性的案例来引出本讲将要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从而启发读者带着问题去阅读正文。

【2021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理论法学·司法制度】理论法学·司法制度——2021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目录

重要考点 / 1

微课索引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原理 / 5

**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 5

第二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 / 6

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 8

第四节 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主要任务 / 10

专题二 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 / 14

**节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 15

第二节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 18

第三节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 21

第四节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 24

第五节 加强法治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 27

专题三 法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 31

**节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 31

第二节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33

法理学

专题四 法的本体(上) / 40

**节 法的概念 / 40

第二节 法的价值 / 44

第三节 法的要素 / 48

第四节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 57

专题五 法的本体(下) / 61

**节 法的渊源 / 62

第二节 法的效力 / 67

第三节 法律关系 / 69

第四节 法律责任 / 72

专题六 法的运行 / 77

**节 立 法 / 78

第二节 法的实施 / 80

第三节 法适用的一般原理 / 84

第四节 法律解释 / 86

第五节 法律推理 / 90

第六节 法律漏洞的填补 / 92

专题七 法的演进 / 96

**节 法的起源与历史类型 / 96

第二节 法的传统与法律文化 / 98

第三节 法 系 / 99

第四节 法的现代化 / 100

第五节 法治理论 / 102

专题八 法与社会 / 105

**节 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 / 105

第二节 法与经济 / 106

第三节 法与政治 / 107

第四节 法与道德 / 108

第五节 法与宗教 / 111

宪 法

专题九 宪法基本理论 / 114

**节 宪法概念和结构 / 115

第二节 宪法特征和本质 / 116

第三节 宪法分类 / 117

第四节 宪法历史 / 118

第五节 宪法制定 / 119

第六节 宪法基本原则 / 120

第七节 宪法渊源 / 121

第八节 宪法规范 / 121

第九节 宪法效力与宪法功能 / 122

专题十 国家基本制度(上) / 126

**节 国体与政体 / 127

第二节 基本经济制度 / 128

第三节 基本文化制度 / 129

第四节 基本社会制度 / 131

第五节 国家结构形式 / 132

第六节 国家标志 / 134

专题十一 国家基本制度(下) / 137

**节 选举制度之一——选举基本原则 / 138

第二节 选举制度之二——直接选举 / 139

第三节 选举制度之三——间接选举 / 142

第四节 选举制度之四——代表权利义务 / 143

第五节 选举制度之五——代表资格问题 / 144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45

第七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上) / 146

第八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下) / 148

第九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上)——村民自治 / 153

第十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下)——居民自治 / 156

专题十二 公民基本权利义务 / 159

**节 基本权利义务概述 / 159

第二节 基本权利义务体系 / 161

专题十三 国家机构 / 166

**节 国家机构概述 / 167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69

第三节 全国人大常委会 / 171

第四节 全国人大各委员会 / 174

第五节 国家主席 / 175

第六节 国务院 / 176

第七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 177

第八节 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 / 177

第九节 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 180

专题十四 宪法的实施与监督 / 184

**节 宪法修改 / 185

第二节 宪法实施 / 188

第三节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上)——违法审查 / 189

第四节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下)——违宪审查 / 191

第五节 宪法宣誓制度 / 192

中国法律史

专题十五 先秦时期法律思想与制度 / 196

**节 西周法律制度 / 196

第二节 春秋战国法律制度 / 198

专题十六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思想与制度 / 200

**节 秦代法律制度 / 200

第二节 汉代法律制度 / 202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 203

专题十七 隋唐宋元时期法律思想与制度 / 205

**节 隋唐法律制度 / 205

第二节 宋元法律制度 / 209

专题十八 明清时期法律思想与制度 / 212

**节 明代法律制度 / 212

第二节 清代法律制度 / 214

第三节 清末法律制度(上) / 215

第四节 清末法律制度(下) / 216

专题十九 中华民国时期法律思想与制度 / 220

**节 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 / 220

第二节 北洋政府法律制度 / 222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 / 223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专题二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 227

**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概述 / 227

第二节 审判制度 / 238

第三节 检察制度 / 248

第四节 律师制度 / 252

第五节 公证制度 / 269

专题二十一 法官和检察官职业道德 / 279

**节 法官职业道德 / 279

第二节 检察官职业道德 / 284

专题二十二 律师职业道德 / 287

**节 律师职业道德概述 / 287

第二节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 288

第三节 律师职业责任 / 292

专题二十三 公证员职业道德 / 295

**节 公证员职业道德概述 / 295

第二节 公证职业责任 / 298

专题二十四 其他法律职业人员职业道德 / 304

**节 法律顾问职业道德 / 304

第二节 仲裁员职业道德 / 307

第三节 行政机关中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
    行政裁决的公务员职业道德 / 309


展开全部

【2021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理论法学·司法制度】理论法学·司法制度——2021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节选

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原理 知识体系图 命题点拨 本专题*重要的知识和考点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注意结合法理学、宪法等有关知识理解。读者必须能够识记有关的基本命题。 知识点及实例 **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概述 1.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依法治国。 二、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三、法治建设有成就也有问题 1.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2)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2.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四、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 2018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2019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2020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第二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关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注意以下四点: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2)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 (3)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4)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处理好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十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等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实践的思想旗帜和行动纲领,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全面继承和创新发展,是对世界法治文明进步作出的中国原创性理论贡献。

【2021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理论法学·司法制度】理论法学·司法制度——2021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作者简介

北京万国学校,中国法律界的黄埔军校,是目前中国著名的法律教育培训基地之一。专注于法考(司考)培训二十余年,培训辐射全国。万国追求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创造着行业的标准。万国的系列课程、师资与图书已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作为社会办学的知*品牌,万国在国内高端法律培训市场迅速崛起,成为法考培训领域的卓越品牌。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