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抓住敏感期读懂孩子的心

抓住敏感期读懂孩子的心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2-01
开本: 21cm 页数: 208页
本类榜单:家庭教育销量榜
中 图 价:¥21.9(5.5折) 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抓住敏感期读懂孩子的心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8432721
  • 条形码:9787518432721 ; 978-7-5184-327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抓住敏感期读懂孩子的心 本书特色

紧抓孩子7大敏感期,重点案例逐一分析,让父母知道“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 认知敏感期→陪孩子一起探索世界 语言敏感期→别让孩子错过说话的好时机 社会规范敏感期→教会孩子懂规矩 人际关系敏感期→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文化敏感期→激发孩子阅读和学习的兴趣 情感敏感期→爱是*好的养料

抓住敏感期读懂孩子的心 内容简介

本书总结了好妈妈不吼不叫培养孩子的细节, 列举了翔实的案例, 从各个角度给妈妈们支招, 小到孩子吃饭、睡觉应具备的好习惯。内容包括: 认知敏感期陪孩子一起探索世界 (0-6岁) ; 语言敏感期, 别让孩子错过说话的好时机 (0-6岁) 等。

抓住敏感期读懂孩子的心 目录

目录
绪言
提前做好准备,迎接孩子的敏感期
part1 认知敏感期,陪孩子一起探索世界(0~6 岁)
视觉敏感期:用眼睛初识这个世界
听觉敏感期:用耳朵倾听这个世界
口腔敏感期:用嘴巴“尝尝”这个世界
手部敏感期:用小手摸摸这个世界
行走敏感期:用小脚丈量这个世界
空间敏感期:哦,世界原来是立体的

part2 语言敏感期,别让孩子错过说话的好时机(0~6 岁)
语言敏感期:别忽视孩子“咿咿呀呀”的“婴语”
孩子“鹦鹉学舌”,家长别泼冷水
孩子诅咒骂人,家长无须太紧张
孩子自言自语,家长不要急于打断
孩子变“小结巴”,家长不要怕
不要让孩子对说话失去兴趣

part3 社会规范敏感期,教会孩子懂规矩(2.5~6 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想让孩子守规矩,先让他懂规矩
给孩子定规矩,家人要先统一意见
规矩少而精,才有真正的约束力
定规矩切忌“朝令夕改”
及时奖罚 + 好建议 = 成功的规矩
要让孩子明白:规矩面前人人平等
规矩不是绝对不能打破的
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来约束孩子
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接纳你的规矩
让孩子守规矩要用情,不能用计

part4 人际关系敏感期,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3~6 岁)
人际关系敏感期: 帮孩子融入群体
微笑是搭建友谊的桥梁
有礼貌的孩子招人爱
合群的孩子更快乐
让孩子学会合作
让孩子学会分享,并鼓励孩子分享
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和小伙伴发生冲突,让孩子自己解决
做错了要道歉,帮孩子赢得友谊
宽容:“没关系”比“对不起”更重要

part5 文化敏感期,激发孩子阅读和学习的兴趣(4~6 岁)
文化敏感期:因材施教,按天性来培养孩子
爱阅读的孩子更聪明
别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不要干涉孩子“涂鸦”
别打击孩子对音乐的热情
生活即教育,让孩子轻松获取知识
不要对学龄前孩子进行超前教育

part6 情感敏感期,爱是*好的养料(4.5~5.5 岁)
情感敏感期: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别让孩子觉得他是你的负担
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
做个“会听”的家长
正确使用非语言因素表达爱
慎重使用表示批评和惩戒的体态语言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陪伴是对孩子*长情的告白
拒绝别人戏弄孩子

part7 敏感期之外的敏感,小心呵护孩子的内心
允许孩子发泄不良情绪
帮孩子克服“怨妇”心态
去除孩子心中嫉妒的毒瘤
让孩子正确看待“面子”问题,拒绝虚荣
别让孩子成为逃避责任的人
告别悲观,让孩子向阳生长
让孩子感受到自信的力量
赋予孩子积极的进取精神

展开全部

抓住敏感期读懂孩子的心 节选

社会规范敏感期:想让孩子守规矩,先让他懂规矩 要想让孩子守规矩,家长就必须在定规矩时确认孩子是否理解自己所讲的内容。就像教孩子唱歌一样,要先给他解释歌词的意思,这样他才能记得深刻。否则,孩子对不良行为没有任何认识和概念,会搞不明白规矩到底是什么,不知道大人对他行为的期望是什么,规矩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孩子为何不懂规矩,没有规则意识呢?主要是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导致的。 首先,孩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难以领会各种规矩的含义,哪怕这条规矩非常简单明了。孩子越小,语言表达能力越差,比如1 岁多的幼儿只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对话,还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2 岁多的孩子虽然已经有了较好的交流能力,但对很多语句还是不能理解,这会直接阻碍孩子了解规矩、遵守规矩。其次,由于缺乏时间感与空间感,孩子也会难以理解父母所定的一些规矩。比如,让孩子“站住”,他可能能听懂,可是如果对他说“等一会儿再让你看电视”,他就有些不明白了。所以家长必须先让他知道这个“一会儿”到底有多长。也许在孩子看来,“一会儿”?是“立刻”。一旦家长没有立刻给他玩具,没能及时满足他的愿望,他就会吵闹,进而破坏另一个“有话好好说,不准哭闹” 的规矩。那么,如何让孩子懂规矩呢? 制定的规矩必须简单易懂幼儿,尤其是 2 岁多的孩子,其理解能力还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给孩子立规矩时,家长要先从简单易行的规矩开始,让孩子容易遵守。比如,可以在孩子吃饭时,立“不能把饭撒在桌上”的规矩,而不能立“一顿饭必须要吃多少”的规矩。否则,不仅不能让他们很好地守规矩,还会导致他们对吃饭这件事产生抵触情绪。制定规矩时信号要明确由于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常常会自动过滤一些信息,只会听他们感兴趣的话,太烦琐、含糊不清的指令会让他们不解。因此,家长在告诉孩子一些规矩时,一定要表达清楚,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明确告诉他们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 2 岁半的安安很爱骑小轮车。尽管安安爸爸给安安立下了规矩:“骑车时,不能骑到小区的主干道上,因为那里人多,容易被来来往往的车撞到。”然而,安安偶尔还是会骑到主干道上。爸爸生气了,又反复强调了好几遍这个规矩,但安安还是无法理解爸爸说的话,以致变得不知所措起来。于是,爸爸就在主干道入口用粉笔画了一条线,告诉安安,不能越过这条线。后来,安安每次骑到画线的地方,就会掉头回来,因为他知道了自己的活动范围。 人际关系敏感期: 帮孩子融入群体 社会交往能力越强的人越容易走向成功。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丰富,孩子也有了更多在外表现的机会,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尤其是那些害羞腼腆的孩子更加顺利地融入新的团体中,让孩子在学习好、能力强的同时,有个好人缘呢?给孩子积极的暗示有些家长为了在社交场合挽回面子,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我女儿太腼腆”“孩子有点儿认生”。孩子听多了家长对自己的这些评价,就会认为自己的个性就是内向的、害羞的,从而视之为理所当然,以后还会利用这个标志来逃避不喜欢的人,让害羞成为有意识的行为。所以,家长要正确看待和理解孩子害羞的行为,多鼓励他们,给他们积极的暗示,而不是给他们乱贴负面标签。 开心是个很容易害羞的女孩。偶尔有熟悉的长辈对她开个玩笑,她不是支吾着说不出话来,就是哭着跑开了。所以每次妈妈带着开心出门,回家后都免不了要批评她一顿:“我怎么有你这么个女儿,连句完整话都说不出来!”为了避免尴尬,妈妈带开心出门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开心很伤心,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天,妈妈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还带来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在开心房间,小妹妹央求开心跟自己一起唱儿歌,开心起初不敢,但禁不住小妹妹的反复恳求,还是答应了。没想到,小妹妹居然拉着开心来到客厅,要给大人表演。开心不想让小妹妹失望,结果,两个孩子就当着大人的面唱了歌,还跳了舞。开心的爸爸妈妈和客人们都很高兴,交口称赞。开心自己也很开心。 客人离开后,妈妈对开心说:“你今天的表现太棒了!妈妈终于知道开心也是个开朗大方的孩子。过去是妈妈不好,误会了你,还总是批评你。现在,妈妈跟你说对不起。”看着妈妈真诚的样子,一直笼罩在开心心头的乌云渐渐消散了。 有时候,孩子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显得紧张慌乱,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一个自信心严重受创的孩子,又怎么能变得开朗大方呢?当孩子害羞胆怯、不知所措的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无条件地支持和鼓励他们。

抓住敏感期读懂孩子的心 作者简介

丹妮郭原名郭丹。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亲子阅读推广人,家有7岁阳光男孩一枚。曾开办亲子阅读馆,创办儿童教育培训机构,在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方面,为家长提供家庭解决方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