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

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

作者:石一宁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25.6(5.7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28.4(6.3折)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203318
  • 条形码:9787521203318 ; 978-7-5212-033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 本书特色

《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既有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宏观扫描,也有对具体作品的微观解析;既有对名家大家的论评,也有对文坛新人的关注。 作者多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评论,同时是少数民族文学期刊的办刊人,对少数民族文学的诸多思考具有参考和启迪价值。

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 内容简介

《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是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评论集,收入了作者近几年发表的数十篇相关文章。作者多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评论,同时是重量少数民族文学期刊的办刊人。《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当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熟悉了解和深度思考。书中既有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宏观扫描,也有对具体作品的微观解析;既有对名家大家的论评,也有对文坛新人的关注。在学术上追求新路向、新话语和新增长点。作者面对少数民族文学现场展开的关于中国文学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国文学与文化多样性以及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优势与亟待提高的方面等等诸多思考,给读者有益的参考和启迪。

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 目录

目 录

**辑


中华美学的多民族融合3

少数民族文学新的发展机遇7

丝路语境中的少数民族文学14

文化间性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26

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独特性31

建设多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33

中国当代文学因之更加丰富和多样

????——《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字版的意义37

高山族文学创作的风貌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高山族卷》序41

“文学桂军”的一个重要方阵

????——简评《广西少数民族新锐作家丛书》45

民族文化与文学性

????——五位重庆作家作品读后49

文学批评要“入木三分”55

浅论文化自信与诗意表达57


第二辑


人的情与爱

????——读玛拉沁夫中篇小说《爱,在夏夜里燃烧》63

思深虑广的地域史叙述

????——关于阿来非虚构作品《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70

历史书写与现实关怀

????——略谈阿云嘎小说创作74

返乡农民工的梦想

????——关于向本贵中篇小说《又见炊烟》77

草原生活的人性深处

????——读哈斯乌拉小说79

温暖的现实主义

????——读黄佩华长篇小说《公务员》83

战争唤起的民族觉醒

????——关于庆胜长篇小说《萨满的太阳》86

个体命运与民族历史反思

????——关于海伦纳长篇小说《青色蒙古》89

触及了一个时代痛点

????——关于王华小说《陈泊水的救赎之路》92

荒诞的叙事??真实的人性

????——关于光盘长篇小说《英雄水雷》94

责任·悲悯·细节

????——关于李进祥的短篇小说98

批判与救赎

????——关于谷运龙长篇小说《灿若桃花》100

民间视角??民族传奇

????——关于雨燕长篇小说《盐大路》104

史诗与反思

????——关于格绒追美长篇小说《隐蔽的脸:藏地神子秘踪》108

人性与神性

????——关于和晓梅长篇小说《宾玛拉焚烧的心》112

理想人物的女性想象与超越

????——评亮炯·朗萨长篇小说《寻找康巴汉子》115

张扬文化的力量

????——读雪静长篇小说《天墨》118

双向展开的道德意蕴

????——关于夏鲁平短篇小说集《风在吹》122

小说担道义

????——《韦晓明中短篇小说集》序124

接地气的青春故事

????——古筝长篇小说《青果青》序128

社会阵痛与精神之问

????——评钟二毛中短篇小说集《回乡之旅》132

在低调中揭示正义的力量

????——关于少一中短篇小说集《绝招》136

直面乡村之痛

????——冯昱中篇小说集《火又笑了》序138

蕴含现实忧思的讽刺

????——李新勇小说《黄河大合唱》读后141

林海传奇??民族心画

????——关于长篇小说《驯鹿角上的彩带》144

民族的,也是个性的

????——读《红豆》八篇壮族藏族小说147

人性之光??崇高之思

????——评陶丽群、朱雀小说151


第三辑


《根河之恋》:叶梅散文的新境界159

格致写作:一种人生哲学162

革命者人性的善与美

????——读卜谷长篇纪实文学《红军留下的女人们》165

表现生活的力量

????——关于钟翔散文集《乡村里的路》168

说今论古??闲笔不闲

????——任君《走读记忆》序171

《一路风景》的美与思

????——刘晓平散文略谈174

发现无处不在的美

????——读林万里散文集《长路当歌》177

对故乡的刻骨和深沉的爱

????——徐晓华长篇散文《那条叫清江的河》序184

文学是一方地土*好的导读

????——《魅力临夏》序187


第四辑


崇高情怀??警世意义

????——浅谈吉狄马加长诗《我,雪豹……》191

阔大与深沉??内敛与奔放

????——读博格达·阿不都拉的诗194

一个民族心路的抒情史诗

????——关于羊子长诗《汶川羌》197

大自然、家园与人的灵魂

????——吴基伟诗集《晨歌集》序202

高难度的诗歌写作

????——吴治由《中国天眼简史》序205


第五辑


少数民族影视文学如何可能211

发展少数民族戏剧文学218

文学与电影经典的实现

????——关于凡一平影视文学创作221

内涵厚重??意义多元

????——读李佩伦电视剧本《京剧大师马连良》226


展开全部

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 节选

中华美学的多民族融合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一个意涵十分丰富的时代命题。 当下中国,正行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而民族文化的复兴,是民族复兴的根基。近代中国面对裹挟着船坚炮利侵门踏户而来的西方现代性,由排拒而接纳,百年间饱尝主权沦丧、文化失语的痛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七十年甘苦备尝忧喜交加的社会主义实践,使中华民族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洗雪了百年屈辱,昂首挺立于今日的世界。然而,文化失语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面对依然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尚待恢复和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仍然十分模糊。把目光投向历史深处,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为了汲取历史的思想和智慧,重拾中国文化的自信,使文化在民族复兴的途程中发挥关键效用。因此,对传统文化的重估和扬弃,既有历史性,更有现实性;同时,它又是指向未来的。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文化是多民族的文化。同样毫无疑义地,中华美学是多民族的美学。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认识中华美学的多民族性质,发掘中华美学的多民族内涵,实现中华美学的多民族融合,使中华美学的丰富性、多样性*大程度地得到呈现,成为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宝贵的审美智慧和思想文化资源,是我们讨论这一时代命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美学精神来自对美学事象的审视、研究和提炼,是美学事象的抽象结晶。从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美学事象即自古迄今的少数民族文学艺术来考察,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绝不是中华美学的点缀和附庸,而是中华美学的有机和重要的构成。仅就文学而论,中国的三大史诗均为少数民族诗歌,即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格萨尔》长达两百万行,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长的史诗。《格萨尔》和《玛纳斯》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格尔》的申遗也已启动。少数民族民歌和民间长诗,极大地补充了汉族民间诗歌和长诗偏少的不足,使中华文学的结构显得更为完整。在小说方面,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创造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 儒释道美学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谐包容等等观念,被视为中华美学精神的精义。然而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内涵,还应纳入少数民族的美学思想和特质。少数民族的美学与汉族美学有其共性,都体现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但也有差异性和异质性,非儒释道美学所能涵盖。 以同为南北朝时期产生的民间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为例。前者是南朝汉族诗歌,后者是北朝少数民族诗歌,两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而这两篇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意趣和呈现的美学特征却是大相径庭。《孔雀东南飞》叙述的是焦仲卿和刘兰芝两位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诗中所呈现的家庭关系是严酷的,长幼尊卑秩序不容冒犯,父母、兄长可以随意干涉子女和弟妹的生活和精神自由。在家长专制的煎逼之下,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悲愤自尽。而焦仲卿即使身为官府的吏员,在森严的宗法秩序之下也是无力挣扎,*终“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追随刘兰芝的幽魂而去。两位主人公的自杀,不能说与儒家道统没有关系。即使解释为一种对封建宗法秩序的反抗,这种反抗也未免过于孱弱。《孔雀东南飞》通篇弥漫着阴郁、哀伤的气息和氛围。而《木兰诗》所展现的家庭关系,却要自由得多。花木兰从军和解甲归田,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意志。她代父从军,是出于对父亲和家人的爱。“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种对父母和家人的热爱与思念,始终伴随着她的戎马行军。十年征战,立下赫赫军功,但她婉拒朝廷的利禄封赏,自愿解甲还乡,回到父母和家人的身边,享受“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普通人生活的快乐。《木兰诗》所表现的自由、阳刚和健朗的审美精神,富于浪漫主义的理想光辉,更易于唤起人性的共鸣,因此它走向世界,被改编为好莱坞电影,绝不是偶然的。《木兰诗》的美学特质,如果用儒释道美学加以阐释,将会显得十分牵强。《木兰诗》的阐释,期待一种有别于儒释道美学的少数民族美学。

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 作者简介

石一宁,1964年生,壮族。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民族文学》主编、编审,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著有文学研究专著《吴浊流:面对新语境》(繁体字版《真实的追问》由台湾人间出版社出版),文学评论集《走向文学新天地》,散文集《薄暮时分》《湖神回来了》《履痕心绪》,传记文学《丰子恺与读书》。发表文艺评论和各类体裁文学作品多篇。传记文学《丰子恺与读书》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