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作者:卢勤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本类榜单:家庭教育销量榜
中 图 价:¥33.8(8.5折) 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0787028
  • 条形码:9787540787028 ; 978-7-5407-870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家长与其把财富留给孩子,还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 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亿万家长的导师、几代少年儿童的“知心姐姐”卢勤的经典作品!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卢勤的经典作品。在具体的家教过程中,家长们有很多难题,所有的家教难题卢勤都有办法。本书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实例,提供了富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以卢勤在各个城市的讲演内容为主,采用了大量她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与家长孩子面对面做节目时的精彩内容,全面展现了卢勤几十年家庭教育的思想精粹和经典的家教理念。其中,“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快乐人生三句话”“成长比分数更重要”“妈妈‘弱’一点,孩子会更强”“走进孩子的心灵”等精辟观点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家教理念。 卢勤是当代国内*懂孩子心的家庭教育专家之一,影响了一代家长的教育理念。本书是父母的家教指南。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目录

前 言 / 001

**章??家庭教育新概念

一、做孩子喜爱敬佩的父母

1. 跟孩子一起贴近时代 / 002

2. 用孩子易于接受的家教 / 004

3. 好父母的言传身教 / 007

4. 赏识教育如温暖阳光 / 009

5. 哈佛女生的家教启示 / 011

二、家教中的正能量

1. 要做人中人,不做人上人 / 016

2. 多传正信息,少给负信息 / 018

3. 要陪孩子成长,不要替孩子成长 / 020

4. 多用肯定式,少用否定语 / 023

5. 首先注重帮孩子立身 / 025

6. 维护孩子的尊严 / 030

第二章??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一、今天的孩子缺什么

1. 缺失童年快乐 / 032

2. 缺失学习动力 / 035

3. 缺失精神文化 / 037

4. 缺失亲情沟通 / 040

5. 缺失成就感 / 042

二、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1. 成长比成功重要——输得起的孩子*成功 / 044

2. 经历比名次重要——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 / 046

3. 对话比对抗重要——别跟孩子较劲 / 049

4. 付出比给予重要——给孩子爱你的机会 / 050

三、成长的天空

1. 成长需要梦想——“放飞你的梦想” / 051

2. 成长需要尊严——“把头抬起来” / 060

3. 成长需要包容——“我已经原谅你” / 062

4. 成长需要自由——“你的奇思妙想真不错” / 068

5. 成长需要宣泄——“我听你说” / 074

6. 成长需要肯定——“孩子,你真了不起” / 076

7. 成长需要磨难——“跌倒了,爬起来” / 080

8. 成长需要沟通——学会倾听,学会倾诉 / 083

第三章??让孩子做*好的自己

一、让孩子拥有阳光人格

1. 让孩子学会关心学会爱 / 087

2. 让孩子有成功的信念 / 088

3. 让孩子有自信心 / 092

4. 让孩子有快乐观 / 096

5. 让孩子有坚强意志 / 102

6. 让孩子有责任感 / 105

7. 让孩子有正确的比较观念 / 111

二、给孩子成功的力量

1. 赏识的力量——相信你能行 / 117

2. 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 / 120

3. 发现的力量——你是奇迹 / 123

4. 评价的力量——你做得真好 / 127

5. 合作的力量——朋友需要你 / 129

6. 创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 / 131

三、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1. 文明礼貌三句话 / 137

2. 文明行为三件事 / 138

3. 待人接物三原则 / 140

4. 传递热情三个示 / 142

第四章??家教中的五大冲突和七个忠告

一、家教中的五大冲突

1. 期望的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 144

2. 爱的冲突——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 147

3. 交流的冲突——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 150

4. 保护的冲突——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 156

5. 评价的冲突——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 160

二、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

1. 变以分为本为以人为本——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 / 165

2. 盲目变清醒——有舍才有得 / 168

3. 导演变观众——该放手就放手 / 170

4. 施爱变受爱——在乎孩子的爱 / 174

5. 唠叨变忠告——励志的话终身受益 / 176

6. 相同变不同——为孩子喝彩 / 180

7. 对抗变对话——从相互欣赏开始 / 184

第五章??让学习从灌输变成邀请

一、引导孩子爱学习

1. 孩子为什么厌学 / 189

2. 找找学习的成就感 / 190

3.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 194

4. “我是在帮你们学” / 200

5. 怎样做孩子才努力 / 201

6. 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 207

7. 要严守时间 / 209

8. 把时间交给孩子 / 210

二、怎样帮助孩子学习

1. 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 / 212

2. 训练孩子的想象力 / 217

3. 每天阅读十分钟 / 222

4. 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 225

5. 请别打扰孩子 / 228

6. 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 229

7. 为什么孩子学习有困难 / 231

三、应考心态很重要

1. 考前怎样缓解紧张情绪 / 233

2. 家长满意度决定孩子考试是否紧张 / 235

3. 考前要做好三个准备 / 238

4. 不能改变考试,那就改变心情吧 / 239

5. 如何对待孩子的考试失利 / 240

6. 过分看重分数会给孩子带来无形压力 / 243

7. 良好的心态保证考场的发挥 / 245

第六章??智慧父母的教育细节

一、良好习惯早养成

1. 一年级很重要 / 249

2. 家里规矩有方圆 / 250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253

4. 教孩子爱思考 / 255

二、方法总比问题多——典型个案分析

1. 孩子对父母说“请勿打扰” / 256

2. 我的孩子在叛逆 / 262

3. 女儿为什么变神秘 / 266

4. 孩子上网不要堵,要疏导 / 268

5. 孩子,你没被“网住”吧 / 270

6. 把“早恋”变成“早练” / 274

三、妈妈“弱”一点,孩子会更强

1. 母亲口头禅:“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 276

2. 享受有儿子的快乐 / 277

3. 教孩子顾及别人的感受 / 281

4. 对女儿说:“有个女儿真好。” / 282

5. 享受女儿的善良和贴心 / 285

6. 保护女孩儿 / 287

7. 警惕男孩入团伙 / 289


展开全部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节选

3. 好父母的言传身教 “中国的家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及各种技能的提高;但同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家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忽视孩子情感与道德的培养。” 家庭德育实在是完善孩子人格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无德,他的身体越健壮,智力越发达,就更助长他作恶,对社会更加无益。家长要注意的是,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一是自己要以身作则;二是要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使孩子不知不觉之间得到熏陶。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有句名言:“社会就是模仿。”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模仿心理,家长的榜样就是无声的教育。 已退休的李振霞是中央党校的兼职教授,但人们更感兴趣的却是她作为四个博士的母亲这一身份。 李教授的三个儿子,一个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一个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一个是中国航空研究院的博士,而大女儿金萤则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后。 “老实说,我们并没有刻意要把孩子培养成名成家,我们只是用爱心、信心、恒心、苦心织了一张网,谁料到它们竟给我网回了四个博士。”说到这儿,李教授找出了一张手绘仕女图递给记者,已经泛黄的纸页上记着这幅幼稚作品的诞生时间:1971年10月5日。 “怎么样?我女儿画的。”言语间流露出慈祥、爱意和骄傲。 “我们给她取名叫‘萤’,希望她像萤火虫一样,能自己照亮自己就够了。”结果呢,金萤上学时书读得好,下乡时猪养得好,做医生时手术做得好,出国后又逐步成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基因工程研究的骨干。 身教重于言教。李教授非常喜欢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一句话:“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在四个孩子眼里,父母嗜书如命、忘情工作,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孩子和书是父母生活中的主角。孩子们成了博士,而他们的父母也成为业界翘楚,双双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无言的行动有力地传达出做人和做学问的真谛。金萤说:“小时候,我们家很清贫,在物质上,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丰厚,但他们给予了我们一个求学与做人的根本,那就是健康的心灵。” 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因为他的爱心、师德闻名于教坛。他培养女儿的目标是女儿一生能善良,快乐,勤奋。女儿晴雁小时候像大部分孩子一样,普通,胆小,腼腆,学习感悟力一般,在李镇西的言传身教下,她优秀成才,品德臻于完美,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 2006年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四川大学李晴雁的一篇文章——《80后:我们是一群昏迷的宠物》,引起了当代大学生及家长、教师关于价值观的讨论。人们在思考的同时,无不称赞李晴雁思想的正直纯真,文笔的洒脱。 李老师非常爱孩子,女儿小学时的成绩一直不冒尖,他就一直非常注意保护她的快乐感,坚持认为学习的快乐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他舍不得女儿轻看自己。 一次,李老师的女儿说自己考试考得不好,糟透了,她感到难过,觉得自己是“差生”了:“爸爸,你的女儿没考好,给你丢脸了!”李老师说:“也许在今天看来,你没有考好,你觉得是天大的‘灾难’。但五年、十年、二十年……当你真正在精神上成熟、经历并战胜了更多的人生挫折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今天的期中考试,你会觉得这一次挫折不过是人生长河中一个小小的漩涡而已,简直微不足道!我愿意和你一起再次高声朗读一位诗人的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女儿的话令李老师心痛而不安,但作为爸爸,他给女儿的开解的话语感人而又不乏清醒冷静的哲理。 李老师常常说:“孩子,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 关于李老师教育女儿成才的事,清华附小校长、教育专家窦桂梅深有感触地说,李老师对于女儿品质的守望远甚于学业,而*后获得了让人羡慕的收获。“可是,今天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会满意,在内心深处,这些家长总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天才,而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普通人。每次考试都理想化地认为应该是满分,因此,家长永远对孩子表示失望。这种失望,对孩子的自信心而言,无疑是*具杀伤力的武器。的确,中国的家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及各种技能的提高;但同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家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忽视孩子情感与道德的培养。” 4. 赏识教育如温暖阳光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让孩子深信他是什么样的人。”赏识教育如同阳光育苗,多给孩子阳光吧。在阳光下长大的孩子,心智一定是健康快乐的。 赏识的语言和行动如温暖的阳光,能融化人心中的冰山,注入无穷的力量。一些世界名流回忆他们成功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点:在他们小时候,经常被家长称赞“你很棒”“你很聪明”“你将来一定有出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帕瓦罗蒂还是个孩子时,祖母常把他抱在膝上对他说:“你将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你不久就会明白的。”后来他当了小学教师,偶尔唱唱歌。但他的父亲不断鼓励他,说他唱歌很有潜力,于是他在22岁那年开始从事保险业,从而争取到比较充裕的时间以发挥唱歌的天赋。成名之后他说:“如果没有父亲的激励,我就永远不会站在舞台上。老师培养训练了我,但是祖母的那句话让我有勇气和信心走向成功。” 优秀的父母应该在孩子小时候,每当他取得了好成绩,或者做了一件让他自己觉得很自豪的事情,或者让家长觉得很骄傲的事情时,都像开新闻发布会一样,向所有亲友炫耀他的“成功”。这就像拿着放大镜一样,去放大他的优点。而且夸赞时一定要当着他的面,得是有意识的表扬。 赏识可以鼓舞人的勇气,激发人的自信。周弘的女儿周婷婷一岁半时因注射庆大霉素造成双耳失聪,然而婷婷却取得了许多正常人都难以取得的成绩——6岁多便能认很多汉字;10岁与爸爸合著的12万字的童话故事出版;11岁荣获“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她先后3次跳级,仅用9年便学完了中小学12年的全部课程;16岁成为中国**位残疾少年大学生;17岁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后来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又被美国*好的聋人大学加劳德特大学录取。这之后,周婷婷又在波士顿大学攻读了博士学位。周弘说,他给女儿测过几次智商,水平都处于正常人的范围,丝毫没有“天才”“神童”的迹象,但他就是通过一次次的鼓励、赏识,使女儿达到了常人达不到,甚至都不敢想象的人生境界。周弘像欣赏婴儿说话一样,欣赏着女儿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在欣赏中教育,在教育中欣赏。他终于领悟到:在教育女儿的同时,女儿也教会了他很多。女儿那颗纯洁的童心,让他像在读一本充满真善美、充满良知的书,使他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找到了新的自我。 对孩子的赏识教育是一种艺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心理,要遵循以下几个赏识原则。 (1)及时激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一经发生,就要及时肯定,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就像批评教育孩子一样,一定要在孩子有体验的时候进行,这样才能强化他对被赏识的记忆和感受。 (2)表扬要具体,切忌说些不符合孩子心理的空话。比如,孩子和小朋友一起摔倒了,孩子把小朋友扶起来,家长就不能只说:“今天你真乖啊!”这样指向性不强。你可以说:“你今天把小朋友扶起来,做得很好,妈妈很高兴,以后就要这样,和小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要让孩子明白因为什么受到奖励。 (3)注意赏识的态度和语言,让孩子有满足感。“你一定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做这件事,真好!”“这孩子还真行,这么难的问题他竟然解决了。真不错。”“你很有潜力啊,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孩子的心灵其实是很敏感的,态度真诚的激励,才会被孩子接受。不能习惯性地在激励的时候,再加上消极的评语。 (4)激励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对外向型的孩子不宜过多地激励,恰当表达出赏识,以防止他滋长骄傲和虚荣;而对内向的孩子,则应及时并充分地进行激励,以激发他的自信心。 (5)奖励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要了解孩子*感兴趣的是什么,*希望得到什么。 (6)不能仅仅是赏识而没有教育,赏识一定是和教育引导连在一起的。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让孩子深信他是什么样的人。”赏识教育如同阳光育苗,多给孩子阳光吧。在阳光下长大的孩子,心智一定是健康快乐的。 5. 哈佛女生的家教启示 对于汤玫捷,与其说机会等她,不如说她找机会。积极的人生观,开阔了她的眼界,而她有这种积极的心态和性格,是因为她父母从小放飞了她的心灵——做到你自己*好的状态。 19岁的上海女孩汤玫捷,高中上的是上海一所普通中学,却成为2005年国内唯一一个被美国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的中国学生,更获得了哈佛校长提供的每学年4.5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这个在学校400名学生中排名仅在百名左右的普通女生,究竟具有何种魅力,居然让世界名校为她敞开大门!哈佛究竟看中她什么? 说真的,我也特别想知道答案。 一个星期天,汤玫捷和北京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一起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我觉得眼前一亮:这姑娘真漂亮!汤玫捷特健美,个子高挑,说话朴实。 “你就是2005年的‘哈佛女孩’?”我好奇地问。 “我叫汤玫捷。请别叫我‘哈佛女孩’,我不喜欢这个叫法。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汤玫捷说话干脆利索。 “哈佛究竟看中你什么呢?”我一上来就迫不及待地问。 汤玫捷笑了,“狡猾”地解释说,她的一个校友,专门去哈佛招生办打听了为什么录取她的事。那里的老师讲了三点:**点,汤玫捷这个人很严谨,有很好的学术背景,而且在许多比赛中,获得了让哈佛认可的奖项。第二点,汤玫捷上高二时,曾作为上海唯一一名中学生赴美学习过一年,在这一年的经历中,汤玫捷给美国当地学校和所有与她交往过的同学、家长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美国的历史老师更是在推荐信中夸奖说:“汤是一个热情、勇敢、自信、不太一样的中国学生……”第三点,进哈佛也要经过一系列考试,完成一系列申请材料,在这些方面,汤玫捷都做得很好,毫不逊色于其他的申请者。 其实,汤玫捷的“勇敢、自信”,正是来自她不一样的个人经历。 汤玫捷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母亲是一名退休工人。夫妇俩对女儿唯一的要求是:“做到你自己*好的状态。”因此,他们从不把女儿按在题海之中,从不过分关注女儿的分数、排名,也从不认为女儿参加社会活动是在浪费时间。小学时,汤玫捷就以全票当选了中队长;从初中起,她在上海市红领巾理事会担任小理事,还做过小记者、校刊主编,办过网站,出过指导小朋友上网的小手册……那些大大小小包括“上海市十佳少先队员”“上海市青少年溜溜球比赛第三名”等76个市级以上的奖项,都从另一个方面映衬出汤玫捷多彩的青春年华。对此,她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在我成长的经历中,好像没参加过什么培训班。兴趣就是*好的老师。只要是我喜欢的,我就一定会去做!” “那么,你都喜欢什么?”我问她。 汤玫捷又笑了。“喜欢旅游啊。可我旅游有两个原则:一是不跟旅行团走,二是不要导游。跟着旅行团走的*大坏处就是,到一个景点拍一堆照片,然后赶鸭子似的轰你上车,急匆匆奔向下一个景点……这种方式我特不喜欢。所以,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我都是选择自助式旅游。” “不要导游又是为什么呢?”我有些不明白。 “我看到的世界,不是一个导游能够用语言描述的,而是一个我自己用心感受到的世界。就说一些名胜古迹吧,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很具体的标志性建筑,但实际上,那些东西离寻常百姓的生活非常遥远。打个比方说,北京人不会天天去天安门吧,我在上海当然也不会每天爬一趟明珠塔……是这样吧?太不实际了!离人们的生活太远了!所以,我旅游的时候,从不以一个游客的心态去观看一个城市,而是融入其中,悄悄地关注人们是怎样在那里生活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光听别人的解说,还得靠自己走遍那些土地。而且我认为,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后还应该再加上一条‘和万人交流’,这才是完美的学习。” “看来,你比较看重的是经历,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一点我很赞同。”我高兴地说,“在我们周围,有些人外出旅游就是遵循‘上车就睡觉,下车就尿尿,到处去拍照’的死模式,结果只能是‘回家啥也不知道’。这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心去体验,身在心没在。” “太对了!”汤玫捷提高嗓门说,“依我看,这个道理跟素质培养其实差不多嘛。比方说上美术班,你一进去,指导老师就像导游一样,告诉你这个世界是怎样的,这一笔应该怎样画,那一笔应该涂成什么颜色……可我认为,真正的美术学习不是这样一个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出于对美的热爱,对美的追求,用自己的心去操纵手中的画笔,自己走进这个门。” 汤玫捷说得很对,进兴趣班、参加各种比赛……其实只是一种经历。只要是自己愿意做的,就只管去做好了!有没有名次真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感受。 聊到开心的时候,汤玫捷还忍不住告诉我说,就在升高二的那年夏天,她和一个好朋友计划独自去安徽自助旅游。由于知道父母肯定不会支持,于是她俩就隐瞒了真相,把这趟出游说成是一次夏令营活动,结果没等回来事情就彻底穿帮了,她还被爸妈责罚一个多月不准出门。对此,汤玫捷却毫不后悔:“我觉得这是一个选择问题。与其说要帮助一个人提高素质,达到未来获取某种成功,倒不如让他从小就学会选择。” 汤玫捷和同学的这次私自出游虽然受了罚,却也证明了她很有能力。她的爸爸妈妈发现,孩子离开大人半个多月,没缺胳膊没少腿,就连旅行袋和行李也都完好无损地带回来了,不但先前自己担心的“钱被抢了”“包搞丢了”之类的事根本没有发生,而且看到女儿这一路上玩得特别开心,还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后也就不再过多地干涉她了。后来,女儿远赴美国进行一年的学习交流,父母几乎就没担心过,始终坚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行! “说真的,假如没有这么一段经历,我的父母肯定会说:美国太危险了!”对这一点,汤玫捷显得很自豪。 的确,美国学校之所以*终确定了她,重要的一点就是:她的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强。 而汤玫捷也是抱定了“和万人交流”的信念去美国的。 美国希德威尔私立中学是华盛顿地区一所著名的中学,云集着上流社会的子弟,克林顿总统的女儿就曾经在这所学校读过书。学校每年都会招收两名中国留学生。可是长期以来,中国学生却给美国孩子留下了这样一种印象:不爱说,不爱笑,更不爱户外运动,整天就知道埋头傻学,像木头桩子一样。数学成绩好有什么了不起?物理课上有出色表现又能怎么样?要是有种的话,就跟我们去体育场,和我们比试比试。 所以,希德威尔中学校长到上海复旦附中挑选交流学生时就提出要求:*起码来交流的这个孩子得能说话。千万不要来了又不说话,待上一年就走!既然是交流嘛,美国人希望的就是,你能满足他们对中国的好奇,更希望你给他们带去自己国家的不同文化。 汤玫捷在美国学习了9个月后,彻底扭转了全校师生和当地居民对中国孩子的印象。 到美国后,汤玫捷就读于11年级。但是,她所选修的课程却跨遍了所有年级,有些甚至还是大学的内容。在国内,她的英语还算不错,可是到了美国,立刻就显出了差距。不过,这可难不住自信的汤玫捷,聪明的她很快就找到了提升英语水平的方法。在她寄宿的美国家庭中,女主人是个学历史的自由撰稿人。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有遛狗的习惯。所以每到那时,汤玫捷就会放下手中的事,风雨无阻地陪着这位“临时妈妈”每天遛狗一个半小时,还陪着她养鱼、喂猫……你可千万别小看每天的这一个半小时。“收获也许是在‘新东方’里待几周都不能达到的。”汤玫捷这样说。 汤玫捷与“临时妈妈”的谈话内容,论远纵横天下以及200多年的美国历史,论近则囊括当下的所有新闻。她还天天坚持翻阅英文报纸,对某一则消息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找机会就要和“临时妈妈”议一议。就这样,只用了小半年的时间,她就出色地过了语言关,那发音,那语调,听起来都相当“美国化”了。 正如希德威尔中学希望的那样,汤玫捷不但爱说爱笑爱交流,而且在运动场上也时常可以看见她的身影。 “打篮球我会抢着**个运球上篮,冲浪时我也是**个踏上冲浪板。我并不知道冲浪有很多危险,甚至我还不会游泳!但是,如果我想做一件事,就会对事情的结果有个大致估计,然后便坚决去做!曾经有人说,我被哈佛录取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其实要我说,倒不如说哈佛觉得这个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而且上手快,掌握得也快,体现了一种勇敢和自信,以及百分之百的投入热情。哈哈,我是不是有点‘老王卖瓜’啊?” 人常说见多识广,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也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自己强。” 对于汤玫捷,与其说机会等她,不如说她找机会。积极的人生观,开阔了她的眼界,而她有这种积极的心态和性格,是因为她父母从小放飞了她的心灵——做到你自己*好的状态。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作者简介

卢勤,高级编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原总编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她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栏目,被广大少年儿童及其父母热情地称为“知心姐姐”。她亲切、平易、认真、深情,守护着孩子们心中的希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三八红旗手”“巾帼建业标兵”等称号。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