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不是天才

不是天才

作者:苏也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80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7.8(4.3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不是天才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451200
  • 条形码:9787559451200 ; 978-7-5594-512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不是天才 本书特色

我的艺术就是某种生活,每一秒、每一次呼吸就是一个作品,既不诉诸视觉,也不诉诸大脑,那是一种持续的快乐。 ——杜尚

不是天才 内容简介

《不是天才》是苏也首部讲解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家及其当代艺术作品,为对当代艺术抱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直观的当代艺术观看指南,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对当代艺术产生兴趣及好奇心。 作者以一种直观的理解,带我们走进当代艺术,理解当代艺术存在的争议却又不断受到赞誉的背后故事,也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当代艺术话题的开头,引发每个人的关注与思考。 作者对当代艺术的解读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更有参加过多次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及逛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的直观感受,面向大众的艺术普及才是好的艺术普及。

不是天才 目录

目录

01 自序

孤独天才的神话早已破灭

**章  当代艺术需要被理解吗

002 语言,学习当代艺术的敲门砖:

听懂你内心里的回音

013 艺术究竟服务于谁:

当艺术家变得自私之后

029 当纽约成为世界艺术之都:

战后的世界,资本的力量,抽象与日常的搏斗

048 “ 后流派”的当代艺术:

致敬与推翻,正在进行时

第二章   解读当代艺术的“工具箱”

074 我们该怎样解读艺术

079 美与丑:

不止于美,当代艺术的审丑功能

092 空间意识:

挣脱空间维度的概念束缚

111 时间印记:

如何在艺术作品中展现时间

123 身体:

当我们变成艺术的对象

140 新媒体:

一种全面感知艺术的当代体验

第三章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156 床上的陌生人

171 抽象画里的尤利西斯

189 范德比克的洞穴

204 有关肉体的神秘与恐怖

219 一个非女权主义者的自白

237 安迪·沃霍尔的讽刺

256 一部永远都看不完的电影


展开全部

不是天才 节选

美与丑:不止于美,当代艺术的审丑功能 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大的障碍就是不肯摒弃陋习和偏见。 ——贡布里希 意大利女画家阿特米西亚·简提列斯基在17 世纪画了一幅十分可怕的画,《朱迪斯斩杀赫罗弗尼斯》。画里,两位妇女正在协力割下一个男人的头。那逼真而幽暗的场景叫人不寒而栗,特别是两位杀人女子的脸上竟然没有一点儿害怕和犹豫,倒是匕首上溅出来的鲜血,简直要直接喷到观众的脸上。这幅画描述了《圣经·旧约》中的一个故事:约在公元前600 年,以色列被敌人入侵,十分危急,这时一位名叫朱迪斯的美丽寡妇主动献身,与女仆潜入敌营,色诱并灌醉了敌军统帅,然后趁其不备将他的头颅割下。失去领袖的敌军随之溃败,朱迪斯就这样成功保卫了自己的国家。 这个故事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在不同画家的笔下,但唯有这一幅画得*残忍、*真实、*叫人难忘。画面里,人物的肢体张力和眼中的坚定不移都那样逼真,像是发生在观众的眼前,而这种力量正来自艺术家本人的内心愤恨。 简提列斯基是一位极有天赋的女画家,可惜生错了时代。1611年,她的画家父亲给她请了一位私人教师,却没想到引狼入室:在简提列斯基十八岁时,这位老师和另一位男子在画室里强暴了她,并在后来长期对她进行性侵。在那个保守的17 世纪,简提列斯基怀着屈辱把她的老师告上了法庭,但没想到的是,法庭逼迫她公开被侵犯的可怕经历,并让她忍受了长达七个月的公开审讯,这对一位青年女子来说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可惜的是,简提列斯基的奋力抗争并没有带来*终的正义。强暴者得到了教廷的维护,*终重获自由。反而简提列斯基的名誉受损,遭到社会羞辱,被逼无奈只好离开了所生活的城市,从罗马移居至佛罗伦萨。 离开罗马之后,简提列斯基并没有消沉下去,反倒是以画笔为武器,把心中对男人和男权社会的愤恨转化为一种艺术的动力,潜心创作,用女性的视角去处理各种传统绘画的主题。通过她精湛的技巧,生动的演绎,尤其是不同于男性画家的情感诠释,简提列斯基终于让社会肯定了她的艺术天赋,成为历史上**位入选佛罗伦萨迪亚诺学院的女性艺术家。她在作品中透露出的反抗意识和女性力量,也让她本人成了早期女权主义的重要艺术家。 细细观看简提列斯基的作品,我们就能发现它和传统绘画间的差别——画中的女性形象不再是温柔美丽,而男性人物也多半是又老又丑,并且身处在一种强烈的明暗对比光线中,画面情绪显得暗流涌动。 人的丑恶,作为美好的对立面,在这里被艺术家拿来用作一种武器和媒介,达到了摄人心魄的戏剧张力,让观众不得不去反思艺术家面临的现实困境。简提列斯基精心刻画丑陋和残暴,透过强而有力的油画语言夺回了女性的话语权,毫无保留地批评父权社会的不公。 可见,艺术不仅是审美的,也是审丑的。丑恶的形象其实是一种强而有力的视觉语言,带着黑暗的气质,成为衬托善良、反思正义、渴望美好的一种手段。正因如此,每当人类社会遇到灾难、疾病、战争和人性堕落的危机时,丑就常常作为一种符号和警报出现。在画家的创作中,在雕塑家的手间,在戏剧到诗歌的吟诵里,死亡和邪恶都作为人类共同的敌人,来回闪现,暗示了人性中*大的恐惧。就像是布法马可的壁画《死亡的胜利》中那遍地的尸骸,雅克- 路易·大卫的《马拉之死》里散发出阴森气息的浴中尸体,表现丑恶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史的各个时期都屡见不鲜,提醒着人们停下盲目欢愉的脚步,好好反思一下自身。 当创作进入了当代艺术阶段之后,艺术的审丑功能也随着后现代主义自我怀疑的脚步被进一步放大了。二战后的人类社会,在精神上深陷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沼,艺术作为艺术家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脱离了宗教和权力的束缚,在创作内容和表现情绪上也成了一个特殊时代的缩影。一代代艺术家都绞尽脑汁去歌颂真善美,而当代艺术似乎已经厌倦了少女的微笑,桌上的花瓶和怡然自得的自然风光,那些表达痛苦、怀疑、绝望等不再美丽的作品变得越来越多。

不是天才 作者简介

苏也 201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新闻系,2015年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艺术系纯艺领域*高学位(MFA)。现任《布林客BLINK》双月刊主编。 艺术评论文章多次发表于《芭莎艺术》《中国美术报》《中国青年》《艺术品鉴》《雨花》《油画》《鸭绿江》《福建文学》《文学教育》《世界文学评论》《多大中文》等杂志报刊。 自2015年入驻知乎平台后,多次举办线上课程(知乎Live)共16场,为“艺术”及“当代艺术”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目前为止,知乎平台粉丝量约为25万人,专栏“苏小姐的艺见”订阅量超10000人。 艺术创作包括摄影、绘画及装置艺术。其作品曾在纽约、迈阿密、伦敦、北京等地展出,部分作品被私人艺术收藏家收藏。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