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文化视阈下中国现代小城小说研究

文化视阈下中国现代小城小说研究

作者:张瑞英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97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04.9(7.6折) 定价  ¥1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化视阈下中国现代小城小说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69923
  • 条形码:9787520369923 ; 978-7-5203-699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化视阈下中国现代小城小说研究 内容简介

反映小城人生的小城小说是不同地域的具体小城之文学呈现,也是中华民族生活与文化的生动记录。作者认为,中国现代小城小说是由系列短篇结构而成的散文体小说,这些小说组合成了“中国的日夜”。每一地域的小城小说,通过对该地域的定点透视,在表现种种生活场景及价值意义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该地域及其民众的整体俯瞰与理性剖析。从生态学、人类学的视角回望、检视各地小城小说,我们会发现中国人葳蕤丛生的生命景观。小说中的各种物事、风情及风波、纠葛正是不同地域人生的自然展现,也是不同作家的个性表达。或许创作者各有怀抱,但其优选指向乃是对普通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基于以上认识,本书将小城、文学小城、小城文学研究置于传统文化视阈、生态文化视阈中考察,通过对叙事文本的细腻寻绎、挖掘,对现代中国小城的生命形态、生存状况及其文化价值做一番深入、细致的考察、探索,以期对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处境、生活样态和生命价值做系统、理性的思考,同时为现代小城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研究探索别一路径。

文化视阈下中国现代小城小说研究 目录

绪论
上编 传统文化视阈下现代小城小说研究
**章 传统文化视阈下小城生活“浮世绘”
**节 小城作家的书写立场及小城小说的观照对象
第二节 小城作家的故园情怀
第三节 生命观照与现代中国“浮世绘”
第二章 小城人的生存信仰和生命哲学
**节 民间信仰
第二节 宿命认知
第三节 柔弱者的生命哲学
第三章 现代文明背景下小城的“常”与“变”
**节 小城日常生活中的崇拜与信仰
第二节 在梦与醒之间

中编 生态文化视阈下现代小城小说研究
**章 生态文化视阈下的小城
**节 得自天然的小城风情
第二节 熟悉的氛围——小城的流言与喧嚣
第三节 自家的故事——小城的人事风波
第二章 生态文化视阈下的小城小说
**节 自然纯朴的小城物事
第二节 小城伦理的自然生态
第三节 小城多元的生命形态
第三章 生态文化视阈下的小城作家
**节 “素人”写作
第二节 摹写“素人”
第三节 真诚的生命关注
……

下编 现代小城小说的叙事艺术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文化视阈下中国现代小城小说研究 节选

  《文化视阈下中国现代小城小说研究》:  英国美学家阿诺·里德曾说:“究竟是什么东西推动艺术家进行创作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所有的一切。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原因,这包括了他过去所有的生活状况,他在创作时的身心状况、意识和气质,包括所有能引起灵感现象的一切情况。这些情况严格说来可以包括艺术家所描写的那件事情为止以前全部宇宙的历史。”这是一个人源自各种“机缘巧合”的种种先天和后天的经历和机遇,形成了其独有的兴趣和敏感,形成其阅人观物的独特方式,决定了其别具只眼的视角和别有会心的思想。这些独特之处也表现为个人感兴趣的表现对象、感兴趣的视角和感兴趣的表现方式与手段。于是,同样的事物在有的人那里有感觉,在有的人那里就没感觉。同样有感觉的重要事物,在不同的作家那里,关注点又不一样。在很多时候,创作者本身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写这些和为什么这样写,很多情况下是跟着感觉、身不由己的。或许,这正是文学创作的魅力所在。作家常常比喻自己的作品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自己设计制作的产品,或许原因正在于此。孩子可以预期,但不由设计,因此失望或惊喜在所难免。但产品设计和制作,似乎只是走个程序,没有意外,没有创作的惊喜,只有技巧的呈现,那是不能动心的。正因如此,作家尤凤伟说:“我写小说一向没有什么章法。题材与写法都随心所欲,今日南山,明日北海,兴之所至。不像有些作家那样胸有成竹,制定出五年、十年甚至一生的创作规划,然后在自己的‘开拓区’里一口一口地打深井。我没有这种雄心壮志,也没有这种耐性。我似乎还有另一种偏见:世间诸事唯文学不可按规划刻板实施,那便多了匠气,失却了活鲜,失却了色彩,失却了灵气。……我只是散散懒懒,顺其自然,我只听命于心灵与情感的牵引,觉得可以成篇,便命笔写下。”相反,一旦创作的目的、动机过于明确,强烈的功利目的会遏制直觉、无意识的正常发挥。所以,美国作家查尔斯·布列斯基曾说:“一旦我知道我为什么写作,那么,肯定地讲,我就再也无力写下去了。”  就中国现代小城小说写作的显在动机来看,或出于功利性写作,如启蒙大众、批判落后传统等;或倡导革命,反抗等级压迫;或呼吁大家联合起来救亡图存。这种功利性创作主要包括政治功利(对当下政治的批判和反思)和道德功利(对道德的颂扬或批判)两方面。而那些或因忆旧怀旧,或偏于趣味、愉悦,或源于成长经历中的各种创伤记忆而对某些方面特别关注或别有思考的个性写作,往往是潜意识层面在起作用。对于以写作为生的作家而言,或许会有自己的个性,但就其显在创作动机而言,一般会符合社会、时代的主流意识。但就潜在意识而言,则怀抱各有不同。作品的水平高下、意义价值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区分开来的。如果只是以启蒙的标准去衡量《呼兰河传》,那么其在描写日常生活方面的“史诗”价值必然会被遮蔽。如果只是将《边城》看成对传统美德的赞美,那么其现代性反思和人性凝眸的意义必然被格式掉。如果只把师陀的《果园城记》看成对落后的中原小城的批判,那么小城的寓言性及其现代中国生活样式的“浮世绘”价值也将被弱化。如果认为许钦文、王鲁彦的《屋檐下》《王老妈》《黄金》等只是描写了西方商业文化冲击下浙东小镇世风日下、生存艰难的状况,那就忽视了作者对家乡子民理性务实的生存态度与坚忍不拔的生命意志的赞美之意。其他如李劫人的《死水微澜》、沙汀的《某镇纪事》、萧红的《小城三月》等众多优秀的小城小说,都有着也许作者也未必意识到的丰富内涵。它们不会固定于几个简单的类型化主题,也不会僵死于一种叙述模式,它们还原的是生活,书写的是生命。  ……

文化视阈下中国现代小城小说研究 作者简介

  张瑞英(1965-),山东高密人,文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视阈中的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小城镇小说以及莫言小说等。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文史哲》等重要社科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已出版《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等专著;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社科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二等奖项多次。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