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协和代谢性骨病学

协和代谢性骨病学

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29cm 页数: 926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27.2(7.1折) 定价  ¥3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协和代谢性骨病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914803
  • 条形码:9787567914803 ; 978-7-5679-148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协和代谢性骨病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骨结构与生长发育, 骨调控, 代谢性骨病的诊断方法与研究技术,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等。

协和代谢性骨病学 目录

**篇 骨结构与生长发育 **章 骨的大体结构 第二章 骨的微细结构 第三章 骨组织细胞学 **节 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 第二节 破骨细胞 第三节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骨的生长与发育 **节 骨形成概述 第二节 骨的发生 第三节 骨的生长与改建 第四节 骨的生长发育趋势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骨骼遗传性发育疾病简介 第五章 儿童骨骼发育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篇 骨调控 **章 骨的激素调控 **节 甲状旁腺激素 第二节 活性维生素D 第三节 性激素 第四节 糖皮质激素 第五节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 第六节 降钙素 第七节 生长激素 第八节 甲状腺激素 第二章 骨、肌生物力学——力学信号传导及在骨再生中的作用 第三章 骨转换的分子调控机制 **节 骨生理性重建与骨组织稳态 第二节 骨转换 第三节 骨转换异常相关病变 第四节 骨重建相关障碍的潜在治疗方式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篇 矿物质与胶原代谢及其调控 **章 钙代谢及其调控 第二章 磷代谢及其调控 第三章 镁代谢及其调控 **节 镁的含量及分布 第二节 镁的生理作用及可能机制 第三节 镁的稳态及调节 第四节 镁与代谢性骨病 第五节 镁与骨骼外疾病 第四章 胶原代谢及其调控 第四篇 代谢性骨病的诊断方法与研究技术 **章 骨质疏松症的X线影像评估 第二章 骨矿含量测定方法及应用 **节 X线片 第二节 X线片光吸收法 第三节 单光子和单能X线吸收测量法 第四节 双能光子和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 第五节 定量CT(QCT) 第六节 骨结构的CT测量 第七节 磁共振测量 第三章 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第四章 QCT和pQCT测量 第五章 骨定量超声测量 **节 物理原理 第二节 测量部位 第三节 质量控制 第四节 人体和离体研究 第五节 临床研究 第六节 骨定量超声的进一步临床应用 第六章 骨转换生化指标 **节 骨形成标志物 第二节 骨吸收标志物 第三节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测定的临床应用及测定的变异 第七章 骨活检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 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九章 骨微损伤及骨折愈合 第十章 骨组织细胞培养技术 **节 成骨细胞培养技术 第二节 骨细胞(骨陷窝细胞)的培养 第三节 破骨细胞的培养 第十一章 代谢性骨病动物模型构建 **节 常用的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 第二节 遗传修饰技术在代谢性骨病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单基因突变与代谢性骨病 第十三章 核医学技术在代谢性骨病中的应用 **节 骨核素显像 第二节 MIBI显像 第三节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第四节 18F-FDG PET显像 第五篇 甲状旁腺疾病和矿盐代谢紊乱 **章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第二章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第三章 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第四章 家族性/综合征性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第五章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第六章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与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第七章 高钙血症 第八章 低钙血症 第九章 高磷血症与低磷血症 第十章 高镁血症与低镁血症 **节 高镁血症 第二节 镁缺乏与低镁血症 第六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章 概述 第二章 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流行病学 **节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 第三章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 第四章 主要临床表现 第五章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六章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原则及基础措施 第七章 钙剂 第八章 维生素D和维生素D类似物 第九章 雌激素 第十章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 第十一章 双膦酸盐 第十二章 降钙素 第十三章 迪诺塞麦(denosumab) 第十四章 甲状旁腺激素及其类似物 第十五章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类似物——abaJoparatide 第十六章 四烯甲萘醌(维生素K) 第十七章 硬骨抑素单克隆抗体(sclerostin monoclonal antibodies) 第十八章 骨质疏松症的联合治疗与序贯治疗 **节 抗骨吸收药物的联合治疗 第二节 抗骨吸收药物和促骨形成药物的联合治疗 第三节 抗骨吸收药物和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 第四节 骨质疏松症的序贯治疗 第十九章 抗骨质疏松药物效果评估 第二十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及外科处理 第二十一章 椎体成形术的利与弊 第二十二章 男性骨质疏松症 第二十三章 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第七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章 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症 第二章 垂体疾病与骨质疏松症 第三章 甲状腺疾病与骨质疏松 第四章 库欣综合征与骨质疏松 第五章 性腺疾病与骨质疏松 第六章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 第七章 维生素D、肺部疾病与骨质疏松 第八章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第九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骨质疏松 第十章 类风湿关节炎与骨质疏松 第十一章 药物所致骨质疏松 第十二章 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 第十三章 减重手术后并发骨质疏松症 第十四章 失用性骨质疏松症 第八篇 佝偻病与骨软化 **章 维生素D代谢异常 第二章 遗传性磷代谢异常 第三章 肿瘤性骨软化症 第四章 药物所致骨软化 第五章 干燥综合征合并骨软化症 第六章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佝偻病/骨软化症 第七章 范可尼综合征合并佝偻病/骨软化症 第九篇 其他代谢性骨病 **章 肾性骨营养不良 第二章 畸形性骨炎 第三章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第四章 成骨不全症 第五章 氟骨症 第六章 肾结石 第七章 肿瘤相关性骨病 第八章 骨硬化症及相关疾病 第九章 异位骨化和异位钙化病 第十章 骨软骨发育不良 第十一章 低磷酸酶血症 第十二章 钙受体病综合征 第十三章 骨l生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第十四章 黏多糖贮积症骨病 缩略语 索引
展开全部

协和代谢性骨病学 作者简介

孟迅吾,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在北京协和医院担负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任内分泌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赴美国哈佛医科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学习和研究三年。 在国内外发表医学论文200余篇,参与撰写、编辑大型医学书籍12部。 在国内率先引进血25(OH)D、氨基端PTH和游离钙测定,提高了代谢性骨病的诊治水平,shou家揭示了国人缺乏维生素D的普遍性。 培养了20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其中多数成为国家和地方的学科带头人。 从事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于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yi)。 曾因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维生素D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多次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和三等奖。 2009年9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和代谢病分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2010年获得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医学成就奖。 2010年10月获得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国际华人硬组织学会和国际骨矿盐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骨质疏松学术会议授予的终身成就奖(In Appreciation of prof.Xunwu Meng for Your Lifelong Contribution to the Osteoporosis and Bone Research)。 2012年获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 2016年获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杰出贡献奖。 2018年被第二届国家名医盛典授予“国之大医”称号。 2019年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国庆70周年纪念章”。 曾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首届主任委员,现任顾问。 曾任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首届主编,现任顾问。 周学瀛,男,山东蓬莱人,1935年12月出生。 1962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医疗系(期间于1960年-196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生化系学习)。 1962年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工作,于内分泌实验室先后担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1970年1月至1979年4月 青海省同德县医院医疗工作。 1979年4月后调回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1983年至1984年担任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处副处长。 1984年4月至1985年12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海伦海也斯医院实验室访问学者。 1986年至199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分管科研和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工作。 周学瀛教授长期致力于内分泌基础及结合临床的应用研究。早期曾从事部分水盐代谢和性腺方面的研究。1982年开始重点研究骨钙调节激素与代谢性骨病。赴美学习期间在Robert Lindsay教授和Thomas Clements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维生素D的代谢和其作用的研究。回国后在国内率先建立血1,25(OH)2D放射受体测定法。对不同海拔高度居民间夏季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生长激素与活性维生素D间的关系、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与骨质疏松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先后负责和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课题、卫生部及医科院重点课题。发表各类科研论文50余篇。其所完成的“维生素D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曾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yi);“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作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带教或协助带教研究生十余人,其中多人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的学科带头人。是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的主要创办人之一,曾担任第yi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常委。中华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杂志主要创办者,并担任该杂志的首任编辑部主任和副总编辑,为全国同仁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