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汇编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汇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6-01
开本: 26cm 页数: 459页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0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汇编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376220
  • 条形码:9787030376220 ; 978-7-03-03762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汇编 内容简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汇编》是高等学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的教学辅导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汇编》共17章,第1章是绪论,第2~6章是高分子化学部分,第7~16章是高分子物理部分,第17章是综合题。《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汇编》的习题同时涵盖了高分子学科的两大基础课程(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也适用于“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分设的单独课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汇编》精选了1700多道习题,每道题都有解答,习题覆盖教学大纲的所有知识点。标题细分到四级,所有习题都有很详细的归类。*后一章的综合题收集了600多道填空题、单选题和是非题。400多个名词解释题的答案则分散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汇编》以节省篇幅,每章末尾有相应的索引。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汇编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高分子的历史 1
1.2 高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1
1.3 聚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式 3
1.3.1 从单体或聚合物的结构式出发命名 3
1.3.2 从聚合物中文名称或英文缩写出发写出结构式 6
1.3.3 IUPAC系统命名法 8
1.4 高分子的分类 9
1.5 聚合反应的分类 12
1.6 聚合反应式 17
1.7 高分子结构和性质的一般特点 20
第2章 自由基聚合 22
2.1 判断某种化合物能否进行聚合反应 22
2.2 自由基聚合的反应机理 23
2.2.1 自由基的活性 23
2.2.2 反应热力学 24
2.2.3 引发、增长和终止等基元反应 26
2.3 链引发 29
2.3.1 引发剂和引发作用 29
2.3.2 引发剂分解反应动力学和引发剂效率 31
2.4 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 32
2.4.1 自由基聚合反应初期动力学方程 32
2.4.2 温度对聚合速率和聚合度的影响 33
2.4.3 聚合动力学计算 36
2.4.4 自动加速现象 38
2.5 聚合度和链转移反应 39
2.5.1 无链转移的聚合度 39
2.5.2 考虑链转移的聚合度 42
2.6 阻聚和缓聚 49
2.7 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 50
第3章 自由基共聚合 61
3.1 共聚物的类型及命名 61
3.2 二元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与竞聚率 61
3.3 典型二元共聚物组成曲线 69
3.4 共聚物组成控制方法 74
3.5 二元共聚物的序列结构 75
3.6 单体(自由基)活性与Q-e方程 77
3.7 离子型共聚 79
3.8 共聚物材料 80
第4章 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 82
4.1 阳离子、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单体及引发剂类型 82
4.2 离子聚合反应的聚合反应方程和反应机理 84
4.3 离子聚合的活性中心、反离子和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规整性的影响 87
4.4 离子聚合的动力学和聚合度计算 89
4.4.1 利用聚合物结构式或动力学方程计算聚合度 89
4.4.2 已知聚合度计算引发剂量 92
4.5 阴离子聚合的特点——活性阴离子聚合 92
4.6 阳离子聚合的特点——异构化 95
4.7 配位聚合的基本概念和引发剂 96
4.8 配位聚合的单体及聚合物的立构 99
第5章 逐步聚合 101
5.1 逐步聚合反应的特点和分类 101
5.2 逐步聚合反应的单体 102
5.3 线型缩聚反应 103
5.3.1 线型缩聚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103
5.3.2 密闭体系的平衡缩聚反应计算聚合度 104
5.3.3 敞开体系的不平衡缩聚反应计算聚合度 114
5.3.4 提高缩聚物聚合度的方法 116
5.4 非线型缩聚反应 117
5.5 聚合方法 23
第6章 聚合物化学反应 127
6.1 聚合物化学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27
6.2 聚合物的侧基反应 128
6.3 聚合物的主链反应 131
6.3.1 聚合物的降解、解聚和老化 131
6.3.2 聚合物的接枝、扩链和交联 135
第7章 高分子链的结构 140
7.1 高分子的程结构140
7.1.1 构型 140
7.1.2 键接结构和共聚序列 146
7.1.3 支化与交联149
7.2 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 150
7.2.1 构象 150
7.2.2 均方末端距 153
7.3 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161
7.3.1 柔顺性的结构影响因素(定性描述) 161
7.3.2 柔顺性的参数(定量描述) 164
7.4 综合 167
第8章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169
8.1 高分子结晶的形态 169
8.2 结晶模型和非晶模型 171
8.3 聚合物的结晶能力、结晶过程 172
8.4 结晶度 175
8.4.1 比体积、密度和结晶度 175
8.4.2 结晶(度)对性能的影响 178
8.5 结晶热力学与熔点 179
8.5.1 从热力学角度出发比较聚合物的熔点 179
8.5.2 熔点和平衡熔点的计算 183
8.6 结晶速率与结晶动力学 186
8.7 聚合物的取向态、液晶态和共混高分子的相态结构 189
8.7.1 取向态 189
8.7.2 液晶态 191
8.7.3 共混高分子 193
8.8 综合 195
第9章 高分子溶液 197
9.1 高分子的溶解与溶胀 197
9.2 分子间作用力、内聚能密度和溶度参数 199
9.2.1 聚合物的分子间作用力 199
9.2.2 能密度 200
9.2.3 溶度 202
9.3 溶剂的选择原则 207
9.3.1 溶剂选择三原则 207
9.3.2 相似相溶原则 209
9.3.3 溶剂化原则 209
9.3.4 溶度原则 209
9.3.5 外部条件 210
9.4 高分子稀溶液的热力学 210
9.4.1 溶液的基本物理量 210
9.4.2 Flory-Huggins的似晶格模型 211
9.4.3 Huggins参数x1 211
9.4.4 混合 212
9.4.5 混合熵 212
9.4.6 混合能 214
9.4.7 化学势 215
9.4.8 θ状态 217
9.5 高分子亚浓溶液、浓溶液和聚电解质溶液 221
9.5.1 高分子亚浓溶液 221
9.5.2 高分子浓溶液 222
9.5.3 高分子聚电解质溶液 224
第10章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226
10.1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统计意义 226
10.1.1 利用定义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26
10.1.2 多分散系数和分布宽度指数 233
10.2 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236
10.2.1 端基分析法 236
10.2.2 沸点升高、冰点下降法 237
10.2.3 膜渗透压法 238
10.2.4 气相渗透压法 247
10.3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与Z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248
10.3.1 光散射法 248
10.3.2 超速离心沉降法 253
10.4 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254
10.4.1 黏度法测相对分子质量 254
10.4.2 黏度法涉及的其他参数 263
10.5 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266
10.6 相对分子质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267
第11章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269
11.1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意义和表亦方法 269
11.2 基于溶解度的分级方法 273
11.3 凝胶色谱法 277
11.3.1 原理、仪器和实验条件 277
11.3.2 校准曲线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79
11.3.3 普适校准曲线 284
11.3.4 峰加宽效应和柱效 285
11.4 分子分布性能的 287
第12章 聚合物的分子运动 288
12.1 形变-温度曲线 288
12.2 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 296
12.2.1 测定 296
12.2.2 玻璃化转变理论和相关计算 299
12.2.3 Tg的影响因素 306
12.2.4 耐热性 313
12.2.5 次级松弛(或多重转变) 314
12.2.6 脆化温度 316
12.3 聚合物的黏性流动 316
12.3.1 黏流的特点和黏流温度 316
12.3.2 熔体黏度 318
12.3.3 流曲线和流性 328
第13章 橡胶弹性 334
13.1 橡胶的结构和使用温度范围 334
13.2 高弹性的特点和热力学分析 335
13.2.1 高弹性的特点(高弹性的定性分析) 335
13.2.2 橡胶弹性的热力学分析(高弹性的定量分析) 336
13.3 交联橡胶弹性的统计理论 339
13.3.1 交联橡胶变形时的熵变 339
13.3.2 交联橡胶的状态方程 340
13.4 唯象理论 349
13.5 热塑性弹性体 349
第14章 聚合物的黏弹性 351
14.1 黏弹性现象 351
14.1.1 黏弹性与松弛 351
14.1.2 静态黏弹性 352
14.1.3 动态黏弹性 357
14.2 力学模型 360
14.2.1 静态黏弹性相关的力学模型 360
14.2.2 动态黏弹性与相关力学模型 368
14.3 时温等效原理与WLF方程 371
14.4 Boltzmann叠力口原理 376
14.5 测定动态黏弹性的实验方法 380
第15章 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384
15.1 力学性质的基本物理量和力学性能指标 384
15.1.1 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和计算 384
15.1.2 力学性能指标的定义和计算 388
15.2 应力-应变曲线 389
15.2.1 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 389
15.2.2 应力-应变曲线的五种类型 392
15.2.3 影响因素 394
15.2.4 有关计算 395
15.3 屈服和断裂 397
15.3.1 屈服 397
15.3.2 断裂 399
第16章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 405
16.1 聚合物的极化与介电性能 405
16.1.1 介电极化 405
16.1.2 介电损耗与介电松弛谱 408
16.1.3 影响介电性的因素 411
16.2 聚合物的导电性和静电现象 415
16.2.1 导电性的表征 415
16.2.2 影响导电性的因素 416
16.2.3 导电性高分子 419
16.2.4 聚合物的静电现象 420
第17章 综合题 422
17.1 高分子化学综合题 422
17.1.1 填空题 422
17.1.2 单选题 428
17.1.3 是非题 435
17.2 高分子物理综合题 436
17.2.1 填空题 436
17.2.2 单选题 442
17.2.3 是非题 451
主要参考书目 455
附录 457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