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胭砚计划·平成史胭砚计划.平成史

胭砚计划·平成史胭砚计划.平成史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时间:2020-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4.9(4.3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胭砚计划·平成史胭砚计划.平成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316887
  • 条形码:9787547316887 ; 978-7-5473-1688-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胭砚计划·平成史胭砚计划.平成史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一般读者阪神大地震、AO姆真理教事件,
东日本大地震、福岛核电站事故,
同一年发生的天灾与人祸并非巧合。 平成开始时,冷战走向终结。
30年后令和开启,世界又面临大变局。

胭砚计划·平成史胭砚计划.平成史 内容简介

平成初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此后长期的经济停滞给这个时代投下阴影。然而,仅用“停滞”和“闭塞”就能讲清楚平成史吗?
政治为何发生了劣化?灾害对日本国民造成了怎样深层次的影响?“菊池宽奖”获得者保阪正康在本书中直面历史,深度分析“平成”与“昭和”的内在关联,解读平成时代的深层结构。

胭砚计划·平成史胭砚计划.平成史 目录

序章 天皇的生前退位与“灾害史观”

天皇“国民统合”的呼吁 002

舍身之战 004

作为“和平力量”的天皇 007

“55年体制终结”的产物 009

昭和的政治账 013

小选举区制度的缺陷 017

大正与昭和间的因果关系 021

平成的灾害史观 025


**章 世界史之中的“平成元年”

年号就是“标点” 030

昭和天皇之死与冷战终结 032

苏联解体后的莫斯科见闻 033

为“昭和”殉葬的人 035

昭和与平成,不同的关键词 037

天皇展示的自身的作用 039


第二章 天皇构筑起的和国民间的沟通机制

天皇处境之严苛 044

向国民提出的问题 049

同昭和天皇之间的传承 050

“军人易跋扈而不考虑大局” 052

去往海外的“追悼与慰灵之旅” 055

来自平成的嘱托 058

为了继承所做的准备 059

同原残留日本兵家族的会见 062

身为象征天皇的义务 064

同韩国的缘分 066

直面历史的姿态 067


第三章 政治为何发生了劣化

导入小选举区制的产物 072

揭示政治劣化的预兆 075

“村山谈话”的历史意义 077

历史修正主义的跋扈 079

“自虐史观”这个词 082

小泉纯一郎的话术与设想 084

二元论般的政治领导人 087

平成的政治家以何为根基 089


第四章 “1955年”这个转捩点

昭和的清算 096

变了味的青年的反抗姿态 099

奥姆真理教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101

王国内部的暴力装置 106

平成*大的教训 110

机械文明进入极致的入口 113

亲身学习到战后民主主义的领导人们 114

平成的生死观 116

续命医疗的本质 118

无人送终情况下的死 121

给时代画出辅助线的西部迈的自裁 123

“员工们没有错” 127

泡沫经济期的意识 129

经济大国这个空喊的口号 132


第五章 从案件观察时代风貌

“闭门不出”这种时代病 138

犯罪的目的变了 142

神户连续杀伤儿童事件 143

光市母子杀害事件 145

“我想杀个人看看” 148

“战后”为何死了? 150


第六章 开始萌芽的历史观的扭曲

民主党政权到底是什么? 156

没被吸取的太平洋战争的教训 158

“民主之后,法西斯紧跟” 161

民族主义的存在形式 162

严峻时代的萌芽 165

日本右倾化了吗? 168


终章 从平成的谢幕到下一个时代

天皇讲话中加入的灵活性表述 174

确立新天皇制的时机 177

同先皇之间的关系所塑造的新天皇形象 179

如何防止“天皇的双重结构” 182

大正末期产生的奇怪状态 184

从关东大地震扩散开的虚无感 187

贞明皇后的灾区巡视 189

国民注视天皇的目光 191


后记


展开全部

胭砚计划·平成史胭砚计划.平成史 节选

平成*大的教训 奥姆真理教制造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跟两个月之前的阪神淡路大地震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或者说要如何解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是对平成这个时代所做的注解呢?当然有人会觉得这只是一种巧合,但我不这么认为。沙林毒气事件或许可以说是由自然灾害所产生的史观(也可以说是人生观)的一种补充,这是我的见解。
阪神淡路大地震发生两周之后,我在日本广播协会(NHK)的某个教育节目里,以特派员的身份进入神户, 观察这个城市受到何种伤害,有没有开始重建工作。灾区建筑物的倒塌情况以及人们茫然的表情我至今难以忘怀, 但*令我震惊的是参与重建工作的人们的表情,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当遭受到非常彻底的破坏后,人的表情反而会变得非常淡然。
以我自己的真实体验来说,如前文所述,大地震把所有有形之物尽数摧毁,这意味着不管是我们兢兢业业造出来的东西,还是我们目之所至的一切,在大自然的巨大力量面前瞬间崩塌。这种虚无感在关东大地震时就曾显现过。这份虚无感一直延续到了昭和时代,摩登文化等先进的都市文化、昭和大恐慌时期的自杀潮(在昭和七年到八年这段时间,跳进伊豆大岛三原山火山喷发口的自杀行为异常增多)等就是这种虚无感的表现。
为了守护自己的“真理”,为了对抗司法机关的意志, 才做出了去地铁撒毒气的行为,即便处死一切敌对者或者不听话的人,都会被奥姆真理教的信徒正当化,这种心理本身可以说就是灾害史观。这种灾害史观是平成时代独有的特征。昭和的伤痛,即便是因“战争”这个人祸而产生的,也可以说衍生出了另一种跟前文所述不一样的灾害史观。
在信息封闭空间里,只要造一个谣,这个空间就会自我繁殖新的谣言,并发展成令人难以置信的行为。
关东大地震的时候,在日本社会这个信息封闭空间里, 如果传播“朝鲜人在井里投毒了”这类毫无根据的谣言, 就会滋生出一群会做出残忍行为的人,结果就是一系列的屠杀。这种灾害史观,在阪神淡路大地震的时候没有看到在普通社会中发生过,我以特派员身份去到神户的时候, 也完全没看到过这样基于谣言的行为。
也就是说,关东大地震时的灾害史观,即信息封闭空间所特有的残忍行为,并非日本人国民性格中的沉疴宿疾, 而是告诉了我们信息封闭空间的恐怖,而奥姆真理教可以说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恐怖。我甚至要说,这就是“平成*大的教训”了。
记者江川绍子在她的书中指出,“不只是信息被管控的封闭性组织,哪怕是在自由的民主主义社会,人们也不一定时常能自由作出选择”,说的就是这么回事儿。
我从奥姆真理教事件中看到现代社会的病根,但这份关注本身并不具备历史层面的延展性,它只是帮我们确认了一个深刻教训,即这样的宗教团体的封闭性,会牵扯到重大犯罪。
平成三十年(2018 年)7 月6 日和26 日,对这个宗教团体的首领麻原彰晃和其他干部共7人,以及沙林毒气事件直接参与者和其他干部共6人,分别执行了死刑。对这13 名死刑犯的行刑,似乎有“平成的事件要在平成时代解决” 的国家意志在里面。

胭砚计划·平成史胭砚计划.平成史 作者简介

作者保阪正康,1939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纪实文学作家、评论家、日本近现代史研究者。著述甚多,有《那场战争到底是什么?》《昭和史的教训》《东京审判的教训》《日本在占领下的教训》《明仁天皇与裕仁天皇》等。 译者黄立俊,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2011年“3·11地震”之后,受邀担任《第一财经日报》驻东京特约记者。其间曾专访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前内阁大臣竹中平藏等多位日本政经界要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