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讲给孩子的故宫:书法之美 (青少年读物)

讲给孩子的故宫:书法之美 (青少年读物)

作者:祝勇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168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18.6(4.9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讲给孩子的故宫:书法之美 (青少年读物) 版权信息

讲给孩子的故宫:书法之美 (青少年读物) 本书特色

祝勇已经着魔一般陷入了昨天的文化里。这样的人不多。因为一部分文人将其视做历史的残余,全然不屑一顾;一部分文人仅仅把它作为一种写作的素材,写一写而已。祝勇却将它作为一片不能割舍的精神天地;历史的尊严、民间的生命、民族的个性、美的基因和情感的印迹全都深在其中。特别是当农耕社会不可抗拒地走向消亡,祝勇反而来得更加急切和深切。他像面对着垂垂老矣、日渐衰弱的老母,感受着一种生命的相牵。我明白,这一切都来自一种文化的情怀! ——冯骥才(作家) 故宫历史浓厚、人文荟萃,器具精美,是真正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祝勇整日与苏黄米蔡为伍,与沈文唐仇为伴,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了一个妥帖的释放点,也为他未来寻得了一个可靠的基础。但说到底,还是他的心静。他说,他在故宫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他读的书,大多是繁体竖排没标点的。在这争名逐利的世上,他能不为利益所动,沉潜在中国文化的魅力里,致力于读书做学问,颇有《楚辞》里“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势,在浮躁的今日,更显出一种风度。 ——俞晓群(出版人) 祝勇深省静穆,像江南深深的小巷,像巷尾微澜的古井,自是一派闲静。祝勇的为人为文多是冷冷的不动声色,但很干净——气味很干净,心灵很干净,其中蕴有足够的真诚和内在的激情,有一种特殊的诚恳在里面,是那种我喜欢的有真正感情的人,当然带着坦然的目光(指目光中没有任何企图),带着一种北方男人的力量…… ——冷冰川(艺术家)

讲给孩子的故宫:书法之美 (青少年读物) 内容简介

《讲给孩子的故宫·书法之美》精选祝勇即将出版的新作《故宫的古物之美》系列中与故宫珍藏的古代书法佳作,精选出7位大文豪的书法代表作,涉及6种中国书法艺术代表字体流派,设置青少年读者值得了解和关注的7个主题(小篆·李斯《峄山碑》、行书·王羲之《兰亭序》、草书·李白《上阳台帖》、行楷·欧阳修《灼艾帖》、行书·苏东坡《寒食帖》、行楷·辛弃疾《去国帖》、行草·陆游《怀成都十韵帖》),每个主题下设置3个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知识有关、青少年需要了解的小问题。(如:“中国书法有哪些特性?”“怎样欣赏《兰亭序》?”“为什么只有唐朝才能成就李白?”“为什么《寒食帖》被奉为行书第三?”“《去国帖》表达了什么?”) 作品以优美、凝练、专业的散文化语言,带领青少年欣赏中国书法艺术,还原经典诗词等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帮助青少年了解书法、文学、历史知识,从而引领青少年更清晰地了解历史,掌握文博知识,更深入地体会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讲给孩子的故宫:书法之美 (青少年读物) 目录

★小篆《峄山碑》·李斯的“另一片江山”

??大篆和小篆有什么区别?

??中国书法有哪些特性?

??在中国书法史上,李斯留下了什么?

★行书《兰亭序》·永和九年的那场醉

??《兰亭序》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怎样欣赏《兰亭序》?

??“兰亭”神话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草书《上阳台帖》·纸上的李白

??除了流传千古的诗句,李白还有哪些艺术造诣?

??为什么只有唐朝才能成就李白?

??如何读懂李白?

★行楷《灼艾帖》·欧阳修的醉与醒

??欧阳修何以创作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为什么欧阳修号称“醉翁”?

??欧阳修有哪些艺术成就?

★行书《寒食帖》·苏东坡的峰回路转

??《寒食帖》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如何欣赏《寒食帖》?

??为什么《寒食帖》被奉为“行书第三”?

★行楷《去国帖》·挑灯看剑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中,你*喜欢哪一句?

??《去国帖》表达了什么?

??辛弃疾的晚年是怎样度过的?

★行草《怀成都十韵诗》·陆游的“中国梦”

??同样是南宋抗战派代表人物,陆游和辛弃疾有什么区别?

??陆游毕生的梦想是什么?

??如何评价陆游的书法作品?


展开全部

讲给孩子的故宫:书法之美 (青少年读物) 节选

《峄山碑》·李斯的“另一片江山”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离开风沙弥漫的黄土高原,开始了他人生中的**次远距离旅行——按照官方的说法,叫做东巡。两年前,那场持续了五个多世纪的漫长战事在终于尘埃落定,作为唯一的胜者,秦始皇有理由欣赏一下自己的成果。他从咸阳出发,走水路,经渭河,入黄河,一路风尘,抵达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 今山东省邹城东南。 ]。 这一事件与艺术史的关系是,当秦始皇站在峄山之巅,眺望自己巨大的国土时,内心不免豪情荡漾,一个强烈的念头控制住他,那就是要把这一事件落在文字上,刻写在石碑上,让后世子孙永远记住他的圣明。 这个光荣任务交给了一路陪同的丞相李斯。李斯当即提笔,运笔成风,沉稳有力地写下一行行小篆,之后,他派人在峄山上刻石立碑,于是有了一代代后世文人魂牵梦绕的秦《峄山碑》。 《峄山碑》从此成为小篆书写者的范本。 大篆和小篆有什么区别? 李斯的时代,是小篆的时代。 此前,在文字发明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流行的字体是大篆。广义地说,大篆就是商周时代通行的、区别于小篆的古文字。[ 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第46页,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这种古韵十足的字体,被大量保存在西周时期的青铜、石鼓、龟甲、兽骨上,文字也因刻写材料的不同,分为金文(也称钟鼎文)、石鼓文和甲骨文。 大篆的写法,各国不同,笔划繁琐华丽,巧饰斑斓。秦灭六国,重塑汉字就成为政府**号文化工程,丞相李斯亲力亲为,为帝国制作标准字样,在大篆的基础上删繁就简,于是,一种名为小篆的字体,就这样出现在书法史的视野。 这种小篆字体,不仅对文字的笔画进行了精简、抽象,使它更加简朴、实用,薄衣少带,骨骼精练,更重要的是,在美学上,它注意到笔画的圆匀一律,结构的对称均等,字形基本上为长方形,几乎字字合乎二比三的比例,符合视觉中的几何之美。这使文字从整体上看去显得规整端庄,给人一种稳定感和力量感,透过小篆,秦始皇那种正襟危坐、目空一切的威严形象,隐隐浮现。 实际上,在更早的时候,我们所熟知的夏禹的治水功业,*终也指向了文字——治水完成后,大禹用奇特的古篆文,在天然峭壁上刻下一组文字,从此成为后世金石学家们终生难解的谜题。 被大禹镌刻的这块石头,被称作“禹王碑”。人们发现它,是在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岣嵝峰左侧的苍紫色石壁上,因此也有人把它称作“岣嵝碑”。这应该是中国*古老的铭刻,文字

讲给孩子的故宫:书法之美 (青少年读物) 作者简介

祝勇,作家、纪录片导演。现任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驻校艺术家,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 出版文学作品四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等。 任《辛亥》《历史的拐点》《苏东坡》等大型纪录片总撰稿,国务院新闻办、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天山脚下》总导演。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