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女法医手记之殊途

女法医手记之殊途

作者:刘真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14.1(3.6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28.1(7.2折)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女法医手记之殊途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5099749
  • 条形码:9787205099749 ; 978-7-205-09974-9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女法医手记之殊途 内容简介

本书是“让死者闭眼”系列的第五本,法医淑心与队长沈恕、队员冯可欣仍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在这一系列中,法医淑心将讲述因“爱”而产生的犯罪,爱与恨,善与恶,跨越一步便成殊途。 富二代大学生陈尸野外,现场遗留一枚茶色水晶吊坠,像一滴忧伤的眼泪。品学兼优的他究竟为何惹来杀身之祸? 年轻貌美的女人陈尸在自己居所,且怀有三个月的身孕。涉案的三个男人均有不在场的证明,而现场遗留的证物却又指向女人情深意重的男友,究竟是谁杀了她? 茫茫大海上,巨大的邮轮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两名男子相继无声无息地惨死于自己的房间,凶手竟是枕边人? 医院里的病人相继奇怪地死去,死亡时间及死者特征毫无联系。就在刑侦人员一筹莫展的时候,天王明星的世纪婚礼为案情带来转机,他竟然为爱设计了几场谋杀? 窃贼从楼梯上滚落身亡,现场却留下不合常理的大量喷溅血迹,而且传闻窃贼曾强奸报案人的妻子。受害人会在被凌辱后转而爱上实施强奸的人吗?究竟谁在说谎?

女法医手记之殊途 目录

**案 水晶泪

富二代大学生陈尸野外,姿势奇怪——双腿蜷曲,右臂向前伸展,似乎想抓住什么。尸体的脸上褪尽血色,白里透青,眼睑微张,露出一线鱼肚白的眼仁;嘴开得大大的,像在呼喊救命;干透的血痂附在牙齿上,使得表情更显狰狞可怖。我小心掰开尸体僵硬的手指,见其手中有一样东西——指甲般大小,茶褐色,呈泪滴状。

第二案 兄 弟

尸检发现,死者头部有三处打击伤,均在后脑。根据伤口的形状和深浅程度判断,凶器为圆柱形物体,较沉。尸身上未见其他伤痕,衣着完好,下体没有性侵痕迹。尸身柔软,显示死亡时间不长。此外,死者子宫内有成形胚胎,根据发育程度判断,已有三个月。

第三案 邮轮奇案

死者看上去不到四十岁,身型高大健硕。右颈部有一条长长的刀口,血痂下的黄白色脂肪向外翻卷,可以看见颈动脉仅剩一丝血管壁相连。凭经验判断,伤口有十厘米长、二三厘米深。与上一起命案现场不同的是,死者的内裤被脱到膝盖以下,裆部血肉模糊。

第四案 小确幸

死者三十岁,身长一米六四,体重四十八公斤。黑长发。无生育史。体表有浅淡尸斑,无外伤。两手臂肘弯处及脐下各有一陈旧针眼。内脏器官无病变,无毒素沉积,无伤损破裂。在死者体内检验出大剂量的胰岛素,但是C肽无明显升高。

第五案 楼梯悬案

法医剃光死者头发,两处致命的外伤曝露在外面。根据经验,剧烈的撞击和打击都可能导致这样的创伤。通过解剖尸体发现,腹腔内未有异常,胸腔内积满液体和气泡,呈暗红色。一根肋骨断裂,不规则的断口如利齿,深深刺入死者的肺部。


展开全部

女法医手记之殊途 节选

水 晶 泪 1 晚春。 大地早回暖了,但鲜花还未盛开,树叶尚显青涩,早晚仍然微凉。雨水倒是很勤,一场接着一场,万物铆足了劲,等待在恰当的时机蓬勃怒放。 黄昏时分,斜阳如血,染得丛林明黄艳红,像一幅印象派的名画。想不起叫什么名字了,只记得它才在苏富比拍卖行拍出了两亿元的天价。一位神秘的中国买家慧眼识珠,潇洒举牌,满座皆惊。 一具男尸仰卧在“印象派名画”的左上角,姿势很奇怪——双腿蜷曲,右臂向前伸展,右手紧握,似乎想抓住什么东西。 我下车后急匆匆地赶到现场,气还没喘匀,沈恕就过来了:“一个小时前接到报案后便封锁了现场,一直在等你。”语气挺平淡,可*后几个字听来让人挺不舒服,像是在嫌我出警慢。 我张张嘴,想说不熟悉路,又赶上下班高峰,确实一分钟也没敢耽误。可话刚到嘴边就被我咽了回去——这人做了队长后,说话总阴阳怪气的,像在敲打人,又抓不到实据,索性不理他吧。 我麻利地套上鞋套:“开工。” 尸体位于乱草丛中,枯枝败叶成堆,加上连日的阴雨天气,草木和泥土的湿气很重,腥味扑鼻。死者看上去年纪不大,二十来岁,染着黄发,衣着时尚,上身的博柏利夹克不像赝品,经济条件应该不错。死者的脸褪尽血色,白里透青,眼睑微张,露出一线鱼肚白的眼仁;嘴开得大大的,像在呼喊救命,又像在哀告求饶;干透的血痂附在牙齿上,使得表情更显狰狞可怖。 死者的发质很好,柔细如丝又非常浓密,头发应该刚染过,亮黄色覆盖到发根。头部有十几处硬物打击伤,深浅不一,多数仅触及表皮,只有两处打塌了头骨,造成凹陷。右小腿和脚踝处有十几处撕裂伤,像是被狼或野猪之类的野兽撕扯过,伤口深及腓骨,腓动脉也被割断了。大量血液渗进他身下的泥土,肥沃的黑色土壤泛着一抹暗红。 此外,死者的后颈、背部和臀部有大片青紫色尸斑。 我小心掰开死者僵硬的手指,见其手中有一样东西——指甲般大小,茶褐色,呈泪滴状。我用镊子将它夹起来,装进证物袋,转身交给沈恕。 “能确定死因吗?”他问。 “目测有几十处外伤,都不致命,是否有其他内伤,需要尸检后才能确认。”我说,“就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如果他在受伤后及时得到救治,活下来的概率很大,初步判断死因是失血过多导致心脏衰竭。头部创伤为硬物击打所致,右小腿及脚踝处的外伤成因暂时不能确定,像是锯齿类的器具或者野兽撕扯造成。”我顿了顿,“根据尸体的僵硬程度和尸斑的稳定性判断,死亡时间在二十四小时左右。” 沈恕点点头表示赞同:“几分钟前技侦人员在距尸体十几米远的草丛中发现了一块带血的尖利石头,很可能是击打死者头部的凶器。”没等说完,他皱起眉头,凑近冯可欣,“怎么来了这么多记者?” 几米外的山丘上站着七八个记者,架起“长枪短炮”,对准命案现场和刑警们不停地按快门。 冯可欣也挠头:“媒体抢新闻都抢疯了,一出刑事案件,到现场的速度不比我们慢。跟市委宣传部反映了好几次,没什么效果,我们也不能强制干涉新闻自由不是?” “你把他们叫一边去,报道案子的情况可以,但别胡说八道,别主观臆测,别曝出太多细节,别给凶手帮忙、给公安机关添乱。”沈恕明显有点生气。这也难怪,媒体帮倒忙的事情屡有发生。也想过起诉几家报道失真、缺乏职业操守的媒体,可是局里宣传部不配合,而且就算打赢了官司又能怎样?媒体是不怕公开道歉的,这只能扩大他们的知名度,同时让刑警队蒙羞。真是豆腐掉进灰堆里,吹不得打不得。 “不然我把他们叫来,你亲自敲打敲打?”冯可欣小心翼翼地请示。记者们对不怒自威的沈恕还是有几分畏惧的。 记者们三三两两地凑过来,大多是熟面孔,有卫视法制栏目的廖承羽、市电视台《早间播报》的李丽、《法制报》的摄影记者陈重、门户网站的徐婷和张成顺,还有两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看那青涩的模样应该是实习生。 沈恕不跟他们客气:“案子刚刚发生,一点眉目都没有,你们回去写报道时悠着点,如实写,别添油加醋。说起新闻的使命和操守,你们比我明白,不要嘴上冠冕堂皇,笔下云山雾罩,误导读者还是小事,如果耽误了破案,你们谁也负不起责任。”沈恕和这几个跑法制线的记者比较熟,又没外人在场,训起话来毫不留情。 卫视的廖承羽经常在节目里抛头露面,小有名气,俨然是这群人的老大。他对沈恕嬉皮笑脸地说:“沈队,今天到场的这几个人您还不放心?都是靠谱的,满嘴跑火车的那两个早被我们开除了。” 陈重借竿就爬:“沈队,今天的稿子由您把关,该说的说,不该说的我们保证一句不说,您放心。”他是这群人里年纪*大的,五十出头,走路一跛一跛的。虽然年纪大,说起话来却是油腔滑调的,有点招人烦。 我见过他几次,便问:“老陈,《法制报》不是经营不善关门大吉了吗?全部编采人员提前退休,你怎么还跑现场呢?” 陈重嘿嘿地笑:“我这年富力强的,在家养老早了点,又不会跳广场舞,只好在《普法网》谋了个差事,发挥余热呗。” 我继续拿他开涮:“原来你与时俱进成了IT人士,了不起。” 沈恕不耐烦地说:“点到为止,你们心里有数就行,今天的新闻里如果有歪曲事实的地方,刑警队跟你们没完。” 这时冯可欣走过来,凑近沈恕耳朵说了几句话,为避免记者们听见,声音压得很低。 死者身份已经确认。技侦人员在他随身携带的钱包里找到了一张身份证,经相关部门查证,他叫王梓轩,1998年生人,楚原理工大学建筑系三年级学生。其父王德福是楚原市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市人大代表,在政商界有一定影响力。 我也压低声音说:“王德福?这名字很熟,好像有两次警民联谊会就是在他的公司租的场地。” 沈恕说:“就是他,他一向积极和警方搞好关系,大事小情都主动跑前跑后、出钱出力,市里还给他颁发过好市民奖。”他怕被记者们听一耳朵,又捕风捉影地瞎写一气,便留两名技侦人员继续清理现场,并命其他人分头勘查。 2 冯可欣驱车赶往楚原理工大学。 校方已经接到了警方通知,非常重视,派出校长接待,王梓轩的班主任郑韶涵全程陪同。 郑韶涵二十五岁,穿着时尚,乍看和女大学生没什么区别,但她处事老练,说话滴水不漏,透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据她介绍,王梓轩生前算得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热爱音乐,组建了一支乐队,担任吉他手兼主唱,在各级文艺会演中多次获奖。如果不出意外,他一定能争取到保送研究生的名额。她对王梓轩的意外身亡既震惊又悲痛,谈话期间几次红了眼眶,看得出来师生情谊甚笃。 王梓轩和一个男生共享一套寝室。据冯可欣描述,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绝不相信学生寝室会如此豪华,与他在警校住的八人间陋室相比,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寝室有百十平方米,中间为会客室和餐厅,两边各有一间卧房,分别自带卫生间;地面铺的是硬木地板,家具为高档实木,电视、电脑、洗衣机、按摩浴缸,一应俱全。每人每月的住宿费在五千元以上。 郑韶涵说,这是楚原理工大学*高档的学生寝室,一共只有三套,主要是满足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的需求,让他们在更好的环境里生活和学习。冯可欣过后向我坦承,他怕在人民教师面前露怯,努力克制自己,没敢表露出对这套寝室的羡慕嫉妒恨。 和王梓轩共享豪华寝室的男生叫顾文文,名字显中性,人长得也有些雌雄难辨。橘红色的长发,苍白的刀条脸,描眉画眼,高傲冷艳,与他哲学系学生的身份形成巨大反差。他本人也多才多艺,热衷于参加社会活动,同时担任校歌迷协会会长和摄影学会会长,追日韩歌星,摆弄高档相机,得过几个市级的摄影奖。 也许是因为出身“高贵”,顾文文对冯可欣和郑韶涵没有丝毫敬畏,反倒有点爱搭不理。他说和王梓轩的作息时间不同,喜欢的音乐风格也截然相反,两人虽同住一个寝室,平时却很少说话,对他并不了解。上一次见面还是三天前,因为王梓轩经常和朋友们出去玩通宵,他也就没往心里去。问起王梓轩的朋友圈子,他也一无所知。 直到冯可欣说出王梓轩遇害的消息,顾文文才现出震惊的表情。他睁大涂着漆黑眼影的双眼,说话也不利索了:“他被人……杀了?怎么会?太可怕了!”不怪他反应强烈,身边的人突然横死,任谁一时半会儿都难以接受。 冯可欣追问顾文文是否听王梓轩提起和什么人有矛盾,顾文文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脱口而出:“他整天和社会上的人鬼混,啥事都敢干,谁知道他惹没惹到什么人。” 郑韶涵不满地说:“人都死了,积点口德吧,说话要负责。” 冯可欣不满地瞄她一眼,又鼓励顾文文说:“有什么就说什么,警方会查证,不需要你负责任。” 顾文文却不愿再继续这个话题,推托说他和王梓轩不熟,什么都不知道。 冯可欣又走访了几个王梓轩的同学,大家都支支吾吾、欲言又止,推托说和王梓轩没有多少交集,对他的私生活不了解。冯可欣不得要领,郁闷返回警队。 尸检确认王梓轩死于重伤后失血过多,未发现内伤或中毒迹象;踝部及小腿上的伤口较规则,没有大面积皮肤脱落,可以排除野兽撕咬;在现场发现的石头上的血迹与王梓轩的血型相同,确认为凶器,但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未能提取到有效指纹。 沈恕皱着眉头:“凶手用来击打王梓轩头部的石头是在现场随手获得的,作案后又把它丢在了现场,应该不是预谋杀害。十几处打击伤都相对较浅,说明凶手的力气不够大,心理不够稳定,不是惯犯。腿上的伤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你有思路吗?” 我大胆假设:“像是捕捉野兽的夹子造成的。捕兽夹带有锯齿,咬力强劲,猎物一旦被夹住,越挣扎,锯齿越深入。王梓轩可能是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捕兽夹夹住了,剧烈的挣扎导致锯齿伤及腿骨。凶手则趁他活动受限之时,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连续击打他的头部,致使他昏厥,后因失血过多而死。”我在出现场时就设想过这一作案场景,由于当时想法不成熟,便没向沈恕和盘托出。 沈恕拍手:“早该看出这是捕兽夹造成的外伤,而且不是捕鼠或抓野兔的夹子,是用来捕捉大型野兽的强力夹,民间俗称野猪夹。案发现场位于城市边缘,离马路只有十几米远,虽然是丛林,却从未有大野兽出没,猎人不会在那里放置捕兽夹。这很可能是凶手故意设下的圈套,专门用来对付王梓轩的。”说完,他立刻派人去排查楚原市的野猪夹的使用情况。 沈恕的脑瓜转得是快,我才起了个头,他就推出了结论。我仔细想了想,觉得他的推理还是不够严密:“如果是凶手有意布局,那为什么没有准备趁手的凶器?这和你前面分析的‘不是预谋杀害’自相矛盾。” “不难解释,凶手对王梓轩怀恨在心,布局谋害他,但没有想清楚接下来该怎么办。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凶手顺手捡起石头砸向了王梓轩。” 我继续质疑:“有没有可能放置捕兽夹的和击打王梓轩头部的并不是一个人?” 沈恕回答得很快:“理论上有这种可能,王梓轩被捕兽夹夹住后,恰好有人路过,见财起意,把他杀害。可是他身上的钱包、手表、手机等财物都在,所以可以排除这种可能。” 说不清是他口才好,还是思路清晰,我总能被他轻易说服:“现在懂得用捕兽夹的城里人不多,这是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顺藤摸瓜,说不定就能把案子破了。” “还有这个,”沈恕亮出从尸体手里找到的那粒茶褐色“泪滴”,“这东西应该是王梓轩从凶手身上扯下来的,也很有办案价值。” 这是一枚精致的茶色水晶吊坠,在灯光下晶莹剔透,闪闪发亮,“泪尖”处豁了个口子,看样子是从项链上断开的。 我又仔细打量了两眼:“这种水晶吊坠在市场上很常见,价格也便宜,可见凶手的经济条件一般,而且多半是女性。” 这时,冯可欣也赶了回来,他开始汇报走访结果。 “王梓轩很复杂,具有两面性,”他说,“教师群体对他的评价非常高,比如成绩优秀,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母校赢得了不少荣誉。但同学们对他似乎有些负面评价,却不敢或者不愿明说。据说他几乎不上课,学习成绩和各种奖项都是花钱买来的。王梓轩的班主任陪我一起走访,给学生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回头我单独再去一次,争取了解到更全面更真实的情况。” 沈恕点点头:“是要再跑一次,咱俩一起去,不必通过校方,直接和王梓轩的室友、同学和乐队伙伴接触,争取挖出点东西来。”他停顿了下又说,“局长刚给我打了电话,说王德福的情绪几乎崩溃,在市政法委书记的办公室哭诉了一个多小时,说他家只有王梓轩这一根独苗,对他寄予了厚望。他一走,家里的天都要塌了,要政法委书记给他一个说法。局长要求尽快查明事情真相。” 冯可欣有点反感:“命案必破,是咱们的使命,不用局长强调,我们也会不遗余力。王德福这么一搞,倒像是我们被他推着工作。丧子之痛可以理解,但是插手公安机关的工作就越界了。” 沈恕笑笑:“不要被他搞乱节奏,咱们按自己的步子来。”说着又把那颗茶色水晶吊坠亮给冯可欣看,并让他拍了几张照片,“你去珠宝市场跑一跑,看看这东西在市面上多不多,卖多少钱。” 正说着,化验室将王梓轩的血液分析结果传了过来,我在平板电脑上调出来查看,结果吓了一跳:“王梓轩的血液里含有大剂量的毒品毒素,他吸毒!”转而又问冯可欣,“你见过吸毒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吗?” 冯可欣不忿:“我只是转述他老师对他的评价而已,我又不是神仙,能凭空猜到他吸毒吗?” 沈恕说:“别吵了,咱们马上再去一趟学校,不通过校方,直接向学生们了解情况。”

女法医手记之殊途 作者简介

刘真,生于内蒙古草原,喜欢以心惊肉跳的文字来与世界对话。已出版法医类作品《让死者闭眼》《女法医手记之破译密码》《女法医手记之破窗》《女法医手记之证词》,你有罪系列之《你有罪1:逝者之证》《你有罪2:谜案追凶》,情感小说《爱人,请回答》。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