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长长的话,慢慢说

长长的话,慢慢说

作者:阎纲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2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3.1(5.5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长长的话,慢慢说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9151720
  • 条形码:9787229151720 ; 978-7-229-15172-0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长长的话,慢慢说 本书特色

首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第六届“老舍散文奖”得主 阎纲触动灵魂之作。 以亲身交往细品那些被称为大师的人。 翻开此书,以大师们为鉴,深思我们内心深处: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什么?

长长的话,慢慢说 内容简介

《长长的话,慢慢说》通过记录阎纲与老舍、吴冠中、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蒋子龙等人的交往与自身对生活的感悟及成长自述,记录女儿从得癌症到去世这段时间的一点一滴心态,以人生过来人的姿态,为每一个读者提供生命的启示和前行的力量。 该书是对生命、死亡、信仰、爱、价值以及理想、奋斗、成功、态度、金钱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影响着无数彷徨迷茫的人。

长长的话,慢慢说 目录

自序

长长的人,慢慢聊

老舍笑谈“文风”

殷忧启圣梦即真——冰心的梦

我的邻居吴冠中

张贤亮笔下的“伤痕”

独留冷寂柳青墓

“神仙哟挡不住人想人!”——怀念路遥

同陈忠实对话《白鹿原》

贾平凹再研究

《改革小说选》与蒋子龙

《莫言之言》民间出书 我挺!

长长的念,慢慢想

爷爷在新文化面前败下阵来

父亲喜唱《卿云歌》

孤魂无主——老家的孔乙己

我的族弟是奇葩

亲人 老师 恩人

我吻女儿的前额

教师的母爱

天才、蠢材之间

孺子,孺子

张寒晖教我唱《松花江上》

*后的金铮

我的朋友宋遂良

陈冰夷照像的喜剧

王海:“五陵乡土”作家

谁是我的“贵人”?——治癌军医黄传贵的故事

将军一声吼

长长的路,慢慢走

儿时的夜总会

礼泉烙面赋

梦断芳媚园

韩愈墓旁的酸枣树

那年洛阳看牡丹

到吴桥看杂技

雨中峨眉

题仙游寺

天生一个“仙女湖”

夜宿岳家寨

长长的话,慢慢说

本命年的感悟

胖好,还是瘦好?

烟趣

子恺遗墨 美在至简

总有那么一天

“体胖”与《宽心谣》

作家的包装

我的文化承诺(另二则)

淡淡的浓浓的——侯雁北的散文艺术

人要变狼了!——有感于吕昉的《一只叫尼玛的狼》

她和史铁生是温暖的朋友——《从炼狱到天堂》序

他叫白孝平——序小小说集《老四家的羊》

灵光一闪,我住进这座养老院


展开全部

长长的话,慢慢说 节选

我的邻居吴冠中 2010年3月的一个上午,在楼下遇到他,我问:“吴先生久违,你好啊?”他说:“车子等着我,有事出去。”然后拉了拉手,背影匆匆。从此挥别,再也没有回来。 3个月后,吴冠中走了,默默地走了。 9旬高龄的吴老,和我同住京南方庄小区芳古园一区,塔楼南北毗邻。老人喜欢方庄,说这里有人气,旁边就是体育公园。我常常在公园遇到他们老两口,他搀扶着她,缓缓地,一步一步。 我问吴老,记得吗?我们《中国文化报》曾经编发过你的专版,还有你一帧正在写生的大幅照片和年轻时候在凡尔赛宫的一张。吴老说,记得。我说,大标题很醒目:《鲁迅是我的人格老师》!你把绘画和文学相沟通,使人更理解你的绘画也更理解你的散文。 有时在3元钱优惠老人的理发店和他擦肩而过。我们古园一区,有个 4人座的“福云理发店”,优惠老人,原来3元,现在5元,我去理发时,老板娘总会提到吴老,因为他是那里的常客。吴老的干女儿陪伴他,静静地伫侯一旁。干女儿把剪头时掉落的头发从围布上小心翼翼地收集到备好的信封里,老板娘不好意思询问她留作何用。 邻居们都知道这个很不起眼的小老头是个大画家,却不知道他的作品那么值钱。“万贯家产吧”?却“穷”得布衣素食。老头倔,价值几百、几千万的传世名画一捐就是百多幅,消费却极端平民化。当理发店的伙计们得知这个老头的画卖到10多亿人民币的时候,简直惊呆了,知道老人来小店理发绝非省钱图便宜。我问过吴老,“有消息称,你的一幅画又拍了4000多万元创下新的纪录……”他不动声色,然后说了句:“这都与我无关。” 吴老脑勤而心静,不大愿意接待访客,人们知趣,尽量不去打扰他。一次,约好去他家说事,踏进家门后我大吃一惊。他的住房同我家一样大小,都是108平米,死活不让装修,仍旧是洋灰地板、铁铸的窗框窗格子,一应的原生态,书房之小,堪比斗室,哎呀,太委屈大画家了,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他的画作就是从这间普普通通的住房走出,进入国际画廊。 他和她又从公园的林间小道缓缓走来,不认识的都把他们当作退休多年的老职工。她三次恼血栓,他伴着她,寸步不离。他肩并肩搀扶着她,平和而亲怩。我遇上他,总能说上几句话,她也总和我的小孙孙搭讪几句。 吴老知道我*先在《文艺报》,后来到《中国文化报》,便说:“你们文联、作协,一个群众团体封那么多官干什么!”“美协、画院,都是官办机构,他们的活动就是搞展览、办大赛、搞评奖。他们手里有权,你出钱我就给你办,这跟妓院有什么两样?这样一个环境里,空头文艺家泛滥,好的艺术当然出不来了,怎样为艺术服务?”我担心吴老的批评有些尖刻,出格,他不怕,说:“如果我的观点有错,下十八层地狱我也无怨无悔。” 吴老经常在我们的楼下买天津煎饼,有时保姆给他买。近年来,他不吃了,卖煎饼的安徽妇女对我说:“老头想吃,可就是咬不动了。”还说:“老头儿人好,没有一点架子。一年,他送我挂历,说上面有他的画,他是个大画家。”她还看见他亲自抱着字画从她身边走过,问他怎么自己抱着,他说抱得动的,没关系,马路边儿上等车去。 更令人吃惊的,是吴老大清早买煎饼吃过后,同夫人坐在楼下草坪边的洋灰台上,打开包儿,取出精致的印章,有好几枚,磨呀磨,老两口一起磨。卖煎饼的妇女走过去问他:“你这是做什么?”他说:“把我的名字磨掉。”“这么好的东西你磨它?”他说:“不画了,用不着了,谁也别想拿去乱盖。” 为了防范赝品,吴冠中破釜沉舟。 吴老的散文我喜欢,情亦何深,凝练复凝重。我有意不跟他多谈,只在和他并肩同步的的时间内,用*简括的话语请教他*文学的问题。一天,又邂逅他和她,便提到《他和她》。她飘着白发,扶着手杖,我的孙儿大声地喊“奶奶好!”她无言地笑。《他和她》里正好写道:“她走在公园里,不相识的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奶奶,一声奶奶,呈现出一个灿烂人生。”我说:“目下散文,写暮年亲情,无能出其右者。”他摇头。我又重复地说,吴老呀,你写的散文特别是《他和她》,空谷足音,人间哪得几回闻!开篇普普通通的5个字就打动人心:“她成了婴儿。”*后几句话:“他偶尔拉她的手,似乎问她什么时候该结束我们病痛的残年,她缩回手,没有反应。年年的花,年年谢去,小孙子买来野鸟鸣叫的玩具,想让爷爷奶奶常听听四野的生命之音,但奶奶爷爷仍无兴趣,他们只愿孙辈们自己快活,看到他们自己种植的果木。”《病妻》的结尾更震憾:“人必老,没有追求和思考者,更易老,老了更是无边的苦恼,上帝撤下拯救苦恼的种子吧,比方艺术!”不尽的叹惋和眷恋,淡淡的垂暮之忧,却无一丝的沮丧与悲凉,大胸襟,大手笔,我辈怎能学得!又是微微一笑。 多次晤谈之后,我对吴老的文学观略有所悟,就是借文字表现感情的内涵。吴老说:我本不想学丹青,一心想学鲁迅,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固然,形象能够表现内涵,但文字表现得更生动,以文字抒难抒之情是艺术的灵魂,愈到晚年,我愈感到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涵,是数千年千姿百态的坎坷生命,是令子孙后代肃然起敬的民族壮景,所以,我敢狂妄地说:“100个齐白石抵不过一个鲁迅。少一个鲁迅中国的脊梁骨会软很多,少一个画家则不然。” 吴冠中加重语气说:我的一切都在作品中,我坚信,离世之后,我的散文读者要超过我绘画的赏者。 可是遗憾,吴冠中那么爱散文,写了那么多的好散文,写了一辈子,除个别年选本外,像百年散文等大型的选本,直到去年新出的60年散文精选本,他都没有资格入选。 他丰满而瘦小,富有而简陋,平易而固执,谦逊而倔强,誉满全球却像个苦行僧,“寂寞啊寂寞,孤独啊孤独。”(《病妻》)人们觉得怪异,其实,不难理解。试想,他“一心想学鲁迅”,称鲁迅为“精神的父亲”,“少一个鲁迅中国的脊梁骨会软很多,少一个画家则不然。”再回顾他坎坷万状的人生经历,读读他*满意的那幅油画《野草》,凝视鲁迅枕卧在杂花野草上瘦削却坚韧的头颅,这一切也许会变得容易理解。 吴老逝世,我和刘茵去他家吊唁,向遗像深深鞠躬,献上“我崇敬的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千古!方庄-古园-1区邻居阎纲6月30日敬挽”,刘茵捧上一个大信封,上写“生前答应送的资料献于您的灵前”,然后看望老太太。她表示出热情,说“来!坐!”频频让座,微微含笑,平和如故,神态如昨。我们对着灵堂落泪,她却不知道眼前已经发生的一切。想起吴老的名篇《他和她》,想起公园里他搀扶着她一步步挪动的背影,不觉一阵心痛。 2010年7月1日

长长的话,慢慢说 作者简介

阎纲,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1932年生于陕西礼泉,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兰州大学毕业后供职中国作家协会,1986年调国家文化部工作。曾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首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第六届“老舍散文奖”得主,出版《我吻女儿的前额》《爱到深处是不忍》等二十多部作品。编辑《文艺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当代文学研究丛刊》《评论选刊》《文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热点文学》等报刊。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