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20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2020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29cm 页数: 469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29.0(4.3折) 定价  ¥30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2020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版权信息

2020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500强企业管理者、咨询机构、研究机构本书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以2019年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推出的中国500强企业年度发展报告,分析了入围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记载和反映了我国大企业的新进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内容丰富、详尽,连续十余年的系列分析,具有详细的数据支持,是企业家和学术界政府研究的权威刊物。

2020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内容简介

《2020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是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编写的全方位记载和反映我国500强企业2019年度发展状况的大型综合性报告。内容包括: 2020中国企业500强分析报告 ; 2020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分析报告等。

2020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目录

**章 2020中国企业500强分析报告

一、2020中国企业500强的规模特征

二、2020中国企业500强的效益特征

三、2020中国企业500强的所有制格局和发展特征

四、2020中国企业500强的行业特征

五、2020中国企业500强的总部地区分布特征

六、2020中国企业500强的创新特征

七、2020中国企业500强的国际化特征

八、2020中国企业500强的兼并重组活动

九、2020中国企业500强的其他相关分析

十、河南入围企业分析

十一、“十三五”以来中国企业500强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

十二、当前中国大企业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十三、“十四五”大企业进一步做优做强的对策建议

第二章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分析报告

一、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规模特征分析

二、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利税状况分析

三、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创新投入与产出分析

四、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企业所有制比较分析

五、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业指标比较分析

六、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区域分布特征分析

七、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国际化经营分析

八、现阶段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九、新形势下促进制造业大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第三章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分析报告

一、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规模特征分析

二、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经济效益情况分析

三、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行业情况分析

四、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并购情况分析

五、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地域分布特征

六、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所有制分布特征

七、服务业大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八、服务业大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九、促进服务大企业健康成长的若干建议

第四章 2020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分析报告

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国际化取得积极进展

二、2020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

三、2020世界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

四、中国跨国公司的主要差距

五、加快提高大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的建议

第五章 2020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分析报告

一、2020中国战新产业领军企业100强基本情况

二、战略性新兴业务对企业经营发展贡献分析

三、我国企业发展战新业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四、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第六章 2020中外500强企业对比分析报告

一、2020世界500强*新格局及中外上榜企业发展对比

二、2020世界、美国、中国500强总体发展态势比较

第七章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行业领先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表7-1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财产与意外保险(股份)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2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采矿、原油生产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3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车辆与零部件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4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船务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5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电信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6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电子、电气设备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7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多元化金融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8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工程与建筑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9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工业机械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10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公用设施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11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航空工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12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航天与防务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13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互联网服务和零售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14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化学品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15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计算机、办公设备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16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建材、玻璃领先企业对比

表7-17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金属产品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18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炼油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19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贸易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20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能源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21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保健品批发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22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人寿与健康保险(股份)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23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人寿与健康保险(互助)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24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网络、通信设备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25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商业银行储蓄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26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邮件、包裹及货物包装运输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27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制药业领先企业对比

表7-28 2020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专业零售业领先企业对比

第八章 2020中国企业500强数据

表8-1 2020中国企业500强

表8-2 2020中国企业500强新上榜名单

表8-3 2020中国企业500强各行业企业分布

表8-4 2020中国企业500强各地区分布

表8-5 2020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8-6 2020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8-7 2020中国企业500强从业人数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8-8 2020中国企业500强研发费用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8-9 2020中国企业500强研发强度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8-10 2020中国企业500强净资产利润率排序前100名

表8-11 2020中国企业500强资产利润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8-12 2020中国企业500强收入利润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8-13 2020中国企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8-14 2020中国企业500强人均净利润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8-15 2020中国企业500强人均资产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8-16 2020中国企业500强收入增长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8-17 2020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增长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8-18 2020中国企业500强资产增长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第九章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表9-1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表9-2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各行业企业分布

表9-3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各地区分布

表9-4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净利润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5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6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从业人数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7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研发费用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8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研发强度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9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净资产利润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10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利润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11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收入利润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12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13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人均净利润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14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人均资产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15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收入增长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16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净利润增长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17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增长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18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研发费用增长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9-19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业平均净利润

表9-20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业平均营业收入

表9-21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业平均资产

表9-22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业平均纳税总额

表9-23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业平均研发费用

表9-24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业人均净利润

表9-25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业人均营业收入

表9-26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业人均资产

表9-27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业人均纳税额

表9-28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业人均研发费用

表9-29 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

第十章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表10-1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表10-2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各行业企业分布

表10-3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各地区企业分布

表10-4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净利润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5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资产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6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从业人数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7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研发费用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8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研发强度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9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净资产利润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10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资产利润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11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收入利润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12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人均净利润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13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14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人均资产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15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收入增长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16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净利润增长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17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资产增长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18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研发费用增长率排序前100名企业

表10-19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行业平均净利润

表10-20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行业平均营业收入

表10-21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行业平均资产

表10-22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行业平均纳税总额

表10-23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行业平均研发费用

表10-24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行业人均净利润

表10-25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行业人均营业收入

表10-26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行业人均资产

表10-27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行业人均纳税总额

表10-28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行业人均研发费用

表10-29 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

第十一章 2020中国企业1000家

表 2020中国企业1000家第501名至1000名名单

第十二章 中国部分地区企业100强数据

表12-1 2020天津市企业100强

表12-2 2020上海市企业100强

表12-3 2020重庆市企业100强

表12-4 2020山东省企业100强

表12-5 2020浙江省企业100强

表12-6 2020湖南省企业100强

表12-7 2020广东省企业100强

表12-8 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100强

表12-9 2020深圳市企业100强

第十三章 2020世界企业500强

表 2020世界企业500强

第十四章 中国500强企业按照行业分类名单

表 中国500强企业按照行业分类

后记

展开全部

2020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节选

1.全面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制造业在核心技术、关键产品、重大技术装备等方面存在较多瓶颈短板,必须持续加大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任务。完善创新政策,在全球范围盘活用好高校、研究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资源,推动分担风险和成本、共同推进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建设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健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以融合创新提升制造业全面竞争能力。采取“揭榜挂帅”的新机制,加快重点领域攻关突破。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 2.加快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基础,制造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既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又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改进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全产业链整体提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丰富政策工具,激励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开展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形成“良币淘汰劣币”的机制,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加大资金、人才等投入,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企业业务重心由传统加工制造环节转向研发、生产、服务等全链条价值链延伸拓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升大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支持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成长壮大。引导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产品集聚,不断做强长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制造企业,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3.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部署,对于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加速我国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全球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专业分工和产业融合并行共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全球经济正加速向以融合为特征的数字经济、智能经济转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充分释放我国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的叠加、聚合、倍增效应,构建形成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要素的新型工业体系。要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的应用,不断发展壮大智能经济,形成线上线下一体联动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从低端走向中、高端。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把智能制造作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主攻方向,鼓励重点行业对关键核心装备进行升级换代。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推动工业设备和核心业务上云、上平台,推动工业软件和工业APP研发创新和产业化推广,高质量打造多层次、系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通用技术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创新应用,培育基于平台的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大力发展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在线监测、远程维护、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等第三方信息服务,更好提升传统产业中的中小微企业技术发展支撑能力。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广应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发展壮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完整的智能装备体系。

2020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作者简介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核准注册的全国性社团法人组织,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经济类型的社会团体,是企业、企业经营者的联合组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