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土地利用规划学(第2版)

土地利用规划学(第2版)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7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5.3(7.2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土地利用规划学(第2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4140953
  • 条形码:9787564140953 ; 978-7-5641-409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土地利用规划学(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地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系统地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原则,详细地介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概述了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简述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类型、内容和方法,*后简介了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设计。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全面、论述清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城市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以作为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规划、城乡规划人员的参考用书。

土地利用规划学(第2版) 目录

1 绪论
1.1 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1.1.1 土地利用的含义
1.1.2 规划的概念
1.1.3 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1.2 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内容
1.2.1 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的对象
1.2.2 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的任务
1.2.3 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
1.3.1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
1.3.2 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
1.4 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科学中的地位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4.1 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科学中的地位
1.4.2 土地利用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5 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与展望
1.5.1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历史
1.5.2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
1.5.3 典型国家和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介绍
2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
2.1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人地关系理论
2.1.3 地租地价理论
2.1.4 土地区位理论
2.1.5 生态经济理论
2.1.6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2.2.1 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
2.2.2 因地制宜原则
2.2.3 动态平衡原则
2.2.4 综合效益原则
2.2.5 指标控制原则
3 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介绍
3.1 统计与计量分析
3.1.1 相关分析法
3.1.2 回归分析法
3.1.3 主成分分析法
3.1.4 因子分析法
3.1.5 聚类分析法
3.1.6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2 空间分析方法
3.2.1 空间自相关
3.2.2 元胞自动机
3.2.3 人工神经网络
3.2.4 遗传算法
3.3 概念模型
3.3.1 PSR模型
3.3.2 系统动力学模型
3.3.3 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均衡模型
3.3.4 基于碳氧平衡的NSGA-Ⅱ与CLUE-S集成模型
3.3.5 基于柔性决策的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模型
3.4 代表性方法应用
3.4.1 低碳导向的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控制模型
3.4.2 通州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均衡评价模型
3.4.3 基于碳氧平衡的苏州市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
3.4.4 通州市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柔性决策模型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征
4.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
4.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征
4.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4.2.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
4.2.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
4.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程序
4.3.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4.3.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程序
4.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体系
4.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4.4.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空间规划的关系
4.5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5.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4.5.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意义与内容
4.6 土地质量评价
4.6.1 土地质量评价概述
4.6.2 土地质量评价的方法
4.6.3 土地质量评价程序
4.6.4 土地适宜性评价
4.6.5 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4.7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4.7.1 土地需求量预测
4.7.2 土地供给量分析
4.7.3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4.8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4.8.1 土地利用供选方案的拟订
4.8.2 供选方案的评价与效益分析
4.8.3 各种用地的优化配置
4.9 土地利用分区与用途管制
4.9.1 土地利用分区概念和主要类型
4.9.2 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
4.9.3 主要土地用途区划分要求和管制规则
4.9.4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4.9.5 土地用途管制
4.10 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变迁研究
4.10.1 以保障建设用地为核心的**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86—2000年)
4.10.2 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核心的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lO年)
4.10.3 以节约和集约用地为核心的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4.10.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展与展望
5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
5.1 居民点用地规划设计
5.1.1 居民点用地
5.1.2 居民点用地选择
5.1.3 居民点用地规划设计
5.2 交通用地规划设计
5.2.1 交通运输用地的功能与结构
5.2.2 交通用地的预测
5.2.3 交通运输网的配置
5.2.4 交通用地的类型与规划设计
5.3 耕地规划设计
5.3.1 耕地规划设计目的、意义与内容
5.3.2 耕地组织形式与规划设计
5.3.3 田间灌排渠系设计
5.3.4 田间道路规划
5.3.5 农田防护林设计
5.3.6 耕地规划设计方案及其评价
5.4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设计
5.4.1 水利工程用地的类型与规划的内容
5.4.2 水资源的类型与水土资源平衡
5.4.3 供水工程用地规划设计
5.4.4 输排水工程用地规划设计
5.5 园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