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走过粤港澳

走过粤港澳

作者:赵庆铂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11.5(3.2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走过粤港澳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210187
  • 条形码:9787521210187 ; 978-7-5212-101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走过粤港澳 本书特色

高洪波、邱华栋、张之路、袁敏、马小淘、葛竞等权威专家委员会,甄选百余篇优秀作品 茅盾青少年文学院第二届征文作品集

走过粤港澳 内容简介

茅盾青少年文学院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与学而思培优共建,自2018年至今已举办过三届征文活动,旨在为全国青少年提供文学创作与交流的平台。每年有数万小作者参与投稿,茅盾青少年文学院会为获奖选手举办少年作家营,邀请知名作家亲自授课,游学采风,帮助孩子开拓视野、丰富阅历,全面提升文学素养与人文底蕴。茅盾青少年文学院首届征文作品集为《寻找茅盾的故乡》,本书为第二届征文作品集。

走过粤港澳 目录

目录 (按姓氏笔画排序 排名不分先后) 序言 001 **部分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精卫与大桥/王闰石/003 三岛同心记/王怡林/005 精卫/王语芊/007 愚公游大桥/王博阳/010 精卫,“精卫”!——致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王墨儒/012 千年沧海精卫魂/文涵钰/014 新精卫填海/方睿奇/017 一座桥的致谢/孔悦颖/020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朱敏越/023 海上金桥,精卫精神/刘玉成/026 精卫填海新传/刘颂禾/029 新精卫填海/孙亦心/031 一分钱的力量/杜宇祺/033 寻/李彦廷/036 精卫计划/杨瀚初/039 我与精卫填海/余笑非/044 小E的伶仃洋游记/邹秋积/047 精卫异传/张妤萱/050 千年 追梦/张鸣远/056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陈师正/059 用梦破开黑暗/单彦潮/061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居歆恬/064 小小的我,大大的海/祝时语/066 当精卫遇到霍金/唐铭泽/069 给精卫鸟的一封信/黄知一/072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梁曦元/075 斗海/蔡泽睿/078 一支铅笔的前世今生/管悦辰/080 生而飞翔/翟嘉琪/083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滕亚轩/087 一棵小苗的自我救赎/潘雨冉/089 第二部分 新时代 奥运塔边的“大战场”/王子今/093 “年货”之战/王彤祯/095 搬迁/冯沛禾/098 二伯的幸福邀约/朱宸仪/102 “小老外”的变化/任明禹/105 一滴水的旅行/刘昊泽/107 科技的中国,未来已来/刘颂禾/109 奶奶的电视机/刘宸瑜/112 祖国,我为你点赞/刘梓萌/114 总把新桃换旧符/刘景奕/116 在时光中行驶着/刘蔚琪/118 凡人日记/孙兆峰/120 一个新时代/孙嘉欣/123 父亲的老单车/李 睿/126 消失的味道/李芮嘉/128 新时代的到来/李沁容/130 遥隔万里不过轻点一屏/李昊昱/133 家乡美/杨景文/136 姥姥跟上了新时代/何东儒/138 被守望与被遗失的/何佳磊/140 那次“出差”/余笑非/143 对面阳台的灯/谷子钼/145 不服输的外婆/宋浩远/147 一张“票”的变迁/初予斐/149 老祖宗的奇幻旅行/张逸弛/151 菜场*温暖的身影/张博涵/153 时代的改变和人情的改变/张敬晗/155 联通时代的大桥/陈芊如/157 我的外公/罗子兮/159 时代的列车/佳 璐/162 她,他,她/金慧善/164 一方庭院/周可儿/167 一沓书信/於子寒/169 城市的记忆/郑思瑜/171 新时代的新农村/郑博文/173 新时代/赵骞儒/175 时代川流,我仍不息/胡晗玥/177 一封家书——致三十年前的父亲/胡源鹏/180 重过阊门万事非,青春做伴好还乡/段雨章/183 七十二变的“牛魔王”/段国彬/186 张爷爷的新时代/段薇彤/188 奔向新的未来/侯静怡/190 海螺声声/娄曦月/192 外公变了/洪士哲/194 “飞嫂”炼成记/徐子盎/197 将商品卖到国外去/殷家琦/200 我的外婆被手机“俘虏”了/唐铭泽/204 返乡/姬墨妍/207 铁匠/黄梓森/209 商贩/曹云妍/212 奋发有为正当时/常佳瑾/214 新时代/蒋昀熹/217 新时代的变迁/韩天懿/220 变化,聆听时代的脚步/靳雅雯/223 爸爸的朋友圈/楚子洵/226 小小通信工具记录时代变化/管悦辰/229 更新“老古板”/管灏茗/231 外公的口头禅/谭沛昕/233 骆驼舞/翟嘉琪/235 往昔 现今/樊苏瑶/238 家乡的变化/魏子涵/241 第三部分 浪花里的歌 浪花里的歌/王博阳/247 浪花里的歌/白丰华/249 浪花里的歌/冯沛禾/251 浪花里的歌/孙嘉欣/257 浪花里的歌/杨正航/260 浪花里的歌/杨轶轲/262 浪花里的歌/汪宸钰/265 浪花里的歌/金慧善/267 浪花里的歌/周可儿/269 浪花里的歌/段国彬/272 浪花里的歌/党昕乐/274 第四部分 走过澳门 走过澳门/丁耀宗/279 走过澳门/刘蔚琪/281 走过澳门/李 睿/283 走过澳门/李昊昱/287 走过澳门/李欣雨/290 走过澳门/何佳磊/293 走过澳门/张妤萱/296 走过澳门/张敬晗/300 走过澳门/侯静怡/302 走过澳门/贾庆淳/307
展开全部

走过粤港澳 节选

精卫与大桥 王闰石 小学三年级 北京市 又是一年夏天,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而化身为小鸟的精卫不顾炎热,依旧在辛苦地填海。 突然,她听到石子落进海里的声音不对劲,好奇地低头一看,发现不知何时海面上竟然有条石头路。精卫别提多高兴了! 她在空中盘旋着,激动地喊道:“啊!我终于填出一条石头路了!” “别美了,不是你的功劳,我可不是你填的!”下面传来闷声闷气的回答。精卫吃惊地低头望去,看见那条石头路正噘着嘴,不服气地冲自己嚷嚷。“你是谁?”精卫惊讶地问。只见石头路仰起脸,骄傲地回答:“我是很多工人建起来的,我就是未来的港珠澳大桥!” 精卫仔细看了看说:“你是大桥?”石头路自信满满地说:“没错,设计师说要把我建成长55千米、宽13.1米。我将是世界上*长的跨海大桥。”精卫想:自己填了这么久,依然没有任何进展,何不与人类一起努力呢!于是她小心翼翼地问道:“我可以加入,和人们一起建桥吗?”石头路热情地说:“好啊,人多力量大,欢迎你!”精卫欣喜地点点头。 第二天,精卫准时飞来了:“嗨,早上好!”她打了个招呼问道,“现在你们干到哪一个步骤了?”石头路挺了挺胸说:“还要把我再搭厚一些,长一些。”“好嘞!看我的吧!”话音未落,精卫就已展翅飞向岸边。很快,她衔着一块石子飞了回来。就这样,在周围轰轰隆隆繁忙作业的机器声中,小精卫一趟一趟,在浩瀚的海面上不知疲倦地来来回回奔波着……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荏苒,九年一晃而过,终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被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桥紧紧连在了一起。大桥兴奋地昂起头,一个劲儿地呼唤着精卫。精卫闻讯飞来,立刻被眼前这壮丽的景象惊呆了。她扇动着翅膀,一会儿飞上,一会儿飞下,左看看,右瞧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千百年来,自己口衔细石,历尽了千辛万苦,今天在人类的帮助下,这波涛汹涌的伶仃洋上,终于架起了一座辉煌的桥梁!夜幕降临,桥上的灯突然亮起,就像一条发光的丝带飘在海面上,璀璨夺目。大桥张开宽广的臂膀,让兴奋的精卫落了下来,他们相视而笑:“以后人们再也不用乘船过海了,这些劳动人民可真是了不起的英雄啊!” 的确,这座世界上*长的跨海大桥凝聚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在这过程中,每人便都如一个个小“精卫”,坚持不懈,精诚团结,努力奋斗,*终实现梦想,将遥遥大海变为通途! ★沈石溪点评★ 小作者基本实现了题干的要求,讲述了小精卫鸟与建筑工人一起建设跨海大桥的故事,文笔流畅,情节完整。年龄限制小作者审题较为表面化,没能从更深层次去挖掘题干立意,也没有做更巧妙的构思,如今后在这方面加强锻炼,相信写作能力可以更上一层楼。 三岛同心记 王怡林 小学三年级 北京市 在一个神奇的世界中,到处仙雾缭绕,我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翔,低头发现了茫茫大海中有三个小岛:丽港、明珠和新澳。三个小岛上的居民通过简易的船只互相往来,每个人都很和善,也很勤劳,但他们总觉得利用船只出行不太方便,一旦遇到大风浪便无法出行。 有一天,丽港岛主提议说:“我们为什么不在小岛与小岛之间建造桥梁呢?那样多方便啊!”所有的居民都议论起来,大家非常赞同丽港岛主的建议,恰巧每个小岛的居民都有一种专属的法宝:丽港岛的居民有一种神奇的魔铲可以用来挖土;明珠岛的每户居民有一种发光的夜明珠,在夜明珠亮光的照射下,泥土能变成砖块;新澳岛的居民都有一种漂亮的扇子,用扇子扇风可以把任何东西都吹到想要放置的地方。于是大家决定一起精诚合作完成这一项有意义的大工程。 说干就干,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丽港岛的居民负责挖土,明珠岛的居民负责把土变成砖块,新澳岛的居民负责拼搭砖块。就这样夜以继日地干了好多天,丽港岛上有些居民坐到地上,不停地抱怨:“铲土是个力气活,我的胳膊好酸啊!”明珠岛上有人嘟囔着:“夜明珠晃得我睁不开眼睛了!”新澳岛上扇扇子的人没有组织好,砖块堆放得乱七八糟。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三位岛主挺身而出,丽港岛主在动员居民的同时,给大家带来了很多补充体力的食物;明珠岛主给岛上的居民分发了太阳镜;新澳岛主则亲自上阵指挥砖块的垒放,一切又变得有条不紊,大家的合作越来越有默契。岛上抱怨的声音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相互之间鼓励的话语。 但是天不作美,就在大桥快要完工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把居民们几个月辛苦劳作的成果化为乌有,每个人都很伤心,也很失落。这时,三位岛主再一次站出来鼓励大家从零开始,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打败,所有人擦干脸上的泪水,坚持不懈地奋战了五百个日夜,大桥终于建成了!居民们都欢呼雀跃,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从此,三个小岛居民之间的来往更加频繁,大家亲如一家人。 看到这,我也跟着他们一起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哎呀,我猛然发现这是我做的一场梦!但是这个梦好真实啊,我想到梦里的小岛就像是香港、珠海、澳门,那梦里的桥就是世界上*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这个奇迹般的工程把三个小宝宝都揽进了祖国妈妈的怀里,贴得很近贴得很紧,时刻都能感受到来自祖国妈妈的温度! ★沈石溪点评★ 小作者设计了一个童话世界:丽港、明珠、新澳三个小岛,岛民各具特长共同建造跨海大桥,想象天马行空、描写细致生动,展示了小作者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值得提醒的是,童话映射现实,其想象也需要有合理的逻辑,丽港岛居民有魔铲挖土,明珠岛居民有夜明珠照耀泥土变砖块,新澳岛居民有扇子扇风。魔铲挖土尚且成立,后两者的设计则不够巧妙,因此整个童话构想的支撑力也稍显欠佳,往后小作者在这方面可以注意。 精卫 王语芊 初中二年级 成都市 茫茫的东海,远望只是一袭与天相接的湛蓝色弧。 一只小小的鸟,从山崖边俯冲而下,轻巧的白色飞影掠过层层涌起的海浪,“哧”,它松开嘴,抛下一颗小小的石子。 “精——卫——”小鸟叫着,天真无奈地叫着,充满希望地叫着。它看见那小石子坠进无边无垠的大海,看见海洋尽头它所爱的朝阳。它又转身飞回山顶,自从它被大海淹死的那一天起,它就无时无刻不希冀这大海被填平。 它不在乎自己的力量是否太渺小,它只知道海洋再广阔也有尽头。它只是执拗地坚信着—— 它的努力,一定会成功的,一定会。 千百万年过去了。 茫茫的东海,海天依旧,涛声依旧。 精卫的守望,在岁月中被慢慢磨平,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无数前来瞻仰和凭吊的人们,只能从上古流传的神话中,追寻精卫坚毅和执着的影子。 他们同情它的遭遇。 钦佩它的精神。 也嘲讽它的异想天开。 这些人是不懂精卫的。他们看见生命的短暂和渺小,却未曾看见生命的坚毅和执着,能够创造不朽。他们未曾看见,精卫啊,它的精神,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君不见,南海边。 七年的时光更迭,一代代工作者用*深沉的执念,在万顷碧波之上,描绘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 港珠澳大桥,一道优美笔挺的白色身影,纵跨在湛蓝的海波上。这是建造者们用心血炼化出的神奇,是举世瞩目的世界奇迹。 这伟大奇迹的缔造者,这千千万万平凡又不凡的工作者们! 外人的鄙夷与不解,他们选择了不予理会;处境的孤立与无援,他们选择了继续战斗。漫漫长夜,在一片茫然的海面上,他们回头却望不见彼岸。整整三十三段沉管隧道,国外机构冷眼旁观,他们独自钻研破开一片新天地。其中几多绝望,几多辛酸,外人只看见那辉煌成就的光鲜外衣,又有谁能够理解?数不清多少次无奈的泪水快要把信念冲垮,可是他们擦干泪又重新站起来!因为他们相信,跬步之积可以至千里;因为他们相信,勇敢,会在绝望的尽头找到希望的方向。 这是一座桥,可它又何止是桥?它又何尝不是中国桥梁史上一座里程碑,何尝不是新时代的精卫们战胜海洋的**步! 这些无畏和坚定的工作者,这些精卫的灵魂的传承者呀! 我赞美你们!你们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先驱,你们坚定这信念,追逐这梦想,你们用渺茫的微薄之力与这广袤的大海博弈,你们就是新生的精卫呀! 精卫呀!你看这大桥通向的,不正是你夜夜所思所梦想的朝阳吗? ★沈石溪点评★ 文如其人。同一个命题作文,不同写作者有不同的角度,与作者心性有关,与作者偏好有关。该篇作文,小作者以抒情散文方式,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小精卫的赞美之情,对筑桥者的歌颂之意。深情凝于笔端,敬仰泻于纸上,起承转合,流畅自然,情感丰沛,颇具感染力,也可见小作者是个情感细腻、美好向上之人。 愚公游大桥 王博阳 小学三年级 南京市 话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上天,玉帝命两个大力神将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移走后,愚公觉得心愿已了,安详去世,去世后竟上天做了神仙,几百年后,2018年到来了…… 有一天,愚公闲暇无事,朝人间一看,竟发现一条巨龙蜿蜒于大海之上,愕然片刻后,撸起袖子擦擦眼睛,自言自语道:“人间竟有如此巨龙,待我下去仔细瞧瞧。”语毕,驾上白云而去。 约莫一盏茶的工夫,愚公便来到了所谓的巨龙处,原来,这不是一条龙,而是一座大桥呀。愚公站在桥头,迎着淡淡海腥味的海风,碧波滔滔的海水在太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就像水面上铺了一层细细的碎钻。天连水尾水连天的海面上矗立着一座跨海大桥,双向六车道,甚是雄伟壮观。刚好有导游带着一群游客也在参观,愚公灵机一动,混入其中。原来,这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历时九年之久,从设计到完工,都由中国人自行完成。 导游讲得眉飞色舞,嘴角上扬,抑制不住自豪的神情,愚公惊叹不已: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犟骨头,两座大山挡道,非要一铲一铲地挖,假如不是玉帝帮忙,肯定要挖上几辈子。可这大桥,完全是这些凡人自己建成的,在大海中打桩,这是多么不敢想象的事情呀。古有精卫填海,今有跨海造桥。我们华夏子孙身上就是有不服输的精神,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义无反顾,也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更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脚踏实地。太阳缓缓从东方升起,些许光芒晕染着周边的云层,仿佛给她们穿上了一层镶金边的衣裳;港珠澳大桥在阳光下,反射出细微光芒,一不小心,眯晃了愚公的眼。太阳越升越高,阳光洒遍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洒遍了车水马龙的宽阔街道,洒遍了每个中华儿女。看着如此盛景,愚公捋须大笑,驾云而去。 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深谷为陵岸为谷,海水亦有扬尘时。我等华夏好儿郎,发奋共建大家庭。 ★沈石溪点评★ “愚公移山”与“精卫填海”有着精神上的共通性,因此小作者做了平移的联想,以古代愚公来看现代人类,借古人之口感叹今人的伟大创造。“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以愚公、精卫来烘云托月,正面肯定今人的精神与智慧,小作者娴熟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达到了预期中的艺术效果。

走过粤港澳 作者简介

赵庆铂,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 茅盾青少年文学院第二届征文活动总策划。曾获复旦大学“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一等奖。现任学而思培优语文素质项目负责人、教师培训负责人,躬耕文学写作、语言表达教育教学,致力于为广大青少年营造提升人文素养、增长社会阅历、展现自信风采的语文实践园地。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