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航道环境保护工作对策研究--以长江航道环境保护为例

航道环境保护工作对策研究--以长江航道环境保护为例

作者:于航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26
开本: 16开 页数: 100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8.4(8.0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航道环境保护工作对策研究--以长江航道环境保护为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006131
  • 条形码:9787521006131 ; 978-7-5210-061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航道环境保护工作对策研究--以长江航道环境保护为例 内容简介

  《航道环境保护工作对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航道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长江航道生态环境及环境保护管理现状研究,新时期国家及地方对长江航道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新时期长江航道环境保护总体战略制定,新时期长江航道环境管理机制的构建,结论。

航道环境保护工作对策研究--以长江航道环境保护为例 目录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研究必要性
1.2 研究目标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航道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现状及案例分析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案例分析
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第3章 长江航道生态环境及环境保护管理现状研究
3.1 长江航道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2 长江航道生产活动影响环境的类型分析
3.3 长江航道生产活动中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章 新时期国家及地方对长江航道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
4.1 国家对长江航道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
4.2 湖北省对长江航道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4.3 交通运输部对长江航道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要求
4.4 生态环境部对长江航道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要求

第5章 新时期长江航道环境保护总体战略制定
5.1 战略基础
5.2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5.3 新时期长江航道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和战略任务
5.4 长江航道环境保护工作对策建议
5.5 新时期长江航道环境保护战略发展保障措施

第6章 新时期长江航道环境管理机制的构建
6.1 长江航道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6.2 长江航道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的构建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航道环境保护工作对策研究--以长江航道环境保护为例 节选

  《航道环境保护工作对策研究》:  4.1.2 对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要求  4.1.2.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  到2020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全面提升,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1)建设和谐长江。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流量得到有效保障,江湖关系趋于和谐。  (2)建设健康长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增强,生物种类多样,自然保护区面积稳步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升。  (3)建设清洁长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优良水平,饮用水水源达到Ⅲ类水质比例持续提升。  (4)建设优美长江。城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5)建设安全长江。涉危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基本健全,区域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到2030年,干支流生态水量充足,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和水生生态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4.1.2.2 对于长江航道环境保护与管理的相关要求  1)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环境管理措施  (1)实行负面清单管理。长江沿线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抓紧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明确空间准入和环境准人的清单式管理要求,提出长江沿线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岸线、河段、区域、产业以及相关管理措施。不符合要求占用岸线、河段、土地和布局的产业,必须无条件退出。除在建项目外,严禁在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km范围内布局新建重化工园区,严控在中上游沿岸地区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项目。严控下游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向上游转移。  (2)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引领。研究制定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在江西、贵州等省份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面推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模式。以武陵山区、三峡库区、湘江源头区域为重点,创新跨区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加快形成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经验。以淮河流域、巢湖流域为重点,加强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完善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形成流域综合治理经验。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开展绿色制造示范。鼓励企业进行改造提升,促进企业绿色化生产。推进绿色消费革命,引导公众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  2)严格水资源保护  强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管理。根据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要求,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措施,切实监管人河湖排污口,严格控制人河湖排污总量。实施《长江经济带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和应急水源布局规划》,合理布局调整取、排水口,2020年年底前完成384个人河排污口整治。  3)坚守环境质量底线,推进流域水污染统防统治  强化河流源头保护。现状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的汉江、湘江、青衣江等江河源头,应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维持源头区自然生态环境现状,确保水质稳中趋好。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源头地区,要严控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减少生态破坏,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以农业活动为主的源头地区,应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重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其他源头地区,要积极开展生态安全调查和评估,制定和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确保水质持续改善。  4)强化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应对,严格管控环境风险  (1)优化沿江企业和码头布局。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和规模,严格禁止污染型产业、企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切实防止环境风险聚集。禁止在长江干流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四大家鱼”产卵场等管控重点区域新建工业类和污染类项目,对现有高风险企业实施限期治理。除武汉、岳阳、九江、安庆、舟山5个千万吨级石化产业基地外,其他城市原则上不再新布局石化项目。严格危化品港口建设项目审批管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内禁止新建码头工程,逐步拆除已有的各类生产设施以及危化品、石油类泊位。  (2)建立流域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与应急平台。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加强信息公开。以长江干流和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嘉陵江(含涪江、渠江)、湘江、汉江、赣江等主要支流及鄱阳湖、洞庭湖、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主要湖库为重点,建设流域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体系。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