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

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

作者:张岂之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92
¥29.6(5.9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32.9(6.6折)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2003066
  • 条形码:9787572003066 ; 978-7-5720-030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热爱教育的读者为什么是十一学校? 从十一学校的变革中,我能学到什么? 诚意满满,这里有你想知道的台前幕后。 北京十一学校之于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的价值, 不仅在于她能够培养学生走在“可以伟大”的道路上, 还在于有多少教育者、多少学校会朝着她提供的新方向走去。

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 内容简介

从本书中,你能看到人到中年毅然转身来到北京十一学校“闭关修炼”的校长,也能看到不希望学生太听话,甚至喜欢“差生”的老师,以及被激发了好奇心与创造力、志存高远且勇于担当的各种学生…… 八年来,作者无数次走进北京十一学校,记录下这一张张面孔、一个个故事。十一学校的师生用自己的行动,用教育的力量,为我们敞开了两扇大门:一扇通往内心世界——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另一扇通往外部世界——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 目录

自 序

上 篇

把成功设计成危机:对话李希贵校长

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

发现学校

追求真实的教育

让教育自由呼吸

“不唯高考,赢得高考”

课堂里走出教育家

让学生找到“成长合伙人”

十一学校的经验孕育“沙漠之花”

教育部部长为何两次探访十一学校

十一学校的创新,会经由怎样的校长而扩散

下 篇

科学界派往课堂的代表

北大博士十一学校从教记

以学生为本自我进化

五旬教师的与时俱进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设计

“砸钱找罪受”的马术女孩

不愿只在想象中学习

后 记


展开全部

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 节选

把成功设计成危机:对话李希贵校长(节选) 校长的权力观 李斌:昨天(2018年12月22日),十一学校举办了高三学生成人礼,希贵校长的双手在500多名学生的肩膀上拍了将近 2000 次。之后,您发表了讲话,主题是:“人生段考,你能证明自己成人了吗?”这篇讲话稿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您能不能揭秘构思和准备这次讲话的过程? 李希贵:我每一次面对学生的发言,都是有准备的,而且这样的准备并不能简单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它是一种日常积累。我平时一直很注意积累有关孩子教育的内容,比如,一个孩子到18岁成人的时候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临近举办成人礼的时候,我会把很多资源翻出来查阅,寻找将日常积累串联、整合起来的线索。如果你现在去看我的办公桌,会看到堆着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书。有人问我都看了吗?没有,我其实是在用书。比如,如果我近期要研究结构和机制,我就会把涉及这个领域的书,拿到我的办公桌上,然后开始翻,看看这一本,查查那一章,做一些整合思考。 这次关于人生段考的八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从事教育以来一直在思考的。 李斌:就像我今天的访谈一样,我的准备从多年前认识希贵校长时就开始了。这一次,我把希贵校长的所有书放在一起看的时候,能够清晰地看到,现在十一学校的很多做法,源头是在二三十年前的高密,在十几年前的潍坊。当年希贵校长在高密教委工作时,用两年时间梳理制度,比如,取消自己作为教委主任的人事权,归还学校的财务支配权和会议签批权。来到十一学校后,您沿用和发展了这些做法。您似乎从不热衷于掌握权力,您的权力观是怎样的,又是怎么形成的? 李希贵:其实,我没有什么权力观,但是对这些事有一些基本的认识:权力一定是和责任连在一起的,一个人不可能承担很广泛的责任,所以,也就不应该有很多的权力。什么样的责任应该由处在什么样岗位上的人去承担。这是我们一些领导一般比较习惯做的事情:我们比较喜欢跟下属签责任状。但是你要知道,签完了责任状,后面跟着的一定是赋予他权力。如果他没有相应的权力,就没法履行责任。这样来想的话,如果我们手头有很多权力,就必然要承担很多责任,但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是不能承担的。把这个关系想清楚了,你就明白,没有必要或者说不应该有很多权力。 管理学上有一句重要的话:要让听到炮声的人指挥打仗。听不到炮声的人指挥打仗,就很可能出事故。还有一句话,是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说的:决策应该放在信息获取*为充分的层级进行。就是说,谁掌握这个方面的信息更为充分,谁才有权力去做决策。因此,从权力的实施来说,我们应该把权力交给更多的人。如果权力都在我们手里,就会因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做出错误决策。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才能更好地思考,怎么去使用权力,怎么用好权力。这是我的理解。 我怎么形成这样的想法,还真是不好说。我觉得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是我曾经在基层干过,当过老师、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深深地体会到了那种只有责任没有权力的无奈。这种感受让我换位思考。我做校长的时候,我也思考我们的副校长、教导主任、老师,他们要做事情确实需要权力。如果校长把权力拿在手里,有时候他们不好意思去要,会很纠结、很别扭、很无奈,就会影响很多工作。后来,随着对这个事情的了解更深入,特别是通过读书、学管理学,慢慢就有了一些理性的积累,从理性上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学校应建立权力分散、相互制约的治理体系 李斌:可以说是感同身受,加同理心,再加上不断地学习、理解和体会,形成了您对权力的理解。基于这个问题,我想到您曾经说过,学校转型首先需要校长放下自己的身段,从那种“无所不能”的虚假的角色定位中走出来。但我们也知道,权力这个东西一旦拥有又很容易让人变得傲慢,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我感觉这是一种矛盾,该怎么样来化解,让自己能够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从那样一种虚假的无所不能的角色中走出来? 李希贵:这挺难的,这就是 90% 的人无法走向卓越的原因。人们非常容易把别人当面给的一些嘉许和鼓励看作是真的,这很可怕,但这又是人性的弱点。当学校的治理结构还没非常完善时,权力制约这一块相对比较欠缺。一方面,我们的权力本来就不大;另一方面,即使给你大一点儿的权力,如果没有制约,每一个处在这种位置上的人都很容易放大自己的权力。我们一方面说上面没给我们权力,没有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又去掠夺老师的权力。你是教语文出身的校长,却去指导物理老师怎么上课;你是教化学出身的校长,却去指导英语老师怎么上课。一级一级向下传递,而且不自知,还认为自己的权力好像太小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靠每一个个体很难,只有极其少的人才能通过自我救赎走出来。真正要从根本上、普遍地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一个组织的治理结构。从顶层设计上,一所学校应该有若干个治理主体来互相制约。那么,作为校长,一方面,我们能不能、敢不敢去这样做,把我们的权力分解,形成各方面自主决策又互相制约的治理体系;另一方面,我们分配给下属部门权力的时候,也要同步考虑上下相互制约的治理体系。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 作者简介

李斌,学校助推者、资深媒体人。曾任《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和冰点周刊记者、评论部副主任。多次获中国新闻奖、教育部优秀教育新闻一等奖。著有《把学校交出来:一个青年记者笔下的中国教育》。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