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中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高中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作者:朱香平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36
中 图 价:¥32.9(6.2折) 定价  ¥5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中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3487102
  • 条形码:9787533487102 ; 978-7-5334-871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中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本书特色

1.研究高考才能超越高考!本书作者致力于让学生知道高考试题的来龙去脉,领悟课堂、生活与高考试题的内在联系,将学生复习备考的眼前利益和语文学习的深远影响有机结合,既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高考关,又能用语文内在的力量去感化学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本书为广大语文老师提供了解读高中语文教学的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以引导教师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其中的“课堂教学实践”,展示了众多生动的语文教学实例,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高中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已有二十多年,首批湖北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从湖北到受聘于北京市重点高中北京市第五中学,一直是所在学校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本书精选作者二十多年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成果,从课堂教学实践、高考试题研究、考前心灵氧吧、美文赏读品评等几个方面,为繁忙的高中语文教师提供有价值、有切身教学体会的教育教学参考。

高中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目录

**部分 课堂教学实践

**篇 让课堂在读书中走向厚重和深入 / 003

第二篇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再思考 / 010

第三篇 做学生心灵的耕者——重读陶行知教育名著有感 / 018

第四篇 孔子的师者魅力——好学、善学、乐学 / 024

第五篇 遥想夫子当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细读 / 030

第六篇 读而不厌、研而不倦——沉着面对新课标 / 035

第七篇 《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 / 039

第八篇 “《边城》研读”教学设计 / 045

第九篇 《鸿门宴》教学设计 / 054

第十篇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 064

第十一篇 阅读·思考·写作——苏轼专题双课堂教学设计 / 068

第十二篇 核心素养进课堂背景下的《论语》整本书阅读学案

——由《论语》中的“周游列国”看孔子 / 079

第十三篇 我教《地球是圆的吗?》 / 085

第十四篇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 088

第十五篇 孟浩然诗歌艺术研究 / 093

第十六篇 陈子琦背《过秦论》,太可爱了! / 102

第十七篇 精准立意,精确表达——记叙文“我的一位益友”升格指导 / 114

第十八篇 文中有我,巧铸华章 / 120

第二部分 高考试题研究

**篇 阅读概括型题目审题例析 / 129

第二篇 三方面下功夫,突破阅读延伸题 / 134

第三篇 “一模”语文考试评卷的三点思考 / 138

第四篇 文言虚词分类例析及备考指导 / 143

第五篇 高考文言虚词试题探究及备考启示 / 153

第六篇 高考语文卷病句题分类解析——以北京卷为例 / 162

第七篇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分类解析 / 169

第八篇 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探究及趋势预测 / 173

第九篇 品词析句解诗歌 / 186

第十篇 诗词鉴赏的脸悄悄在变——聚焦高考古诗词对比鉴赏 / 195

第十一篇 夯实基础寻突破——高考“词语(熟语)运用”探究 / 204

第十二篇 高考成语(熟语)题错误项分类解读 / 209

第十三篇 理清线索揽全篇 / 215

第十四篇 高考现代文阅读“含义”题例析 / 221

第十五篇 高考现代文阅读“含义”题突破方略 / 226

第十六篇 高考现代文阅读“作用题”解析 / 233

第十七篇 一字穿珠学语文——由“孪”字说开去 / 241

第十八篇 “暴戾”与“暴力” / 244

第十九篇 高考“微写作题”指导与训练 / 246

第二十篇 高考经典试题解析 / 254

第二十一篇 满腔激情写热爱,一片丹心成美文——游学类记叙文的写法 / 259

第二十二篇 从阅读中挖掘作文素材 / 264

第二十三篇 没有变化更需严阵以待 / 268

第二十四篇 201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评析及佳作展评 / 271

第二十五篇 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评析及佳作展评 / 285

第二十六篇 201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评析及佳作展评 / 292

第二十七篇 2018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评析及佳作展评 / 302

第二十八篇 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评析及佳作展评 / 310

第三部分 文学走笔摭拾

**篇 弦歌不辍,文以报国——读齐邦媛的《巨流河》 / 321

第二篇 《奔跑的母亲》赏读 / 324

第三篇 母爱颂歌——《我去看花》赏读 / 328

第四篇 《涉江》片段选读 / 331

第五篇 至纯至美,意趣横生——《我喜欢咱们一起过》赏读 / 333

第六篇 维护父亲的尊严,你具备这个资格了吗?——读《谁也不能训斥我

的父亲》 / 337

第七篇 措辞含蓄而韵味悠远——张籍《节妇吟》赏析 / 342

第八篇 《子夜》导读 / 345

第九篇 用文字记录成长——《直升班优秀作文》序 / 354

第十篇 兰心蕙质张月瑶——《一片清阴落笔床》序 / 358

第十一篇 灵气与悟性 / 363

第十二篇 书香人生 / 365

第十三篇 说不尽的“梧桐” / 367

第十四篇 寒假读书乐陶陶 / 370

第十五篇 高考阅卷拾零 / 374

第十六篇 刘东杨的十八岁 / 385

跋 为学生的成长而骄傲 / 389


展开全部

高中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节选

**篇 让课堂在读书中走向厚重和深入 语文,是传唱千年的诗词名篇,是熠熠生辉的千古文章;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矢志不渝,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情怀。从远古走来,语文如一泓清泉滋养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心田。 《论语》告诉我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对我们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儒家教我们脚踏实地,千里之行,积于跬步,直至天下担当;道家启迪我们超越自己,举重若轻,乘物以游心,与天地精神往来!读书,为精神的成长补钙! 一、读书,增加课堂教学的厚度 读书,让课堂丰富灵动,扎实有效,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厚度,从而激起学生极强的参与意识和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高三复习,字词积累面广量大、烦琐零碎,如何让学生学得有趣,兴味盎然又记得牢固、扎实有效,经得住考试的检验。其实,不只是在专门的字词专题中复习,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可以随机渗透。比如,接手新一届高三,讲评2012年北京卷文言文宋濂的《李疑传》,文中有一句“在故旅邸”,我就抓住这个“邸”字展开。 我问,咱们班语文成绩*牛的是谁?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出一个名字——张硕。我让张硕到黑板上听写,张硕大大方方地上来了。于是,我开始报听写:“官邸、诋毁、抵御、中流砥柱、砥砺品行。”我说,五年、十年之后,在座的各位都将成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那么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大家必须从中学时代就砥砺自己的品德和行为 (在随机造句中,让学生体会到中流砥柱和砥砺品行的用法)。张硕不负众望,全部写对,高高兴兴回座位了。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纸”,要求大家写出三个带“纸”的成语,这个不难,大家很快想到了“纸醉金迷”“洛阳纸贵”“纸上谈兵”。我说,咱们文科班的学生,要有文科班的水平,老师接着刚才的说,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成长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我们必须从中学时代开始砥砺品行,而不能沉溺于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因为儒家告诉我们,要承担使命,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啊!由“纸”,老师讲了一个高考频率比较高的成语,意思是击掌而谈,拍着巴掌谈,谈得很融洽、很高兴。这个成语就是“扺掌而谈”,在2010年的天津卷中出现过,考的是“扺”的读音。如果这个成语考字形的话,大家想想,会在哪个字上做文章?“扺”,对,注意,“纸”和“扺”右下面都没有“、”;而刚才张硕同学写的“官邸、诋毁、抵御、中流砥柱、砥砺品行”右下面都有“、”。再板书一个字“氏”,姓氏。由“氏”想到父母长辈对孩子的慈爱,用一个成语说叫“舐犊情深”。我板书“吮痈舐痔”,让大家猜字面意思。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其实也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我说,《红楼梦》 中“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清高孤傲,饱读诗书,轻易不赞赏谁,但是她却说了一句“文章是庄子的好”。鲁迅评价庄子及其文章时,也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先秦诸子中,我喜欢孔子的温柔敦厚、春风化雨;喜欢孟子的侠肝义胆、气势磅礴;喜欢墨子的赴汤蹈火、兼爱非攻;喜欢荀子的博学严谨、谦和儒雅;但我*喜欢的还是庄子。学生时代读《庄子》,觉得文章好玩,庄子怎么会有那么超强的想象力,文中的成语、寓言故事俯拾皆是,比如运斤成风、游刃有余、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螳臂当车、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呆若木鸡、苌弘化碧、鼓盆而歌、薪尽火传……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思考更多的是庄子文字背后的智慧。就拿今天要讲的“吮痈舐痔”来说:庄子一生没做过什么大官,倒不是他没有做官的机会和能力,楚王曾经聘他做相,被他拒绝了,这个故事记载在《庄子·秋水》中,鲍鹏山先生《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对此做了绘声绘色、生动逼真的演绎。庄子生活贫困,槁项黄馘,面黄肌瘦,甚至到了借米下锅的地步。他向监河侯借米,监河侯表面大方,开空头支票,口惠而实不至,庄子讲了涸辙之鲋的故事。 庄子很穷,他有一个邻居叫曹商,被宋王派遣出使秦国。去的时候,宋王给了他几辆车子;回来的时候,因为得到秦王的赏识,车子增加到上百辆。这人一回到宋国,就得意扬扬地去见庄子,想在庄子面前显摆显摆,他对庄子说:“住在破巷子里,编着草鞋子,饿得面黄肌瘦,这是我比不上先生的。但是,与大国国君只不过见上一面,就能得到上百辆 车子,这是我的长处。” 我问学生:“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庄子,面对这样的讥讽挖苦和嘲笑,你怎么回答?”有个女孩说:“我不理他,转身就走。”有个男生说:“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上百辆车子吗,我还不要呢?” 那庄子怎么回答的呢?庄子既不生气也不恼怒,而是淡淡地说:“曹商啊,我听说秦王的身体不好,身上长的有脓疮、疖子,所以秦王有令,能够把他的痈呀疖子呀弄破治好的,赏车一辆;如果用舌头去舔他的痔疮,就能得到车子五辆。事情越下作,赏赐就越多。曹商啊,你究竟为秦王做什么了,居然得到这么多车子?” 讲到此,我发现学生一个个仰着小脑袋,眼睛睁得大大的。我说,故事确实有趣,咱们*终的目的是能经受考试的检验,现在,我们把这个知识点梳理一遍,来个总结。我打开PPT中已经梳理好的内容:邸:官邸、诋毁、抵御、中流砥柱、砥砺品行纸:纸醉金迷、纸上谈兵、洛阳纸贵、扺掌而谈氏:姓氏、舐犊情深、吮痈舐痔再如,复习《游褒禅山记》一文,学生翻译“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时,把句中的“阳”字译成“向阳”或者“阳面”,或者不译;也有部分学生译成“南面”,但不够准确。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山的南面”。 讲评时,我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用PPT打出一串文字,请同学们解释各句中的“阳”: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汉江临泛》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汉阳,即指汉水的北面;岳阳,即指岳麓山的南面;洛阳,即指洛水的北面;襄阳,即指襄水的北面;衡阳,即指衡山的南面。 又比如,检查听写“余音绕梁”,由“梁”讲一串相关词语,如“雕梁画栋、悬梁刺股、偷梁换柱、跳梁小丑、梁上君子、逼上梁山、顶梁柱、栋梁”。由“梁”讲到“粱”,再讲一串相关词语,如“一枕黄粱、黄粱美梦、纨绔膏粱”。为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地掌握“梁”和“粱”的区别,我给学生补充了自己百读不厌的《红楼梦》里的经典片段: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 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西江月》两首写贾宝玉的经典: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由“韶光”讲到汤显祖《牡丹亭》里,杜丽娘游园时唱的那段经典 唱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北大教授曹文轩有感于中学只重在培养知识维度,而忽略审美教育维度的现状,说过,只有知识维度的结果就是学校成了技校,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培养技师。他疾呼,除了知识和思想,还有美和情调这些更高贵的东西! 力争把课上得灵动活泼,多一些诗意,既能经得起考试的检验,也想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经典文化的滋养。其实,高考语文每一个考点的复习都不是孤立的,在字、词、成语甚至修改病句的复习中,我往往会渗透相关诗词,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让学生不断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爱上语文,下功夫学好语文。

高中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作者简介

朱香平,北京市第五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十佳教改新星”,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高考语文优秀评卷员;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等全国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辅导学生在《作文通讯》《创新作文》《考试》《新高考》等发表作文数百篇;2015年出版《作文其实并不难》。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