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喻昌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喻昌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216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20.3(4.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0.5(9.0折)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喻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236812
  • 条形码:9787513236812 ; 978-7-5132-368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喻昌 内容简介

喻昌,字嘉言,晚年自号西昌老人,生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卒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南昌府新建(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人,明末清初有名医家。代表作为《寓意草》《尚论篇》《医门法律》。喻昌开创病历议病式,详论伤寒六经证治,力主《伤寒论》错简重订,阐发“三纲”学说,总结冬温、春温、伏气等病证诊治规律;创大气论、秋燥论等,多为后世推崇。本书内容,包括喻昌的生平概况、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喻昌 目录

生平概述
一、时代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文化背景
二、生平纪略
(一)研习儒业
(二)出家为僧
(三)行医济世
(四)棋坛高手
(五)交游经历

著作简介
一、《寓意草》
二、《尚论篇》
三、《医门法律》
四、其他医学著作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一)《尚论篇》之学术渊源
(二)《医门法律》之学术渊源
二、学术特色
(一)伤寒学术特色
(二)温病学术特色
(三)杂病学术特色
(四)医案撰写特色

临证经验
一、诊法要领
(一)望色之法
(二)闻声之法
(三)辨呼吸之法
(四)注重问诊
(五)切脉之法
二、病证辨治
(一)六气病证
(二)温病与瘟疫
(三)其他杂病
三、医案赏析
(一)伤寒案
(二)温病案
(三)小儿惊风案
(四)中风案
(五)痹病案
(六)胸痹案
(七)疟疾案
(八)痢疾案
(九)消渴案
(十)真阳不固案

后世影响
一、历代评价
二、学派传承
(一)流派归属
(二)弟子传人
(三)私淑医家
三、后世发挥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喻昌 节选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喻昌》:  二、生平纪略  喻昌的一生,刚好经历了明末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显著阶段和清初建国的民族矛盾突出阶段。也许正是这样的历史影响了喻昌的人生历程,而促使他完成了由儒入佛,由佛入医的事业转变。喻昌早年本是走科举之路,希望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惜昏暗的明末官场,像喻昌这样有才华的人并未得到重用。经历了明朝灭亡的变故,喻昌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潜心参禅悟道。后又体悟佛教的世间法修行,以医术为载体而行济世救世之道。这其中似乎有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痕迹,由儒入佛并非被逼无奈,而是为了深入思考和寻找救国济世之途,也是为了自己的满腹经纶不为外族所用。对医学的研习和躬身实践,则更体现了实学之风的影响,反对空谈论道,将医学作为实践“经世致用”宗旨的一种具体技术。  从喻昌本人的医学思想和研究方法来看,也受到明末清初学术界的较大影响。比如考据学风影响下的崇古尊经思想,表现在喻昌的医学研究上,就是他重视对《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和考据,积极反思现行医学体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主张利用经典的理论来甄别当时中医界的一些荒谬言论和临床治疗方法上的错误。儒释道互补的文化心理,在喻昌的医学著作中主要表现为儒、释、医学理论的互参互证,还有用禅宗参禅悟道的方法来思考和体悟中医学习中的难点和临床疑难病症的病机。无论是对中医基本理论的阐述,还是方剂药物的分析上,喻昌常常会引用佛教理论来发挥中医学术思想。从《寓意草》书名中所寄托的“以意为运量…‘大学诚意之功,在于格致”等含义,还可以看出儒家治学方法对喻昌医学思想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但在中医理论难题的阐释方面,喻昌又能破旧立新,独树一帜,提出许多异于传统的新观点,这种学术风格与心学左派民主启蒙主义的作风如出一辙。  总之,喻昌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其职业生涯和学术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正是那段矛盾交织、思想剧变的复杂历史,造就了喻昌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特殊人物。喻昌一生的主要经历如下:  (一)研习儒业  据清史稿记载,喻昌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小聪明,能文不羁,早年与陈际泰等人是关系较好的学友,致力于功名仕途,中年之后方弃儒从医。  喻昌早年虽才高志远,但在仕途上却并不得志。他天启年间考中贡生。据《新建县志》记载,明崇祯庚午年(1630),即喻昌46岁时,以副榜贡生到京城就读。“副榜”又称“副质”,在科举制度等级中低于进士、举人,而略高于生员,是贡献给皇帝、能入选国子监的生员(秀才)。喻昌进京之时还踌躇满志,本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曾以诸生名义向崇祯皇帝上万言书,陈述辅国政见,要求“修整法治”。但因人微言轻,他的意见没有引起已经风雨飘摇的明王朝重视。喻昌在京城三年,郁郁不得志,只得扫兴返回故里西昌,时年已近50岁。  喻昌从京城返回故里是经“谏议”(即谏议大夫的简称,明朝并无此官,当泛指为官者)胡卣臣指点,返江西住靖安县,又移居常熟苦读并精研医术。此后胡卣臣见喻昌医术精良,建议他总结行医经验,定书名日《寓意草》,并出资刊行,目的是使百姓增寿,“而为圣天子中兴燮理之一助云”,即有助于崇祯皇帝的中兴。遗憾的是,三个月后,即次年三月,李自成进京,崇祯自杀殉国,明朝灭亡,清兵入关,喻昌的仕途之路也就此断绝。  ……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喻昌 作者简介

  柳亚平,女,1979年出生,云南省易门县人;云南中医学院副教授,医学博士,中医基础理论专业;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学与研究、中医痰证理论研究、中医名家学术思想研究;作为副主编参编《脉诀汇辨校释》。《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副主编。    潘桂娟,女,1953年出生,辽宁省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首席科学家;2002年至2013年期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中医痰证理论研究、中医名家学术研究、日本汉方医学研究。主编《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卷·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等。著有《日本汉方医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