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经子医读:处世摄生篇

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经子医读:处世摄生篇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40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56.1(6.3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62.3(7.0折)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经子医读:处世摄生篇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251730
  • 条形码:9787513251730 ; 978-7-5132-517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经子医读:处世摄生篇 内容简介

《经子医读》为始创之作。本书的编写,汇集、融合了经子、医学百家的精华要旨于一书,取材远及周、秦,下至汉、晋,遴选原文,进行解读。其丰富内容,不仅为研究中医学术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翔实和重要的文献依据,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我们的视野,以利于提高广大中医工作者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思想修养。纳入丛书《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中

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经子医读:处世摄生篇 目录

处世篇
一、治学
二、认识论和方法论
三、兵法与医

摄生篇
一、摄生(先秦)
二、摄生(汉晋)
展开全部

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经子医读:处世摄生篇 节选

  《经子医读:处世摄生篇/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在先秦、汉代经、子典籍中,有不少关于古代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内容,其对国人的思想影响颇大,尤其是与中医学术思想方法的关系尤为密切。《周易》早有认识客观世界和应对处理客观事物的哲学论说。如“天地感而万物生……观其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周易·咸·彖》);“日月得天而能久照……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周易·恒·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乾·文言》);“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周易·乾·文言》);“君子以类族辨物”(《周易·同人·象》);“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周易·损·彖》);“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周易·系辞上》);“《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周易·系辞上》)。凡此等等,不胜例举。《尚书》以“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思维和行为的原则。又强调“和”及“慎终于始”的重要性。其他如“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树德务滋,除恶务本”“满招损,谦受益”“有备无患”等,皆出于《尚书》。《礼记》载述《周易》“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的古训。并提倡“中和”,“中节”和“致中和”。其“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之论,与《灵枢》同,而《灵枢》作为处“顺”之道。《左传》以治病之理作为认知方法,谓“美疚不如恶石”。《管子》云“顺天者天助之”“有道者备于未形”,主张顺应自然和防患于未然。又记载古时立“版法”,法天地、四时以治天下。《老子》中有其对于“道”的认识,以及“知其雄,守其雌”等哲学论说。又以“损有余而补不足”为“天之道”。后来《列子》以“柔”为“常胜之道”,乃本诸老子。《庄子》论“精”,谓“至精无形……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又说“知道者必达于理”“必明于权”。其“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之说,与《素问》“神用无方,谓之圣”相合。《论语》所提出的“中庸”,同样为医家所崇。《晏子春秋》对“和”与“同”详加辨别。《墨子》谓国乱而后治,譬犹噎而穿井,死而求医。与《内经》之论相似。《孟子》云“有诸内,必形于外”。其认识同于医家。另有“乘势”“待时”之论也有合于医理。《苟子》云“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其理同《素问》“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又“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同《素问》“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其“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之理,亦见于《金匮要略》,为张仲景论病所采用。《韩非子》所强调的“连类比物”,其思想方法在古医学中在在可见。《吕氏春秋》重视“贵因”,认为“因则无敌”。又提出“观表”“审本”“察微”“察传”。并说:“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淮南子》认为,唯有通于自然之道者,才能明“物理”。并谓“有形生于无形”。强调“心小志大,智圆行方,能多事鲜”。……

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经子医读:处世摄生篇 作者简介

严世芸(1940- ),浙江宁海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副组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等。他的学术研究方向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国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经验等。曾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2次等,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