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生命内景与道藏精选药方研究

生命内景与道藏精选药方研究

作者:颜文强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756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15.5(5.7折) 定价  ¥3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生命内景与道藏精选药方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255493
  • 条形码:9787513255493 ; 978-7-5132-554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生命内景与道藏精选药方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二章。上篇《生命内景》在考察百余种传统中医药学和道教医学典籍的基础上,以“一气周流”为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复现了古人视野下的人体生命规律,并浓缩为一张“医道太极图”;中篇《药方剖析》以“医道太极图”为模型工具探讨从《道藏》精选出来的81张药方的配伍机理;下篇《古为今用》站在宏观层面,审视了《道藏》药方的优缺点并探讨其是否可以古为今用和如何古为今用的途径。
这是目前我国学术界部以传统中医药学和道教医学为理论依据努力还原复现古人眼中的生命内景,并以此分析《道藏》代表药方配伍原理的集理论建构和实践应用于一体的学术专著。从此点上看,本书具有良好的出版价值。

生命内景与道藏精选药方研究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题名释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与本书新生点 三、本书的研究对象和上中下三篇逻辑关系 四、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五、本书的研究方法 六、从“一阶研究”到“三阶研究 七、本书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上篇 生命内景 **章 道医生命观:生命的诞生、结构与演变 **节 道医的生命诞生观 一、道源论:宇宙万物化生的总根源——道 二、从元气论到元炁论:天人沟通的媒介——先天是与后天气 第二节 道医的生命结构观 一、先天精气神与后天精气神 二、性命的先后天之分 第三节 道医的生命演变观 一、元神与识神:一退一进 二、生命的两种归宿:逆回“来路”或走完“去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脏腑的本质:从“静态形体解剖”到“动态精气运行 **节 何为“脏”与“腑 一、“脏”与“腑”何为贵 二、“脏有五”“腑有六”其数目依何而定 三、“奇恒之腑”是否属于“脏腑 四、“脏腑”指的是结构还是功能:静态结构、动态精气 五、五脏配五行的两种模式:从古文《尚书》到今文《尚书》 六、“藏象”的本义到底是什么:五脏所藏之真炁本象 第二节 各脏腑精气运行特点与先天真炁本象 一、肝气:柔润温升本性与青龙形真炁象 二、心气:散极而敛本性与朱雀形真炁象 三、脾脏与胃腑:斡旋中州与黄凤形真炁象 四、肺气:清凉收降本性与白虎形真炁象 五、肾气:藏极而启本性与玄鹿形真炁象 六、消化与排泄的小肠、大肠、膀胱 七、三焦究竟为何物 八、兼具脏与腑的胆:以降为顺本性与龟蛇形真是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络的真相 **节 经络的发现:从“血脉”到“气脉 一、“血脉”的命名与“经”“络”的细分 二、由“血”及“气”:“气脉”的发现 三、“气脉”到底包括哪些 第二节 血液的形成与血脉系统 一、血液是怎样生成的 二、大血脉何处寻:冲脉 三、血液流通网状图:血脉系统 第三节 经气运行的基本方式:升降出入 一、营气的升降 二、卫气的出入 第四节 经络的数目与经筋、皮部 一、经络数目的确定以何为据:“人之合于天道 二、“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是否是“经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道太极图:人体生命内景的缩影 **节 气象思维:古人探索生命奥秘和天人关系的金钥匙 一、气以载象、象以显气 二、生物圈与“大气圆运动 三、医道太极图: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转 第二节 祖国传统医学的特点与优势究竟为何 一、传统医学的一大特点:天人相应的气象思维 二、中医学的一大优势:知常达变的医疗思路 三、“辨证论治”与“辨机论治”:如何“达变”以“回常 本章小结 上篇 总结 中篇 药方剖析 第五章 中国传统药理学:本草药象学 **节 中药种类与治病机理 一、中药种类与“本草”由来 二、中药治病的机理:以偏纠偏 第二节 中药主治功效从何得知:本草药象学 一、古人的药性知识并不全是直接来源于“实践 二、古人探索中药治病的方法:以象推气、以效验象 三、药象多端,药性怎样确定:诸象合参、主象定调、临床验证 第三节 本草药象学的局限与优越性 一、“本草药象学”的局限:有形之“象”多端、无形之“气”难明 二、西方成分理化分析法能否克服本草药象学的局限 三、本草药象学的优越性与历史局限的克服路径:医道临证、心明气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急救科与五官科 **节 药方分类与药量换算 一、药方分类为何无法严格按照逻辑学标准 二、历代药量古今换算以何为据:古代度量衡的多变 第二节 急救科 一、摔伤、打伤、刀剑伤、烧烫伤:当归散等 二、落水溺死、中暑猝死:灶灰掩埋方等 三、吐血与心腹绞痛:草霜散等 四、杂病类急救:鲤鱼散等 第三节 五官科 一、眼科类:补肝复明散等 二、耳鼻喉类:甘桂味仁汤等 三、口齿类:归射升附膏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内科与外科 **节 内科 一、肝胆类:小续命汤等 二、心与小肠类:龙牡远茯汤等 三、脾胃类:四顺汤等 四、肺与大肠类:款冬丸等 五、肾与膀胱类:桂牡附子散等 第二节 外科 一、疔疮肿痛与白癜风:苍耳散等 二、痈疽癞疥、骨肉疽败等各种皮肤重症:岐伯神圣散等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儿科、妇产科与男科 **节 儿科 一、小儿咳嗽、泄利拉稀、惊啼:八味生姜煎等 二、头面生疮、不生发:榆皮膏等 三、小儿语迟与中风恶痱不语:赤小豆散等 第二节 妇产科 一、分娩前:秦桂丸等 二、分娩时与分娩后:难产、血崩(如圣散等) 第三节 男科 一、梦遗尿精、阴部生疮:参冬丸等 二、阴痿、茎痛:菟味蛇床丸等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食疗科与美容科 **节 食疗科 一、小儿、妇产诸症:羊肚汤等 二、小便失禁、尿结石、下痢:鸡肠汤等 三、风湿、哮喘、耳聋鼻塞目翳:薏仁粥等 第二节 美容科 一、容颜美白与去瘢痕、黑痣:姜桂美白散等 二、白发掉发治疗与美须鬓:麻仁秦椒汤等 三、狐臭治疗、增体香、瘦身:木香附灰散等 本章小结 中篇 总结 下篇 古为今用 第十章 《道藏》药方的基本属性与历史局限 **节 “规律”意蕴与先后天医学 一、揭示规律目的何在:由“已知”推“未知 二、道教医学与传统中医学:“先天医学”“后天医学 三、道教医学先天属性的优势所在 第二节 《道藏》药方的基本属性 一、“属性”与“特色”有何不同 二、直达病灶、顾护元阳 三、寒温并用、升降同调 四、剂型多样、配伍精简 第三节 《道藏》药方的历史局限 一、局限的“历史性 二、五运六气不明晰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道藏》药方的当代应用 **节 《道藏》药方能否“古为今用 一、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结构:“问题+方法+效用+成本 二、“《道藏》药方可以古为今用”命题的论证:疾病衰老医治方法+疗效+成本 第二节 《道藏》药方如何“古为今用 一、当代人群的体质特征和医疗误区:上热下寒、降火成风 二、《道藏》药方“古为今用”的三条基本理路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大医医世:道教医疗的人文扩展 **节 道教人文医疗 一、道教的社会医疗观 二、道教的环境疗养观 三、人文、人文医疗、道教人文医疗 第二节 道教人文医疗的当代启示 一、地球大生命的肾精:石油、煤炭、天然气 二、不宜多用的科技成果:地铁、水泥路、农药化肥 本章小结 下篇 总结 全书总结与展望 附录一 《道藏》精选药方99张简明表 附录二 中国历代度量衡换算简表 附录三 历代中药度量衡古今换算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生命内景与道藏精选药方研究 作者简介

助理研究员,学历:博士;熟悉原生态古中医学和道教医学的典籍,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也具备一定的传统医疗养生实践操作体会。作为第一设计人设计的“医道教学挂图”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专利号:ZL201530007469.3);目前已在《东南学术》《中州学刊》《常州大学学报》《南华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了《的中医学解读》《宏观医疗理念探究》《当代养生误区新探》《道教医学的特色与当代价值》《历代中药度量衡演变考论》《“小续命汤”治疗中风机理浅探》等学术论文36篇(均为第一作者),其中CSSCI、全国中文核心论文6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