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五行藏象中医外治疗法

五行藏象中医外治疗法

作者:谢胜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64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2.2(6.2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五行藏象中医外治疗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254434
  • 条形码:9787513254434 ; 978-7-5132-544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五行藏象中医外治疗法 本书特色

《五行藏象中医外治疗法》一书是基于《周易》及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理论,结合“以象测藏”“以象补藏”的观点,对中医外治法的五行“象”属性加以抽象概括,进行挖掘整理而形成的“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象系列外治疗法的专著。

五行藏象中医外治疗法 内容简介

《五行藏象中医外治疗法》一书是基于《周易》及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理论,结合以象测藏、“以象补藏”观点,对中医非药物疗法的五行“象”属性加以抽象概括,进行挖掘整理而形成的“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象系列外治疗法的专著。

五行藏象中医外治疗法 目录

上篇 五行藏象理论下的“以象补藏”
◎**章 藏象学说的象思维/ 3
一、藏/ 3
二、象/ 3
◎第二章 “以象补藏”的“五行藏象中医外治疗法”/ 8
◎第三章 象及其五行/ 10
一、河图洛书用数与象/ 11
二、八卦应象/ 15
三、气候之象/ 22
四、时间之象,择时治疗/ 24
五、方位之象/ 34
六、色彩之象/ 36
七、吕律之象/ 38
八、人体之象/ 46
九、象数切脉之寸口候象/ 55
十、红外热像图之象/ 58
十一、五行十态体质状态之象/ 61

下篇 五行藏象外治疗法运用
◎**章 背俞指针疗法/ 69
一、概念阐释/ 69
二、理论渊源与理论构建/ 69
三、现代研究进展与运用/ 72
四、五行藏象属性及应用/ 73
五、典型案例/ 75
◎第二章 背俞砭石疗法/ 78
一、概念阐释/ 78
二、理论渊源及历代演变/ 78
三、现代研究进展与运用/ 81
四、背俞砭石疗法之五行/ 82
五、基于“以俞调枢”的背俞砭石疗法应用/ 82
六、典型案例/ 86
◎第三章 四象脾土小儿推拿/ 91
一、概念阐释/ 91
二、理论渊源及历代演变/ 91
三、近现代小儿推拿流派/ 93
四、四象脾土小儿推拿的运用/ 93
五、临床应用体会及典型案例/ 94
◎第四章 坤土建中疗法/ 103
一、概念阐释/ 103
二、理论渊源及历代演变/ 103
三、现代研究进展与运用/ 105
四、临床应用体会及典型案例/ 106
◎第五章 灸疗法/ 113
一、概念阐释/ 113
二、理论渊源及分类/ 114
三、现代研究进展与运用/ 116
四、临床应用体会及典型案例/ 118
◎第六章 拔罐疗法/ 126
一、概念阐释/ 126
二、理论渊源及历代演变/ 126
三、中医作用机理/ 127
四、现代研究进展/ 128
五、拔罐的作用及适应证/ 129
六、拔罐器具及方法/ 130
七、五行藏象罐法/ 133
八、典型案例/ 136
◎第七章 刮痧疗法/ 141
一、概念阐释/ 141
二、理论渊源及历代演变/ 141
三、现代研究进展及应用/ 142
四、典型案例/ 145
◎第八章 穴位埋线疗法/ 151
一、概念阐释/ 151
二、理论渊源及历代演变/ 151
三、现代研究进展与运用/ 152
四、典型案例/ 159
◎第九章 刺血疗法/ 164
一、概念阐释/ 164二、理论渊源及历代演变/ 164
三、刺血疗法的基本原则/ 166
四、刺血疗法的主要作用/ 167
五、刺血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168
六、刺血疗法的操作方法/ 170
七、五行藏象疗法之刺络放血/ 173
八、典型案例/ 177
◎第十章 银蛋疗法/ 181
一、概念阐释/ 181
二、理论渊源/ 181
三、滚蛋疗法分类/ 182
四、临床运用及中医原理/ 184
五、典型案例/ 187
◎第十一章 烫熨疗法/ 193
一、概念阐释/ 193
二、理论渊源及历代演变/ 193
三、烫熨疗法分类/ 194
四、临床应用/ 196
五、临床应用体会及典型案例/ 197
◎第十二章 贴敷疗法/ 202
一、概念阐释/ 202
二、理论渊源及历代演变/ 202
三、现代研究进展与运用/ 205
四、临床应用体会及典型案例/ 211
◎第十三章 导引五禽戏/ 217
一、概念阐释/ 217二、理论渊源及历代演变/ 217
三、现代研究进展与运用/ 219
四、五行藏象疗法之导引五禽戏/ 220
五、导引五禽戏的功效作用/ 224
六、导引五禽戏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225
七、典型案例/ 226
◎第十四章 五音疗法 / 230
一、概念阐释/ 230
二、理论渊源及历代演变/ 230
三、现代研究进展与运用/ 233
四、五音疗法功效/ 235
五、五音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236
六、典型案例/ 237
◎第十五章 释梦疗法/ 241
一、概念阐释/ 241
二、理论渊源及历代演变/ 241
三、基本原理及方法/ 244
四、释梦疗法的梦象诊治流程/ 246
五、注意事项/ 246
六、临床应用体会及典型案例/ 246


展开全部

五行藏象中医外治疗法 节选

**章 藏象学说的象思维一、藏戕:会意字。从戈,从爿。戈,古代用以横击、钩杀的重要武器。爿(p1n):劈开的竹木片。本义:残杀、杀害。臣: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只竖立的眼睛。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戕加臣则为臧,臧有“善”义,臣仆善事其主,善护其藏;有“成”义,成功攘寇戕国;更有“藏”义,隐藏自己之意,后人乃加“艹”而作“藏”。藏,《说文解字》解释为“藏,匿也”,即藏是指隐藏于事物之中的内核,“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同时,“藏”通“脏”,即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组织器官,指的是人体的脏器。中医学中,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二、象象,《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南越大兽”,即动物。在无文字的远古时期,“象”代表着符号信息、一种图形表达,后来筮术和文字也倚“象”而起。“象”为图形符号时,表达了自然界、人物、动物、物体的形态、样子。《易传》中说:“象也者,像也。”象,也同样包含着人像、图像、虚像、实像等。无论是客观存在的象,还是主观象的思维意识表达,都能够通过个体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运动觉、内脏感觉等,形成记忆、成像,经过更高级复杂的认识和思维加工,结合人的经验基础进行取象比类的全息时空诠释,这样的“象”,包括人的面象、舌象、体象、脉象、声象,自然界的天象、气象、物象,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景象、世象、心象、意象,以及思维领域的卦象、道象等,这些象与象之间的联系与感应,也回归于“天- 地- 人”系统中。古代先人以“ 四象”为基础,建立了天文学知识构架,所谓“四象”,就是古人把东、西、南、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成四种动物形象,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易传》中称四象为少阳、老阳、少阴、老阴,《易传》四象与星宿四象相互融合,东方七宿就如同春天及初夏夜空飞舞的巨龙,所以青龙代表少阳,主春;西方七宿像深秋及初冬的夜空中跃出的猛虎,所以白虎代表少阴,主秋;南方七宿似一只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夏天及初秋的夜空,所以朱雀代表老阳,主夏;北方七宿像在寒冬及早春的夜空出现的蛇龟组合,所以玄武代表老阴,主冬。古人们通过观察“四象”更替,掌握气候变化规律,从而指导农业生产。在商周时期,古人用龟卜之“象”进行占卜预测。选用黄白明润的龟,去其甲,存其墙,占卜时灼龟,龟甲炸裂有声并裂开纹路,通过纹理出现的位置、形状、变化之象进行吉凶断事,从而建立了占卜预测这一法。之后“象”的概念逐渐发展起来,并与具体的事物及事物发展的“形”密切联系,《易传??系辞》曰:“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天下之事能毕矣。”这种象思维的形成和运用也发展到了各个领域。“象”的获得,*常见的就是取象比类的方法,观察事物的形态、征象,细究事物的功用、效能,通过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思维方式,探究事物及其内部规律,而事物的象结论能在时空系统中与其他事物的象相互联系及作用,这种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存在与欲知事物和现象联系的一种方式。此分三种:**,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人脑直接观察、感知其形象而得,比如颜色、气味、味道、形状、质地等;第二,是符号性的加工过程,即用符号衍射客观事物存在,比如八卦之象、象形文字等;第三,更全方位的时空相推演之象,阴阳、五行、气运等,是天- 地- 人系统的联系与诠释。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体悟,类似回归于纯的状态去体觉原象,超越了常规思维,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意,其不能言传的结果,就是这里所说的象,言“道”,体现了原象背后的大智慧和大境界,是冥冥之中的相互关联。“道”的体会,不可离开气的流转,将气的运行加以运用的有道家的内丹修炼,有了超于常人的对气的感应,就容易感应到超于目前科学解释的“象”。象思维*早见于《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中国古人通过观察万物,感受自然,从中感悟物质间的微妙交合,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总结,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认知规律。中医根据《周易》象思维建立了天人合一的“象”医学模型。“天”和“人”可以相互感应,生命活动表现于外的“象”,与自然万象应时变化之“象”是互通的。《吕氏春秋??有始览》曰:“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指出同一类事物之间在气的中介作用下可发生相互联系。《管子??白心篇》云:“同则相从,异则相距。”所以古人以“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来探索人类生命运动与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的一般规律及相互关系。《乾卦??文言传》中有言“同气相求”,所谓“同气”就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取象比类”的定量定性分析和推演,将事物确定为同一类属,在此作用下,事物“各从其类”而形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状态,事物之间也因“同气”而具有“相感、相召、相符”等“相求”的联系。《黄帝内经》构筑了庞大的藏象体系,确立了“以象测藏”的方法论,藏象理论正是基于“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的思维方法,研究人体脏腑解剖形态、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整体相互联系的学说。藏象理论在中医学中正是通过“象”的表现来抓住“脏”的实质变化规律,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及五脏系统与自然“天人相应”的统一观将藏象同自然融合于内外相应的整体模式中,从而指导临床实践。而作为藏象学说核心思想的“阴阳论”和“五行学说”将人的征象(生理病理表现)通过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与各种事物(自然及社会)紧密联系。“五脏之象,可以类推”,在《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提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其通过“比拟”及“类推”,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生命功能结构模型,从气象、自然界生物情状推论到与人体脏腑、情志、生理、病理及药理相互作用与影响。其五行藏象模式将五气、五色、五音、五味等自然万物及五脏、五体、五志、五声等人体系统与五方、五位联系为统一的整体。所以自然界的事物与人体五脏因同类可相互感应并相互作用。

五行藏象中医外治疗法 作者简介

谢胜,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医师奖”医务专家,广西名中医。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第1附属医院及第1临床医学院院长、中医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脾胃病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学术团体职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科技成果奖7项。近五年以第1作者(含通讯作者)发表期刊论文97篇、SCI论文2篇,参编著作5部,申请国家专利2项。擅长经方、四时膏方、中医外治疗法的应用,在脾胃病、内伤杂病、妇儿病等方面重视“治未病”,临床经验丰富。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