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修订本)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修订本)

作者:刘小晴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483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77.8(7.2折) 定价  ¥10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修订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923771
  • 条形码:9787547923771 ; 978-7-5479-237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修订本) 内容简介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初版于1991年,2002年再版,累计印量达数万册,广受读者欢迎。此次修订出版,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今读者的需要。修订本大体上保持原版面貌,除改正原版中的一些文字讹误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查检文献版本,标明选文出处;(二)删去个别接近重复的段落;(三)改换个别例图。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纂辑文献遗产,选评历代文章,以见一家之言,是中国传统著述的重要方式之一,书法研究也不例外。从唐代张彦远纂辑《法书要录》开始,至清康熙年间官方组织编纂《佩文斋书画谱》为止,荟萃前贤书论,分类编次,以成著述的,在书学目前层见迭出。有代表性的,如北宋朱长文的《墨池编》“蒐辑甚博”,“间附己说,亦极典雅”;清代冯武的《书法正传》,专为楷书而作,前人语焉不详之处,“细加补注,使一见了然”。 这类书籍有两个好处,一是“前代遗文,往往藉以得传于后”,一是分类编排,目随纲举,使学者易窥门径,因此历来受到书学爱好者的欢迎。降至近现代,颇有学者从事此途,但在撰著方式上,比之古代又有不同。一种是辑录单篇书论,并分段作阐述解释,申以自家心得者,如沈尹默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一种是从历代书论中撷取只语片言,分类相从,使源流俱在,而不作阐释论断者,如祝嘉的《书学格言》。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在继承前贤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著者刘小晴先生从一百多种历代典籍中,辑录古人论书语二千余则,每则皆下按语,钩深致远,稽古敏求,附以例图,申明己见。本书在体例上兼有沈、祝二书之美,在内容的丰富性上又独出冠时,故自出版以来,成为许多书学爱好者的学书津梁。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修订本) 目录

修订本出版说明 序 前言 **章 执笔与运腕 **节 执法 第二节 执法 第三节 执笔高低 第二章 笔法 **节 发笔法 第二节 中段法 第三节 收笔法 第四节 转换 第五节 提按 第六节 中锋 第七节 侧锋 第八节 方圆 第九节 涩笔 第十节 骨肉 第十一节 迟速 第十二节 画沙印泥 第十三节 用笔总论 第三章 笔势 第四章 永字八法 **节 侧法 第二节 勒法 第三节 努法 第四节 掠笔 第五节 策法 第六节 啄法 第七节 超法 第八节 磔法 第五章 结构 **节 奇正 第二节 疏密 第三节 宾主 第四节 参差 第五节 虚实 第六节 向背 第七节 变化 第八节 裹束 第九节 结构总论 第六章 章法 第七章 笔意 **节 心理 第二节 神理 第三节 自然 第四节 笔意总论 第八章 笔力 第九章 功力 第十章 字外功夫 第十一章 墨法 第十二章 弊病 第十三章 各体写法 **节 榜书 第二节 小楷 第三节 行书 第四节 草书 第十四章 学书方法 **节 学书顺序 第二节 碑帖墨迹 第三节 临摹 第四节 读帖 第五节 生熟 第六节 博约 第七节 变化 第八节 创作 第九节 学诸家法 第十五章 时代书风 第十六章 鉴赏 第十七章 杂言 征引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修订本) 作者简介

刘小晴,1942年6月生于上海,号一瓢、二泉,斋名“一瓢斋”。曾任《书法》杂志副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上海沪东画院院长、上海中国书画专修学院院长。著有《书法创作十讲》、《图说书法技法》、《中国书学技法评注》、《怎样写行书》、《行书基础知识》、《小楷技法指南》、《书法技法简明图谱》、《楷书10讲》等理论著作。先后出版《刘小晴历代名赋集》、《豫园诗存楷书字帖》、《魏晋唐小楷九种通临》、《繁简楷书常用字帖3500字》、《刘小晴楷书洛神赋》、《刘小晴小楷唐宋词一百首》、《刘小晴行书卷》、《刘小晴楷书前出师表》、《刘小晴书历代七言绝句》、《一瓢书两由斋诗词》等字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