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徐自华传

徐自华传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3-01
开本: 21cm 页数: 270页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43.2(7.2折) 定价  ¥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徐自华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552416
  • 条形码:9787507552416 ; 978-7-5075-524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徐自华传 内容简介

本书以徐自华一生为主线, 共分为“一门风雅”“天生我才”“生死之交”“继承遗志”“南社留影”“交友始末”“诗人风采”“寻踪访旧”等八章, 以文史散文的笔调, 叙述她的生平事迹。

徐自华传 目录

徐、陈两家世代情(代序)/张夷

引子 001

**章??一门风雅 003

清末风云 003

崇德之地 006

书香世家 013

第二章??天生我才 021

诗才启蒙 021

一介书生 025

嫁为人妇 030

重拾诗文 035


第三章??生死之交 041

执教浔溪 041

结交秋瑾 046

倾向革命 053

西泠之约 062


第四章??继承遗志 073

营葬秋瑾 073

重修秋墓 081

秋社秋祠 090

无悔此生 098


第五章??南社留影 107

百年南社 107

石门女士 118

风雅吾师 125

生死交情 134

痴子“糖僧” 141


第六章??交友始末 147

兰心蕙质 147

闺中知音 161

革命志士 176


第七章??诗人风采 187

诗路历程 187

诗友评说 199

诗集词集 206


第八章??寻踪访旧 216

横街留痕 216

浔溪寻踪 225

西泠旧事 232

徐氏后人 242


参考文献 248


徐自华年谱简编 250


后记


展开全部

徐自华传 节选

徐、陈两家世代情(代序) 余少小,由外婆(陈去病夫人)带大。家里餐中晚闲时,常闻得大人说起阿爹(陈去病)、寄尘婆婆、小淑、亚哥(柳亚子)等名字,也曾见得父母虔诚地问起外婆“南社”那些事,他们细声叙述时,我则会拉长耳朵窥听,有时我欲插嘴,还未问,便遭来一顿呵斥:不关你事,小孩别出去瞎说(那时是20世纪70年代初)。于是乎,总觉得家里有些怪怪的事情,不可名状。 稍长,高中读文科了,历史老师讲到近代史中“柳亚子与南社”章节,在课堂上直指着我说:“我班张夷就是南社三大创始人之一陈去病的外孙,他的妈妈——你们的班主任陈老师即是陈先生的小女儿。”于此,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竟是外人解开了我心头的奥秘?也由此牵上了南社情结。 弱冠始,承过家父编撰《陈去病全集》重任,北上南下所获瀚史与少时点滴所闻渐渐重叠。得知桐乡徐自华就是寄尘婆婆,这一称谓*为耳熟能详,每每提起,亲若外婆。 寄尘婆婆徐自华,字寄尘,号忏慧,比我外公长一岁,他们相识于1906年,晚我外公两年谢世。其妹徐小淑,名蕴华,外公女弟子也,亦秋瑾门生。据外婆述说,徐、陈之谊是在大革命和文学中订交的,亲比一家,故世有红颜知己一说。这在同里陈去病故居寝室墙上悬张徐、陈两幅巨照,而不是夫人陈俞芬,便可见其情谊之深。 外公早期游走呼号革命,夫人早殇,故此时常将我大姨陈绵祥寄养于徐自华处,故绵祥称徐自华为寄娘,即干妈。秋瑾牺牲后,其女王灿芝亦无靠而为忏慧收养,绵祥、灿芝同宿为伴。因此,石门徐宅便成了陈、秋两家孩子学习生活的乐园。 我外婆原名俞芬,是忏慧的远房表妹,因双亲故而投奔寓居沪上主持竞雄女学的忏慧,时陈去病据校运筹革命,相逢善洽。徐自华见陈去病孤鳏飘忽,又见俞芬本分厚笃,便萌生伐媒之意,促成姻缘。婚后随夫得名陈俞芬,居同里守家教子。 徐自华与陈去病都是1906年由秋瑾介绍加入同盟会的,他们是中国近代革命觉醒*早的知识分子,有着大量的反清革命诗词唱和,这在近代诗词中随手可拾。而徐、陈两家的家族谊渊则体现在陈去病的《忏慧词人生圹记》《徐自华传》《徐母马太夫人七轶荣寿颂》等诸多文章中。但是,史上徐自华的“词学功名”却盖过了她早期的革命影响,应该说秋瑾的伟大,其军功章上有徐自华的一半。这从秋瑾酝酿革命、购买武器、发起暴动的资金由徐自华保障,甚至典当了嫁妆而为秋瑾革命活动筹集资金便能说明。徐、陈“八葬秋瑾”、为秋墓谏大总统、建风雨亭、立秋祠、成立秋瑾纪念会等义举,皆能从中见到忏慧词人的巾帼壮士身影,惜其可歌可泣的大情怀,早已散载史海,少有归集。 吾今充执南社研究“堂倌”,于运筹“大南社”的同时,尤以偏心寻找徐氏后裔或广揽徐氏研究学人为宽慰,南社百年时结识桐乡闻海鹰,为其修订《忏慧词人徐自华》而盟为兄妹,引余数度叩访石门旧迹,萦怀百回而恋不启足。当惊喜者,海鹰又荐识了寄尘婆婆侄孙徐畅公,彼此意趣相投,时有开怀,承续了百年世谊。 今畅公殷嘱为乡贤徐玲芬、徐盈哲女史所著《徐自华传》序言,不才何敢?然为寄尘婆婆做些什么那是晚辈理所应当。从《徐自华传》目录可见,洋洋八章十三万言,图史详尽,谱表明晰;体例规范,撰风朴实,填补了忏慧词人传记之空白,也为徐自华研究垒起了史料名山。甚为欣喜! 予唯将往昔所闻之杂碎,散记凑句,忝为引首。 陈去病外孙、中华南社学坛常务主席??张夷 2019年12月18日

徐自华传 作者简介

徐盈哲,笔名乐仪,为嘉兴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桐乡市女作家协会、凤鸣女子诗社理事,桐乡市朗诵协会副秘书长,市作协、丰子恺研究会、茅盾研究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菊香清芬》《江南女子》《浙江作家》《桐乡文艺》等书刊,著有《桐乡史话》《徐自华传》等。 徐玲芬,笔名唐吟,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第八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桐乡市文联原副主席,桐乡市女作家协会主席、凤鸣女子诗社社长、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太虚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江南物事》《行走江南》《江南情调》等“江南三书”,以及《桐乡史话》《小镇模样》《乌镇人物》《门对孤山》《百年太虚》《品味楼外楼》等十部散文集。主编《桐乡味道》《桐乡百景》《桐乡市井》等“桐乡三部曲”以及《江南女子》《青桐素描》等三十多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